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教材单元综合练习的编排充分体现了编者新锐的思想、深厚的功底和独具的匠心。通过智慧的重合、建构、协调,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语文训练变成了有情有趣的学习、交流、探究与迁移,让每一朵浪花都折射海的辽阔,从每一片叶子上都读出森林的特质。
一、 独具匠心的教材编写
1 合理的成长阶梯
苏教版国标本“单元综合练习”在每一个学段各有侧重,都有自己的名称,一二年级是“学用字词句”,三四年级是“处处留心”,五六年级是“语文与生活”,虽然名称不同,但宗旨一脉相承,就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掌握一些汉语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表达方法,并能运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每个练习各有侧重,根据内容可分为下面几种模块:
(1) 基础模块。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必要的母语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新奇、快乐的过程中习得。如一年级下册《练习4》的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二年级下册《练习5》的懂得几个标点的用法;三年级下册《练习4》的学习查字典等等。每一册教材中都有所渗透,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体现了螺旋上升的特点,有利于儿童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建构。
(2) 拓展模块。“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材除了在课文中注意拓展延伸之外,还在练习中安排了大量的内容,引导学生不断地接触生活,感受现代最新的科技成果,感受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如二年级下册《练习7》让学生读一读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讲一讲有关石林的知识及故事;四年级下册《练习4》中认识中草药的名字,学习看懂药物说明书;五年级下册《练习3》中“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六年级下册《练习2》的认识农具,说说这些农具的作用……新颖别致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喜闻乐见,不断延伸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完善了他们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因此而变得生动与鲜活起来。
(3) 探究模块。教材重建了学生的学习机制,用充满童真童趣、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的特点。这一模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具体问题的探究,如一年级下册《练习3》的“你认识下面这几种车吗?读一读,再连线”,接着让学生说说这几种车的用途,这就需要学生去观察、去了解、去思考,就会产生许多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车,它们又有什么用途呢?学生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就会从课内伸向课外,伸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二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未知领域,给学习和实践留下了许多空间,如二年级下册《练习3》读街牌、交流课外认识的汉字;《练习8》认识庄稼的保护神——青蛙;三年级下册《练习6》认识花草树木的名称等等。一个练习就是一个小小的项目,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思考、创造,团队精神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和升华!
(4) 实践模块。语文工具性要求我们必须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教材“单元综合练习”的编写对语文实践尤为重视,整合各种资源,创设多种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机会。如四年级下册《练习5》猜谜、制作灯谜;《练习6》的查阅与噪音有关的资料,用顺口溜的方法比较与“噪”字形相近的字,等等。可以说每一次练习都是一次实践,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
当然,这四种模块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形成了一级级台阶,学生拾级而上,不断丰富着语文素养,领略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2 清澈的生命之水
(1) 面向多元的生活。苏教版小语国标本教材明确昭示了大语文观,对练习的设计始终注意将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走向生活,使语文学习置于无限广阔的场景之中,面向多元的现实生活世界。一年级下册《练习4》引导学生在认识几种动物的叫声中体会汉字的情趣,初步感知汉字的造字规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横线上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五年级下册《练习5》中认识“劲歌劲舞”等现代词汇,并说出自己知道的这样的新词……将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从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的广阔和多元,也领略了语文的广阔和多姿。
(2) 展示智慧的灵光。细心的人都会发现,苏教版小语国标本教材的练习是围绕一个专题展开的,每个专题又和学生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在编排上,它一般由两个或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示有关知识,二、三部分要求学生运用前面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操作。问题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这种由浅入深的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也给学生的运用、实践和创造提供了机会。
3 默默的人文关怀
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生活。练习中既有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动笔的具体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蕴含了对少年儿童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1) 蕴含珍贵的文化。教材中每个单元综合练习的提示语都在力求精简的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不仅传播语文知识,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为学生提供着精神矿藏。如读《三国演义》片段,讲有关故事,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读孔子名言,从先贤身上学习如何为学、如何做人……不仅是做练习,更是在传递民族文化的信息。
(2) 关爱生命的春光。教材的编者们一直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告诉孩子们“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懂得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领略汉语言的韵味。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也同样隐含在教材的练习中,重视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让诸如正义、爱心、孝顺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心灵深处。语文教学由此成为有根的教育,何愁将来不长成繁茂的绿阴?
