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我有个朋友,为人爽朗正派,始终生机勃勃的样子。有一天,他忽然很沮丧地跟我说,人的本性真是太难改变了。原来,他自小被亲生父母舍弃,送给了养父母。养父母明睿节制,给了他很好的身教,为他提供了完善的教育支持,并一直让他跟亲生父母保持着良好关系。工作后,他还会不时拿出一笔钱交给生父母。可随着自己带大的子女生活逐渐陷入窘迫,生父母竟变得无比贪婪,对钱的要求越来越变本加厉。更有甚者,等确认了他的丁克意图后,他们竟开始惦记起他在上海的房产。朋友跟我说,房产问题提出的时候,引起了他的强烈反感,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全部失效,明睿和节制不再起作用,他对亲生父母埋藏甚深的恨意探出头来,计较,凶狠,富有攻击性,内心也逐渐变成了他们的样子。“在鄙视和对抗他们的贪婪和无耻时,我也变成了贪婪和无耻的一部分”,喜欢文学的他这样结束了那次谈话。
看着朋友失魂落魄的样子,我想不出什么话安慰他,因为他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或许,这情形可以转化成一个更明确的提问——美德可以教吗?一个稍有反省精神的人能够意识到的不容置疑的美德,比如智慧、正义、勇气、明智和虔敬,可以通过传授而得吗?具体到朋友身上,当他意识到自己成为贪婪和无耻一部分的时候,是不是恰恰证明了养父母美德教育的失效,从而坐实了人最终不得不屈从于某种遗传的本能?如此,则或许是教育最精华部分的美德授受将以失败定谳,所有前贤累累若丧家狗一样苦心孤诣的育才努力,到最后不是都败给了本能,变成了虚无?
照列奥·施特劳斯的精妙说法,对重要到这种程度(甚至几乎是少数真正值得关心)的问题,我们应该去问那些“不再是学生的老师”,也就是那些“最伟大的心灵”。然而,伟大的心灵实属凤毛麟角,“我们在任何课堂都不可能遇到他们,我们也不可能在任何其他地方遇到,一个时代有一位这样的人活着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因此,要接近他们,最可能的方式,是“以特有的小心”(with the proper care)阅读那些“伟大的书”(the Great Books)。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更加让人无措,“最伟大的心灵在最重要的主题上并不都告诉我们相同的事情;他们的共存状况被彼此的分歧、甚至是极大量的分歧所占据”。即便是同一颗伟大的心灵,在不同的場合有时也会显得自相矛盾,比如关于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就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提出过美德传授的计划,严密,非凡,差不多足以让后人信以为真(否则也不会有人认为柏拉图真的要在地上建成理想国不是)。而在《美诺》的开篇,美诺便问道:“你能不能告诉我,苏格拉底呀,美德可教呢,还是不可教,要靠锻炼习得呢?如果既不能练,又不能学,那是天生分给每一个人呢,还是要通过什么别的方式?”经过一番似乎答非所问(美诺问美德是否可教,苏格拉底反问美德是什么)的复杂程序,苏格拉底的结论仍然模棱两可:“美德可教吗,或者像我们上面所讲的那样,美德可以回忆吗?”也就是说,在本篇临近结尾的时候,跟在《普罗塔戈拉》中一样,苏格拉底并未就美德是否可教给出自己的确定意见,也即,那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便在最伟大的心灵这里,也没有现成的答案。
