隔代亲,外婆为什么得高分?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辈投资,外婆最积极
  很多研究发现,外婆最疼爱孩子,其次是外公,再次是奶奶,而爷爷则通常排名最后。早在1980年代,来自加拿大的研究者,约克大学的利特菲尔德(C. H. Littlefield)和西安大略大学的拉什顿(J. P. Rushton)对丧子家庭的调查就发现:当孩子夭折之后,老人之中最伤心难过的是外婆,其次是外公和奶奶,悲痛程度最轻的是爷爷。普通人都知道“爱之愈深,痛之欲切”的道理,这一早期研究暗示疼爱孩子最多的是外婆,最少的是爷爷。不过这也只是推论而已,实际情形是否如此,无疑还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研究者们担心直接询问老人最疼爱哪一个孩子,可能难以得到真实答案,因为老人可能不想在外人面前表现出偏心的样子。此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祖辈,但不是每一位老人都有自己的孙辈。还有,招募老人要比招募年轻人困难得多。鉴于这些因素,很多研究都以青少年为对象进行调查。2009年,美国卢瑟学院(Luther College)的比绍(D. I. Bishop)等人调查了200多名美国大学生,发现孩子跟外婆的互动最为频繁,跟爷爷的交往最少,在彼此的亲密程度上也有类似现象。两年之后,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坦斯卡伦(A. O. Tanskanen)等人对英国4000多名青少年的一项调查也发现,老人对孩子的投资,无论是在物质还是在时间方面,外婆都高居榜首,其次是外公,接着是奶奶,最后是爷爷。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因此除了青少年,也有不少研究从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角度进行调查。2008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波莱(T. V. Pollet)、列托(D. Nettle)和荷兰安特卫普大学的奈里森(M. Nelissen)利用已有的数据库,调查了超过7000名英国公民的家庭信息。他们提供了孩子不到12个月时,老人跟孩子交往的情况。结果显示外婆跟孩子的接触最频繁,娘家人带给孩子的生活必需品、礼物和钱财等都超过来自父亲一方的父母。在此前对800多位荷兰老人的调查中,波莱等人发现祖辈与孙辈居住的距离在30公里之内时,超过30%的外婆和25%的外公都会跟孩子一周聚上几次。相比之下,只有15%的爷爷或奶奶能够做到这一点。即使距离遥远,最有可能排除千难万险去看望孩子的首推外婆。除了英国和荷兰之外,对包括丹麦、德国、波兰和希腊在内的十三个欧洲国家的调查也发现,如果一个老人既有儿子也有女儿,那么无论男女,他们都会更关心女儿的孩子。外婆外公再一次打出了他们“娘家人更亲”的招牌广告。
  生物学解释:谁是亲生骨肉,就爱谁
  为什么在隔代亲人中,关心和照顾孩子得分最高的是外婆呢?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这跟双亲身份的确定性差异有关。对于母亲来说,因为是体内怀孕,她可以百分之百地确信孩子是自己的。可是对父亲来说,自己女人生下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骨肉,则未必总是百分之百。已有的研究发现,现代西方社会中男人抚养非亲生子女的概率在3%左右,这还是在各种节育技术发明之后的结果。因而很多研究者认为,在现代的避孕药和安全套没有发明之前,在没有亲子鉴定的DNA技术之前,尤其是在更古老的距今200万年前到距今1万年前的更新世,男人被戴绿帽子的概率则可能高达10%,或更高。在男性的内心里他们对于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有着根深蒂固的焦虑。
  两性对各自亲本身份的确定性不同,这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投资。由于女性通常都确认孩子是自己亲生的,因此她们对孩子的投资和照顾是无微不至。可是男性,如果他们不确定孩子是自己的,即使这种不确定性只是百分之一,也足以减少他们对孩子的投资。于是,通常来说,相比母亲,父亲对孩子的爱和关怀是相对较少的。
  除了父母之外,祖辈投资同样受到亲代身份确定性的影响。外婆是双重确定,因为母亲确定孩子是自己的,而外婆也确定母亲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外婆是百分之百地确定外孙和外孙女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相比之下,爷爷是双重不确定,因为父亲不能确定孩子是自己亲生的,而爷爷也不能确定父亲是自己的孩子,因此爷爷确定孙子孙女是亲生的信心最低。而对外公和奶奶来说,他们都只有一条确定的线索,一条不确定的线索,因而通常两者的投资水平介于独占鳌头的外婆和不求上进的爷爷之间。
  社会学解释:亲情浓淡,文化有差异
