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创作及阅读:以写作捍卫一个更好世界
陈劲松:蔡东老师,你好!前些时候,青年作家王威廉来信告知,他和青年批评家陈培浩今年在《特区文学》共同主持“大湾区文学地理”专栏,欲邀请我和深圳作家做一个对谈。得知访谈对象是你后,我欣然接受了邀约。一则,有幸认识并关注你的写作十多年了,尽管我们曾经在不同场合也有过各种交流,但像今天这样郑重其事的访谈还是第一次,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就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再深入聊一聊。二则,我从研究生时期即开始阅读深圳作家作品,并持续跟进其创作态势。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后,我又将关注视野延伸至香港、澳门及珠三角其它城市的文学创作及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对深圳文学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产生了诸多思考,亦伴随着不少困惑,我愿就此和你进行分享和探讨。我想,我们的对谈大致可以围绕你的个人创作与阅读、深圳文学及城市写作、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现状和未来等话题展开,当然也不局限于此,可以尽量轻松活泼一些。你看如何?
蔡东:说真的,一听说要做访谈,抵触、担忧、害怕一起涌上来。很多话题翻来覆去说,难有新意。另外,作家重要的永远都是作品。访谈做得多,心慌意乱,小说写出来,心里才踏实。
纠结是有的。但正如劲松兄所言,相识多年还是第一次做对谈,机缘到了。看到你发来的几个对谈话题,花了很多心思,这些问题也很有展开谈的必要。
陈劲松:我至今记得最早邂逅你作品时的情形。2014年前的那个春季,我尚念研究生,某天去学校图书馆翻阅文学期刊时,偶然读到了你发表于《人民文学》2006年第3期“新浪潮”栏目的《嘿,天堂》,一部以深圳为故事背景的中篇小说(虽然作品没有出现深圳字眼,但从其中的场景不难辨识)。彼时,在导师的影响下,我正有意鼓捣一篇类似的小说,所以特别留意相关作品。可是,当我读完这篇精彩小说,尤其看到文末的作者简介,发现你居然也只是和我同龄的在读研究生,而非想象中的成熟作家,我内心的沮丧莫可名状,随之放弃了这个念头。说实话,那个年纪的你,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从容与娴熟,让我刮目相看。因此,我们的对谈不妨从回顾你这篇小说开始。还能想起当时的创作背景吗?
蔡东:《嘿,天堂》应该写于2005年,读研时期。2003年研究生入学的时候,我有了一台电脑。父母知道我喜欢写东西,经常在学校外面的网吧待到很晚,他们就给我买了一台。我家是普通工薪家庭,谈不上富裕,尤其母亲生活挺节俭。现在想来,买电脑是一笔意外且不小的开支,但家里为我想得周到,鼓励我发展自己的兴趣。家庭氛围也宽松,很多事情是我自己做决定,没有感受过管束和逼迫。我以为同龄人的成长经历是类似的,工作后接触到更多人,同事,学生,了解到更多样的家庭关系。脑子里有了这根弦后,跟以前的同学也开始聊这些话题,了解到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势利和残忍,长辈怎么逼子女,有条件的爱,精神虐待,挣脱、逃离甚至切割,感觉挺震撼,震撼下也写了小说《来访者》。
那会儿宿舍里有电脑,写小说就不用出去了。写《嘿,天堂》时,用一条床单做帘子围住书桌,写得天昏地暗,是忘我的境界。这种写作状态很少有。写作的缘起是去深圳游历了一趟,受到很大冲击。此前的人生经历很简单,就是一直上学,没操心过生活,从山东的校园到深圳,打个比方就像家养动物进了丛林,回学校后就写了这篇小说。
陈劲松:在你的《嘿,天堂》之前,我读过作家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向右》,一部同样以深圳为故事背景的长篇小说。较而言之,《嘿,天堂》和《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均以“寻找”为主题,且有着异曲同工的创作归旨:两者都写出了一代青年在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天堂)追求理想和爱情,却最终都化为泡影后的迷惘和虚无。不过我以为,和《天堂向左,深圳向右》的粗犷喧嚣相比,你的《嘿,天堂》由于采取的是女性化视角,故而显得更加细腻温和。你读过雪村那部小说吗?你自己如何评价《嘿,天堂》对于个人早期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蔡东: 慕容雪村的作品很有名,当年这个句式挺流行,但小说至今还没读过。《嘿,天堂》是很早的作品,当然有很多问题。但我喜欢这篇小说的叙述,有生活质感,丰润不干枯。《人民文学》的宁小龄老师读了初稿,给出修改建议,定稿后只等了几个月小说就发表了。那时还在读书,小说在喜欢的刊物上发出来,是莫大鼓励,一下子有了信心。
陈劲松:嗯,我理解你那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提到作家的个人创作史,“创作动机”往往是一个绕不开同时非常有趣的话题。譬如,作家莫言多次忆起自己写作的最初的原动力,“就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命运,为了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说得更俗,就是为了天天能吃饺子。”作家阎连科也一再强调自己年轻时的写作动机多么功利:“能提干。”他坦承:“最开始写作很纯粹,就是想到城里去。”对于莫言、阎连科那一代作家来说,这样的创作动机显然带有深深的时代印痕,虽现实却无奈。后来,在你的创作手记《写作:天空之上的另一个天空》中,我读到了这样的句子:“我写作的隐秘动力,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矛盾。”“写作成为了一种调和,或者说,是一个自救的办法。”“写小说是一次美妙的误入歧途,且很难迷途知返。”具体说来,你是如何踏上文学之路的?其中又有哪些难忘经历?
