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导学型教学方式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o89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们对教学方式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转变,老师任课的方式也是从单一的教学到丰富课堂的氛围,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为了实现这一种转变,很多小学都有设立个别不同于其他班的教学方式,想要通过这种有差别的教育方式,不断研究改进这种形式的优劣,从而使这种形式的教育推广开来。本文总结归纳了导学型的教育模式的概念与其特色,以及在这种模式下,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传统授课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差异,从而给出改进意见和这种导学型的教学方式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研究;导学型教学模式
  一、 引言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汲取的要求,我们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现在的学习竞争以及知识的扩散。在此情况下,老师的任务不仅是给学生们灌输知识,更是帮助他们培养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为了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数学老师们必须改善他们现在的教学方法,使得其更加科学、完善以带领学生们学习课本中知识,增强他们自我解决问题、自我认识错误的能力。导学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现在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们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可以在课下自我补充,使数学的学习可以一本万利。
  二、 导学型教学方式的含义与意义
  导学型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的,老师根据上课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依照课本内容做出解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导学型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是一种具有实验性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我们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认识,为我们引入了一个更加先进、科学,更加适合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教学理念,它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说,导学型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带入性,学生们很快就可以对新知识有所掌握,并且可以很快上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课堂之前就应该对课堂的进展情况有所期望,对学生在看到问题时的表现有所预测,在对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氛围中,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扩展其针对问题做出解答的思考维度,老师也应对学生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每个同学的问题展开相应的评述,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言。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与自己的同桌互相评价,也可以用自评的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以及学生的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以上的方法手段,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自身的反省来促进个人的进步,改进自己不足的方面,对自己的学习程度有所了解,从而客观地改正自己的缺陷,运用导学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理解过程,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学生可以更加了解自己,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缺陷,而不是放掉它,弃之不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我反省工作也将得到极好的进行。
  三、 导学型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导学型的教学方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 问题的确立。在课堂开始之初,老师应该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老师应该做好备课工作,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理解知识,防止学生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的问题。同时,老师在问题的设立上也有几点需要注意:①问题是基于上课内容所设立的,问题是开展上课内容的一种方式,如果不能与上课内容有所契合,那么问题的提出是完全没有意义的;②提出的问题须与学生的能力相符,可以略高于学生水平,但不可以低于学生水平。
  2. 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运用导学型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引学生去分析问题,这一环节包含以下三步:①帮助学生了解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②问题提出后,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主动解决问题。在这三步的进行中,老师在其中应该一直充当着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将学生引导到新的方向,从而解决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另外,学生应该保持理性、清晰的头脑,正确地思考问题,避免解决问题中遇到的误区,从而有所收获。
  3. 新问题的应用。在完成以上两个方面后,导学型教学就进入了最终的阶段:记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需准备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练习来巩固与提升学生上课所学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记忆,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四、 导学型的教学方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任何理念都是有想象与现实的区别,并非所有的环节都能像预设的那样完美进行。因此在运用导学型的教学方式中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 老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该对问题的数量有所考量。过多或者过少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因此,提出问题的时候应该遵从适量原则。
  2. 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把控问题的难易。针对学生的水平提问,才能有效地把控学生学习的进度,保证学生吸收知识的质量。
  3. 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下子进入深刻的层面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完美把控。
  4. 老师在使用导学型的教学方式时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往新的轨道上运行,防止自己因为旧的习惯,走上传统教学的道路。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的数学教育上使用导学型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帮助老师改善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把问题与课堂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融入教学课堂,才能使这种导学式的教学方式有效果,从而把学生的成绩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高俊义.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5).
  [2]陈锦凤.理解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引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3).
  作者简介:常志义,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大草滩镇晨光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上,为了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活跃起来,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让文章充满兴趣,课堂中的气氛“活”起来,教师就要对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让教学的内容生动起来,让学生对此文章产生兴趣。本篇从对文章的兴趣、对文章的了解、对文章拓展的教学和将所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从这四个方面来讲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活跃性,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關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在各个阶段教学中的不断渗透,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都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自觉性相对有限。因此,广大教师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寻找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进而逐步达到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自觉性的提升。而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来说,加强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地达到以上目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导学生熟练地
摘 要:所谓综合型学习,主要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阅读,运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来对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进行体会,之后学会如何付诸笔上,进而提升思想境界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型学习十分重要。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强化思想,树立培养学生综合型学习的意识。据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少数民族语文教师同仁提供一定的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的发展。所以,本文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全面提升教师生活化教学水平等方面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分析,希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 引言  语文与实际生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