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运用矩阵抽样法,从四年间(2005~2008年)搜集到的339套中考试卷中选取22个省市的88套试卷作为样本试卷(下文简称“样本卷”)。本文从试题概况、测试内容、测试材料、测试形式四个方面,结合样本卷的数据统计,对2005至2008年中考试卷写作试题的宏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释,以期探讨中考作文评价的历时特点。
一、试题概况
1.试题设置数量保持基本稳定
我们选取的88套样本卷共命制写作试题135题。2005至2008年各年度分别为34题、34题、33题和34题,试题数总体比较稳定,平均每份试卷约1.53题。在88套样本卷中,除黑龙江哈尔滨卷连续四年为区分城区和郊县每年命制四道写作试题外,其余均只命制一题或两题: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各有12份试卷命制了一道写作试题,约占样本卷的54.5%,各有9份试卷命制了两道写作试题,约占样本卷的41%;2007年,有13份试卷命制了一道写作试题,约占样本卷的59%,8份试卷命制了两道写作试题,约占样本卷的36.5%。在所抽取的88套样本卷中没有设置三道写作试题的。
从2005至2008年,命制四道写作试题的试卷数目和比重都很小,设置一道写作试题的试卷多于设置两道写作试题的试卷,两类试卷的数量和比重相对比较稳定,无大幅度变化,反映了各地市中考写作试题的设题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2.试题赋分比例渐趋稳定
从88套样本卷来看,写作部分的分值占试卷总分值的比例多集中于40%~42%之间。2005年和2006年低于40%和高于42%的写作试题变化幅度较大,2007年和2008年赋分比例渐趋稳定。这反映出各地中考命题者对写作部分在语文学习和评价中地位的认识逐渐达成共识,也标志着各地中考试题的命制者经过几年的探索与研究基本认可了传统语文试卷中写作试题赋分比例分配的相对合理性。
二、测试内容的宏观变化分析
我们所说的“测试内容”是指试题评价的能力点和知识点。通读88套样本卷中的写作试题,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四年来中考写作试题在评价重点上的转变。
1.测试重点由外转内
写作试题由关注自然、社会、人生的外在定向转为关注学生自身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在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88套样本卷来看,2005~2006年试题多从自然或社会事件出发,让学生或谈看法,或谈感受,学生是外在于材料的;2007~2008年,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得到凸显,不再是外在于写作试题,他们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得到尊重,四年来中考写作试题在这一点上的变化比较明显。
比如安徽省这四年的写作题,无论是2005年美术鉴赏与生活的道理,还是2006年晶晶的“意外收获”,如果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来作文,中间终归隔了一层,而2007年“我们的心近了”和2008年的“我在 中得到快乐”两个题目则直接将学生拉进写作情景之中,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可以直接抒发,这更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
2.测试范围由大变小,化虚为实
综观88套样本卷,前期试题多开放有加,但却给学生虚飘、写作无从着力之感:后期试题走近学生,丰富充实。如江苏无锡卷:2005年为“精彩——”,考生可以立意的角度很多,不仅仅局限于个人;2006年为“门其实开着”,着重考查考生能否理解并运用其所蕴涵的哲理;2007年为“我在 的引领下”,考生不仅需要选择一位古代的名人填充到题目中,更需要了解这个名人的生平,要求考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积淀和一定的人文素养:2008年为“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材料由大及小,将复杂的社会关系投射到最直接的人与人的关系上,让考生能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作文。可以说,中考写作试题不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了,而是变得与学生更加平等,更鲜活了。
三、测试材料的宏观变化分析
在88套样本卷中,写作测试材料的数量分别为:2005年25篇、2006年20篇、2007年24篇、2008年24篇。2005~2008四年间写作试题测试材料的来源呈现以下特点:
1.测试材料主要来源于自编材料和寓言、故事
2005~2008年,样本卷中寓言故事类写作材料分别占全部写作材料的24%、35%、16.6%和20.7%,而自编材料高达56%、55%、75%和58.4%。相较其他形式,这两类更能直接表达出命题者的意图,让考生轻松地找出兴趣点。时政热点和漫画图表这样的形式,开放性大,可以为考生提供多个立意的角度,所以也比较适合应用于材料作文。综观四年来测试材料来源的趋势,自编材料和寓言、故事是两大主要来源,这两类测试材料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们的特点比较符合中考写作试题的命制思路。
2.测试材料的内容主要涉及对自然和人生的讨论
在众多写作引导材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将自然或人生的景致用优美的语言呈现在考生眼前,如2005年山东临沂卷作文材料: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由自然景物出发,过渡到个人对自然的体会。2006年山东临沂卷作文材料依然保持这一特点:
回首过去,你一定感慨良多。从一个懵懂孩童到一个花季少年,你没少累过、愁过、怨过甚至哭过,但,正是因为你敢于正视现实、敢于超越自我,才有了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失败后的从容,同时,也收获了成功后的喜悦。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炼,跨越了一步步的艰辛,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大胆发问;你不怕失败,乐于付出,所以你变得成熟,变得睿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在前进的道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在不断的追求中,你在不断完善着自我。
提示考生关注自己人生中的景致,总结自己的感悟。
在88套样本卷中,部分试卷的写作材料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类型。自然与人生类的材料对中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一般不会有陌生感和答题障碍,所以这两类材料最受青睐。
3.测试材料中视角的转变
最为突出的是近两年的写作材料中出现了第二人称“你”的视角,将考生关注生活的视角导向关注身边的人,观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江苏无锡卷为例,对比2007年和2008年中考试卷的题目及写作材料,可以清楚地发现测试材料在视角上的转变:2007年是“我 在__的引领下”,这是站在自我立场上对社会人生的体察;2008年是“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则更多地关注对方。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了,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种命题理念的转变在高考中也有所体现,如2008年上海卷作文题目“他们”,突破了自我这个认知中心,体现的是一种宽容、广阔、融合的现代意识。
可以看出,2008年的试卷相较前几年,作文材料来源更加广泛,材料内容更加丰富,命题者的视野更加开阔。
四、测试形式的宏观变化分析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测试形式是试题变化最直观的因素,反映了命题者对试题测试内容和价值取向理解的变化,折射出所评价的课程的变化。2005至2008年的四年中,中考写作试题在测试形式上的宏观变化体现出以下特点:
1.限题作文比例高于选题作文
《课标》提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在中考这样的终结性评价中,综合性考查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命题者所要考虑的。所以试题的设置方式很重要。总的来看,中考写作试题的设置方式可以分为限题作文和选题作文。在88套样本卷中,2005至2008年,限题作文的设题方式多于选题作文的设置方式,分别为12:10、12:10、13:9和12:1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考场上限题作文更能发挥甄别性的选拔功能,具有更好的规定性、操作性和限制性,易受命题者的青睐。
2.命题方式变化显著
对学生写作水平的综合考查还表现在写作试题命题方式的变化上。从88套样本卷来看,2005年话题作文所占比例最大,在34道写作试题中有12道属话题作文,占总数的35%;全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分别为6道和7道,各占总数的18%和21%;各种命题方式试题数量的值域差距为5道。2006年和2007年,全命题作文比例上升,各为12道和9道,分别占当年写作试题总数的35%和27%;2006年各类命题方式试题数量的值域最大差距为5道,2007年最大差距为2道。2008年全命题作文比例又进一步增大,出现了极速攀升的趋势,34道写作试题中16道为全命题作文,占总数的47%;话题作文的比例下降,34道写作试题中仅有5道,占总数的15%。
3.试题写作量的总体特点
各地中考作文对写作量的要求各不相同,通过分析88套样本卷可以看出,各套试卷写作字数的基本趋向是以500字和600字为限,下限低不过500字,上限高不过600字。在22个省市的四年中考写作试题中,每年仅有3~4份要求在500字以下,约占14%N18%;1~2份限定了字数的下限和上限,约占5%~10%:而明确要求不少于600字的每年有12~18份,约占55%~82%。可以看出,600字成为命题者比较认可的适合7~9年级学生的字数要求。参照中考试卷的印制特点,一般写作部分会印制作文纸,所以表格的多少也隐性地给出了字数的上限。
4.文体要求
在样本卷中,“不限文体”占的比重最大,2005至2008年分别为:16、15、10、8,分别占当年样本卷的73%、68%、45%和36%。在不限文体的要求中,每年都有限制诗歌行数的要求,但比例很小。另外,不限文体的要求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从73%下降至36%。与此相对应的是对文体的限定增多,诗歌和戏剧越来越被迫“远离”中考语文试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指定文体的现象,2005年、2006年没有出现,到2007年出现一题,2008年又升至2题。可以看出各地命题者对“取消文体、漠视文体”的弊病已有所认识。《课标》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可以预见,2009年指定文体作文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就2008年中考作文的文体限制来看,记叙文仍是未来中考写作试题考查的重要体裁形式。