似乎总是这样,在那些最重要的问题上,高手们永远含糊其辞,就如苏格拉底说出美德传授的非凡计划时,潜台词却是,这计划只有“在全面正义的条件下”才可行。你得小心再小心,才能看出有些话背后的深意。你有时甚至会有点绝望地推测,是否在这些人眼里,“美德的获得纯属偶然,得益于某次幸运的相遇,或某一自我的发展”?对这个视之不见、抟之不得、没个拿捏处的美德问题,或许可以表述为——“美德不可思议地可学(learnable),却并非必然明显地可教。我们能够获取美德,甚至似乎能够学习(learn)美德,却很难证明,我们彼此能够传授或教授美德”。没错,人在这样的困窘中往往无能为力,却又不得不试探着做些什么。这种努力争取,会不会像《诗经》里写的那样:“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上面的诗句出自《小雅·小宛》,因为螟蛉和蜾蠃的关系问题,章义历代争论毋绝。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传笺,也是现在看来错得最离谱的。《毛传》:“螟蛉,桑虫也。蜾蠃,蒲卢也。负,持也。”笺云:“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其子。”把传诗前后人们就蜾蠃开的脑洞连起来,差不多情形是这样的——因生物可以转化(《礼记·月令》:“雀入大水为蛤。田鼠化为鴽。”),纯雄无雌、无法生育的蜾蠃(《说文》:“蜾赢,蒲卢,细腰土蜂也。天地之性,细腰,纯雄无子。”)便取螟蛉之子悉心抚育(《乐记》注:“以体曰妪,以气曰姁。谓负而以体,暖之以气,煦之而令变为己子也。”),并加类似咒语的祝祷,而后螟蛉化为蜾蠃(扬雄《法言》:“螟蛉之子殪(死)而逢果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
周作人曾谈到过乾隆年间李元的《蠕范》:“中国博物学向来又原是文人的余技,除了《诗经》《离骚》《尔雅》《本草》的注疏以外没有什么动植物的学问,所以这部书仍然跳不出这窠臼,一方面虽然可以称之曰生物概说,实在也可以叫作造化奇谈,因为里边满装着变化奇怪的传说和故事。二千多年前亚列士多德著《动物志》,凡经其实验者纪录都很精密,至今学者无异言,所未见者乃以传说为据,有极离奇者,我们著者则专取这些,有的含有哲理,有的富于诗趣,这都很有意思,所缺少的便只是科学的真实。”周作人后来“伦理之自然化”的主张,或许就萌孽对于人类生物性的自觉观照:“我不信世上有一部经典,可以千百年来当做人类的教训的,只有记载生物的生活现象的biology(生物学),才可供我们参考,定人类行为的标准。”因此,他下面的主张也就不足为怪:“读一本《昆虫记》,胜过一堆圣经贤传远矣,我之称赞生物学为最有益的青年必读书盖以此也。” 《蠕范》关于蜾蠃螟蛉这段,取的是扬雄一路的话,所谓“蜾蠃善咒”,正是周作人不喜欢的圣经贤传一路。于此路之外,古代另有《本草》学者,“说得较为切实”,比如《证类本草》引陶弘景云:“今一种(蜂),黑色,腰甚细,衔泥于人屋及器物边,作房如并竹管者是也。其生子如粟米大。置中,乃捕取草上青蜘蛛十余枚满中,仍塞口,以拟其子大为粮也。其一种入芦管中者,亦取草上青虫(蠮螉),一名蜾蠃。《诗》人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言细腰之物无雌,皆取青虫教祝,便变成己子,斯为谬矣。造诗者乃可不详,未审夫子何为因其僻耶?岂圣人有缺,多皆类此?”把蜾蠃螟蛉神话直接点破的,该是宋代车若水《脚气集》:“蜾蠃取螟岭,产子于其身上,借其膏血以为养,蜾赢大,螟蛉枯,非变化也。”
话说到这里,已经变得不那么好玩了对吧,此前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现在变成了赤裸裸的杀戮。不过,古人对经传的偏信,有时会催生出一些奇特的东西,就像牛顿,虽然开启了科学主导的现代世界,但他自己却“不赞同日后盛行的观点,亦即认为科学探索的新时代将杜绝迷信,解放人类的心灵。牛顿所有的研究都试图让人类更加虔敬,恭敬地面对上帝的创造。”即便面对由观测而来的事实,人仍然可以选择站在另外一边,“正因为荒谬,所以我相信”,从而在解释的过程中,于缝隙里生出些绝好的意思。
