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刘彭芝女士曾说:“如果说当前中学教育存在隐患的话,最大的隐患是德育;如果说中学教育有可能出问题的话,最可能出在德育上。”
刘彭芝校长的讲话具有十分强的时代感和忧患意识。但是,由于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中学教师,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往往感到“势单力薄,力不从心,困难大,阻力多”。
是得过且过,还是知难而进。教师的责任与使命要求广大一线教师排除干扰,凝神定气,坚守职责, 敢于作为。
一、独立观察——准确认识当前德育工作形势
认清形势有利于我们把握方向,明确责任,逆势而上,开展工作。
从社会环境角度看,今日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信息社会和工业化带来的物质对精神、科学对人文、人才对人格、人力资本对终极关怀的贬斥,导致德育的无用论趋势有增无减,将人们引向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贪婪无度、拼命竞争境地”。时下“三告别”(革命、理想、崇高),“三不信”(信仰、信任、信用)观念,又将人们引向自我封闭、抛弃意义、悲观绝望境地,这加剧了德育价值的贬损。
从人口国情角度看,与教育界的前辈相比,与外国的教育同行相比,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又面临一个特殊的困难,那就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当前,我国逐步进入独生子女教师教育独生子女学生的时代。我常问我们80后的青年教师,“面对教师职业,面对90后的新生代学生,你准备好了吗?”
从学校教育角度看,我们心知肚明的是,受喧闹浮躁的社会大气候影响,学生不再单纯,校园不再宁静,教师不再权威,传统的“师道尊严”影响下的“说教式”德育已成过往云烟。受应试教育和选人用人机制影响,学生似乎从“人”变成了“工具”。他们是老师谋生的工具、晋级的工具、升职的工具,也是家长炫耀的工具;他们成了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每天睡足8小时成了奢望。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德育的地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
二、特立独行——育人重于教书
大量实践证明,智育代替不了德育,知识多少、学历高低与道德水平高低没有因果关系。生活中高学历的罪犯也较多,带来的危害甚至更大。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世界上高智商的人两个地方最多,一个是大学,一个是监狱。中国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才是德的基础,德是才的灵魂,二者密切联系,但德是第一位的。2010年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
《说文解字》对“教育”一词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也就是说,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输,还是价值观的塑造。学校培养的人不只是妙手著文章,还要铁肩担道义;学校不只是知识的殿堂,还应是品德的高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不只是传课堂课本之道,还有为人之道、处事之道,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道;“授业”,不只是课业,也有人生之大业;所谓“解惑”,也不只是讲解几道难题,还需要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心理疏导来解除价值之惑、人生之惑。我想,这也许就是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非“知识或学问的工程师”的缘因吧!
因此,教师应克服从众心理,破功利教育倾向,反对重育“分”轻育人,反对“重术轻人,重智轻德”,立育人重于教书观念。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更应注重道德的教化、品质的塑造和人格的养成。
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教师要让学生树立修身重于求学的观念,一个人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可以唤醒自身求知的欲望,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告诫自己不断超越自我。
三、独善其身——师德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如果说教师是最主要的教育资源,那么师德则为最宝贵的德育资源。时下令人烦恼的择校,实际上很大程度是在择教师、择师德。师德弘于榜样感召,源于师爱奉献,恒于人文关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表率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教师职业有与医生职业同样高的风险。我曾多次在全体教师中说“教师是一个高危职业”。医生救死扶伤,病人把生命托付给你;教师传道授业,家长把生命的未来托付给你。医生治病是解除人的肉体痛苦,这是物质化的生命;而教师传道是解救人的心灵创伤,这是精神化的生命。两者的崇高与伟大均表现于对生命的关怀,前者是外在的,看得到摸得着,见效快;后者是内在的,表现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效果慢。因此我们常讲“教育是慢的艺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也许就蕴藏其中。也就是说教师职业的“高危”与“高风险”表现在我们从事的工作,不仅关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更关乎一个家庭的未来,一个民族的未来。它要求为师者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高超的教学技能,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奉献精神。
正因如此,面对物欲横流、享乐盛行的外部世界,教师应耐得住寂寞,坐得下冷板凳,“独善其身”,沉淀一种精神,始终严于律己,修身养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但也是难做到的,全国师德标兵汪金权是我们的楷模。《诗经》有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每一个为师者能以这种境界去从事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那就是学生之幸、民族之福了。
四、独具魅力——立学科德育之念
