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专辑音乐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n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他既要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又要有高度的形象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人的左、右脑所分别具有的优势功能。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形象思维是低级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高级的思维活动,这种片面观点的影响,对形象思维的研究很不够。形象思维活动只局限在幼儿阶段,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忽视了形象思维训练,即使象音乐这样一门主要是开发右脑功能的学科,也忽视了形象思维训练。音乐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培养情感和联想、想象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过去的音乐教育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
  根据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培养直觉能力、情感、联想和想象,音乐记忆力、创造力五个方面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一、丰富音乐的表象积累 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
  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形象思维的基础,只有丰富的表象积累才能为形象思维提供广阔的天地。知觉的范围很广,如视觉、听觉、触觉等。音乐是培养听觉的重要手段,有较强的听觉能力对提高直觉能力有根大帮助,可以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音乐的表象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各种音乐要素的表象积累,二是对各种音乐作品的表象积累。音乐语言是由音乐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如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把音乐课简单地认作教歌的过程是片面的,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就要注意各种音乐要素的表象积累。比如我们在教授《小纸船的梦》时不仅要让学生会唱,还要学生通过唱这首歌感到旋律的优美、节奏的舒展、力度的变化,以及伴奏中琵音的效果等。经常的训练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了。熟悉更多的音乐作品是积累丰富的音乐表象另一种重要方式。作曲家之所以会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和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作品表象积累有很重要的关系。
  他们随时随地注意搜集各种音乐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的慢板乐章取自一首黑人民歌,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第四 乐章以俄罗斯民歌《田野里有一棵小白桦》为主题、我国作曲家刘炽的《我的祖国》的旋律則是从几十首中国民歌的旋律中诞生的。大量的音乐作品表象积累丰富了人的形象思维,对发展创造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大量掌握音乐作品,从最新的音乐教材统计在小学阶段学生将会演唱一定数量的歌曲,欣赏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135首,这将大大地加强学生音乐表象积累,为发展形象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音乐培养丰富的情感形象
  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情感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则是最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柔美、慢速、稍弱的音乐同人们平静的心境是吻合的,激烈、快速和强的音乐同人们激动时的心情是相似的,而下行的旋律造成的压抑的感觉又同人们悲伤时的心情一样,因此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在强烈的音乐感情因素影响下,形象思维则得到更大的发展。
  通过音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运用一切方法启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现在所提倡的愉快教学、参与教学、趣味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其次要鼓励学生运用音乐表现自己的情感。演唱和演奏就是表达内心感情的最好方式,因为演唱和演奏的过程就是内心情感抒发的过程,是内心情感更深层的流露,也是感情的一次升华。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流亡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总要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表达对沦陷的家乡的怀念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二泉映月》虽然是一首优秀的中国作品,但也能使外国人产生同样的情感。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指挥该曲时,就体验到了一种深深的“断肠之感”。
  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情感和演唱、演奏是分不开的,投入了丰富的情感会使歌声(乐声)更富于感染力,反过来又会激发学生更为深厚、强烈的情感活动。
  三、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
  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作曲家创作音乐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无论是从生活中提取的题材还是从文艺作品中提取的题材;无论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还是从某种艺术中萌发灵感而成,总之都是在他头脑中最先出现他感兴趣的形象,然后运用音乐语言和音乐表现技巧创作而成。当我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也必然要沿着作曲家为我们创作的音乐形象出发去探寻作曲家创作时的形象原型。尽管很遗憾,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我们往往不能,有时甚是不可能再回到作曲家创作时的形象原型,但对音乐的情感感受却可能会是十 分强烈而相似的。从同一情感感受出发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这正是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好机会。比如当我们听到一段欢快的音乐时,产生的想象会是多种多样的:朋友的聚会,节日的狂欢,丰收的舞蹈,郊游的喜悦等等。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这是引起联想和想象的必要条件。如钢琴的快速琶音好像流水,长笛三度音好像鸟呜,定音鼓的轮击好象雷声,快速半音阶下行的旋律好象下雨的形象等等。
  2.积累约定成俗的曲调。它可以使人产生对某一特定地区风土人情或特定历史背景的联想。如,听到《信天游》就可以联想起黄土高原的景象,听到《茉莉花》就好象见到了秀丽的江南水乡。
  3.鼓励学生在特定情感基础上的“瞎想”。过去的观点是避免学生在欣赏音乐中编故事,如果在正确感受音乐情感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否对发展形象思维有更大的好处呢?