清人程瑶田《释虫小记》,第一条即为“螟蛉蜾蠃异闻记”,详细记载了他对蜾蠃螟蛉的观察认识过程,断定扬雄的祝化说“乃想当然之词”,而由螟蛉生而蜘蛛枯,则得出一个别出心裁的结论:“可知是物(蜾蠃)有子,其必以蜘蛛实之者,岂取其生气?若鳥之伏卵,以其母之气;养蚕者纳蚕子于当胸之衣间,取暖气乃出焉。”不知道让堂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了生气传递之间一荣一枯的残酷现象,从而较为含蓄地指出呢(温厚,而不是兴高采烈地指出残酷的问题,应该算是有良好儒家修养的人的标志之一吧)?或者,他只是不想轻易推翻圣经贤传,而要说明:“余岂敢谓今之所知,必胜于前人,亦不敢谓今人口中古老相受之言之必为传伪也。夫百姓日用而不知,余更不敢谓余能知之也。相与观乎天地之化而已矣。”
对圣经贤传的疑问从来没有间断,更不用说现代以来,科学方法已经成为人文学科的最佳范式。周作人推崇的法布尔《昆虫记》,里面就记载着蜾蠃螟蛉弱肉强食的花样,看后几乎要对经传产生重大的幻灭感:“赤条蜂(蜾蠃)对毛毛虫(螟蛉)所做的麻醉工作,目的就是在为未来的婴儿预备食物。它把毛毛虫拖到洞里,在它身上产一个卵。等到幼虫从卵里孵化出来,就可以把毛毛虫当做食物。当然,毛毛虫现在是不会动了。可是它又不能完全死掉,因为如果它死了,尸体很快就会腐烂,就不适宜做赤条蜂幼虫的食物了。所以赤条蜂用它的毒刺,刺进毛毛虫的每一节神经中枢,使它失去运动的能力,只能苟延残喘,自动地充当‘保鲜’食物。赤条蜂高超的麻醉技巧实在令人折服。它清楚地知道,从哪里下针能够起到麻痹作用,又不会导致俘虏死亡,它的麻醉技巧甚至连医学专家都自叹不如。”
科学求真,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想不想接受,事实就是事实,看破了这个局,并深知其不可违忤的人,当然不会逆势而为,而是选择顺势而行。比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吸收了蜾蠃螟蛉之事的科学思路,并自加损益,以证成其“知难行易”之说:“蜾蠃之取螟蛉,蔽而殪之是也,幽而养之非也。蔽而殪之之后,蜾蠃则生卵于螟蛉之体中,及蜾蠃之子长,则以螟蛉之体为粮。所谓幽而养之者,即幽螟蛉以养蜾蠃之子也。是蜾蠃并未变螟蛉为己子也,不过以螟蛉之肉,为己子之粮耳。由此事之发明,令吾人证明一医学之妙术,为蜾蠃行之在人类之先,即用蒙(麻醉)药是也。夫蜾蠃之蔽螟蛉于泥窝之中,即用其蜂螫以灌其毒于螟蛉之脑髓而蒙之,使之醉而不死,活而不动也。若螟蛉立死,则其体即成腐败,不适于为粮矣。若尚生而能动,则必破泥窝而出,而蜾蠃之卵亦必因而破坏,难以保存以待长矣。是故为蜾蠃者,为需要所迫,而创蒙药之术以施之于螟蛉。夫蒙药之术,西医用之以治病者尚不满百年,而不期蜾蠃之用之,已不知几何年代矣。由此观之,凡为需要所迫,不独人类能应运而出,创造发明,即物类亦有此良能也。是行之易,知之难,人类有之,物类亦然。惟人类则终有觉悟之希望,而物类则永无能知之期也。”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个被托马斯·库恩称为“范式”的存在,用来指由定律、学说、实验工具和方法形成的具体范例,通过与这些范例接触,形成了科学传统中多数深造有得者“未可言明的知识”(或者可以称为“必备的常识”)。当范式遭遇挑战甚至颠覆,“科学家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在革命之后就变成了兔子……在一些熟悉的情况中,他必须学习去看一种新的格式塔(Gestalt)。在这样做了之后,他研究的世界在各处看来将与他以前居住的世界彼此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也就是说,在范式革命之后,新的世界观必将形成,人们观看世界的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前的观看方式必须调整——蜾蠃螟蛉的科学事实一经发现,鸭子就乖乖地变成了兔子。
