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符号一
绍兴三乌之乌篷船
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也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圓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节选自周作人《乌篷船》。题目为编者加)
解说员:陈玲杰
作者介绍了故乡绍兴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乌篷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寥寥数语,意趣横生。作者的情感在不经意间流露,情深意永。“打马将”的一笔插叙,似乎是无关紧要的“闲笔”,实际上表现了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无所拘束。可见闲笔不闲,别有作用。介绍小船的文字也匠心独运,别开生面。
▲▲旅游漫笔一
沈 园
沈园也叫沈氏园,它因为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而生动。它有着江南园林的精致与时光雕刻过的典雅,唯一不同的是一千年以前发生在园子里那个凄凄切切的故事。园中有一块石壁,一曲《钗头凤》成了沈园的精华,站在香樟树下,聆听熙熙攘攘的游客朗读着“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缠绵悱恻的爱恨离愁再一次从浩渺的历史中走来。想来,曾经刻骨铭心地爱过一场,再深深地别离,纵使回首一瞥,哪怕只是稍稍一瞬,便是长久一生的回味。唐琬终究是个多情而痴情的女子,纵使她才华横溢,却也逃不过感情的劫,爱的离殇刻在伤痛的回眸里。倘若没有那个午后的相遇,也许,曾经的海誓山盟与耳鬓厮磨,终究会尘封在日后的一蔬一饭中。正是生命中逃不过的劫,让这个如诗般的女子,编织着曾经的爱,郁郁寡欢,泣血而去。
(节选自何焱红《记忆绍兴》。题目为编者加)
解说员:李佩楠
唐琬与陆游在这里相遇。两人虽相知相爱,却无法相伴一生,可我相信这个如诗般的女子,终是不悔。多年分别,多少默然神伤,多少肝肠寸断,只为沈园的一瞥。正是这一瞥,才有如歌似泣的《钗头凤》问世,许是那日风景撩的,许是那日阳光正好。
选段描写了陆游与唐琬的爱情,那种求而不得的伤感被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出来。选段也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生命有限,爱情永恒。
▲▲文化符号二
绍兴三乌之乌毡帽
贴切硬邦的绍兴乌毡帽,早在清朝就已盛行了,戴乌毡帽是绍兴当地劳动人民的一个鲜明标志。关于乌毡帽的来历,有一个的传说。有一个猎人进山狩猎,追捕一只老虎至山洞,把老虎打死,并发现虎穴里有一块“毛毡”。原来,老虎把平时拖吃猪、羊和其他野兽后剩下的毛压垫在窝里,久而久之,磨压成像饼一样的毡子。这个猎人把它带回家洗干净,加工成盔甲模样,待干燥后往头上一戴,顿时感到暖和舒适,甚是喜爱。消息传开,大家纷纷仿制,便有了绍兴乌毡帽。
解说员:陈佳瑜
乌毡帽于历史悠久的绍兴来讲,已经成为一种鲜明的标志与象征。乌毡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这与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分不开的。乌毡帽在鲁迅先生笔下很具代表性,闰土的一顶小毡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阿Q也曾抵押自己的乌毡帽来赌钱。现在,年轻的一代已经不戴乌毡帽了,但是老一辈还留存着一顶贴切而硬邦的乌毡帽,看见他们,你的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幅画:一位老头头顶乌毡帽,坐在船头,划过那绍兴幽幽水巷……如今,这小小的乌毡帽,已成了绍兴的文化符号之一。
▲▲文化符号三
绍兴三乌之乌干菜
清代,乌干菜曾是绍兴的八大贡品之一。民间外出做活的手艺人,喜欢在饭盒中放一点蒸过的乌干菜,据说这样,饭在大热天里也不容易馊。
乌干菜,咸中带点甜,确实很下饭。它还可以作为很多菜肴的辅料,可以清蒸、油焖,也可以煮汤,或用来烧鱼、炖鸡等。好的乌干菜,比如那种九头芥腌制的,看上去油光乌黑,做菜时,越蒸越乌,越蒸越软,越蒸越香。现在,我已记不得乌干菜是怎么腌制的了,只依稀记得每次在家门口晾晒干菜时,空气中都飘满了好闻的香味儿。
现在,虽然感觉并没有儿时的乌干菜那样好吃,但那份清香却始终萦绕心头。也许,在远离家乡的游子心中,乌干菜可能就是一种乡愁吧?