蔡东:我是生活型的人,愿意沉下心来过日子,也能在家庭生活中找到乐趣。人活在世上,既有愉悦和享受的时刻,也必然要承受生活的压力。对我来说,没有比读小说更好的解压方式了。拿起一本小说,读进去,人就去了另一个地方,这是最好的休息。人到中年,特别能体会弗罗斯特诗歌《雪夜林边小驻》的滋味,“睡前还有很多路要赶”,读本小说,就像是赶路途中在雪夜林边的暂时停驻。
我算不上表达欲很强烈的人,一篇小说要酝酿很久。读书的时候喜欢看小说,也尝试着写一写。写作初期找不到感觉,不是很快受到关注的作者,写了很多年,渐渐有心得,也渐渐有人注意到我的小说。
陈劲松:大学时上文学理论课,讲过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我至今记得他的一句话:“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美好而诗意的”。或许这也可以用来对应你的生活和写作,恰如他的另一句话—“朴素生活,高尚思考。”听了你刚才的讲述,我充分体会到作家创作背后的种种艰辛,也完全理解作家针对批评家过于吹毛求疵乃至刻意贬损其作品时,发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嘲讽。事实上,自文学批评诞生以来,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处境始终非常微妙,不少人还专门撰文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譬如茅盾,就在《作家和批评家》一文中谈到:“作家们抱怨批评家们‘不负责任’,只会唱高调,可是总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叫作家佩服。”而与此同时,“批评家也是同样地抱怨着”。对此,茅盾认为“互相抱怨是无聊的,要互相帮助。”这种彼此相互成全的境界固然值得向往,不过现实或许没有那么令人乐观。我比较好奇的是,身为作家的你,如何看待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关系?交往过程中,是否遇见叫你佩服的批评家?他们的文字對你的创作有无真正影响或启发? 蔡东:有启发,会在有些评论家的评述里发现自己未曾觉察的东西,变得更自觉。小说写出来,当然希望收获赞美,而中肯的批评就像难喝的良药,只能表情痛苦地往下咽,咽下去了就有好处。其实评论家蛮温和的,看到毛病,点到为止,后来我自己更深地参悟到了,心领神会,也明白这是一份善意。
陈劲松:你的心领神会何尝不是一种相互理解的善意!某种意义上,好的批评家和好的作家一样,可遇不可求。鲁迅曾说:“批评家兼能创作的人,向来是很少的。”但在阅读你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创作小说,还写了不少创作谈和评论文章,譬如你对作家邓一光和迟子建的论述,就非常令人赏心悦目。细读之后,我感觉你的评论文章灵气斐然,迥异于某些专业批评家尤其是学院派批评家的佶屈聱牙。你如何看待自己这种“创而优则评”的双重身份?你心目中理想的批评家是什么样子?
蔡东:谢谢劲松兄夸赞。这些年写的评论很有限,不算学术文章,“感受派”的写法,称作艺术随笔更贴切。理想的批评家是什么样子?前段时间读到岳雯的一篇文章,太喜欢了,有真气,有性情。岳雯说:“我们视批评为写作。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抵抗。尽管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出身学院,或就职于学院,但我们不满足于论文式的写作方式。”说到理想的批评家,大概就是爱惜自己的文字,不在乎多一篇少一篇,拒绝样式陈旧的“论文”—这类论文跟机器写的一样,感受不到作者的灵性,不慎读到是浪费时间,而炮制者大概就是在浪费生命了。
陈劲松:岳雯的这篇文章,我也读到了,对其观点,深表认同。我们再聊聊虚构和非虚构的话题吧。作为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探讨文学写作的两种不同手法,尽管两者并无高下之分,但还是在作家之间尤其是学术界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实际写作中两者究竟应该泾渭分明,还是应该互为一体。我以为,虚构也好,非虚构也罢,回应的其实都是文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譬如,法国作家菲利普·福雷斯特认为,小说就是回应现实。他强调,真正的文学应该是基于个人经历的一种“真实”,这种真实只能通过文学的再现而存在。作家梁鸿则将写作与世界比喻成魔术师与真相的关系,在她看来:“文学世界是一个既不同于现实世界,但又一定诞生于现实世界的世界,它与现实世界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看似一个面像,但其实却是由无数面像组成的关系。”你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或者说,你怎样理解虚构和非虚构的关系?
蔡东:非虚构我了解不多,读过一些,写法很讲究,叙事上有艺术价值。虚构和非虚构看起来手法迥异,其实都是洞察世界和世相、人和人性,都必然是带着主观色彩的对现实的再创造。对非虚构来说,再创造不是扭曲捏造,也不是作者需要什么就留下什么,而是以真实为前提的艺术表达。说到底,虚构也好,非虚构也好,不管什么姿态,终极目的不都是为了抵达真实,抵达更深刻及被遮蔽的真实吗?虚构和非虚构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如何抵抗时间。这方面,非虚构可能风险更高,写作不可能回避现实,非虚构尤其长于拥抱“热点”,时过境迁,易于过时,这就对写作的艺术和思想的穿透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陈劲松:你说的没错,较之虚构,非虚构关注更多的可能是“此时的事物”,能否经得起时间长河的淘洗,作家们对此应有所考量。一般而言,作家创作经验的获取不外乎两条途径:阅历和阅读。其中,阅读的作用尤为重要。因阅读其他作家作品而在自身创作时深受影响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契诃夫之于鲁迅、劳伦斯之于张爱玲、奥威尔之于王小波、马尔克斯之于莫言、川端康成之于余华、博尔赫斯之于格非、卡佛之于苏童、卡夫卡之于残雪……影响的结果,大多体现在作家的创作观上。你也说过:“一个小说作者的文学观,隐含在写作里,也体现在阅读上。”那么,你有着怎样的阅读旨趣?古今中外哪些作家作品给你的创作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蔡东:我在阅读方面是杂食者,读经典,也读新书,读笨重型的作家,也读轻盈型的作家。但不喜欢故弄玄虚的小说,把写作变成杂耍和游戏,还自以为有创意、很实验。举个例子,读《几乎没有记忆》这样的小说,既感受不到作者的诚恳,也感受不到作者的才华。
陈劲松:莉迪亚·戴维斯的《几乎没有记忆》吗?我没有读过,无法评价。但我想,每一个真正有抱负的作家,都应努力成为读者和批评家心中的好作家。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作家才算好作家?在批评家谢有顺看来:“如果一个作家缺乏深刻的愤怒和敏锐的同情,那他的写作就很容易为工具理性所劫持,缺失那种足以看清罪恶、唤醒美善的忠直力量。在此之外,他还要有对叙事探索的不懈热情,对艺术语言的不断打磨,对个体命运的持续关注,对内心世界、生存困惑的执着追问,唯其如此,写作才能根植现实而超越现实,并在学习经典的同时也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世界,进而为写作加冕。”。这实际体现的是一个作家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作家龙应台更是从三个不同层次将作家分成三种: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卡夫卡、曹雪芹、鲁迅等伟大作家的作品后,我对龙应台的上述觀点感同身受。当然,关于坏作家、好作家和伟大作家的评判标准或许还有很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部《哈姆雷特》”。那么,你认同龙应台关于作家的三分法吗?对于她心中三个层次的作家,分别有何相近或不同理解?