二、 实施有效智慧的课堂教学
让语文学习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这样的教材自然会处处闪现生命的灵性与智慧的光芒。使用这样的教材不仅心中要怀有对学生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也需要开阔的视野、非凡的智慧。这样,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扎实、高效,学生的学习也才会处处折射生活的阳光。
1 洒下种子,让梦想在学生心中生根
人们常把教师的教学比作“辛勤耕耘的园丁”,这是因为我们也在播种知识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思想的种子。因此,每一次练习该如何设计,每一次教学该如何躬耕,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选好角度。教师必须从儿童最感兴趣、最喜爱的角度切入,使课堂氛围亲切、新奇、有趣,让孩子们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练习7》时,可以这样导入:出示象棋棋盘和棋子,“同学们认识它吗?哪些同学已经和它交上了朋友?”接着,让学生说棋子名称,试着摆几个棋子,并让他们说说所知道的象棋术语。这样的导入自然亲切,学生自会学得兴趣盎然。
(2) 注意宽度。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的过程,练习中涉及的知识和实践点,仅凭一次接触和训练很难为学生所掌握,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与阅读及其他教学相结合,同时注意适度拓展,让学生触类旁通,让每一滴水都能折射生活的阳光。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练习6》中《长征组歌》的片段后,可让学生去读一读整个组歌,看一看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讲一讲与长征有关的故事;学习三年级下册《练习3》中的《省市自治区简称歌》的时候,讲一讲自己到过的有关省市的风土人情……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自主实践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学习就会变得新颖、灵动、充满生趣。
(3) 追求效度。练习讲究效度,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智慧地裁剪,去除那些低效的甚至无效的环节,让课堂张弛有度。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练习8》“帮动物找家”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先在显示屏上出示了一幅的动物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学生们纷纷说出了动物的名字;接着,老师问:“小朋友们,这些小动物迷路了,它们找不到家了,谁能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呢?”并用多媒体动画出示了各种动物的“家”。学生们兴致勃勃开始帮动物们找家了,找到的是那样开心。之后老师又问:“你们还知道什么动物,它们又住在哪里?”很自然地出示了第二题。学生学完后,教师用“我们又认识了这么多动物朋友,知道怎样与它们交朋友吗?”很自然地将教学引向课外,学生的视野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他们的兴趣在一点一点加浓,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爱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萌发。
2 打开窗户,让生活明亮孩子的眼睛
打开窗子,让生活的气息、生活的阳光照进来,让孩子们发现外面世界的明媚,欣赏外面世界的美好,感受外面世界的神奇,他们的目光就会明亮,他们的天地才会宽广。教学《庄稼的保护神》时,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亲自去野外看一看,认识青蛙,再探索一下,庄稼还有哪些保护神,如何保护它们;教学三年级下册《练习3》中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时,让他们听唱这首歌,了解自己的家乡值得赞美的地方,并搜集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谣;教学认识中草药时,让学生去中药店认识一些药材,了解祖国药业悠久的历史;教学五年级下册“练习3”时,让学生欣赏我国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优秀作品,采访自己家乡的书法家……这样,生活的窗子就会涌入一种灵气,学生们读到的是如诗的自然风光、缤纷的生活色彩、多元的文化气息。
3 处处留心,让习惯于无声处形成
我们不仅要把知识播种到学生的记忆里,还要播种到他们的心田里。在不断地引导、刺激的过程中,学生处处留心的意识将得到强化,并逐步成为习惯。当然,整个过程要有智慧的预设:
(1) 选得精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选择的切入点要精当,要精选最基本的、最具生成功能的、对学生发展有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主干内容,来构建课堂的主体框架。
(2) 扶得巧妙。在学生需要扶的时候及时点拨,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酝酿的时间,给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边看边做边悟,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切不可包办代替。
(3) 放得适度。有扶必定有放,这种放是为了让学生解除思想的禁锢,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究,去创作。教学时,教师要预留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走出文本,感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体验的益处。当然这种放绝不是撒手不管,要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宛如放风筝,教师应始终握住那根线。