现实生活中,学科教师把德育工作全部推给班主任是司空见惯的事。有些人片面理解课堂教学的功能,认为“我的地盘我作主”,我的课堂责任田是“学科教学”,课堂功能“唯知识第一”,德育工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想管,不愿管,甚至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学不仅要“传递知识”,更应当发挥学科教学的多重功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这既是课改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课堂呼唤全体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的事;德育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堂,学科育人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学科德育强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利用学科丰富的教育资源,随时随机地融入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凸显学科的育人功能。语文、历史等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到 “以情育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做到“以理服人”;音乐、美术等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審美情趣,做到“以美育人”。总之,多彩的学科世界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精神养料和思想道德熏陶。育德应当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
学科育人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教学活动。为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教学思想的统一,育德能力与专业能力的统一,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统一。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就在于,每一位学科教师应自觉打造道德课堂、情感课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总之,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市场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物质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的时代,教师得静下心来,养师德,练师能,塑独立人格,育独立精神,教导学生修身重于求知。让我们记住从小学教师成长为国学大师的钱穆先生的话吧:“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虽经乱离困厄,未尝敢一日颓其志。虽或名利当前,未尝敢动其心。虽或毁誉横生,未尝敢馁其气。虽学不足以自成立,未尝敢忘先儒之矩,时切其向慕。虽垂老无以自靖献,未尝不于国家、民族、世道、人心,自任其匹夫之有其责。虽数十年光阴虚掷,已如白驹之过隙,而幼年童真,犹往来于我心,知天良之未泯。”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中学,作者为该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 萧田
刘彭芝校长的讲话具有十分强的时代感和忧患意识。但是,由于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中学教师,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往往感到“势单力薄,力不从心,困难大,阻力多”。
是得过且过,还是知难而进。教师的责任与使命要求广大一线教师排除干扰,凝神定气,坚守职责, 敢于作为。
一、独立观察——准确认识当前德育工作形势
认清形势有利于我们把握方向,明确责任,逆势而上,开展工作。
从社会环境角度看,今日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信息社会和工业化带来的物质对精神、科学对人文、人才对人格、人力资本对终极关怀的贬斥,导致德育的无用论趋势有增无减,将人们引向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贪婪无度、拼命竞争境地”。时下“三告别”(革命、理想、崇高),“三不信”(信仰、信任、信用)观念,又将人们引向自我封闭、抛弃意义、悲观绝望境地,这加剧了德育价值的贬损。
从人口国情角度看,与教育界的前辈相比,与外国的教育同行相比,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又面临一个特殊的困难,那就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当前,我国逐步进入独生子女教师教育独生子女学生的时代。我常问我们80后的青年教师,“面对教师职业,面对90后的新生代学生,你准备好了吗?”
从学校教育角度看,我们心知肚明的是,受喧闹浮躁的社会大气候影响,学生不再单纯,校园不再宁静,教师不再权威,传统的“师道尊严”影响下的“说教式”德育已成过往云烟。受应试教育和选人用人机制影响,学生似乎从“人”变成了“工具”。他们是老师谋生的工具、晋级的工具、升职的工具,也是家长炫耀的工具;他们成了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每天睡足8小时成了奢望。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德育的地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
二、特立独行——育人重于教书
大量实践证明,智育代替不了德育,知识多少、学历高低与道德水平高低没有因果关系。生活中高学历的罪犯也较多,带来的危害甚至更大。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世界上高智商的人两个地方最多,一个是大学,一个是监狱。中国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才是德的基础,德是才的灵魂,二者密切联系,但德是第一位的。2010年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
《说文解字》对“教育”一词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也就是说,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输,还是价值观的塑造。学校培养的人不只是妙手著文章,还要铁肩担道义;学校不只是知识的殿堂,还应是品德的高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不只是传课堂课本之道,还有为人之道、处事之道,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道;“授业”,不只是课业,也有人生之大业;所谓“解惑”,也不只是讲解几道难题,还需要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心理疏导来解除价值之惑、人生之惑。我想,这也许就是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非“知识或学问的工程师”的缘因吧!