蔡东:龙应台的三分法主要从认知“愚昧”的角度来谈,有特定的语境。我认同谢老师“唤醒美善”的说法,我心目中的好作家,勇敢又一派天真,不惮于书写人间的苦厄、丑陋、残酷,同时又有勇气建构,以写作捍卫一个更好世界的可能性。
陈劲松:的确,在书写黑暗和苦难的同时,不忘光明与救赎,这诚然是一个好作家的固有情怀。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中,发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不少作家写到一定时候,有意无意陷入了自我重复的怪圈,包括写作风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我总会在他们后面的作品中找到前期作品的影子,这似乎也可视为作家的“中年危机”之一。对此,你怎么看?你目前的写作是否有遇到上述窘况?一个优秀乃至伟大作家,如何才能突破此类瓶颈,超越自我,创作出经典作品? 蔡东:写作历程中有自我重复,也有对重复的突破。几乎每个写作阶段都有瓶颈,这伴随着写作本身。我觉得一直写,不断自省,就会慢慢提升和改变。没有一劳永逸,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写作也是如此。
二、深圳文学及城市写作:天才的发现和表达从来都是稀有的
陈劲松:《特区文学》将我们对谈的这个栏目命名为“大湾区文学地理”,比较前瞻,富有远见。从你个人的创作和阅读中,我们也不难看到深圳这座城市对你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不妨将话题转到深圳文学及城市写作这个方向吧。2020年适逢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从40年前的边陲小镇到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深圳近年广为流传的开放标语。你南下深圳并生活于此快15年了,按理说早应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但你在2016年接受中国作家网采访时提到,“来深圳的前几年,感觉自己和这个地方互为异物”“在小说里,深圳是一个让我们的内心风声鹤唳的地方”。你感觉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和这个地方互为异物”?这种“风声鹤唳”的感觉至今有什么变化吗?
蔡东:定居南方后,我并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和生活节奏,经常想家,也一度回避书写当下经验,仍以家乡的人、事、情感、记忆为写作之源。近年间我意识到,不管内心是否抗拒,情感是否疏离,毕竟已进入到全新的生活中。门在某一刻开启了,深圳孕育着最富现代性的城市文学形态,它可以成为情感和想象的载体。我既是生活者也是写作者,无论生活还是写作,都需要投入地感受、体验正在发生的一切。我尝试书写与居住地有关的小说,一些具有南方气息的作品。
陈劲松:可能北上广深的不少作家都有着和你一样的心路历程吧。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宏阔历程,深圳文学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诞生了“移民文学”“打工文学”“新都市文学”“青春文学”“新城市文学”等多种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更是相继涌现。对此,批评家李敬泽曾指出,“放在全国范围去看,深圳这个群体的实力相当突出……‘深圳青年作家群’确实改变了我们的文学地图。”批评家谢有顺亦认为,深圳青年作家群的写作实绩“即便放在全国的视野里来观察和定位,也是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两位批评家对深圳文学的看法不谋而合。你平时关注其他深圳作家的创作吗?你眼中的深圳文学是何种样貌?当前处于怎样的发展态势?
蔡东:问题有点大。说说我的观察,十几年前刚来深圳时认识或知道的作者,大部分人仍在写,工作之余写,生活的间隙写,作品红不红都在写。在一个充满世俗焦虑的大城市里,还有一小撮人为写作焦虑,这里面孕育着文学的可能。
陈劲松:“还有一小撮人为写作焦虑”,用时下流行的话说,这才是真爱啊!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深圳近年一直在倾力打造“文学之城”。谈到一座城市的文学,我们常常会从文学生态、文学思潮、文学精神等方面予以观察。我以为,真正重视文学的城市,除了营造良好的文学生态,为作家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同时要形成颇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文学思潮,还要塑造和城市相得益彰的文学精神。丰富的文学生态、引领时代的文学思潮、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精神,无疑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学格局。三者之间,文学精神尤具标杆性价值,盖因文学精神乃文学之灵魂。那么,深圳的文学精神是什么?有人说敢为天下先,也有人说兼收并蓄,你认为呢?
蔡东:“敢为天下先”是深圳城市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精神价值,说到文学精神,似乎还需要沉淀和成形,或者可以说,年轻、不稳定、难以概括也是深圳文学精神的棱面。最棒的是,大家生活在深圳,但大家写的小说都不一样。
陈劲松:就如那首歌所唱的:“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当然,由于观察视角有别,咱俩关注的层面稍微有些差异,但有一点可能所见略同,那就是,看到深圳文学这些年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其可能存在的某些缺失。譬如,和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南京(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等文学传统深厚的城市相比,深圳文学根基尚浅,整体较弱,尤其在全国视域下匮乏有影响力的大家名篇。有论者甚至指出,深圳文学成就和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成就严重不匹配,至今没有产生反映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景象的史诗性作品,更遑论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传世之作。对于上述问题,我也有过一些粗疏的思考和建议(详见拙文《在传承中寻求嬗变—新都市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前瞻》《深圳文学的当下处境与前景》《当我们谈论新城市文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等),综而观之,深圳文学的羽翼确实还不够丰满,但也不必妄自菲薄,若真是大鹏,终有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不知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随着深圳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你觉得深圳文学将会面临哪些新的问题?身处其中的作家们又该如何应对?
蔡东:不好一概论之。其实邓一光已经提供了一系列城市小说文本,跟《都柏林人》放在一起,毫不逊色。不能一说经典就崇古和媚外,经典为什么不能诞生在此时此地呢?