一、试题概况
1.试题设置数量保持基本稳定
我们选取的88套样本卷共命制写作试题135题。2005至2008年各年度分别为34题、34题、33题和34题,试题数总体比较稳定,平均每份试卷约1.53题。在88套样本卷中,除黑龙江哈尔滨卷连续四年为区分城区和郊县每年命制四道写作试题外,其余均只命制一题或两题: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各有12份试卷命制了一道写作试题,约占样本卷的54.5%,各有9份试卷命制了两道写作试题,约占样本卷的41%;2007年,有13份试卷命制了一道写作试题,约占样本卷的59%,8份试卷命制了两道写作试题,约占样本卷的36.5%。在所抽取的88套样本卷中没有设置三道写作试题的。
从2005至2008年,命制四道写作试题的试卷数目和比重都很小,设置一道写作试题的试卷多于设置两道写作试题的试卷,两类试卷的数量和比重相对比较稳定,无大幅度变化,反映了各地市中考写作试题的设题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2.试题赋分比例渐趋稳定
从88套样本卷来看,写作部分的分值占试卷总分值的比例多集中于40%~42%之间。2005年和2006年低于40%和高于42%的写作试题变化幅度较大,2007年和2008年赋分比例渐趋稳定。这反映出各地中考命题者对写作部分在语文学习和评价中地位的认识逐渐达成共识,也标志着各地中考试题的命制者经过几年的探索与研究基本认可了传统语文试卷中写作试题赋分比例分配的相对合理性。
二、测试内容的宏观变化分析
我们所说的“测试内容”是指试题评价的能力点和知识点。通读88套样本卷中的写作试题,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四年来中考写作试题在评价重点上的转变。
1.测试重点由外转内
写作试题由关注自然、社会、人生的外在定向转为关注学生自身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在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88套样本卷来看,2005~2006年试题多从自然或社会事件出发,让学生或谈看法,或谈感受,学生是外在于材料的;2007~2008年,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得到凸显,不再是外在于写作试题,他们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得到尊重,四年来中考写作试题在这一点上的变化比较明显。
比如安徽省这四年的写作题,无论是2005年美术鉴赏与生活的道理,还是2006年晶晶的“意外收获”,如果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来作文,中间终归隔了一层,而2007年“我们的心近了”和2008年的“我在 中得到快乐”两个题目则直接将学生拉进写作情景之中,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可以直接抒发,这更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
2.测试范围由大变小,化虚为实
综观88套样本卷,前期试题多开放有加,但却给学生虚飘、写作无从着力之感:后期试题走近学生,丰富充实。如江苏无锡卷:2005年为“精彩——”,考生可以立意的角度很多,不仅仅局限于个人;2006年为“门其实开着”,着重考查考生能否理解并运用其所蕴涵的哲理;2007年为“我在 的引领下”,考生不仅需要选择一位古代的名人填充到题目中,更需要了解这个名人的生平,要求考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积淀和一定的人文素养:2008年为“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材料由大及小,将复杂的社会关系投射到最直接的人与人的关系上,让考生能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作文。可以说,中考写作试题不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了,而是变得与学生更加平等,更鲜活了。
三、测试材料的宏观变化分析
在88套样本卷中,写作测试材料的数量分别为:2005年25篇、2006年20篇、2007年24篇、2008年24篇。2005~2008四年间写作试题测试材料的来源呈现以下特点:
1.测试材料主要来源于自编材料和寓言、故事
2005~2008年,样本卷中寓言故事类写作材料分别占全部写作材料的24%、35%、16.6%和20.7%,而自编材料高达56%、55%、75%和58.4%。相较其他形式,这两类更能直接表达出命题者的意图,让考生轻松地找出兴趣点。时政热点和漫画图表这样的形式,开放性大,可以为考生提供多个立意的角度,所以也比较适合应用于材料作文。综观四年来测试材料来源的趋势,自编材料和寓言、故事是两大主要来源,这两类测试材料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们的特点比较符合中考写作试题的命制思路。
2.测试材料的内容主要涉及对自然和人生的讨论
在众多写作引导材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将自然或人生的景致用优美的语言呈现在考生眼前,如2005年山东临沂卷作文材料: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由自然景物出发,过渡到个人对自然的体会。2006年山东临沂卷作文材料依然保持这一特点:
回首过去,你一定感慨良多。从一个懵懂孩童到一个花季少年,你没少累过、愁过、怨过甚至哭过,但,正是因为你敢于正视现实、敢于超越自我,才有了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失败后的从容,同时,也收获了成功后的喜悦。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炼,跨越了一步步的艰辛,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大胆发问;你不怕失败,乐于付出,所以你变得成熟,变得睿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在前进的道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在不断的追求中,你在不断完善着自我。
提示考生关注自己人生中的景致,总结自己的感悟。
在88套样本卷中,部分试卷的写作材料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类型。自然与人生类的材料对中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一般不会有陌生感和答题障碍,所以这两类材料最受青睐。
3.测试材料中视角的转变
最为突出的是近两年的写作材料中出现了第二人称“你”的视角,将考生关注生活的视角导向关注身边的人,观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江苏无锡卷为例,对比2007年和2008年中考试卷的题目及写作材料,可以清楚地发现测试材料在视角上的转变:2007年是“我 在__的引领下”,这是站在自我立场上对社会人生的体察;2008年是“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则更多地关注对方。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了,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种命题理念的转变在高考中也有所体现,如2008年上海卷作文题目“他们”,突破了自我这个认知中心,体现的是一种宽容、广阔、融合的现代意识。
可以看出,2008年的试卷相较前几年,作文材料来源更加广泛,材料内容更加丰富,命题者的视野更加开阔。
四、测试形式的宏观变化分析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测试形式是试题变化最直观的因素,反映了命题者对试题测试内容和价值取向理解的变化,折射出所评价的课程的变化。2005至2008年的四年中,中考写作试题在测试形式上的宏观变化体现出以下特点:
1.限题作文比例高于选题作文
《课标》提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在中考这样的终结性评价中,综合性考查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命题者所要考虑的。所以试题的设置方式很重要。总的来看,中考写作试题的设置方式可以分为限题作文和选题作文。在88套样本卷中,2005至2008年,限题作文的设题方式多于选题作文的设置方式,分别为12:10、12:10、13:9和12:1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考场上限题作文更能发挥甄别性的选拔功能,具有更好的规定性、操作性和限制性,易受命题者的青睐。
2.命题方式变化显著
对学生写作水平的综合考查还表现在写作试题命题方式的变化上。从88套样本卷来看,2005年话题作文所占比例最大,在34道写作试题中有12道属话题作文,占总数的35%;全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分别为6道和7道,各占总数的18%和21%;各种命题方式试题数量的值域差距为5道。2006年和2007年,全命题作文比例上升,各为12道和9道,分别占当年写作试题总数的35%和27%;2006年各类命题方式试题数量的值域最大差距为5道,2007年最大差距为2道。2008年全命题作文比例又进一步增大,出现了极速攀升的趋势,34道写作试题中16道为全命题作文,占总数的47%;话题作文的比例下降,34道写作试题中仅有5道,占总数的15%。
3.试题写作量的总体特点
各地中考作文对写作量的要求各不相同,通过分析88套样本卷可以看出,各套试卷写作字数的基本趋向是以500字和600字为限,下限低不过500字,上限高不过600字。在22个省市的四年中考写作试题中,每年仅有3~4份要求在500字以下,约占14%N18%;1~2份限定了字数的下限和上限,约占5%~10%:而明确要求不少于600字的每年有12~18份,约占55%~82%。可以看出,600字成为命题者比较认可的适合7~9年级学生的字数要求。参照中考试卷的印制特点,一般写作部分会印制作文纸,所以表格的多少也隐性地给出了字数的上限。
4.文体要求
在样本卷中,“不限文体”占的比重最大,2005至2008年分别为:16、15、10、8,分别占当年样本卷的73%、68%、45%和36%。在不限文体的要求中,每年都有限制诗歌行数的要求,但比例很小。另外,不限文体的要求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从73%下降至36%。与此相对应的是对文体的限定增多,诗歌和戏剧越来越被迫“远离”中考语文试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指定文体的现象,2005年、2006年没有出现,到2007年出现一题,2008年又升至2题。可以看出各地命题者对“取消文体、漠视文体”的弊病已有所认识。《课标》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可以预见,2009年指定文体作文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就2008年中考作文的文体限制来看,记叙文仍是未来中考写作试题考查的重要体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