(4) 合得精彩。教材中许多单元综合练习的内容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整体,需要整合;每一次练习中学生都是从各自的兴趣需要出发搜集有关信息,相对局限,也需要整合。教学时,要注意前后联系,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让每一次整合都蕴含智慧的索引,引导他们有效地积淀、升华、迁移,让每一次整合都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4 踏歌而行,给学生隐形的翅膀
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舞台,应该是美丽的,灵动的,精彩的。教师要在注重为学生打好语文的“工具性”基础的同时,将人文教育因素蕴含其中,求得语文和生活的双赢。
(1) 快乐实践,让生命一路花香。课堂应该成为发展学生良好综合素养的实践平台。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发现机会。比如,汉字中表示“看”的意思的动词真多,你发现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也有类似的现象,能试着说几个吗?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主人,能根据经营的范围给商店命名吗?生活五彩缤纷,你还认识哪些色彩,能不能用颜料将这些色彩画出来……在学生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注意激励、引导,开放课堂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他们感到每一点发现都可贵,每一回尝试都快乐,每一次探究都新奇。
(2) 适度延伸,给学生一片美丽的天空。苏教版小语教材练习每一内容都设置了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点上展翅飞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练习1》时,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字谜,参加社区组织的猜灯谜活动,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学习编一些谜语让同学或家人猜一猜;再如学习三年级下册《练习4》时,让学生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故事书,读一读其中的一篇,用刚刚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语文学习,根植于生活并与生活亲密接触,因而就有了厚重而坚实的基础,有了蓬勃盎然的生趣。
(作者单位: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小学)
一、 独具匠心的教材编写
1 合理的成长阶梯
苏教版国标本“单元综合练习”在每一个学段各有侧重,都有自己的名称,一二年级是“学用字词句”,三四年级是“处处留心”,五六年级是“语文与生活”,虽然名称不同,但宗旨一脉相承,就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掌握一些汉语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表达方法,并能运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每个练习各有侧重,根据内容可分为下面几种模块:
(1) 基础模块。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必要的母语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新奇、快乐的过程中习得。如一年级下册《练习4》的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二年级下册《练习5》的懂得几个标点的用法;三年级下册《练习4》的学习查字典等等。每一册教材中都有所渗透,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体现了螺旋上升的特点,有利于儿童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建构。
(2) 拓展模块。“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材除了在课文中注意拓展延伸之外,还在练习中安排了大量的内容,引导学生不断地接触生活,感受现代最新的科技成果,感受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如二年级下册《练习7》让学生读一读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讲一讲有关石林的知识及故事;四年级下册《练习4》中认识中草药的名字,学习看懂药物说明书;五年级下册《练习3》中“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六年级下册《练习2》的认识农具,说说这些农具的作用……新颖别致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喜闻乐见,不断延伸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完善了他们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因此而变得生动与鲜活起来。
(3) 探究模块。教材重建了学生的学习机制,用充满童真童趣、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的特点。这一模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具体问题的探究,如一年级下册《练习3》的“你认识下面这几种车吗?读一读,再连线”,接着让学生说说这几种车的用途,这就需要学生去观察、去了解、去思考,就会产生许多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车,它们又有什么用途呢?学生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就会从课内伸向课外,伸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二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未知领域,给学习和实践留下了许多空间,如二年级下册《练习3》读街牌、交流课外认识的汉字;《练习8》认识庄稼的保护神——青蛙;三年级下册《练习6》认识花草树木的名称等等。一个练习就是一个小小的项目,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思考、创造,团队精神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和升华!
