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汉语的学习就跟汉族学习英语是一样的,都是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汉语教师慢慢地探寻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规律性。只要找到了教学的规律,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本文主要从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特点出发,浅论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规律性。
关键词:民族教育;汉语教学;规律;特点
一、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特点
(一)具有独立性
1.教学任务和对象很明确。教学对象就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教学任务就是让他们掌握汉语(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方法以及准则。2.有基本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基本理論、汉语语言的基本理论、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汉语交际基本理论等。3.有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首先表现在汉语教学的层次性不断完善,上至社会工作人员,下至小学生,都在学习汉语;其次表现在师资力量的不断完善,早在五六十年代国家就很重视对少数民族进行汉语教学的教师培训,时至今日,已经为少数民族培养了各个层次的汉语教师;再次表现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汉语水平测试的平台之下,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数量在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也有显著提高;最后表现在许多的研究硕果,各种研究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著作都相继产生,如王远新编著的《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等。
(二)具有综合性
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就是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就必须要依靠对第二语言的本体研究,同时还须依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为实际教学做理论铺垫。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还要依靠语言认知理论、强调对比理论等作为教学依据。加之,汉语本身就是一门很深奥的语言文字,往往同一个词语在不用的语境下所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异的。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在运用的时候也要根据情况而定。如成语“语重心长”,意思是说话深刻有力,情谊深长。但在运用的时候就要注意,一般是长辈在跟晚辈说话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个成语。如果是晚辈对长辈用这个成语就是不适当的。同时,在同龄人之间有的时候还是可以用这个成语的,如“她这些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所以,综合而言,汉语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工程。
(三)具有独特性
1.是全民性和基本性的教育。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一是可以为以后自身的工作拓展道路,二是可以全面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三是可以为民族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统一奠定基础。2.教学体系系统、全面。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范围广泛,部分地区已经对幼儿展开了汉语教学,教学方式也很全面,如电视教育、广播教育等。3.有明显的地区划分和民族划分。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种类也繁多,在进行汉语教学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探索出适合他们的汉语教学方式。
二、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规律
(一)依照学习的基本规律
人类的发展规律是先出现语言,后出现文字;人类的生长规律也是先会说,后才会写文字。因此,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也应该依照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先听后说,然后再学习文字。《汉语课标》写到:“小学生学习汉语要先学习拼音,然后是对听、说和写的教学,最后渐渐深入到汉语的阅读。”这也就是说,小学生的汉语教学应该将听和说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从拼音着手,训练小学生标准的汉语发音,为以后的汉语学习奠定基础。学拼音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掌握声韵母以及四个声调,牢牢谨记拼写和拼读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学好了拼音才能为之后的学习汉字以及准确发音提供保障,接着就是对汉语语感的培训,就像学习英语要掌握英语的语感一样。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教师不能松懈对小学生汉语听说的训练,因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小学生不会说汉语的不足,也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汉语用语。归根究底,对小学生的汉语教学一定要重视听、说、看。可以是画面深动的图片教学,也可以是身边事物的实践教学,还可以是肢体名称的教学。进行教学之后,还要及时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力争让每位小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口语交流。到了初中和高中,虽然说是进入了汉语阅读以及写作的阶段,但是听和说的训练依然不能松懈,也应该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二)不断强化听力的教学
“听”在学习一门语言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听”是我们日常交涉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素,是我们顺利交涉的方式之一。以往的汉语课堂教学,教师也有训练听力,但强度还不够,也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听力教学手段。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也只是一些基础的汉字、词语以及简单的语句听写训练,这样基础的训练对于汉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针对汉语水平的等级考试。所以,新形势下的汉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要不断强化听力的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口语交涉水平。首先,教师应该深入学习、分析、总结新的《汉语课标》以及汉语教材,并对听力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钻研;然后,根据钻研的结果进行听力训练的教学设计,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对学习过的汉语都能够听懂并且听准确,对于听到的汉语字、词或是语句也能够有标准的解释;再次,教师不仅要对重视对听力的教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听力学习重要性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明白要想学好汉语,尤其汉语还是作为第二语言,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听。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身边可以让学生学习汉语的每一次机会,如在课堂上教师讲解时所用的汉语,在学生之间交流时所用的汉语,看汉语电影时所用的汉语,听汉语歌曲里面所用的汉语等。让学生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哪一些场合,都有可以学习汉语的机会。听,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在一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就没有对听力的训练引起重视,那么必然会影响“说”的能力、或是影响“写”的能力、或是影响“阅读”汉语的能力,不管影响哪一方面的能力对学习者而言都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听力的教学。 (三)为学生提供汉语交涉平台