  4.经常进行选择性想象训练。教师首先提供一个想象的范围,由学生选择适合的音乐。比如教师提出一个田园的景象,学生可以选择《森吉德玛》、《田园》、《龟兔赛跑》开始音乐等。
  5.丰富学生各方面的感受,增加想象的深度和广度。
  四、加强音乐记忆促进形象思维发展
  形象记忆是右脑的功能之一,加强记忆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形象思维发展。思维是非常依赖于记忆的,由于音乐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因此追踪和理解音乐就必须依靠己忆去完成。也就是当音乐的实际音响消失之后,在心里仍然要保留这个“音响”,这就是“内心音乐感”。这种能力的形成对提高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
  记忆的方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抽象记忆,另一种是形象记忆,即把记忆同某种形象联系起来。凡是记忆力强的人,他们的形象记忆能力都很强。如一 个高段的棋手能够不看棋盘与人对弈,实际上在他的头脑里有一个棋盘的形象,一幅图胜似千方万语。音乐家的记忆一般都很强,莫扎特能够凭记忆把多声部的《赞美歌》记录下来,门德尔松能把遗失的管弦乐总谱凭记忆再写出来。
  在音乐教学中加强记忆力的培养可以:
  1.听记旋律。教师弹奏一般旋律,学生用模唱式唱名唱出。
  2.旋律听记填空。如56│54│(32)│1-│,教师弹奏括号中的音,由学生填写。3.记忆主题。大量地记忆各种主题,提高音乐的记忆力,力求做到博闻强记。
  4.默读乐谱,训练内心音乐感加强记忆。
  5.反复欣赏。为了保持记忆,在一个阶段之后,重复欣赏已学过的作品。
  五、把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发展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即使是经过改革后的启发式教学也存在着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内的弊玻在音乐教音中,过去我们认为学生会演唱、演奏就是个好学生了,现在看就不够了,不仅会演唱、演奏,还要会创作,才是好学生。
  只有敢于创新,发展创造性思维,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才能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实际中,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也很少专门上写作课,导致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低下。学生写作,不仅词汇量不够,80-100单词的写作觉得很困难,还出现主旨不清晰,思路不够畅通连贯,语言表述不地道等毛病。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抓好英语写作的五个“度”,力图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强度力度厚度热度清晰度  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能
【关键词】细节描写重视细节捕捉细节运用细节  真正的好文章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但写作的教与学却不乏重形式而轻内容,重语言表达而轻细节的刻画,这无疑是一大误区。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生产出的产品自然是:文章只是一具外表光鲜,穿着华丽衣饰的空壳,内容却空洞乏味,毫无血肉(华而不实)。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细节描写无疑是考虑的重点。它能深入情节的褶皱里,能化腐朽为神奇,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可以触
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对阅读内容的领会,有助于写作时打开思路,构建出更完美的文章结构,联想丰富的材料和精准的语言,有助于口头交流时达到良好的效果。总之,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一切有条件的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程的资源,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使教与学的效率得到提高。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颇尝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应用的甜头,想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一吐为快与大家共享。  一、激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的建构过程,强调“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构建“合作一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的涵义与意义  “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育进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微机教室为主导,师生一起
【摘要】运用逻辑分析法对竞技体育政治功能进行探索。研究得出,竞技体育具有搭建公共外交平台、模糊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界限、促成政治文化互补、推动人类价值观的融合与重铸、争取政治正义的政治功能。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竞技体育的正向功能,使其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体育原理体育哲学竞技体育政治功能  1搭建公共外交平台  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社会中,没有孤立的国家个体。安东尼·吉登斯认为:“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环境,营造一种促进知识转化的激励机制,把信息与人分享作为发展的核心要素;并且为了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全球化、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知识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多,只有以知识管理的手段,才能促进图书馆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和交流中心,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归根到底在于知识信息资源被利用和流通;使图书馆
【摘要】中小学舞蹈是当今艺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纵观大大小小的展演和比赛,发现当今中小学舞蹈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惑,本文从中小学舞蹈选材的方向、训练的方法及发展前景三大部分分别进行了阐述,简要概述了本人对当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中小学舞蹈认识思考  舞蹈是一门结合了音乐、美术、诗歌等体裁的综合性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最原始和最直接的艺术形式,它以一系列
创新教育必须从小开始,从幼儿开始,而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幼儿艺术教育教学的创新也是当前幼教工作者探索研究的重点,教师自身的素质、观念及认识应提高更新。  一、教师应更新观念  1、审美教育为中心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应该树立“审美教育”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目标和行动指南。教学目标的
【摘要】为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本文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通过音乐课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强化“双训”,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6项基本技能与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并介绍了取得的较好效果。  【关键词】学前教育双训职业技能  正文: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于1990年开设。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