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士简介
王德滋,1927年6月27日生于江苏泰兴,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高校地质学报》主编。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7月13日上午,我们有幸走进历史悠久的南京大学,踏上浓荫下的香樟夹道,前去拜访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德滋。85岁的王院士亲切地接待了我们,他的目光明亮有神,充满了活力,声音温和,有着一种能平复人紧张情绪的安详。我们给院士献上鲜花,简单地自我介绍后,王院士望着我们,开始了一段对遥远记忆的追溯。
苦难:锻炼一个人的意志
童年的王德滋是不幸的,7岁时母亲便因病去世了,两年后父亲也离去了,是姐姐挑起了重担,带着小德滋和弟弟妹妹们艰难度日。苦难,使王德滋从小养成了奋发、自强的精神品质。
小学教育留给王院士的印象很深。他向我们回忆了起小学四年级时的一次春游——游览长江。王老还清晰地记得,这一路上他们别提有多激动了,摇着桨,沿着运河划向长江。伫立岸边,望着江上滚滚浪涛,他心情豁然开朗,顿时领悟了流传千年的李白诗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壮阔的江景,深远的意境,令他难以忘怀,祖国的壮美河山诱发了他立志学习地质学的梦想。
1938年,王德滋就读于上海沪广中学的泰兴分校,可正当他奋发求学的时候,因为师资不稳定,学校倒闭了。少年王德滋只好转学,来到泰兴初级中学读初二。从这所学校的窗口向外望,就可以看见熟悉的小学操场,两年前全校合唱《放学歌》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日本人的飞机飞过学校上空。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转移到了农村,年仅12岁的王德滋打起行李,随学校一起转移。每天早晨,他们整队跑步去学校上课,晚上9点再跑步回宿舍,而所谓的宿舍其实只是一座庙,课桌和餐桌是通用的,晚上自习时只能点昏暗的煤油灯……艰苦的条件,动荡的生活,王德滋并没有被击倒。相反,从那时起,他就培养起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这使他受益终生。而战争则激发起王德滋最初的爱国情怀,他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就一定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1939年的冬天,大雪初霁,此时噩耗传来:泰兴县城被日本人占领了,学校解散了。王德滋在两位教师自己出钱办的补习班读完了初三,毕业后踏入高中的大门。学校的校规很有意思:学期末,考试前3名者免交学费。当时的学费是每学期一袋米,高中6个学期,成绩优异的他从没有让家里交过一袋米。也正是因为这条校规,使得家境贫寒的王德滋得以继续求学。
王院士的整个中学时代都是在动荡不安、硝烟四起的抗战中度过的,可是他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勤奋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是的,苦难不仅锻炼了王院士的意志,更让他立下远大的志向,朝着梦想进发。
立志:跨进大学的校门
1944年,17岁的王德滋高中毕业了,成为泰兴一名小学教师。1946年,抗战胜利后,当时的中央大学由重庆迁回南京。王德滋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进入大学求学,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大学地质系,从此走上了从事地质科研的道路。
王院士追忆往事,有些激动地说,他能走上地质科研的道路,还要感谢几位前辈:
第一位是丁文江,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泰兴人。王院士用这几个词概括丁文江:爱国、爱科学、重视教育、重视人才。这位同乡前辈在王德滋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他整整一生。
第二位是谢家荣,他写过一本书,名叫《地质学》,高中时代的王德滋在邻居家偶然翻看到这本书,顿时就被书里祖国的名山大川所吸引,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要考地质专业。
第三位则是国学大师朱东润先生,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其时在中央大学文学院任教。朱先生经常和王德滋通信,鼓励他报考中央大学,后来更是毫不犹豫地做了王德滋报考中央大学的推荐人。
在前辈的鼓励和帮助下,王德滋终于如愿以偿地迈进了中央大学的校门。那一年,他19岁。王院士告诉我们:“进入中央大学,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时至今日,王院士已经在南京大学学习、工作了66年,其间有过挫折,也经历了重重考验,可他一直都坚定地投身地质科研,从未放弃,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王院士说,要取得成功,“不但要立志,还要有坚强的意志”。王院士身体力行,践行了这句话。
期望:做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人才
采访最后,王院士对我们中学生表达了殷切的期望。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有人说过,要做一个好的地质学家,必须终生都是一个学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国家创新不足,原创性成果较少,希望你们能做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送八个字给你们: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王院士还将这八个字亲笔写下来,赠送给《初中生世界》杂志的小读者们。
临别时,院士和我们每个小记者都握了手,他的手很有力,似乎也在传递着殷切的希望。走出院士的办公室,外面不知何时起下起了小雨。走在南大浓郁的香樟树下,我们每个人都沉默着,思考着。院士的话语如同这温润的小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激励着我们去奋斗,去前进,去做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人才。
小记者采访感言:
周欣瑜(常州市正衡中学):采访王德滋院士,更像是在与一位和蔼的老爷爷聊天。他微笑着向我们讲述他的人生旅途,那副历经岁月沧桑却仍然坚毅的面容,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相较个人意愿,或许国家需要才是更重要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实实在在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罗晓阳(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学校):这次采访,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王德滋院士——这位“青山踏遍志未残”的优秀科学家,这位耄耋之年仍然心系国家、关爱学生的慈祥长者。他的很多话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我与王院士仅有这一面之缘,然而他寄予我们的希望却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激励我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王德滋,1927年6月27日生于江苏泰兴,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高校地质学报》主编。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7月13日上午,我们有幸走进历史悠久的南京大学,踏上浓荫下的香樟夹道,前去拜访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德滋。85岁的王院士亲切地接待了我们,他的目光明亮有神,充满了活力,声音温和,有着一种能平复人紧张情绪的安详。我们给院士献上鲜花,简单地自我介绍后,王院士望着我们,开始了一段对遥远记忆的追溯。