(节选自陈于晓《好吃不过乌干菜》。题目为编者加)
解说员:廖承志
绍兴乌干菜的色、香、味独具特色,在文人墨客笔下,乌干菜更是被描绘得令人垂涎三尺。作者列举了乌干菜的烹饪制作方法,写出了乌干菜随遇而安的百搭特性以及其丰富的内涵。细细想来,乌干菜的背后凝结着绍兴人的智慧与节俭的美德。绍兴人也像乌干菜一样“越蒸越乌,越蒸越软,越蒸越香”,它体现了绍兴人的随和与纯朴,香味中充盈着对他乡游子的召唤。
▲▲旅游漫笔二
酒 乡
古时,文人雅士饮酒之时,总会作诗来增添趣味。绍兴的黄酒就与王羲之有过一段美丽的邂逅。王羲之与好友在绍兴兰亭小溪边席地而坐,将酒杯放入溪中,酒杯随着水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作诗一首。王羲之也因此写出了《兰亭序》。我曾去过兰亭,坐在地上,望着四周环绕的树木,感到颇有几分诗意。黄酒在寻常人家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到傍晚,人们把桌椅都搬出门,摆上几盘点心,邀上几位好友,端着酒碗,就着茴香豆,一抿一咽,大呼一声“爽”……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学李佩楠
解说员:朱晨露
此段文字介绍了绍兴的黄酒,用饮酒作诗引出王羲之和黄酒的故事。通过描写曲水流觞和普通百姓傍晚饮酒的场景,说明黄酒是雅俗共赏的。而王羲之与好友曲水流觞的故事,更能说明黄酒的历史悠久,是文人雅士聚会之时必不可少之物。你闻到了黄酒那醇厚的香味了吗?
绍兴三乌之乌篷船
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也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圓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节选自周作人《乌篷船》。题目为编者加)
解说员:陈玲杰
作者介绍了故乡绍兴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乌篷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寥寥数语,意趣横生。作者的情感在不经意间流露,情深意永。“打马将”的一笔插叙,似乎是无关紧要的“闲笔”,实际上表现了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无所拘束。可见闲笔不闲,别有作用。介绍小船的文字也匠心独运,别开生面。
▲▲旅游漫笔一
沈 园
沈园也叫沈氏园,它因为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而生动。它有着江南园林的精致与时光雕刻过的典雅,唯一不同的是一千年以前发生在园子里那个凄凄切切的故事。园中有一块石壁,一曲《钗头凤》成了沈园的精华,站在香樟树下,聆听熙熙攘攘的游客朗读着“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缠绵悱恻的爱恨离愁再一次从浩渺的历史中走来。想来,曾经刻骨铭心地爱过一场,再深深地别离,纵使回首一瞥,哪怕只是稍稍一瞬,便是长久一生的回味。唐琬终究是个多情而痴情的女子,纵使她才华横溢,却也逃不过感情的劫,爱的离殇刻在伤痛的回眸里。倘若没有那个午后的相遇,也许,曾经的海誓山盟与耳鬓厮磨,终究会尘封在日后的一蔬一饭中。正是生命中逃不过的劫,让这个如诗般的女子,编织着曾经的爱,郁郁寡欢,泣血而去。
(节选自何焱红《记忆绍兴》。题目为编者加)
解说员:李佩楠
唐琬与陆游在这里相遇。两人虽相知相爱,却无法相伴一生,可我相信这个如诗般的女子,终是不悔。多年分别,多少默然神伤,多少肝肠寸断,只为沈园的一瞥。正是这一瞥,才有如歌似泣的《钗头凤》问世,许是那日风景撩的,许是那日阳光正好。
