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教育思想主张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把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学校发展需要文化引领,关注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特色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管理与育人的价值,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校文化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101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并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以来,生命教育的意义逐渐被社会所认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生命教育就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份真爱、一份关注、一份尊重、一份赏识、一份等待、一份宽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
一、生命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一)生命教育的理解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是教育的原基点。黄克剑教授在他所提倡的“生命教育”理念中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21世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点与生命教育的实质是相契合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它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为根本的目的”,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是富有创造力的老师们展示自我才华和体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以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学校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必须首先尊重人,尊重个性,必须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人的关切心,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生命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基于生命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目的就是努力构建校园的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格调高雅、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促使我校学生内心环境的构建与和谐发展,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形成我校以生命为基点的校园文化特质。
(一)生命教育特色育人环境的营造
首先是精神引领。培养人,是学校教育的原点,也是终点。学校要致力于构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通过学校育人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等不同侧面对个体生命提出要求,引领师生领悟生命价值、走向崇高。学校要做的就是借构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系统为契机,严格要求广大师生言行,认真落实学校校训、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等,用学校精神引领师生走上精彩的人生之路。
其次是环境育人。根据生命教育的理念,对学校的环境进行合理整治、规划与布置,努力把学校布置成既能体现人文关怀,又能起到熏陶感染作用的人性化的温馨家园,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会说话,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安全、舒适的,以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进行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对学校的橱窗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进行设计,用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创新设计比赛作品以及有创意的不同主题的图案和作品,来美化校园的橱窗、走廊及班级的墙壁、板报,实现校园文化和特色项目的有机整合,使整个校园凸出鲜明的“生命教育”的特征。具体可分为:(1)楼层文化。(2)景观文化。(3)道路文化。给学校道路命名,寄予师生对走好人生之路的希望。(4)墙壁文化。名人谈生命的名言言简意赅,发人深省。(5)班级文化。制作班级个性名片,共同制定班风、学风,板报常换常新,教室外面的墙壁就是学生展示书画作品、优秀作文的舞台,让学生充分享受集体生活的自豪与乐趣。(6)办公室文化。彰显教师主人翁地位,让办公室成为一个个温馨的小家,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7)网络文化。打造校园的生命教育网站,建设生命教育对外交流的平台。(8)视听文化。
(二)生命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塑造
首先是开好国家课程,把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国家课程的权威性、科学性、基础性不容置疑,挖掘和发现国家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因素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可丢失的宝贵资源,初中各学科都蕴含着大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宝贵内容。学科教学作为学校实施教育活动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在其中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应成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最主要方式。
其次是开发校本课程,把生命教育课程专题化。为弥补学校生命教育零散、不成系统的不足,立足校本,我校根据实际,组织教师开发《初中学校生命教育读本》系列校本教材,初一至初三年级各一册,共三册。按了解生命现象、感悟生命价值、实现生命关照、绽放生命精彩四个层次设计,每个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侧重点不同,螺旋上升。学校每两个星期开设一节生命教育专题课,分认识我们的身体、感恩父母、学会合作、远离烟酒、学会自救、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专题系统,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生命专项教育,促使学校生命教育走向深入。
第三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活动,把生命教育融入活动之中。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为期一到两周的有鲜明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如观看生命教育专题影片、采访医护人员、参观烈士陵园、慰问敬老院福利院、开展动植物养殖观察活动、防灾逃生演练、模拟紧急救助活动等等。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做到既发扬传统特色,又力求创新突破,做到师生广泛参与,让他们体验成功,享受快乐,从而实现对健全生命的成全。
(三)凸显生命教育特色校园文化的打造
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校园内外互动渐进、积淀的过程。素质教育包括方方面面,学校文化也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各方面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中的许多亮点都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掘闪光点,并通过精心地经营和培育,使它们成为推动学校文化整体提升的助推剂。
首先以生命教育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打造主题特色。其次结合生命教育进行校园环境规划建设,凸显环境特色。第三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营造幸福校园,打造精神特色。