苦难:锻炼一个人的意志
童年的王德滋是不幸的,7岁时母亲便因病去世了,两年后父亲也离去了,是姐姐挑起了重担,带着小德滋和弟弟妹妹们艰难度日。苦难,使王德滋从小养成了奋发、自强的精神品质。
小学教育留给王院士的印象很深。他向我们回忆了起小学四年级时的一次春游——游览长江。王老还清晰地记得,这一路上他们别提有多激动了,摇着桨,沿着运河划向长江。伫立岸边,望着江上滚滚浪涛,他心情豁然开朗,顿时领悟了流传千年的李白诗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壮阔的江景,深远的意境,令他难以忘怀,祖国的壮美河山诱发了他立志学习地质学的梦想。
1938年,王德滋就读于上海沪广中学的泰兴分校,可正当他奋发求学的时候,因为师资不稳定,学校倒闭了。少年王德滋只好转学,来到泰兴初级中学读初二。从这所学校的窗口向外望,就可以看见熟悉的小学操场,两年前全校合唱《放学歌》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日本人的飞机飞过学校上空。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转移到了农村,年仅12岁的王德滋打起行李,随学校一起转移。每天早晨,他们整队跑步去学校上课,晚上9点再跑步回宿舍,而所谓的宿舍其实只是一座庙,课桌和餐桌是通用的,晚上自习时只能点昏暗的煤油灯……艰苦的条件,动荡的生活,王德滋并没有被击倒。相反,从那时起,他就培养起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这使他受益终生。而战争则激发起王德滋最初的爱国情怀,他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就一定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1939年的冬天,大雪初霁,此时噩耗传来:泰兴县城被日本人占领了,学校解散了。王德滋在两位教师自己出钱办的补习班读完了初三,毕业后踏入高中的大门。学校的校规很有意思:学期末,考试前3名者免交学费。当时的学费是每学期一袋米,高中6个学期,成绩优异的他从没有让家里交过一袋米。也正是因为这条校规,使得家境贫寒的王德滋得以继续求学。
王院士的整个中学时代都是在动荡不安、硝烟四起的抗战中度过的,可是他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勤奋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是的,苦难不仅锻炼了王院士的意志,更让他立下远大的志向,朝着梦想进发。
立志:跨进大学的校门
1944年,17岁的王德滋高中毕业了,成为泰兴一名小学教师。1946年,抗战胜利后,当时的中央大学由重庆迁回南京。王德滋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进入大学求学,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大学地质系,从此走上了从事地质科研的道路。
王院士追忆往事,有些激动地说,他能走上地质科研的道路,还要感谢几位前辈:
第一位是丁文江,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泰兴人。王院士用这几个词概括丁文江:爱国、爱科学、重视教育、重视人才。这位同乡前辈在王德滋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他整整一生。
第二位是谢家荣,他写过一本书,名叫《地质学》,高中时代的王德滋在邻居家偶然翻看到这本书,顿时就被书里祖国的名山大川所吸引,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要考地质专业。
第三位则是国学大师朱东润先生,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其时在中央大学文学院任教。朱先生经常和王德滋通信,鼓励他报考中央大学,后来更是毫不犹豫地做了王德滋报考中央大学的推荐人。
在前辈的鼓励和帮助下,王德滋终于如愿以偿地迈进了中央大学的校门。那一年,他19岁。王院士告诉我们:“进入中央大学,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时至今日,王院士已经在南京大学学习、工作了66年,其间有过挫折,也经历了重重考验,可他一直都坚定地投身地质科研,从未放弃,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王院士说,要取得成功,“不但要立志,还要有坚强的意志”。王院士身体力行,践行了这句话。
期望:做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人才
采访最后,王院士对我们中学生表达了殷切的期望。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有人说过,要做一个好的地质学家,必须终生都是一个学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国家创新不足,原创性成果较少,希望你们能做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送八个字给你们: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王院士还将这八个字亲笔写下来,赠送给《初中生世界》杂志的小读者们。
临别时,院士和我们每个小记者都握了手,他的手很有力,似乎也在传递着殷切的希望。走出院士的办公室,外面不知何时起下起了小雨。走在南大浓郁的香樟树下,我们每个人都沉默着,思考着。院士的话语如同这温润的小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激励着我们去奋斗,去前进,去做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人才。
小记者采访感言:
周欣瑜(常州市正衡中学):采访王德滋院士,更像是在与一位和蔼的老爷爷聊天。他微笑着向我们讲述他的人生旅途,那副历经岁月沧桑却仍然坚毅的面容,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相较个人意愿,或许国家需要才是更重要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实实在在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罗晓阳(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学校):这次采访,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王德滋院士——这位“青山踏遍志未残”的优秀科学家,这位耄耋之年仍然心系国家、关爱学生的慈祥长者。他的很多话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我与王院士仅有这一面之缘,然而他寄予我们的希望却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激励我不断创新,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