在汉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汉语交涉平台,给学生制定汉语交涉的目标,如进行一次购物、进行一次采访等。在这样的交涉平台上,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学过的汉语去完成教师制定的目标。通过这样的交涉平台,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过的汉语知识理解更加透彻,知道在不同的场合之中该怎样运用汉语或是该运用哪些汉语。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力和模仿力,让学生能够在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同时,学生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知道自己的实际水平,才能体会到学习汉语的乐趣,也才能有想学、想说、敢说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主动学习汉语,在快乐和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掌握汉语知识和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四)重视跟母语的强调对比教学
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母语的影响,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经常会用母语的习惯和要求去学习和使用汉语,甚至还会用母语的发音对汉语发音进行标注。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这个影响因素,要充分运用强调对比教学,利用母语促进对汉语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时刻观察学生学习汉语的习惯和思维途径,提高汉语教学成效。如在学习汉语词语时,就可以找出母语中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表达,一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二是帮助学生区分汉语跟母语的表达差异。又如在讲解汉语语法的時候,也可以找出母语语法的规律和要求,分析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和差异性,通过对比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反复讲解或是运用实物的比喻讲解起到强调的作用,避免学生将汉语知识跟母语知识混为一谈。
三、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掌握少数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规律性,就必须要了解少数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区域广,受周边环境及外界因素影响,民族之间学习汉语及教学特点也还会存在差异。因此,要准确掌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汉语教学的特点,充分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区域文化等,以便更准确掌握其汉语教学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金花.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特点与规律[J].中国民族教育,2009(01)
[2]刘永新.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规律的探讨[J].实事求是,2001(05)
[3]严兆府.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04)
关键词:民族教育;汉语教学;规律;特点
一、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特点
(一)具有独立性
1.教学任务和对象很明确。教学对象就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教学任务就是让他们掌握汉语(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方法以及准则。2.有基本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基本理論、汉语语言的基本理论、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汉语交际基本理论等。3.有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首先表现在汉语教学的层次性不断完善,上至社会工作人员,下至小学生,都在学习汉语;其次表现在师资力量的不断完善,早在五六十年代国家就很重视对少数民族进行汉语教学的教师培训,时至今日,已经为少数民族培养了各个层次的汉语教师;再次表现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汉语水平测试的平台之下,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数量在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也有显著提高;最后表现在许多的研究硕果,各种研究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著作都相继产生,如王远新编著的《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等。
(二)具有综合性
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就是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就必须要依靠对第二语言的本体研究,同时还须依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为实际教学做理论铺垫。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还要依靠语言认知理论、强调对比理论等作为教学依据。加之,汉语本身就是一门很深奥的语言文字,往往同一个词语在不用的语境下所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异的。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在运用的时候也要根据情况而定。如成语“语重心长”,意思是说话深刻有力,情谊深长。但在运用的时候就要注意,一般是长辈在跟晚辈说话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个成语。如果是晚辈对长辈用这个成语就是不适当的。同时,在同龄人之间有的时候还是可以用这个成语的,如“她这些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所以,综合而言,汉语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工程。
(三)具有独特性
1.是全民性和基本性的教育。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一是可以为以后自身的工作拓展道路,二是可以全面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三是可以为民族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统一奠定基础。2.教学体系系统、全面。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范围广泛,部分地区已经对幼儿展开了汉语教学,教学方式也很全面,如电视教育、广播教育等。3.有明显的地区划分和民族划分。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种类也繁多,在进行汉语教学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探索出适合他们的汉语教学方式。
