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与关键。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一、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演示实验将学生引入化学之门。初三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事物,没理由喜欢听人唠叨,因此,苦口婆心的劝说只能适得其反,不如想办法让他们自己喜欢上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用化学实验把学生带人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会让他们感到无穷的乐趣,我至今还记得当初我选择化学就是因为第一节化学课上老师做的二锅头变成葡萄酒,葡萄酒又变成白兰地的实验,然我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奥妙无穷。
通过一些小实验,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要知其然和所以然就必须认真吸取基础知识,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分组实验,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兴趣不会仅仅因为看实验而满足,每每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都跃跃欲试,他们更满足于自己动手,无论成功与否。因此让学生自己尝试做实验也很重要,但每次实验做完后,都应该要让他们自己总结实验中的注意点,分析预期现象和实际观察现象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找出原因,不要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让他们养成及时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转变教育观点,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创设情景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探究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信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大胆发表个人意见。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喜欢穿插一些相关的知识,但一些学生喜欢打破砂锅问道底,因此,对一些初中阶段不需要理解的知识,我尽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但不作任何要求。不过遇到实验相关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我们会做一定的实验探究。比如,去年我们在讨论酸碱指示剂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稀硝酸和浓硝酸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吗?对于这个问题,高中阶段是要求知其然和所以然的,但在初中阶段是不作要求。如果忽略这个问题,并不影响我的教学程序,但学生的看法不是这样,要么觉得只要掌握书本就行了,不会举一反三;要么就觉得这个老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然威信也大减。
就这一问题,我提出来几个问题:1、什么离子能使石蕊变红?2、浓硝酸和稀硝酸中有这些离子吗?3、硝酸中是否有 其他离子会影响着一变化? 学生都知道是氢离子的作用使石蕊变红的,而且各种浓度的硝酸中都存在氢离子,因此可以分析得出不管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可以使石蕊变红。但石蕊遇浓硝酸的现象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按高中书本知识讲,其现象应该是先变红再退为无色。当然,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可能让学生自己做,但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看其现象,并探究究竟是什么原因又使石蕊退为无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是硝酸根离子的作用。但实际上我做实验的时候看到的不是这个现象,讨论结果应该是硝酸的浓度太低了。
三、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增强学生们学习的信心
学生喜欢做试验,但实验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掌握好实验的要点是成功的关键。实验有时看似简单,但学生真正要把每一步操作做得科学规范,非得具有较扎实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如果平时基本功不好,马马虎虎地做实验必然会出现化学知识上的漏洞,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能力。这给我们教师以一个很好的启发,要重视基本实验,要抓住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就必须把学生实验技能训练贯穿于平时的实验教学全过程,重视演示操作,不能认为可有可无,尤其要对一些学生平时最易忽视又看似简单的基本操作,如除杂、连接装配反应装置等操作,应反复强调。对实验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也要及时纠正。平时凡要求做的实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手,以提高实验技能。
四、培养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化学实验设计题,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如气体制备、除杂、提纯、仪器连接、定量计算、定性分析等。要正确解答此类题,必须进行知识迁移、重组。只有经过全面思考,合理的分析推断取舍,才能设计出正确的方案。它考查了学生许多基础知识,以及设计思路,基本操作、数据处理、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等。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反映。综合性强是此类题的一大特点。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立意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让学生体验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把考查的化学知识置于学生基础知识之上来创新实验,也是近年来中考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我们应当善于把握中考发展的动向,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书面表达又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书面表达包括化学用语的表达和文字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化学用语的复习,这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同时也要加强文字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书面表达的情境,在培养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培养书面表达,注意叙述的严密性,逻辑性,做到文字条理明确,切合知识理论,用语规范、简炼。正确地把握实际要领。
一、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演示实验将学生引入化学之门。初三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事物,没理由喜欢听人唠叨,因此,苦口婆心的劝说只能适得其反,不如想办法让他们自己喜欢上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用化学实验把学生带人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会让他们感到无穷的乐趣,我至今还记得当初我选择化学就是因为第一节化学课上老师做的二锅头变成葡萄酒,葡萄酒又变成白兰地的实验,然我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奥妙无穷。
通过一些小实验,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要知其然和所以然就必须认真吸取基础知识,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分组实验,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兴趣不会仅仅因为看实验而满足,每每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都跃跃欲试,他们更满足于自己动手,无论成功与否。因此让学生自己尝试做实验也很重要,但每次实验做完后,都应该要让他们自己总结实验中的注意点,分析预期现象和实际观察现象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找出原因,不要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让他们养成及时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转变教育观点,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创设情景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探究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信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大胆发表个人意见。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喜欢穿插一些相关的知识,但一些学生喜欢打破砂锅问道底,因此,对一些初中阶段不需要理解的知识,我尽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但不作任何要求。不过遇到实验相关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我们会做一定的实验探究。比如,去年我们在讨论酸碱指示剂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稀硝酸和浓硝酸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吗?对于这个问题,高中阶段是要求知其然和所以然的,但在初中阶段是不作要求。如果忽略这个问题,并不影响我的教学程序,但学生的看法不是这样,要么觉得只要掌握书本就行了,不会举一反三;要么就觉得这个老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然威信也大减。
就这一问题,我提出来几个问题:1、什么离子能使石蕊变红?2、浓硝酸和稀硝酸中有这些离子吗?3、硝酸中是否有 其他离子会影响着一变化? 学生都知道是氢离子的作用使石蕊变红的,而且各种浓度的硝酸中都存在氢离子,因此可以分析得出不管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可以使石蕊变红。但石蕊遇浓硝酸的现象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按高中书本知识讲,其现象应该是先变红再退为无色。当然,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可能让学生自己做,但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看其现象,并探究究竟是什么原因又使石蕊退为无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是硝酸根离子的作用。但实际上我做实验的时候看到的不是这个现象,讨论结果应该是硝酸的浓度太低了。
三、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增强学生们学习的信心
学生喜欢做试验,但实验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掌握好实验的要点是成功的关键。实验有时看似简单,但学生真正要把每一步操作做得科学规范,非得具有较扎实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如果平时基本功不好,马马虎虎地做实验必然会出现化学知识上的漏洞,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能力。这给我们教师以一个很好的启发,要重视基本实验,要抓住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就必须把学生实验技能训练贯穿于平时的实验教学全过程,重视演示操作,不能认为可有可无,尤其要对一些学生平时最易忽视又看似简单的基本操作,如除杂、连接装配反应装置等操作,应反复强调。对实验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也要及时纠正。平时凡要求做的实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手,以提高实验技能。
四、培养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化学实验设计题,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如气体制备、除杂、提纯、仪器连接、定量计算、定性分析等。要正确解答此类题,必须进行知识迁移、重组。只有经过全面思考,合理的分析推断取舍,才能设计出正确的方案。它考查了学生许多基础知识,以及设计思路,基本操作、数据处理、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等。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反映。综合性强是此类题的一大特点。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立意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让学生体验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把考查的化学知识置于学生基础知识之上来创新实验,也是近年来中考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我们应当善于把握中考发展的动向,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书面表达又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书面表达包括化学用语的表达和文字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化学用语的复习,这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同时也要加强文字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书面表达的情境,在培养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培养书面表达,注意叙述的严密性,逻辑性,做到文字条理明确,切合知识理论,用语规范、简炼。正确地把握实际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