(4) 实践模块。语文工具性要求我们必须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教材“单元综合练习”的编写对语文实践尤为重视,整合各种资源,创设多种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机会。如四年级下册《练习5》猜谜、制作灯谜;《练习6》的查阅与噪音有关的资料,用顺口溜的方法比较与“噪”字形相近的字,等等。可以说每一次练习都是一次实践,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
当然,这四种模块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形成了一级级台阶,学生拾级而上,不断丰富着语文素养,领略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2 清澈的生命之水
(1) 面向多元的生活。苏教版小语国标本教材明确昭示了大语文观,对练习的设计始终注意将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走向生活,使语文学习置于无限广阔的场景之中,面向多元的现实生活世界。一年级下册《练习4》引导学生在认识几种动物的叫声中体会汉字的情趣,初步感知汉字的造字规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横线上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五年级下册《练习5》中认识“劲歌劲舞”等现代词汇,并说出自己知道的这样的新词……将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从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的广阔和多元,也领略了语文的广阔和多姿。
(2) 展示智慧的灵光。细心的人都会发现,苏教版小语国标本教材的练习是围绕一个专题展开的,每个专题又和学生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在编排上,它一般由两个或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示有关知识,二、三部分要求学生运用前面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操作。问题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这种由浅入深的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也给学生的运用、实践和创造提供了机会。
3 默默的人文关怀
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生活。练习中既有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动笔的具体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蕴含了对少年儿童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1) 蕴含珍贵的文化。教材中每个单元综合练习的提示语都在力求精简的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不仅传播语文知识,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为学生提供着精神矿藏。如读《三国演义》片段,讲有关故事,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读孔子名言,从先贤身上学习如何为学、如何做人……不仅是做练习,更是在传递民族文化的信息。
(2) 关爱生命的春光。教材的编者们一直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告诉孩子们“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懂得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领略汉语言的韵味。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也同样隐含在教材的练习中,重视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让诸如正义、爱心、孝顺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心灵深处。语文教学由此成为有根的教育,何愁将来不长成繁茂的绿阴?
二、 实施有效智慧的课堂教学
让语文学习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这样的教材自然会处处闪现生命的灵性与智慧的光芒。使用这样的教材不仅心中要怀有对学生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也需要开阔的视野、非凡的智慧。这样,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扎实、高效,学生的学习也才会处处折射生活的阳光。
1 洒下种子,让梦想在学生心中生根
人们常把教师的教学比作“辛勤耕耘的园丁”,这是因为我们也在播种知识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思想的种子。因此,每一次练习该如何设计,每一次教学该如何躬耕,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选好角度。教师必须从儿童最感兴趣、最喜爱的角度切入,使课堂氛围亲切、新奇、有趣,让孩子们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练习7》时,可以这样导入:出示象棋棋盘和棋子,“同学们认识它吗?哪些同学已经和它交上了朋友?”接着,让学生说棋子名称,试着摆几个棋子,并让他们说说所知道的象棋术语。这样的导入自然亲切,学生自会学得兴趣盎然。
(2) 注意宽度。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的过程,练习中涉及的知识和实践点,仅凭一次接触和训练很难为学生所掌握,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与阅读及其他教学相结合,同时注意适度拓展,让学生触类旁通,让每一滴水都能折射生活的阳光。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练习6》中《长征组歌》的片段后,可让学生去读一读整个组歌,看一看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讲一讲与长征有关的故事;学习三年级下册《练习3》中的《省市自治区简称歌》的时候,讲一讲自己到过的有关省市的风土人情……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自主实践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学习就会变得新颖、灵动、充满生趣。