二、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规律
(一)依照学习的基本规律
人类的发展规律是先出现语言,后出现文字;人类的生长规律也是先会说,后才会写文字。因此,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也应该依照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先听后说,然后再学习文字。《汉语课标》写到:“小学生学习汉语要先学习拼音,然后是对听、说和写的教学,最后渐渐深入到汉语的阅读。”这也就是说,小学生的汉语教学应该将听和说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从拼音着手,训练小学生标准的汉语发音,为以后的汉语学习奠定基础。学拼音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掌握声韵母以及四个声调,牢牢谨记拼写和拼读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学好了拼音才能为之后的学习汉字以及准确发音提供保障,接着就是对汉语语感的培训,就像学习英语要掌握英语的语感一样。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教师不能松懈对小学生汉语听说的训练,因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小学生不会说汉语的不足,也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汉语用语。归根究底,对小学生的汉语教学一定要重视听、说、看。可以是画面深动的图片教学,也可以是身边事物的实践教学,还可以是肢体名称的教学。进行教学之后,还要及时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力争让每位小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口语交流。到了初中和高中,虽然说是进入了汉语阅读以及写作的阶段,但是听和说的训练依然不能松懈,也应该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二)不断强化听力的教学
“听”在学习一门语言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听”是我们日常交涉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素,是我们顺利交涉的方式之一。以往的汉语课堂教学,教师也有训练听力,但强度还不够,也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听力教学手段。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也只是一些基础的汉字、词语以及简单的语句听写训练,这样基础的训练对于汉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针对汉语水平的等级考试。所以,新形势下的汉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要不断强化听力的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口语交涉水平。首先,教师应该深入学习、分析、总结新的《汉语课标》以及汉语教材,并对听力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钻研;然后,根据钻研的结果进行听力训练的教学设计,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对学习过的汉语都能够听懂并且听准确,对于听到的汉语字、词或是语句也能够有标准的解释;再次,教师不仅要对重视对听力的教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听力学习重要性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明白要想学好汉语,尤其汉语还是作为第二语言,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听。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身边可以让学生学习汉语的每一次机会,如在课堂上教师讲解时所用的汉语,在学生之间交流时所用的汉语,看汉语电影时所用的汉语,听汉语歌曲里面所用的汉语等。让学生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哪一些场合,都有可以学习汉语的机会。听,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在一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就没有对听力的训练引起重视,那么必然会影响“说”的能力、或是影响“写”的能力、或是影响“阅读”汉语的能力,不管影响哪一方面的能力对学习者而言都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听力的教学。 (三)为学生提供汉语交涉平台
在汉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汉语交涉平台,给学生制定汉语交涉的目标,如进行一次购物、进行一次采访等。在这样的交涉平台上,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学过的汉语去完成教师制定的目标。通过这样的交涉平台,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过的汉语知识理解更加透彻,知道在不同的场合之中该怎样运用汉语或是该运用哪些汉语。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力和模仿力,让学生能够在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同时,学生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知道自己的实际水平,才能体会到学习汉语的乐趣,也才能有想学、想说、敢说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主动学习汉语,在快乐和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掌握汉语知识和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四)重视跟母语的强调对比教学
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母语的影响,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经常会用母语的习惯和要求去学习和使用汉语,甚至还会用母语的发音对汉语发音进行标注。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这个影响因素,要充分运用强调对比教学,利用母语促进对汉语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时刻观察学生学习汉语的习惯和思维途径,提高汉语教学成效。如在学习汉语词语时,就可以找出母语中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表达,一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二是帮助学生区分汉语跟母语的表达差异。又如在讲解汉语语法的時候,也可以找出母语语法的规律和要求,分析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和差异性,通过对比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反复讲解或是运用实物的比喻讲解起到强调的作用,避免学生将汉语知识跟母语知识混为一谈。
三、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掌握少数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规律性,就必须要了解少数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区域广,受周边环境及外界因素影响,民族之间学习汉语及教学特点也还会存在差异。因此,要准确掌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汉语教学的特点,充分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区域文化等,以便更准确掌握其汉语教学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金花.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特点与规律[J].中国民族教育,2009(01)
[2]刘永新.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规律的探讨[J].实事求是,2001(05)
[3]严兆府.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