  不过,单单亲代身份确定性似乎不能解释所有隔代照料的差异。比如,汉堡大学人类生物学研究所的帕索斯(A. Pashos)教授对德国和希腊的年轻人进行调查之后发现,“祖辈投资外婆第一”这一现象只适应于德国人和来自城市的希腊人。对于来自农村的希腊人来说,他们认为爷爷奶奶更疼爱自己,这一点在男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帕索斯认为这跟父权制有关。女性婚后到夫家居住,丈夫的亲人可以更好地监控媳妇的行为,进而确保孩子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因而投资会更慷慨。父权制下的家庭财产是按由男性继承的,因而爷爷奶奶会更偏爱男孩。
  类似地,2003年,宾州州立大学的金(V. King)教授等人发现美国中西部的农场跟西海岸的城市有着迥然不同的隔代交往模式。与城市家庭相比,居住在农场的孩子们跟爷爷奶奶住得更近,也更经常跟爷爷奶奶而不是外公外婆有交往。他们也评价自己跟爷爷奶奶的关系更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帕索斯还是金的发现,都不意味着城市化是导致外婆丢掉隔代亲头把交椅的罪魁祸首。比如帕索斯就认为,高度确定的亲代身份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没有出现娘家人更亲的现象,因为这种情况下,爷爷奶奶会像外公外婆一样地爱孩子。不过,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爷爷奶奶会更爱他们,因为爷爷奶奶的亲代身份再怎么确定也不能比外公外婆更确定。在其他研究中,城市化也不影响隔代交往模式的差异。
  经济学解释:为什么外公比奶奶亲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外公通常比奶奶亲。鉴于他们都只有一条亲代确定线索,理论上两者应该同等程度地关心自己孩子的孩子。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两人受影响不同,外公跟最疼爱孩子的外婆在一起,而奶奶跟最不疼爱孩子的爷爷在一起,两人受到不同的同伴影响,他们跟孩子的接触频率不同因而对跟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强度也不同。不过,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拉海(S. M. Laham)等人发现孩子跟祖辈的基础频率跟在外公和奶奶之间没有区别。相反,他们提出了另外一种假设:除了亲代身份的确定性,祖辈投资的多寡还受到投资渠道的限制。
  简单地说,无论男女,如果他们同时拥有女儿和儿子的后代,他们会更多地投资在女儿的后代身上。因此,奶奶不够疼爱孩子,很可能是因为,她们同时还有自己的女儿以及女儿的后代,她们更倾向于投资在这些亲生骨肉身上。根据这种假设,如果奶奶除了父亲之外没有其他更值得投资的对象,那么外公跟奶奶之间的投资区别可能就不存在了。拉海等人对787名澳大利亚青年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在奶奶有女儿的情况下,孩子们认为外公比奶奶亲;在奶奶没有女儿的情况下,孩子们认为外公和奶奶一样亲。拉海等人的假设也得到了其他研究的支持。比如,2011年,四位芬兰研究者发现,当女性没有其他更确定的投资渠道时,她们作为奶奶对孙辈的投资就跟外公对孙辈的投资不相上下,这种情况下她们看望孩子的频率跟外公非常接近。拉海等人的假设和相应的发现也排除了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外公比奶奶更亲是因为外公是娘家人,只要是来自母亲一方的老人,都会对孙辈更疼爱。
  隔代亲的现象依然普遍。即使现在的老人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他们依然可以为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在欧洲,外婆和外公依然战斗在隔代照料的第一线。而在父权制的农村地区,爷爷奶奶同样以老有所为的精神,悉心地照料着他们儿女的儿女。一年一年,一代一代。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我在写“中国外交三部曲”。第一本书是2011年出版的《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这本书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创造性介入”(creative involvement),它强调现在的中国已经同过去很不一样了。讲座开始前,有同学问我:“您读大学的时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我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现在扮演的是全球的角色。”我读大学的时候,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处在边缘化的位置,我们看很多大国是仰
张奇明:业务指导工作是档案局(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时下比较通行的业务指导模式不外乎三种:一是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二是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指导;三是出台或转发政策业务性文件。业务指导对象多以档案室为主,可以说作为整个档案工作基础的档案室工作的好坏、优劣高低与业务指导工作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呢?档案业务指导工作,路在何方?  档童刃: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核心是“指导”。“
