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德语国家(德国、奥地利以及瑞士)普通教学论历史悠久,对整个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意义重大.普通教学论作为系统性、普遍性的教学理论,强调自身理论的主体性、师生对话的意义建构、教师清晰的指导与管理、教学的反思性实践.新的时代背景下,德语国家普通教学论的发展既坚守传统,又积极转向,系统分析其优劣特质可以发现:相关理论一方面具有整体性、独特性、指导性、反思性、规范性等特征;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诸如学科地位下滑、缺乏实证研究支撑、自身理论发展缓慢、缺乏课程研究支持等问题.为应对信息技术时代学校教育的异质性、融合教育、移民
【机 构】
:
德国奥尔登堡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奥尔登堡26129;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广州51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语国家(德国、奥地利以及瑞士)普通教学论历史悠久,对整个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意义重大.普通教学论作为系统性、普遍性的教学理论,强调自身理论的主体性、师生对话的意义建构、教师清晰的指导与管理、教学的反思性实践.新的时代背景下,德语国家普通教学论的发展既坚守传统,又积极转向,系统分析其优劣特质可以发现:相关理论一方面具有整体性、独特性、指导性、反思性、规范性等特征;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诸如学科地位下滑、缺乏实证研究支撑、自身理论发展缓慢、缺乏课程研究支持等问题.为应对信息技术时代学校教育的异质性、融合教育、移民教育、健康教育、数字化教育等新兴教学情境,相关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转向“技术支持下团队合作”、“多主体协同建构”、“制定数字化教学新标准”.
其他文献
运河会馆是明清时期在京杭运河的带动下,伴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浓厚工商性质的“馆庙一体”式建筑.明清时期鲁西运河区域会馆尤为丰富,聊城山陕会馆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运用图像学理论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出发,将鲁西运河区域遗存会馆建筑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复合体”展开研究,通过对会馆建筑本体、空间、使用群体的分析,会馆建筑图像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图像形式.会馆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在使用过程中,与明清运河区域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产生较为频繁、深入和鲜明的互动关系,揭示会馆建筑实体背后
我国学术界对于杜威是否反对直接道德教学争议不休,系统梳理杜威的思想发展脉络有助于澄清这一问题.直接道德教学在美国学校兴起之际,杜威曾经是它热情的支持者,但数年之后出于教育伦理考量,杜威转变成为直接道德教学的尖锐批判者,最终他基于其民主立场而成为它坚定的反对者.杜威以社会学与心理学平行论述构成教育基础的伦理原则.首先用社会学术语阐明学校生活伦理、教法伦理和教材伦理,从中识别出社会力量、社会理智、社会兴趣三位一体,进而用心理学术语将其转译为品格力量、良好判断力、精细敏感性三位一体,最后以这种学校道德三位一体为
“德福一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也是诸多思想家一直关注和思考的经典命题.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到马克思等,无论是“解释世界”的范式还是“改变世界”的范式,都彰显出道德、幸福、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从功能维度来看,德育是实现“德福一致”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规范维度来看,“德福一致”是德育的重要价值导向.在“加速社会”中,以“德福一致”为价值导向的德育面临着三重危机:以价值秩序的重构为特征的价值危机、以自治承诺的违背与多重异化为特征的环境危机和以“去同步化”病状为特征的实践危机.应对这三种德育危机需理念再造,其
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对教学主体的阐释囿于现代主体哲学所揭示的理性主体与非理性主体之争,无法有效说明技术在教学主体发展中的作用,也无法为人工智能对教学主体的扰动进行合法性辩护.通过对现象学技术哲学及主体哲学发展的考察,发现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身体分析和后人类主义的超人假设,能够进一步发展教学主体理论.身体既是非理性主体反对理性主体的关键,也是非理性主体证明自身的依据,还是技术主体出场的必要过渡.超人假设则突破了人的局限,建构了新的人性论.由此,人与“技术人”之争成为教学主体理论研究面对的新矛盾.规避教学主体的技术
“红色经典”改编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一大景观.曲波创作的长篇革命历史小说《林海雪原》家喻户晓.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京剧、话剧、连环画、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影响甚大.其中,《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版本众多,引人关注.综观《林海雪原》影视改编历程,其显示出从叙事性到奇观化的演变特点.这一奇观化现象折射出“红色经典”改编的趋势.在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红色经典”怎样定位、如何改编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可以划分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主要阶段.在这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好干部选拔标准,始终坚持党纪严于国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更加自觉,创新担当意识更加强烈.
哲学是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20世纪的哲学“语言转向”对教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破了语言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沉寂状态,开启了教育学研究“通向语言之途”.教育学研究“通向语言之途”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借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教育理论进行语言分析;二是以语言为视角研究教育生活中的交往;三是从本体论语言哲学出发开展教育研究.教育学研究“通向语言之途”艰难曲折,至今尚未真正抵达语言之境,因而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回顾和反思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有益启示.展望未来,主要的研究课题可能涉及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国
海派教育学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他们勇立潮头,持续倡导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教育学理论探索;与时俱进,深入透析“中外”、“古今”关系的教育学核心论题;扎根实践,不断挖掘教育学变革创新的源头活水;高瞻远瞩,着力夯实教育学学科发展传承的深厚基础.70年来,以华东师范大学为重镇的海派教育学人竭力进行理论探索和学脉传承,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融入当代世界教育潮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蕴涵丰富的伦理道德意蕴,特别是彰显了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包括凸显了保护人格权、人格尊严的价值理念,彰显了对弱者权利的伦理关怀,奠基了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道德取向,展示了作为“人本法”的根本特性.民法典通篇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传统民本伦理思想与现代权利伦理精神的互补融合,有利于构建我国良性现代社会伦理秩序,推进德法合治、良法善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公共教育财政投入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关系事关义务教育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对于家庭教育支出具有挤入效应;机制分析利用Ⅳ-Probit发现,生均财政经费拨款导致非贫困家陷入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军备竞赛”引发基础教育阶段校外教育的过度竞争;异质性分析中通过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发现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对高分位点上家庭教育支出的挤入效应高于低分位点,说明不同分位点上的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业已产生了马太效应.未来,应从改革公共教育财政投入模式、提高公共教育政策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