与此同时,在范式转移的过程中,不光新的发现有其重大作用,“甚至阻碍变化的力量也是有用的”,“这种阻力将保证范式不会太轻易地被抛弃,科学家将不会轻易地被反常烦扰,因而导致范式改变的反常必须对现存知识体系的核心提出挑战”。仔细想想,大概不只是科学领域如此,古代习传的所谓学脉,恐怕也是起了这样的范式作用,即如在《诗经》的阐释系统里,范式的阻碍力量一直都在,新的发现不只是对现存范式的核心提出挑战,有时更像是加深对此的理解和体会。
王夫之《诗经稗疏》中也写到过蜾蠃,并曾“自于纸卷中展看”孵化过程,因而赞同陶弘景的意见,“盖果蠃之负螟蛉,与蜜蜂采花酿蜜以食子同。物之初生,必待饲于母。胎生者乳,卵生者哺。细腰之属,则储物以使其自食,计日食尽而能飞,一造化之巧也”。然后结合此章解为:“似字乃似续之似(按嗣续义)……诗之取兴,盖言果蠃辛勤,攫他子以饲其子,兴人之取善于他以教其子。亦如中原之菽,采之者不吝劳而得有获也。释诗者因下有‘似之’之文,遂依附虫声以取义。虫非能知文言六艺者,人之听之,髣佛相似耳。彼蜾蠃者,何尝知何以谓之似,何者谓之我乎?物理不审,而穿凿立说,释诗者之过,非诗之过也。”如此一来,则圣经、贤传也可析之为二,是则是之,非则非之,不必强求一贯,正《齐物论》所谓两行之道也。
整部《诗经》,雅凡一百一十一篇,分小大。小雅八十篇,分四节,第一节自《鹿鸣》至《杕杜》九篇,述文武之事,为创业;第二节自《鱼丽》至《菁菁者莪》十三篇,内含六首笙诗,述成康之事,为守业;第三节自《六月》至《无羊》十四篇,述宣王之事,短暂中兴;第四节自《节南山》至《何草不黄》四十四篇,述幽王及其后,礼崩乐坏。一、二两节为正小雅,凡二十二篇,三、四两节为变小雅,凡五十八篇。
正小雅的时代,阔大,丰盈,坦荡无邪,真让人倾慕不置。即便是“猃狁孔棘”,“王事靡盬”,君亦知之而劳之,仍然可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厌厌夜饮,不醉无归”。上既厚下,下乃报上,故虽“我心伤悲”,“忧心忡忡”,仍能歌“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还有归于正小雅的六首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小序申述其义,言自然则曰“万物得由其道也”,“万物得极其高大也”,“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言人世则曰“时和岁丰宜黍稷也”;言伦常则曰“孝子相戒以养也”,“孝子之洁白也”。或许正因为阙辞,小序借此表达的理想更趋完美,似乎要把所有最善的心志都藏放在这里,在言辞的城邦里又再造了一个理想的城邦。是以此回应尘世中最无奈的部分?
想想就有点心凉,虽然有诸多的善好意愿,却总是抵不住事实上的阳一阴二。数量上,正小雅几乎只占变小雅的三分之一;时间上,好的东西总是短暂,而坏的却更为长久,似乎只是一闪念间,时代已经变了,盛大的夏天瞬间过去,凋零的秋天甚至迫人的寒冬已经来临。属于变小雅的《小宛》,已经是幽王(或厉王)之时,非复当年景象——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宛,小貌。鸣鸠,斑鸠。翰,羽。戾,至。明发,将旦而光明开发。朱子谓:“此大夫遭时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故言宛然之小鸟,亦翰飞而至于天矣,则我心之忧伤,岂能不念昔之先人哉。是以明发不寐,而有怀乎父母也。言此以为相戒之端。”有怀的二人,有解为祖先者,有解为文武者,也有如朱子解为父母者,要之,皆为追怀之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祖德可供人追述,在乱世里,已经堪称幸运了不是?