目前面临的问題,仍然是写作者感觉的钝化,对真实生活的麻木,面对复杂的现实和快速的变化,茫然迷惑,丧失了察觉能力,符号化的写作居多。这也正常,天才的发现和表达从来都是稀有的。
陈劲松:是的,对此我们要有耐心。从早期的《嘿,天堂》到后来的《净尘山》《通天桥》《出入》,再到近期的《来访者》《照夜白》《朋霍费尔从五楼纵身一跃》,你的小说创作多以深圳为故事背景,且深受好评,譬如,作家鲁敏就认为你是深圳城市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就你这么多年的创作实践来看,你如何看待作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你怎样评价自己关于深圳的小说创作?
蔡东:深圳是居住地,是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这么多年了,居住地总会对写作有所触发。《净尘山》《通天桥》《出入》《照夜白》等小说写出了深圳的某种特质,或者说,“深圳”也相当于小说里的一个重要人物,抽掉这个人物,小说可能就不存在了。在另外一些作品里,深圳虽然出现了,但只是一个单纯的地名,换成其他城市名字也未尝不可。 陈劲松:这也许是你慢慢融入这座城市后的一种收获吧。纵观古今,一时代有一时代之青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2020年5月底,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南方文坛》,以“新时代青年写作的可能性”为主题召开青年作家批评家研讨会。我比较喜欢这种“一切皆有可能”的敞开性话题,这个时代的青年(时髦的称呼谓之“后浪”)及其写作,和前辈们的写作早已有着天壤之别,因为“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冷静地直面他们生活的真实状况和他们的相互关系”。现代性不仅深刻影响了“后浪”们的生活和相互关系,而且极大改变了当下文学的生产和传播途径,以及“后浪”们对于文学传统的认知、接纳与承继方式。不过,在青年批评家李壮看来,“相比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曾有的时代,今天的青年写作者,似乎处在一种较为罕见的、与时代现状充分融洽的相处状态里”。作为青年写作者中的一员,你如何理解李壮的这一判断?进而言之,我们如何理性、客观地思考青年写作尤其是深圳青年作家的困境与未来?
蔡东:传播和接受方式当然不一樣了,可以说发生了深层次的改变。但对我来说,困境仍然是文学本身的,也很具体,那就是怎么把一篇篇小说写出来,把触动自己的东西传达好,找到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尽可能让小说的生命力长久一些。
三、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现状和未来:海洋气息与开放性
陈劲松:从个人到深圳再到大湾区,这不仅意味着观察视角的变化,更意味着思考的深入和升华。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以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开始浮出历史地表。2017年12月21日,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一概念,并从粤港历史、港澳经验、深港个案等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共性与个性深入论述。你在创作之余是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和深圳之外的其他湾区城市作家有过交流或互动吗?就当下粤港澳文学发展现状来看,你认为这一提法是否存在概念先行的问题?能否成立?如果成立,依据是什么?是否可视为新时代出现的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新品种?和过去的移民文学、打工文学有何异同?
蔡东:对文化战略和文艺批评来说,概念先行不是问题。对小说创作来说,概念不重要,概念既不是写作的障碍,也不是写作的灵丹妙药。
陈劲松:你的回答言简意赅中透着一种哲思啊。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一概念提出三年来,粤港澳三地纷纷举办各类文学活动,以期从实质上推动大湾区文学融合发展,譬如,召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笔会”,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出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丛书”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于大湾区文学的关注和讨论。但不置可否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一概念从内涵到外延至今尚未形成共识。通行的观点有两种:有些人认为,唯有粤港澳地区作者书写的作品,才能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范畴;另一些人则认为,只要是描写粤港澳大湾区人和事的作品,都应视作“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最核心的特质和要素是什么?如果可以,你能否结合自身经验对其进行界定或下一个相对确切的定义?
蔡东:我倾向于认为,描写粤港澳大湾区人事的作品,可视作“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我喜欢的美剧《亿万》,片头是湾区的场景,很现代的美,高度的城市化,湾区大概是人类城市建设最杰出的样本和形态了。《亿万》是金融题材的剧集,最初因为戴米恩·路易斯才追这部剧,后来被剧情的节奏和张力所吸引。而湾区文学的特质,也许就是海洋气息和开放性吧,人们在此聚集离散,自然也延伸了文学书写的空间。
陈劲松:延伸书写空间这一点很重要,也很有意思。2018年举行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一致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合作发展倡议书》,除了倡导建立粤港澳三地十一城市文学合作长效机制、加强文学交流互动、共建城市文学活动载体、互通文学作品发表渠道、完善文学交流平台、推进文学联动,构建粤港澳三地文学界交流合作新格局,倡议书还特别提出要“培育清新刚健、多元蓬勃的大湾区文学生态,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使之成为华语文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枢纽”。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这或许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文湾区的重要途径之一。你认为是否存在这种“文学共同体”?或者说,你认为建设这样一种“文学共同体”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你能否从一个作家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蔡东:写作说到底是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劳动,但命名和交流自有其意义。
陈劲松:说的是,作家和批评家考虑的毕竟各有侧重。在批评家谢有顺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一个前瞻性的视角,去思考“现在”和“未来”。而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大湾区开创了艺术、审美和想象的空间,将会提供更多书写主题。记得你在创作手记《写作:天空之上的另一个天空》中提到,你的故事大都关乎女性,在关于《我想要的一天》创作手记《在全世界找到一张桌子》中进一步指出:“我关注的,不是一时一地的具体的困境,而是日常生活的悖论和近乎无解的精神格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视域下,你未来的写作有何规划?是否考虑过其它主题?变与不变之间,你内心是否有一种始终坚守的小说精神?