(3) 追求效度。练习讲究效度,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智慧地裁剪,去除那些低效的甚至无效的环节,让课堂张弛有度。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练习8》“帮动物找家”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先在显示屏上出示了一幅的动物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学生们纷纷说出了动物的名字;接着,老师问:“小朋友们,这些小动物迷路了,它们找不到家了,谁能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呢?”并用多媒体动画出示了各种动物的“家”。学生们兴致勃勃开始帮动物们找家了,找到的是那样开心。之后老师又问:“你们还知道什么动物,它们又住在哪里?”很自然地出示了第二题。学生学完后,教师用“我们又认识了这么多动物朋友,知道怎样与它们交朋友吗?”很自然地将教学引向课外,学生的视野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他们的兴趣在一点一点加浓,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爱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萌发。
2 打开窗户,让生活明亮孩子的眼睛
打开窗子,让生活的气息、生活的阳光照进来,让孩子们发现外面世界的明媚,欣赏外面世界的美好,感受外面世界的神奇,他们的目光就会明亮,他们的天地才会宽广。教学《庄稼的保护神》时,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亲自去野外看一看,认识青蛙,再探索一下,庄稼还有哪些保护神,如何保护它们;教学三年级下册《练习3》中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时,让他们听唱这首歌,了解自己的家乡值得赞美的地方,并搜集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谣;教学认识中草药时,让学生去中药店认识一些药材,了解祖国药业悠久的历史;教学五年级下册“练习3”时,让学生欣赏我国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优秀作品,采访自己家乡的书法家……这样,生活的窗子就会涌入一种灵气,学生们读到的是如诗的自然风光、缤纷的生活色彩、多元的文化气息。
3 处处留心,让习惯于无声处形成
我们不仅要把知识播种到学生的记忆里,还要播种到他们的心田里。在不断地引导、刺激的过程中,学生处处留心的意识将得到强化,并逐步成为习惯。当然,整个过程要有智慧的预设:
(1) 选得精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选择的切入点要精当,要精选最基本的、最具生成功能的、对学生发展有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主干内容,来构建课堂的主体框架。
(2) 扶得巧妙。在学生需要扶的时候及时点拨,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酝酿的时间,给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边看边做边悟,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切不可包办代替。
(3) 放得适度。有扶必定有放,这种放是为了让学生解除思想的禁锢,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究,去创作。教学时,教师要预留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走出文本,感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体验的益处。当然这种放绝不是撒手不管,要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宛如放风筝,教师应始终握住那根线。
(4) 合得精彩。教材中许多单元综合练习的内容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整体,需要整合;每一次练习中学生都是从各自的兴趣需要出发搜集有关信息,相对局限,也需要整合。教学时,要注意前后联系,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让每一次整合都蕴含智慧的索引,引导他们有效地积淀、升华、迁移,让每一次整合都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4 踏歌而行,给学生隐形的翅膀
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舞台,应该是美丽的,灵动的,精彩的。教师要在注重为学生打好语文的“工具性”基础的同时,将人文教育因素蕴含其中,求得语文和生活的双赢。
(1) 快乐实践,让生命一路花香。课堂应该成为发展学生良好综合素养的实践平台。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发现机会。比如,汉字中表示“看”的意思的动词真多,你发现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也有类似的现象,能试着说几个吗?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主人,能根据经营的范围给商店命名吗?生活五彩缤纷,你还认识哪些色彩,能不能用颜料将这些色彩画出来……在学生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注意激励、引导,开放课堂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他们感到每一点发现都可贵,每一回尝试都快乐,每一次探究都新奇。
(2) 适度延伸,给学生一片美丽的天空。苏教版小语教材练习每一内容都设置了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点上展翅飞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练习1》时,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字谜,参加社区组织的猜灯谜活动,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学习编一些谜语让同学或家人猜一猜;再如学习三年级下册《练习4》时,让学生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故事书,读一读其中的一篇,用刚刚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语文学习,根植于生活并与生活亲密接触,因而就有了厚重而坚实的基础,有了蓬勃盎然的生趣。
(作者单位: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