吕叔湘翻译的《初民社会》里讲到,非洲通加人的国王,有位负有特殊责任的传令官,“他的职责是在每日早晨站在王宫大门前,高声赞颂国王先祖的伟业,而继之以责骂现任国王的无能失德”。好,即便这是初民社会的粗率表达,那在《法律篇》中,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柏拉图借人物之口,把这意思表述得非常精密了:“不管怎么说,我们整个政治制度的建设,都是对一种最好和最高尚的生活的模仿。如今,你们是诗人,我们也是同一种类型的诗人,作为最好的戏剧的艺术家和表演者,我们是你们的对手,这种戏剧,只有真正的法律才能使其臻于完善。”
或者可以这样说,好的诗(制作,包括歌曲、故事、论说等)其实是为一个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或用来整顿人们灵魂的秩序,不妨再郑重一些吧,即为一个共同体谨慎地立法。就像荷马,是全希腊的立法者,人们在管理生活和灵魂方面向他学习,“应当按照他的教导来安排我们的全部生活”;或者像赫西俄德,“把诸神的家世教给希腊人,把他们的一些名字、尊荣和技艺教给所有的人,并且说出了他们的外形”;或者像柏拉图传说中的身世那样——“柏拉图的母亲叫珀里克提娥涅(Perictione),是立法者梭伦的后代,柏拉图写《理想国》和《法律篇》时,正是在模仿梭伦。”——“故事、诗由此成了城邦政治教育的更好甚至最好的方式(诗教)。当故事‘口头相传’地‘流传下去’,当‘子孙后代迟早相信了故事’,一种(新的、‘最好和最高尚的’)习俗或宗法就可能依此被塑造或建立起来。”
或许正因为怀有“立法”的心志,起码《诗经》和《诗经》汉代前后的古注,都有一种庄重的粗朴大度。这粗朴大度并非草率,而是人世的大信,是立法者对洞见无比朴素的传达——“如果丧失了大度,深刻無往不堕落成尖刻”。《小宛》的作者,或者正如那个负有责任的传令官,也或者是一个无比谦逊的立法者,怀着万分小心追溯着祖辈的伟业,要把他们的尊荣和外形教给后代人,意图让读诗者有所振拔。当诗人吁请先人的时候,他也同时在提请自己的读者(听众)——尤其可能是自己至亲并负有严肃政治责任的读者,必得在人世中先好好确认自己的样子。
鲁昭公元年,即公元前541年,由晋赵武推动,鲁襄公二十七年(前 546 年)召开的弭兵大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与第一次相比,晋楚两大国作为主导的形势没有变,只是楚国的令尹由屈建变成了公子围(后来的楚灵王),其着衣用礼,俨然同于国君,篡夺之意早已写在脸上。与会的老江湖当然都看明白了他的心思,以致叔孙豹非常明确地讲:“楚公子美矣,君哉。”本来盟会可以就在公子围的盛装表演和大家的观看中结束,没想到,接着就来了一段插曲。
盟会举行之前,鲁国季武子攻打莒国,占取郓地,莒国人便向盟会控告。正想在国际舞台上一展拳脚的公子围,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于是告于晋曰:“寻盟(重温旧盟)未退,而鲁伐莒,请戮其使。”当时鲁国的使者,正是刚刚判断完公子围的叔孙豹。赵武确认过叔孙豹的为人,尤其是他明白,“莒、鲁争郓,为日久矣,苟无大害于其社稷,可无亢(庇护)也。去(免除)烦宥(宽待)善,莫不竞劝(勉力)”,于是极力向楚国说情。即便是一直处于“一种长不大的幼态持续,一种永恒的年轻,也带着年轻特有的唯我、狂暴、嗜血和抒情”,永远是“无辜的天真”的公子围,也清楚知道赵武的分量,因此结果还算不错,“楚人许之,乃免叔孙”。
当然,按公子围的性格,他不会白白送这么个大人情,是非要立刻找回来不可的——“令尹享赵孟,赋《大明》之首章。”没错,是大雅里的篇章:“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忱,信也。不易,难也。天位,天子之位也。殷适,殷之适嗣也。挟,有也。此段言天意难测,王不易做,天位本属殷商,其教令却难以达于四方(不免为周所取)。杜预注《左传》:“《大明》,诗大雅。首章言文王明明照于下,故能赫赫然盛于上。令尹意在首章,故特称首章,以自广大。”意思再明确不过了,仿佛周代商一样,公子围已经把楚的天命归到自己身上。更有甚者,楚虽大国,毕竟是诸侯,适合用表现君臣相合的小雅,没资格赋当时只能用来明周德的大雅。不过,飞扬跋扈的公子围管不了那么多,他几乎是明明白白地宣示,我就准备这样实质和名义上的双重篡夺,你们能拿我怎么样呢? 老于世务、始终温如冬日的赵武,当然不会拂袖而去,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明白这时候要做什么,因此,他非常恰当地引用了《小雅·小宛》的第二章:“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杜预在此段后注曰:“二章取其各敬(敬谨)尔仪(威仪),天命不又,言天命一去,不可复还,以戒令尹。”“天命不又”,杜预从前人之说,解为天命不复,也有注释认为该是天命不佑的意思,不管哪种,其大义,均是告诫人要恭敬地对待天命。按照通常的推理,赵武似乎违背了自己谨慎的天性,也忘记了弭兵之会的主题,显得有那么点挑衅意味。不过,再回过头来细想一下,如此劝诫在公子围这样性格的人听来,差不多也可以是说,现任楚王天命已尽,该轮到他握住权柄了对吧?