蔡东:考虑过其他主题,比如多走出去看一看,多了解更年轻的人是怎么活着的,希望能驾驭更多样的题材。说到坚守的小说精神,似乎有悲壮感,其实也就是自己对写小说的态度吧,不粗制滥造,每一篇都细细打磨,品质好一点吧。
访谈的尾声,我想谢谢劲松兄,你为访谈下了大工夫。聊的过程中一些问题想得更清楚了,很受益。
陈劲松:也谢谢你接受我的访谈,和你交流非常愉快,也让我深受启发。期待你写出更多好作品。
陈劲松:蔡东老师,你好!前些时候,青年作家王威廉来信告知,他和青年批评家陈培浩今年在《特区文学》共同主持“大湾区文学地理”专栏,欲邀请我和深圳作家做一个对谈。得知访谈对象是你后,我欣然接受了邀约。一则,有幸认识并关注你的写作十多年了,尽管我们曾经在不同场合也有过各种交流,但像今天这样郑重其事的访谈还是第一次,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就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再深入聊一聊。二则,我从研究生时期即开始阅读深圳作家作品,并持续跟进其创作态势。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后,我又将关注视野延伸至香港、澳门及珠三角其它城市的文学创作及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对深圳文学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产生了诸多思考,亦伴随着不少困惑,我愿就此和你进行分享和探讨。我想,我们的对谈大致可以围绕你的个人创作与阅读、深圳文学及城市写作、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现状和未来等话题展开,当然也不局限于此,可以尽量轻松活泼一些。你看如何?
蔡东:说真的,一听说要做访谈,抵触、担忧、害怕一起涌上来。很多话题翻来覆去说,难有新意。另外,作家重要的永远都是作品。访谈做得多,心慌意乱,小说写出来,心里才踏实。
纠结是有的。但正如劲松兄所言,相识多年还是第一次做对谈,机缘到了。看到你发来的几个对谈话题,花了很多心思,这些问题也很有展开谈的必要。
陈劲松:我至今记得最早邂逅你作品时的情形。2014年前的那个春季,我尚念研究生,某天去学校图书馆翻阅文学期刊时,偶然读到了你发表于《人民文学》2006年第3期“新浪潮”栏目的《嘿,天堂》,一部以深圳为故事背景的中篇小说(虽然作品没有出现深圳字眼,但从其中的场景不难辨识)。彼时,在导师的影响下,我正有意鼓捣一篇类似的小说,所以特别留意相关作品。可是,当我读完这篇精彩小说,尤其看到文末的作者简介,发现你居然也只是和我同龄的在读研究生,而非想象中的成熟作家,我内心的沮丧莫可名状,随之放弃了这个念头。说实话,那个年纪的你,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从容与娴熟,让我刮目相看。因此,我们的对谈不妨从回顾你这篇小说开始。还能想起当时的创作背景吗?
蔡东:《嘿,天堂》应该写于2005年,读研时期。2003年研究生入学的时候,我有了一台电脑。父母知道我喜欢写东西,经常在学校外面的网吧待到很晚,他们就给我买了一台。我家是普通工薪家庭,谈不上富裕,尤其母亲生活挺节俭。现在想来,买电脑是一笔意外且不小的开支,但家里为我想得周到,鼓励我发展自己的兴趣。家庭氛围也宽松,很多事情是我自己做决定,没有感受过管束和逼迫。我以为同龄人的成长经历是类似的,工作后接触到更多人,同事,学生,了解到更多样的家庭关系。脑子里有了这根弦后,跟以前的同学也开始聊这些话题,了解到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势利和残忍,长辈怎么逼子女,有条件的爱,精神虐待,挣脱、逃离甚至切割,感觉挺震撼,震撼下也写了小说《来访者》。
那会儿宿舍里有电脑,写小说就不用出去了。写《嘿,天堂》时,用一条床单做帘子围住书桌,写得天昏地暗,是忘我的境界。这种写作状态很少有。写作的缘起是去深圳游历了一趟,受到很大冲击。此前的人生经历很简单,就是一直上学,没操心过生活,从山东的校园到深圳,打个比方就像家养动物进了丛林,回学校后就写了这篇小说。
陈劲松:在你的《嘿,天堂》之前,我读过作家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向右》,一部同样以深圳为故事背景的长篇小说。较而言之,《嘿,天堂》和《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均以“寻找”为主题,且有着异曲同工的创作归旨:两者都写出了一代青年在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天堂)追求理想和爱情,却最终都化为泡影后的迷惘和虚无。不过我以为,和《天堂向左,深圳向右》的粗犷喧嚣相比,你的《嘿,天堂》由于采取的是女性化视角,故而显得更加细腻温和。你读过雪村那部小说吗?你自己如何评价《嘿,天堂》对于个人早期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蔡东: 慕容雪村的作品很有名,当年这个句式挺流行,但小说至今还没读过。《嘿,天堂》是很早的作品,当然有很多问题。但我喜欢这篇小说的叙述,有生活质感,丰润不干枯。《人民文学》的宁小龄老师读了初稿,给出修改建议,定稿后只等了几个月小说就发表了。那时还在读书,小说在喜欢的刊物上发出来,是莫大鼓励,一下子有了信心。
陈劲松:嗯,我理解你那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提到作家的个人创作史,“创作动机”往往是一个绕不开同时非常有趣的话题。譬如,作家莫言多次忆起自己写作的最初的原动力,“就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命运,为了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说得更俗,就是为了天天能吃饺子。”作家阎连科也一再强调自己年轻时的写作动机多么功利:“能提干。”他坦承:“最开始写作很纯粹,就是想到城里去。”对于莫言、阎连科那一代作家来说,这样的创作动机显然带有深深的时代印痕,虽现实却无奈。后来,在你的创作手记《写作:天空之上的另一个天空》中,我读到了这样的句子:“我写作的隐秘动力,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矛盾。”“写作成为了一种调和,或者说,是一个自救的办法。”“写小说是一次美妙的误入歧途,且很难迷途知返。”具体说来,你是如何踏上文学之路的?其中又有哪些难忘经历?