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讲,有责任把“生命至高无上”的观点告诉每一位学生,有责任呵护每一位学生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关注孩子,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生命教育是把握现在、面向未来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呼唤,则是人性的呼唤!学校应将特色文化的建设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成才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管理与育人的价值,构建生命教育特色文化,用生命文化浸润生命、发展生命,让学校文化彰显生命特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校文化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101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并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以来,生命教育的意义逐渐被社会所认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生命教育就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份真爱、一份关注、一份尊重、一份赏识、一份等待、一份宽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
一、生命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一)生命教育的理解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是教育的原基点。黄克剑教授在他所提倡的“生命教育”理念中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21世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点与生命教育的实质是相契合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它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为根本的目的”,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是富有创造力的老师们展示自我才华和体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以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学校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必须首先尊重人,尊重个性,必须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人的关切心,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生命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基于生命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目的就是努力构建校园的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格调高雅、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促使我校学生内心环境的构建与和谐发展,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形成我校以生命为基点的校园文化特质。
(一)生命教育特色育人环境的营造
首先是精神引领。培养人,是学校教育的原点,也是终点。学校要致力于构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通过学校育人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等不同侧面对个体生命提出要求,引领师生领悟生命价值、走向崇高。学校要做的就是借构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系统为契机,严格要求广大师生言行,认真落实学校校训、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等,用学校精神引领师生走上精彩的人生之路。
其次是环境育人。根据生命教育的理念,对学校的环境进行合理整治、规划与布置,努力把学校布置成既能体现人文关怀,又能起到熏陶感染作用的人性化的温馨家园,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会说话,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安全、舒适的,以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进行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对学校的橱窗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进行设计,用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创新设计比赛作品以及有创意的不同主题的图案和作品,来美化校园的橱窗、走廊及班级的墙壁、板报,实现校园文化和特色项目的有机整合,使整个校园凸出鲜明的“生命教育”的特征。具体可分为:(1)楼层文化。(2)景观文化。(3)道路文化。给学校道路命名,寄予师生对走好人生之路的希望。(4)墙壁文化。名人谈生命的名言言简意赅,发人深省。(5)班级文化。制作班级个性名片,共同制定班风、学风,板报常换常新,教室外面的墙壁就是学生展示书画作品、优秀作文的舞台,让学生充分享受集体生活的自豪与乐趣。(6)办公室文化。彰显教师主人翁地位,让办公室成为一个个温馨的小家,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7)网络文化。打造校园的生命教育网站,建设生命教育对外交流的平台。(8)视听文化。
(二)生命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塑造
首先是开好国家课程,把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国家课程的权威性、科学性、基础性不容置疑,挖掘和发现国家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因素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可丢失的宝贵资源,初中各学科都蕴含着大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宝贵内容。学科教学作为学校实施教育活动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在其中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应成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最主要方式。
其次是开发校本课程,把生命教育课程专题化。为弥补学校生命教育零散、不成系统的不足,立足校本,我校根据实际,组织教师开发《初中学校生命教育读本》系列校本教材,初一至初三年级各一册,共三册。按了解生命现象、感悟生命价值、实现生命关照、绽放生命精彩四个层次设计,每个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侧重点不同,螺旋上升。学校每两个星期开设一节生命教育专题课,分认识我们的身体、感恩父母、学会合作、远离烟酒、学会自救、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专题系统,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生命专项教育,促使学校生命教育走向深入。
第三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活动,把生命教育融入活动之中。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为期一到两周的有鲜明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如观看生命教育专题影片、采访医护人员、参观烈士陵园、慰问敬老院福利院、开展动植物养殖观察活动、防灾逃生演练、模拟紧急救助活动等等。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做到既发扬传统特色,又力求创新突破,做到师生广泛参与,让他们体验成功,享受快乐,从而实现对健全生命的成全。
(三)凸显生命教育特色校园文化的打造
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校园内外互动渐进、积淀的过程。素质教育包括方方面面,学校文化也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各方面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中的许多亮点都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掘闪光点,并通过精心地经营和培育,使它们成为推动学校文化整体提升的助推剂。
首先以生命教育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打造主题特色。其次结合生命教育进行校园环境规划建设,凸显环境特色。第三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营造幸福校园,打造精神特色。
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讲,有责任把“生命至高无上”的观点告诉每一位学生,有责任呵护每一位学生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关注孩子,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生命教育是把握现在、面向未来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呼唤,则是人性的呼唤!学校应将特色文化的建设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成才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管理与育人的价值,构建生命教育特色文化,用生命文化浸润生命、发展生命,让学校文化彰显生命特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