本科生做科研  科研是一以贯之的,不仅仅是研究生或博士生阶段的任务,在本科阶段遇到不错的科研主题,若是能从中找到兴趣点,再加上导师的指导,本科生也能做出不错的成果。这期,本科生翟骁和他的导师孙学军教授将给我们讲述他们是如何完成一次次漂亮的实验,最终发表SCI论文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三年前一个深秋的傍晚。秋意渐浓,寒风习习,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心里正琢磨着如何开始自己的第二课堂,恰好遇到了刚从图书
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的负责人李海鸽有个困扰,虽然这个环保社团办的轰轰烈烈,被评为中南大学明星社团、湖南省优秀社团、海航慈航高校社团奖学金全国第二,团员也从10个人发展到150个人,但她总感觉跑不出“大一积极投入,大二所剩无几,大三大四不知所踪”的怪圈,新成员大多“有环保热情,没环保知识”,社团建了个官方微博,但关注的都是社团成员。李海鸽心气很高,想把这个社团的环保活动水平做上去,但还没有找到办法。
破瓷片、大钢板、大块的煤、旧麻袋、军大衣、坏了的小提琴,这些垃圾可能在拾荒者眼里才会有点用处。但在这位艺术家眼里,它们可都是宝贝——2011年11月,世界著名的“贫穷艺术”大师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全新创作在北京展出。 “贫穷艺术”主要指艺术家选用废旧品和日常材料或被忽视的材料作为表现媒介,往往摆脱和冲破传统的“高雅”艺术的约束,重新界定艺术的语言和观念。    一把椅子,上
在浙大科技园一个小小的办公室里,4个年轻人正忙碌地整理着来自亚洲各地寄来的200多部参赛影片,其中很多作者都是风头正劲的纪录片领域的新锐导演。今年10月,他们从中精选出的60多部片子将在2012杭州亚洲青年影展上展映。  人文启蒙影像读本  本科期间,单佐龙在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读新闻系。大二下学期的摄像课上,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纪录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大二暑假期间,单佐龙回到了自己生活
摘 要:对重大通信建设项目档案验收模式进行研究,以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为目标,提出验收前多维度超前介入、验收时进行全面质量评估、验收后跟踪服务和后评价的闭环管理工作模式,以保证重大通信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通信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模式  重大通信建设项目是通信企业生产经营和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石,项目档案是对通信线路、基站等进行维护、管理的依据。但由于重大通信建设
说到逆袭,就想起一只兔子。  动物园里的雪兔是一篇动物小说的主角。在动物园里,雪兔们被比喻成股市里的“粪草股”,而黑蟒则被比喻为“蓝筹股”,十分珍稀,还拽,只爱吃活物,不然就拒食。管理员在黑蟒睡着时,丢一只活雪兔进蛇舍(是一个严实的玻璃房子),给它当食物。  进了蛇舍的雪兔,有几天时间等着睡蟒醒来。期间,大多数雪兔要么乱奔乱撞企图逃命,直到口吐白沫,要么吓得不吃不喝,三两天后奄奄一息。唯独一只大耳
推荐人:张明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  在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毕业作品展上,最亮眼的就是一组叫做“金陵造物”的工业设计作品了。这是工业设计学院的一个班17位学生的共同智慧结晶,除了名字暗合南京著名景点,就连设计思路和材料也都取自南京,处处体现出浓郁的南京味。在设计作品的头一个半月里,同学们的任务就是逛南京。在对南京地名进行梳理后,大家再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时尚生活需求,进行“创意与理性随
每个成功的奥特曼背后都有一只默默挨打的小怪兽,每个美丽的校园里都有一群流浪的小动物。当你漫步校园,也许就被这些小家伙冷不丁地萌了一把。比起残酷的社会,大学是美好而自由的。这些小动物们也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把校园当初自己的家,和老师同学共同生活,甚至还会“共同学习”。    说起校园动物界的大腕,不得不提的是北大学术猫。此猫酷似加菲猫,身形肥硕,显著特征是身后只有一截长不过5厘米的断尾。因经常与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