蔡东:我是生活型的人,愿意沉下心来过日子,也能在家庭生活中找到乐趣。人活在世上,既有愉悦和享受的时刻,也必然要承受生活的压力。对我来说,没有比读小说更好的解压方式了。拿起一本小说,读进去,人就去了另一个地方,这是最好的休息。人到中年,特别能体会弗罗斯特诗歌《雪夜林边小驻》的滋味,“睡前还有很多路要赶”,读本小说,就像是赶路途中在雪夜林边的暂时停驻。
我算不上表达欲很强烈的人,一篇小说要酝酿很久。读书的时候喜欢看小说,也尝试着写一写。写作初期找不到感觉,不是很快受到关注的作者,写了很多年,渐渐有心得,也渐渐有人注意到我的小说。
陈劲松:大学时上文学理论课,讲过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我至今记得他的一句话:“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美好而诗意的”。或许这也可以用来对应你的生活和写作,恰如他的另一句话—“朴素生活,高尚思考。”听了你刚才的讲述,我充分体会到作家创作背后的种种艰辛,也完全理解作家针对批评家过于吹毛求疵乃至刻意贬损其作品时,发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嘲讽。事实上,自文学批评诞生以来,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处境始终非常微妙,不少人还专门撰文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譬如茅盾,就在《作家和批评家》一文中谈到:“作家们抱怨批评家们‘不负责任’,只会唱高调,可是总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叫作家佩服。”而与此同时,“批评家也是同样地抱怨着”。对此,茅盾认为“互相抱怨是无聊的,要互相帮助。”这种彼此相互成全的境界固然值得向往,不过现实或许没有那么令人乐观。我比较好奇的是,身为作家的你,如何看待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关系?交往过程中,是否遇见叫你佩服的批评家?他们的文字對你的创作有无真正影响或启发? 蔡东:有启发,会在有些评论家的评述里发现自己未曾觉察的东西,变得更自觉。小说写出来,当然希望收获赞美,而中肯的批评就像难喝的良药,只能表情痛苦地往下咽,咽下去了就有好处。其实评论家蛮温和的,看到毛病,点到为止,后来我自己更深地参悟到了,心领神会,也明白这是一份善意。
陈劲松:你的心领神会何尝不是一种相互理解的善意!某种意义上,好的批评家和好的作家一样,可遇不可求。鲁迅曾说:“批评家兼能创作的人,向来是很少的。”但在阅读你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创作小说,还写了不少创作谈和评论文章,譬如你对作家邓一光和迟子建的论述,就非常令人赏心悦目。细读之后,我感觉你的评论文章灵气斐然,迥异于某些专业批评家尤其是学院派批评家的佶屈聱牙。你如何看待自己这种“创而优则评”的双重身份?你心目中理想的批评家是什么样子?
蔡东:谢谢劲松兄夸赞。这些年写的评论很有限,不算学术文章,“感受派”的写法,称作艺术随笔更贴切。理想的批评家是什么样子?前段时间读到岳雯的一篇文章,太喜欢了,有真气,有性情。岳雯说:“我们视批评为写作。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抵抗。尽管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出身学院,或就职于学院,但我们不满足于论文式的写作方式。”说到理想的批评家,大概就是爱惜自己的文字,不在乎多一篇少一篇,拒绝样式陈旧的“论文”—这类论文跟机器写的一样,感受不到作者的灵性,不慎读到是浪费时间,而炮制者大概就是在浪费生命了。
陈劲松:岳雯的这篇文章,我也读到了,对其观点,深表认同。我们再聊聊虚构和非虚构的话题吧。作为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探讨文学写作的两种不同手法,尽管两者并无高下之分,但还是在作家之间尤其是学术界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实际写作中两者究竟应该泾渭分明,还是应该互为一体。我以为,虚构也好,非虚构也罢,回应的其实都是文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譬如,法国作家菲利普·福雷斯特认为,小说就是回应现实。他强调,真正的文学应该是基于个人经历的一种“真实”,这种真实只能通过文学的再现而存在。作家梁鸿则将写作与世界比喻成魔术师与真相的关系,在她看来:“文学世界是一个既不同于现实世界,但又一定诞生于现实世界的世界,它与现实世界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看似一个面像,但其实却是由无数面像组成的关系。”你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或者说,你怎样理解虚构和非虚构的关系?
蔡东:非虚构我了解不多,读过一些,写法很讲究,叙事上有艺术价值。虚构和非虚构看起来手法迥异,其实都是洞察世界和世相、人和人性,都必然是带着主观色彩的对现实的再创造。对非虚构来说,再创造不是扭曲捏造,也不是作者需要什么就留下什么,而是以真实为前提的艺术表达。说到底,虚构也好,非虚构也好,不管什么姿态,终极目的不都是为了抵达真实,抵达更深刻及被遮蔽的真实吗?虚构和非虚构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如何抵抗时间。这方面,非虚构可能风险更高,写作不可能回避现实,非虚构尤其长于拥抱“热点”,时过境迁,易于过时,这就对写作的艺术和思想的穿透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陈劲松:你说的没错,较之虚构,非虚构关注更多的可能是“此时的事物”,能否经得起时间长河的淘洗,作家们对此应有所考量。一般而言,作家创作经验的获取不外乎两条途径:阅历和阅读。其中,阅读的作用尤为重要。因阅读其他作家作品而在自身创作时深受影响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契诃夫之于鲁迅、劳伦斯之于张爱玲、奥威尔之于王小波、马尔克斯之于莫言、川端康成之于余华、博尔赫斯之于格非、卡佛之于苏童、卡夫卡之于残雪……影响的结果,大多体现在作家的创作观上。你也说过:“一个小说作者的文学观,隐含在写作里,也体现在阅读上。”那么,你有着怎样的阅读旨趣?古今中外哪些作家作品给你的创作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蔡东:我在阅读方面是杂食者,读经典,也读新书,读笨重型的作家,也读轻盈型的作家。但不喜欢故弄玄虚的小说,把写作变成杂耍和游戏,还自以为有创意、很实验。举个例子,读《几乎没有记忆》这样的小说,既感受不到作者的诚恳,也感受不到作者的才华。
陈劲松:莉迪亚·戴维斯的《几乎没有记忆》吗?我没有读过,无法评价。但我想,每一个真正有抱负的作家,都应努力成为读者和批评家心中的好作家。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作家才算好作家?在批评家谢有顺看来:“如果一个作家缺乏深刻的愤怒和敏锐的同情,那他的写作就很容易为工具理性所劫持,缺失那种足以看清罪恶、唤醒美善的忠直力量。在此之外,他还要有对叙事探索的不懈热情,对艺术语言的不断打磨,对个体命运的持续关注,对内心世界、生存困惑的执着追问,唯其如此,写作才能根植现实而超越现实,并在学习经典的同时也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世界,进而为写作加冕。”。这实际体现的是一个作家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作家龙应台更是从三个不同层次将作家分成三种: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卡夫卡、曹雪芹、鲁迅等伟大作家的作品后,我对龙应台的上述觀点感同身受。当然,关于坏作家、好作家和伟大作家的评判标准或许还有很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部《哈姆雷特》”。那么,你认同龙应台关于作家的三分法吗?对于她心中三个层次的作家,分别有何相近或不同理解?