选段描写了陆游与唐琬的爱情,那种求而不得的伤感被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出来。选段也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生命有限,爱情永恒。
▲▲文化符号二
绍兴三乌之乌毡帽
贴切硬邦的绍兴乌毡帽,早在清朝就已盛行了,戴乌毡帽是绍兴当地劳动人民的一个鲜明标志。关于乌毡帽的来历,有一个的传说。有一个猎人进山狩猎,追捕一只老虎至山洞,把老虎打死,并发现虎穴里有一块“毛毡”。原来,老虎把平时拖吃猪、羊和其他野兽后剩下的毛压垫在窝里,久而久之,磨压成像饼一样的毡子。这个猎人把它带回家洗干净,加工成盔甲模样,待干燥后往头上一戴,顿时感到暖和舒适,甚是喜爱。消息传开,大家纷纷仿制,便有了绍兴乌毡帽。
解说员:陈佳瑜
乌毡帽于历史悠久的绍兴来讲,已经成为一种鲜明的标志与象征。乌毡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这与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分不开的。乌毡帽在鲁迅先生笔下很具代表性,闰土的一顶小毡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阿Q也曾抵押自己的乌毡帽来赌钱。现在,年轻的一代已经不戴乌毡帽了,但是老一辈还留存着一顶贴切而硬邦的乌毡帽,看见他们,你的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幅画:一位老头头顶乌毡帽,坐在船头,划过那绍兴幽幽水巷……如今,这小小的乌毡帽,已成了绍兴的文化符号之一。
▲▲文化符号三
绍兴三乌之乌干菜
清代,乌干菜曾是绍兴的八大贡品之一。民间外出做活的手艺人,喜欢在饭盒中放一点蒸过的乌干菜,据说这样,饭在大热天里也不容易馊。
乌干菜,咸中带点甜,确实很下饭。它还可以作为很多菜肴的辅料,可以清蒸、油焖,也可以煮汤,或用来烧鱼、炖鸡等。好的乌干菜,比如那种九头芥腌制的,看上去油光乌黑,做菜时,越蒸越乌,越蒸越软,越蒸越香。现在,我已记不得乌干菜是怎么腌制的了,只依稀记得每次在家门口晾晒干菜时,空气中都飘满了好闻的香味儿。
现在,虽然感觉并没有儿时的乌干菜那样好吃,但那份清香却始终萦绕心头。也许,在远离家乡的游子心中,乌干菜可能就是一种乡愁吧?
(节选自陈于晓《好吃不过乌干菜》。题目为编者加)
解说员:廖承志
绍兴乌干菜的色、香、味独具特色,在文人墨客笔下,乌干菜更是被描绘得令人垂涎三尺。作者列举了乌干菜的烹饪制作方法,写出了乌干菜随遇而安的百搭特性以及其丰富的内涵。细细想来,乌干菜的背后凝结着绍兴人的智慧与节俭的美德。绍兴人也像乌干菜一样“越蒸越乌,越蒸越软,越蒸越香”,它体现了绍兴人的随和与纯朴,香味中充盈着对他乡游子的召唤。
▲▲旅游漫笔二
酒 乡
古时,文人雅士饮酒之时,总会作诗来增添趣味。绍兴的黄酒就与王羲之有过一段美丽的邂逅。王羲之与好友在绍兴兰亭小溪边席地而坐,将酒杯放入溪中,酒杯随着水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作诗一首。王羲之也因此写出了《兰亭序》。我曾去过兰亭,坐在地上,望着四周环绕的树木,感到颇有几分诗意。黄酒在寻常人家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到傍晚,人们把桌椅都搬出门,摆上几盘点心,邀上几位好友,端着酒碗,就着茴香豆,一抿一咽,大呼一声“爽”……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学李佩楠
解说员:朱晨露
此段文字介绍了绍兴的黄酒,用饮酒作诗引出王羲之和黄酒的故事。通过描写曲水流觞和普通百姓傍晚饮酒的场景,说明黄酒是雅俗共赏的。而王羲之与好友曲水流觞的故事,更能说明黄酒的历史悠久,是文人雅士聚会之时必不可少之物。你闻到了黄酒那醇厚的香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