因此,教师应克服从众心理,破功利教育倾向,反对重育“分”轻育人,反对“重术轻人,重智轻德”,立育人重于教书观念。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更应注重道德的教化、品质的塑造和人格的养成。
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教师要让学生树立修身重于求学的观念,一个人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可以唤醒自身求知的欲望,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告诫自己不断超越自我。
三、独善其身——师德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如果说教师是最主要的教育资源,那么师德则为最宝贵的德育资源。时下令人烦恼的择校,实际上很大程度是在择教师、择师德。师德弘于榜样感召,源于师爱奉献,恒于人文关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表率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教师职业有与医生职业同样高的风险。我曾多次在全体教师中说“教师是一个高危职业”。医生救死扶伤,病人把生命托付给你;教师传道授业,家长把生命的未来托付给你。医生治病是解除人的肉体痛苦,这是物质化的生命;而教师传道是解救人的心灵创伤,这是精神化的生命。两者的崇高与伟大均表现于对生命的关怀,前者是外在的,看得到摸得着,见效快;后者是内在的,表现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效果慢。因此我们常讲“教育是慢的艺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也许就蕴藏其中。也就是说教师职业的“高危”与“高风险”表现在我们从事的工作,不仅关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更关乎一个家庭的未来,一个民族的未来。它要求为师者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高超的教学技能,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奉献精神。
正因如此,面对物欲横流、享乐盛行的外部世界,教师应耐得住寂寞,坐得下冷板凳,“独善其身”,沉淀一种精神,始终严于律己,修身养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但也是难做到的,全国师德标兵汪金权是我们的楷模。《诗经》有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每一个为师者能以这种境界去从事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那就是学生之幸、民族之福了。
四、独具魅力——立学科德育之念
现实生活中,学科教师把德育工作全部推给班主任是司空见惯的事。有些人片面理解课堂教学的功能,认为“我的地盘我作主”,我的课堂责任田是“学科教学”,课堂功能“唯知识第一”,德育工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想管,不愿管,甚至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学不仅要“传递知识”,更应当发挥学科教学的多重功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这既是课改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课堂呼唤全体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的事;德育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堂,学科育人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学科德育强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利用学科丰富的教育资源,随时随机地融入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凸显学科的育人功能。语文、历史等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到 “以情育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做到“以理服人”;音乐、美术等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審美情趣,做到“以美育人”。总之,多彩的学科世界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精神养料和思想道德熏陶。育德应当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
学科育人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教学活动。为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教学思想的统一,育德能力与专业能力的统一,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统一。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就在于,每一位学科教师应自觉打造道德课堂、情感课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总之,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市场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物质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的时代,教师得静下心来,养师德,练师能,塑独立人格,育独立精神,教导学生修身重于求知。让我们记住从小学教师成长为国学大师的钱穆先生的话吧:“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虽经乱离困厄,未尝敢一日颓其志。虽或名利当前,未尝敢动其心。虽或毁誉横生,未尝敢馁其气。虽学不足以自成立,未尝敢忘先儒之矩,时切其向慕。虽垂老无以自靖献,未尝不于国家、民族、世道、人心,自任其匹夫之有其责。虽数十年光阴虚掷,已如白驹之过隙,而幼年童真,犹往来于我心,知天良之未泯。”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中学,作者为该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 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