蔡东:龙应台的三分法主要从认知“愚昧”的角度来谈,有特定的语境。我认同谢老师“唤醒美善”的说法,我心目中的好作家,勇敢又一派天真,不惮于书写人间的苦厄、丑陋、残酷,同时又有勇气建构,以写作捍卫一个更好世界的可能性。
陈劲松:的确,在书写黑暗和苦难的同时,不忘光明与救赎,这诚然是一个好作家的固有情怀。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中,发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不少作家写到一定时候,有意无意陷入了自我重复的怪圈,包括写作风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我总会在他们后面的作品中找到前期作品的影子,这似乎也可视为作家的“中年危机”之一。对此,你怎么看?你目前的写作是否有遇到上述窘况?一个优秀乃至伟大作家,如何才能突破此类瓶颈,超越自我,创作出经典作品? 蔡东:写作历程中有自我重复,也有对重复的突破。几乎每个写作阶段都有瓶颈,这伴随着写作本身。我觉得一直写,不断自省,就会慢慢提升和改变。没有一劳永逸,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写作也是如此。
二、深圳文学及城市写作:天才的发现和表达从来都是稀有的
陈劲松:《特区文学》将我们对谈的这个栏目命名为“大湾区文学地理”,比较前瞻,富有远见。从你个人的创作和阅读中,我们也不难看到深圳这座城市对你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不妨将话题转到深圳文学及城市写作这个方向吧。2020年适逢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从40年前的边陲小镇到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深圳近年广为流传的开放标语。你南下深圳并生活于此快15年了,按理说早应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但你在2016年接受中国作家网采访时提到,“来深圳的前几年,感觉自己和这个地方互为异物”“在小说里,深圳是一个让我们的内心风声鹤唳的地方”。你感觉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和这个地方互为异物”?这种“风声鹤唳”的感觉至今有什么变化吗?
蔡东:定居南方后,我并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和生活节奏,经常想家,也一度回避书写当下经验,仍以家乡的人、事、情感、记忆为写作之源。近年间我意识到,不管内心是否抗拒,情感是否疏离,毕竟已进入到全新的生活中。门在某一刻开启了,深圳孕育着最富现代性的城市文学形态,它可以成为情感和想象的载体。我既是生活者也是写作者,无论生活还是写作,都需要投入地感受、体验正在发生的一切。我尝试书写与居住地有关的小说,一些具有南方气息的作品。
陈劲松:可能北上广深的不少作家都有着和你一样的心路历程吧。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宏阔历程,深圳文学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诞生了“移民文学”“打工文学”“新都市文学”“青春文学”“新城市文学”等多种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更是相继涌现。对此,批评家李敬泽曾指出,“放在全国范围去看,深圳这个群体的实力相当突出……‘深圳青年作家群’确实改变了我们的文学地图。”批评家谢有顺亦认为,深圳青年作家群的写作实绩“即便放在全国的视野里来观察和定位,也是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两位批评家对深圳文学的看法不谋而合。你平时关注其他深圳作家的创作吗?你眼中的深圳文学是何种样貌?当前处于怎样的发展态势?
蔡东:问题有点大。说说我的观察,十几年前刚来深圳时认识或知道的作者,大部分人仍在写,工作之余写,生活的间隙写,作品红不红都在写。在一个充满世俗焦虑的大城市里,还有一小撮人为写作焦虑,这里面孕育着文学的可能。
陈劲松:“还有一小撮人为写作焦虑”,用时下流行的话说,这才是真爱啊!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深圳近年一直在倾力打造“文学之城”。谈到一座城市的文学,我们常常会从文学生态、文学思潮、文学精神等方面予以观察。我以为,真正重视文学的城市,除了营造良好的文学生态,为作家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同时要形成颇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文学思潮,还要塑造和城市相得益彰的文学精神。丰富的文学生态、引领时代的文学思潮、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精神,无疑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学格局。三者之间,文学精神尤具标杆性价值,盖因文学精神乃文学之灵魂。那么,深圳的文学精神是什么?有人说敢为天下先,也有人说兼收并蓄,你认为呢?
蔡东:“敢为天下先”是深圳城市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精神价值,说到文学精神,似乎还需要沉淀和成形,或者可以说,年轻、不稳定、难以概括也是深圳文学精神的棱面。最棒的是,大家生活在深圳,但大家写的小说都不一样。
陈劲松:就如那首歌所唱的:“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当然,由于观察视角有别,咱俩关注的层面稍微有些差异,但有一点可能所见略同,那就是,看到深圳文学这些年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其可能存在的某些缺失。譬如,和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南京(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等文学传统深厚的城市相比,深圳文学根基尚浅,整体较弱,尤其在全国视域下匮乏有影响力的大家名篇。有论者甚至指出,深圳文学成就和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成就严重不匹配,至今没有产生反映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景象的史诗性作品,更遑论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传世之作。对于上述问题,我也有过一些粗疏的思考和建议(详见拙文《在传承中寻求嬗变—新都市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前瞻》《深圳文学的当下处境与前景》《当我们谈论新城市文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等),综而观之,深圳文学的羽翼确实还不够丰满,但也不必妄自菲薄,若真是大鹏,终有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不知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随着深圳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你觉得深圳文学将会面临哪些新的问题?身处其中的作家们又该如何应对?
蔡东:不好一概论之。其实邓一光已经提供了一系列城市小说文本,跟《都柏林人》放在一起,毫不逊色。不能一说经典就崇古和媚外,经典为什么不能诞生在此时此地呢?
