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研学后教”的概念,分析教师与学生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中课前研学、课堂学习、课后巩固三个阶段的不同任务,并以具体地理题目展示详细的目标设计案例,以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研学后教 区域地理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B-0116-03
“研学后教”是课前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等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中学生分享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解疑、评价指导;最后总结与迁移学习。“研学后教”实现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由学生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进行自我建构,教学过程由教师单向传授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和生生交流,从而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研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流程
“研学后教”主要分为课前研学、课堂学习、课后巩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等方式参与到每个阶段。基本流程如图 1 所示。
(一)课前研学阶段
1.教师活动。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研学目标,整合教材、案例、图表等学习资料并提供给学生,并结合学习资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问题,从而逐步完成学习目标。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笔者把学习资源分为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两种不同的层次,基础资源面对大多数学生,而拓展资源主要面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
2.学生活动。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结合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和问题探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将疑问、不懂的问题或一些心得体会记录在案,以便在下一阶段能够与同学相互交流和互帮学习。
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将进一步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讨论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与不懂的问题。在这一环节,学优生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或错误,后进生得到提高,是“补差”;同时,学优生通过帮助后进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而这一过程,使班上同学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并养成合作精神,也是一种“培尖”活动。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二)课堂学习阶段
1.教师根据课前布置的研学任务和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反馈的问题,制定教学策略。课堂学习阶段,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为学生答疑解惑、个别指导,并及时总结反馈和激励评价学生的表现等;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组织学生展示自己或所在小组的学习成果;特别要鼓励后进生上讲台展示自我,建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2.学生以小组合作、小组间展示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解决课前遇到的困难或者讨论老师提供的问题,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最后,学生生通过板书、板图、讲解、答辩等各种形式展示学习的成果。
(三)课后巩固阶段
1.教师根据学生当堂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并及时进行批改,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检查研学后教的学习效果,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为下次研学提供参考。
2.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或学习测验后,需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下次更有效的学习作铺垫。
二、以南方地区为例探讨“研学后教”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前研学阶段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科学地设计学习任务、准备学习资料和案例、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研学有明确的方向,可操作性强。问题情景化和问题的梯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增强学生自学的信心。具体见表 1。
教师整合的材料宜具多样性和趣味性,将生活的情境整合到学习资料中,学生会觉得亲切而不乏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问题宜有梯度,既包含有基础题,也有具一定思维度和难度的题目。教师如此长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定会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课堂学习阶段
课堂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发挥组织引导、答疑解惑、总结反馈、评价激励的作用。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要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讨论机制,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与个别辅导。另外,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对在课堂上表现优秀、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具体见表 2。
教师应注意,课堂展示环节不能成为学优生独自的舞台,一定要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特别要鼓励后进生上台展示,让后进生体验成功。成功能让后进生更自信,能让其更好地投入后阶段的学习。
(三)课后巩固阶段
课后作业和课后测试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有利于教师反思与改进教学策略,也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当。
三、总结与反思
“研学后教”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互帮学习的平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然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與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好课前研学任务,将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区域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霍锐泉.实施“研学后教”提高课堂实效专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责编 周伟琳)
【关键词】研学后教 区域地理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B-0116-03
“研学后教”是课前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等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中学生分享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解疑、评价指导;最后总结与迁移学习。“研学后教”实现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由学生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进行自我建构,教学过程由教师单向传授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和生生交流,从而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研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流程
“研学后教”主要分为课前研学、课堂学习、课后巩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等方式参与到每个阶段。基本流程如图 1 所示。
(一)课前研学阶段
1.教师活动。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研学目标,整合教材、案例、图表等学习资料并提供给学生,并结合学习资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问题,从而逐步完成学习目标。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笔者把学习资源分为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两种不同的层次,基础资源面对大多数学生,而拓展资源主要面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
2.学生活动。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结合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和问题探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将疑问、不懂的问题或一些心得体会记录在案,以便在下一阶段能够与同学相互交流和互帮学习。
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将进一步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讨论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与不懂的问题。在这一环节,学优生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或错误,后进生得到提高,是“补差”;同时,学优生通过帮助后进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而这一过程,使班上同学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并养成合作精神,也是一种“培尖”活动。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二)课堂学习阶段
1.教师根据课前布置的研学任务和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反馈的问题,制定教学策略。课堂学习阶段,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为学生答疑解惑、个别指导,并及时总结反馈和激励评价学生的表现等;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组织学生展示自己或所在小组的学习成果;特别要鼓励后进生上讲台展示自我,建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2.学生以小组合作、小组间展示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解决课前遇到的困难或者讨论老师提供的问题,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最后,学生生通过板书、板图、讲解、答辩等各种形式展示学习的成果。
(三)课后巩固阶段
1.教师根据学生当堂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并及时进行批改,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检查研学后教的学习效果,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为下次研学提供参考。
2.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或学习测验后,需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下次更有效的学习作铺垫。
二、以南方地区为例探讨“研学后教”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前研学阶段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科学地设计学习任务、准备学习资料和案例、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研学有明确的方向,可操作性强。问题情景化和问题的梯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增强学生自学的信心。具体见表 1。
教师整合的材料宜具多样性和趣味性,将生活的情境整合到学习资料中,学生会觉得亲切而不乏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问题宜有梯度,既包含有基础题,也有具一定思维度和难度的题目。教师如此长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定会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课堂学习阶段
课堂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发挥组织引导、答疑解惑、总结反馈、评价激励的作用。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要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讨论机制,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与个别辅导。另外,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对在课堂上表现优秀、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具体见表 2。
教师应注意,课堂展示环节不能成为学优生独自的舞台,一定要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特别要鼓励后进生上台展示,让后进生体验成功。成功能让后进生更自信,能让其更好地投入后阶段的学习。
(三)课后巩固阶段
课后作业和课后测试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有利于教师反思与改进教学策略,也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当。
三、总结与反思
“研学后教”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互帮学习的平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然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與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好课前研学任务,将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区域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霍锐泉.实施“研学后教”提高课堂实效专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责编 周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