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大家面对面 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视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士简介
  王德滋,1927年6月27日生于江苏泰兴,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高校地质学报》主编。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7月13日上午,我们有幸走进历史悠久的南京大学,踏上浓荫下的香樟夹道,前去拜访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德滋。85岁的王院士亲切地接待了我们,他的目光明亮有神,充满了活力,声音温和,有着一种能平复人紧张情绪的安详。我们给院士献上鲜花,简单地自我介绍后,王院士望着我们,开始了一段对遥远记忆的追溯。
  苦难:锻炼一个人的意志
  童年的王德滋是不幸的,7岁时母亲便因病去世了,两年后父亲也离去了,是姐姐挑起了重担,带着小德滋和弟弟妹妹们艰难度日。苦难,使王德滋从小养成了奋发、自强的精神品质。
  小学教育留给王院士的印象很深。他向我们回忆了起小学四年级时的一次春游——游览长江。王老还清晰地记得,这一路上他们别提有多激动了,摇着桨,沿着运河划向长江。伫立岸边,望着江上滚滚浪涛,他心情豁然开朗,顿时领悟了流传千年的李白诗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壮阔的江景,深远的意境,令他难以忘怀,祖国的壮美河山诱发了他立志学习地质学的梦想。
  1938年,王德滋就读于上海沪广中学的泰兴分校,可正当他奋发求学的时候,因为师资不稳定,学校倒闭了。少年王德滋只好转学,来到泰兴初级中学读初二。从这所学校的窗口向外望,就可以看见熟悉的小学操场,两年前全校合唱《放学歌》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日本人的飞机飞过学校上空。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转移到了农村,年仅12岁的王德滋打起行李,随学校一起转移。每天早晨,他们整队跑步去学校上课,晚上9点再跑步回宿舍,而所谓的宿舍其实只是一座庙,课桌和餐桌是通用的,晚上自习时只能点昏暗的煤油灯……艰苦的条件,动荡的生活,王德滋并没有被击倒。相反,从那时起,他就培养起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这使他受益终生。而战争则激发起王德滋最初的爱国情怀,他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就一定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1939年的冬天,大雪初霁,此时噩耗传来:泰兴县城被日本人占领了,学校解散了。王德滋在两位教师自己出钱办的补习班读完了初三,毕业后踏入高中的大门。学校的校规很有意思:学期末,考试前3名者免交学费。当时的学费是每学期一袋米,高中6个学期,成绩优异的他从没有让家里交过一袋米。也正是因为这条校规,使得家境贫寒的王德滋得以继续求学。
  王院士的整个中学时代都是在动荡不安、硝烟四起的抗战中度过的,可是他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勤奋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是的,苦难不仅锻炼了王院士的意志,更让他立下远大的志向,朝着梦想进发。
  立志:跨进大学的校门
  1944年,17岁的王德滋高中毕业了,成为泰兴一名小学教师。1946年,抗战胜利后,当时的中央大学由重庆迁回南京。王德滋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进入大学求学,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大学地质系,从此走上了从事地质科研的道路。
  王院士追忆往事,有些激动地说,他能走上地质科研的道路,还要感谢几位前辈:
  第一位是丁文江,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泰兴人。王院士用这几个词概括丁文江:爱国、爱科学、重视教育、重视人才。这位同乡前辈在王德滋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他整整一生。
  第二位是谢家荣,他写过一本书,名叫《地质学》,高中时代的王德滋在邻居家偶然翻看到这本书,顿时就被书里祖国的名山大川所吸引,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要考地质专业。
  第三位则是国学大师朱东润先生,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其时在中央大学文学院任教。朱先生经常和王德滋通信,鼓励他报考中央大学,后来更是毫不犹豫地做了王德滋报考中央大学的推荐人。
  在前辈的鼓励和帮助下,王德滋终于如愿以偿地迈进了中央大学的校门。那一年,他19岁。王院士告诉我们:“进入中央大学,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时至今日,王院士已经在南京大学学习、工作了66年,其间有过挫折,也经历了重重考验,可他一直都坚定地投身地质科研,从未放弃,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王院士说,要取得成功,“不但要立志,还要有坚强的意志”。王院士身体力行,践行了这句话。
  期望:做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人才
  采访最后,王院士对我们中学生表达了殷切的期望。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有人说过,要做一个好的地质学家,必须终生都是一个学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国家创新不足,原创性成果较少,希望你们能做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送八个字给你们: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王院士还将这八个字亲笔写下来,赠送给《初中生世界》杂志的小读者们。
  临别时,院士和我们每个小记者都握了手,他的手很有力,似乎也在传递着殷切的希望。走出院士的办公室,外面不知何时起下起了小雨。走在南大浓郁的香樟树下,我们每个人都沉默着,思考着。院士的话语如同这温润的小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激励着我们去奋斗,去前进,去做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人才。
  小记者采访感言:
  周欣瑜(常州市正衡中学):采访王德滋院士,更像是在与一位和蔼的老爷爷聊天。他微笑着向我们讲述他的人生旅途,那副历经岁月沧桑却仍然坚毅的面容,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相较个人意愿,或许国家需要才是更重要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实实在在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罗晓阳(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学校):这次采访,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王德滋院士——这位“青山踏遍志未残”的优秀科学家,这位耄耋之年仍然心系国家、关爱学生的慈祥长者。他的很多话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我与王院士仅有这一面之缘,然而他寄予我们的希望却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激励我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其他文献
太极拳是一种动作柔和的武术,它采用腹式呼吸法,姿势有点像舞蹈。对很多年龄段的人来说,它都是非常有效的锻炼方法。最近的多项研究和详检都发现,练太极拳能提高或改善平衡力、腿部力量、心血管耐力、脉搏率、肌肉灵活度、免疫系统反应、睡眠习惯、幸福感、自我价值感,以及在认知测试中集中注意力和完成多项任务的能力。  俄勒冈研究所(Oregon Research Institute)的项目研究员说,太极拳比拉伸等
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已成功在临床实验中在羊身上用3D打印技术使其自身干细胞在膝关节内生长出新的半月板。实验原理通过对患者完好无损的膝关节进行磁核共振成像来模拟半月板的大小和形状,发送数据到3D打印机,用可降解材料造出一个精确复制品植入膝关节,随后注入两种生长因子的蛋白质吸引干细胞。人的每个膝盖有两个半月板,在人走路、跑步和弯曲膝盖时发挥稳定和减震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跳跃、负
近日,全球首例换头术将可能实施的消息越炒越热。俄罗斯现年30岁的计算机科学家瓦雷里·斯皮尔多诺夫称,他就是意大利神经学家赛吉尔·卡纳维罗全球首例头部移植手术的对象,他希望手术能在2016年完成。  卡纳维罗要实施换头术的雄心并非起于现在,早在2013年就表示要实施了,不过,现在还真是找到了可能也可以实施的对象。尽管很多人,包括专业人员对此表达了不屑一顾的态度,并进行了各种批评甚至指责,但是,不能不
近日,全球首例换头术将可能实施的消息越炒越热。俄罗斯现年30岁的计算机科学家瓦雷里·斯皮尔多诺夫称,他就是意大利神经学家赛吉尔·卡纳维罗全球首例头部移植手术的对象,他希望手术能在2016年完成。  卡纳维罗要实施换头术的雄心并非起于现在,早在2013年就表示要实施了,不过,现在还真是找到了可能也可以实施的对象。尽管很多人,包括专业人员对此表达了不屑一顾的态度,并进行了各种批评甚至指责,但是,不能不
无愧于荣誉比占有荣誉更有意义。——托·富勒  只把希望和理想挂在嘴上,就会跌进失望的枯井。——柏格森  对一个人来说,他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的成功。——丹波尔  说话不考虑,等于射击不瞄准。  ——塞万提斯  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培根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常在于成功者能由错误中获益,并以不同的方式再尝试。——戴尔·卡耐基  所谓才能,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
夏天是一个温暖并充满阳光的季节,你向往户外出行吗?但是,专家提醒:夏季出行别忘了保护皮肤——涂抹防晒霜。“无论你的种族如何;无论你是否容易晒黑。如果你出门后,将自己暴露在了阳光下,而没有涂抹防晒霜,或进行任何防晒措施,那么,你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将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黑色素瘤是最致命的癌症类型之一。”斯坦福大学分校医学院研究者警告道。  广谱防晒霜能够对机体提供基本的保护,主要能够预防紫外线A和紫外线
故乡的屋顶,承载着我整个童年时期的记忆。上,舒展一下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就像进入了最喜欢一个人独自坐在屋顶境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地。  小时候,屋顶是我们的乐园。踩着颤悠悠的梯子,爬上去,把屋顶当席子在上面摸爬滚打,过家家做游戏;把屋顶当梯子,站在上面,折槐花,捉知了,摘甜枣……屋顶上总有无穷无尽的趣事等着我们去做。有时,我们在屋顶上开心地戏耍,高声地喧哗说笑,全然不顾大人们在院子里的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虽然没有一定的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古今许多名人的诗歌中,都涉及到养生的内容,是对长寿经验的总结,让我们从这些诗中汲取一些养生智慧吧!  诗中的睡眠经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这是宋代半山老人王安石的诗句。这句诗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透过花间竹影的幽窗,一位老寿星正在酣睡。他睡得很香甜,世界上的一切俗事都暂不理会了。这位老人就是华山处士陈抟。王安石晚年隐居在江宁(
没看过裸眼3D版画作?没有现场一睹机器人神奇地动手术?首届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呈现的科普盛宴,带你领略科幻的魅力。   6台迎宾机器人为你指引带路,服务机器人为你端茶送水,还有厨师机器人现场表演煎炒煮炸,萌萌地说着“你的茶泡好了,请慢用”、“请让一下,我很忙哒!”等40句基本用语,机器人总动员,科幻片中的奇妙场景变为现实。  科普饕餮盛宴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完美。科普产品已渗入到
今天代课教师的存在,正是以地方挤占与减少教育经费为前提,换言之,以透支民族的未来为前提。    中国教师节将至,在不久前的一次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他看了网上那些代课教师给他的留言,那真是“血淋淋”啊!为此,汪洋连续四次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几乎被社会所遗忘的代课教师”问题。《金融时报》近期载杨耕身文章说,广东这个经济强省有5.2万代课教师,“总数创下全国第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