目前面临的问題,仍然是写作者感觉的钝化,对真实生活的麻木,面对复杂的现实和快速的变化,茫然迷惑,丧失了察觉能力,符号化的写作居多。这也正常,天才的发现和表达从来都是稀有的。
陈劲松:是的,对此我们要有耐心。从早期的《嘿,天堂》到后来的《净尘山》《通天桥》《出入》,再到近期的《来访者》《照夜白》《朋霍费尔从五楼纵身一跃》,你的小说创作多以深圳为故事背景,且深受好评,譬如,作家鲁敏就认为你是深圳城市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就你这么多年的创作实践来看,你如何看待作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你怎样评价自己关于深圳的小说创作?
蔡东:深圳是居住地,是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这么多年了,居住地总会对写作有所触发。《净尘山》《通天桥》《出入》《照夜白》等小说写出了深圳的某种特质,或者说,“深圳”也相当于小说里的一个重要人物,抽掉这个人物,小说可能就不存在了。在另外一些作品里,深圳虽然出现了,但只是一个单纯的地名,换成其他城市名字也未尝不可。 陈劲松:这也许是你慢慢融入这座城市后的一种收获吧。纵观古今,一时代有一时代之青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2020年5月底,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南方文坛》,以“新时代青年写作的可能性”为主题召开青年作家批评家研讨会。我比较喜欢这种“一切皆有可能”的敞开性话题,这个时代的青年(时髦的称呼谓之“后浪”)及其写作,和前辈们的写作早已有着天壤之别,因为“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冷静地直面他们生活的真实状况和他们的相互关系”。现代性不仅深刻影响了“后浪”们的生活和相互关系,而且极大改变了当下文学的生产和传播途径,以及“后浪”们对于文学传统的认知、接纳与承继方式。不过,在青年批评家李壮看来,“相比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曾有的时代,今天的青年写作者,似乎处在一种较为罕见的、与时代现状充分融洽的相处状态里”。作为青年写作者中的一员,你如何理解李壮的这一判断?进而言之,我们如何理性、客观地思考青年写作尤其是深圳青年作家的困境与未来?
蔡东:传播和接受方式当然不一樣了,可以说发生了深层次的改变。但对我来说,困境仍然是文学本身的,也很具体,那就是怎么把一篇篇小说写出来,把触动自己的东西传达好,找到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尽可能让小说的生命力长久一些。
三、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现状和未来:海洋气息与开放性
陈劲松:从个人到深圳再到大湾区,这不仅意味着观察视角的变化,更意味着思考的深入和升华。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以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开始浮出历史地表。2017年12月21日,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一概念,并从粤港历史、港澳经验、深港个案等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共性与个性深入论述。你在创作之余是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和深圳之外的其他湾区城市作家有过交流或互动吗?就当下粤港澳文学发展现状来看,你认为这一提法是否存在概念先行的问题?能否成立?如果成立,依据是什么?是否可视为新时代出现的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新品种?和过去的移民文学、打工文学有何异同?
蔡东:对文化战略和文艺批评来说,概念先行不是问题。对小说创作来说,概念不重要,概念既不是写作的障碍,也不是写作的灵丹妙药。
陈劲松:你的回答言简意赅中透着一种哲思啊。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一概念提出三年来,粤港澳三地纷纷举办各类文学活动,以期从实质上推动大湾区文学融合发展,譬如,召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笔会”,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出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丛书”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于大湾区文学的关注和讨论。但不置可否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一概念从内涵到外延至今尚未形成共识。通行的观点有两种:有些人认为,唯有粤港澳地区作者书写的作品,才能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范畴;另一些人则认为,只要是描写粤港澳大湾区人和事的作品,都应视作“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最核心的特质和要素是什么?如果可以,你能否结合自身经验对其进行界定或下一个相对确切的定义?
蔡东:我倾向于认为,描写粤港澳大湾区人事的作品,可视作“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我喜欢的美剧《亿万》,片头是湾区的场景,很现代的美,高度的城市化,湾区大概是人类城市建设最杰出的样本和形态了。《亿万》是金融题材的剧集,最初因为戴米恩·路易斯才追这部剧,后来被剧情的节奏和张力所吸引。而湾区文学的特质,也许就是海洋气息和开放性吧,人们在此聚集离散,自然也延伸了文学书写的空间。
陈劲松:延伸书写空间这一点很重要,也很有意思。2018年举行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一致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合作发展倡议书》,除了倡导建立粤港澳三地十一城市文学合作长效机制、加强文学交流互动、共建城市文学活动载体、互通文学作品发表渠道、完善文学交流平台、推进文学联动,构建粤港澳三地文学界交流合作新格局,倡议书还特别提出要“培育清新刚健、多元蓬勃的大湾区文学生态,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使之成为华语文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枢纽”。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这或许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文湾区的重要途径之一。你认为是否存在这种“文学共同体”?或者说,你认为建设这样一种“文学共同体”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你能否从一个作家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蔡东:写作说到底是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劳动,但命名和交流自有其意义。
陈劲松:说的是,作家和批评家考虑的毕竟各有侧重。在批评家谢有顺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一个前瞻性的视角,去思考“现在”和“未来”。而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大湾区开创了艺术、审美和想象的空间,将会提供更多书写主题。记得你在创作手记《写作:天空之上的另一个天空》中提到,你的故事大都关乎女性,在关于《我想要的一天》创作手记《在全世界找到一张桌子》中进一步指出:“我关注的,不是一时一地的具体的困境,而是日常生活的悖论和近乎无解的精神格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视域下,你未来的写作有何规划?是否考虑过其它主题?变与不变之间,你内心是否有一种始终坚守的小说精神?
蔡东:考虑过其他主题,比如多走出去看一看,多了解更年轻的人是怎么活着的,希望能驾驭更多样的题材。说到坚守的小说精神,似乎有悲壮感,其实也就是自己对写小说的态度吧,不粗制滥造,每一篇都细细打磨,品质好一点吧。
访谈的尾声,我想谢谢劲松兄,你为访谈下了大工夫。聊的过程中一些问题想得更清楚了,很受益。
陈劲松:也谢谢你接受我的访谈,和你交流非常愉快,也让我深受启发。期待你写出更多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