总是这样的,所有谨慎的劝告,最后都可能会变成放肆的鼓励。赵武这个程度的人,我相信他肯定想到了赋诗可能的副作用,并且,再深心一点,可能连公子围的反应都考虑在内了。他甚至会想得更加长远——即便公子围听不懂,后世的博雅君子,总归有听懂的可能吧?沿着这方向,再来看这第二章,就觉得赵武几乎把残酷的事实和可能的对治方案,都用这诗表达了出来。事实是,天命不可能一直钟情在一朝一代一个人身上,它就是那样浩浩荡荡而过,才不管人的喜怒哀惧。而具体到每个活生生的人,则需要万分谨慎,提防那原本钟情于自己的天命,从罅隙里悄悄溜走。
没错,在我看来,诗的前面两句,是谨慎的对治方案——“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齐,正。克,胜。郑笺:“中正通直之人,饮酒虽醉,犹能温藉以胜。”富,甚。《集传》:“彼昏然而不知者,则一于醉而日甚矣。”严粲《诗辑》:“或疑饮酒小节,未必系天命之去留。殊不知荡心败德,纵欲荒政,疏君子而狎近幸,玩寇仇而忘忧患,皆自饮酒启之。”周在开国之初,即有《酒诰》,乃有鉴于殷以酒亡国:“(纣)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助词)惟民怨、庶群(群臣)自酒(私自饮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罪)。”
当然,酒不是不可以喝,只是需要注意时机,比如“厥(其)父母庆(高兴),自洗腆(洁治丰盛的膳食),致(得以)用酒”,比如“饮惟祀(祭祀)”,告诫的是“无彝(经常)酒”,尤其需要“德将无醉(以酒德自助,不至于醉)”。也就是说,此段是以饮酒喻节制,告诫不可肆心——“一个是天生的对诸快乐的欲望,另一个是习得的、趋向最好的东西的意见。这两种型相在我们身上有时一心一意,有时又反目内讧;有时这个掌权,有时那个掌权。当趋向最好的东西的意见凭靠理性引领和掌权时,这种权力的名称就叫节制。可是,若欲望毫无理性地拖曳我们追求种种快乐,并在我们身上施行统治,这种统治就被叫做肆心。”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就是这么说的,“肆心有多种名称,因为它多手多脚,形象多样”,饮酒不能温克,就是“在醉饮方面有僭越的欲望”,会被神话中的百头怪攫走节制,培育肆心。
我觉得就是这样的,赵武虽然温和,但在重大的外交场合,并不会放弃原则去谄媚。他的话里,始终有大义,也有微言,硬朗的骨头全含在温和的外表下,却又揣测着接受方的心思,不致因冒犯而把郑重的外交场合变成轻浮的秀场。用赋诗的方式,赵武既提示了节制的重要,也用自己的行动,谨慎地显现了节制在世间的风姿。
接下来,就是螟蛉蜾蠃一章了。郑笺于“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句下注曰:“藿(菽)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于德者则得之。”没错,跟上引王夫之的意思非常一致:“果蠃辛勤,攫他子以饲其子,兴人之取善于他以教其子。亦如中原之菽,采之者不吝勞而得有获也。”船山话说得温厚,可不知是不是因为想到了自己身处易代之际的情形,不免含着些对鼎革的感叹在里面。中原之菽需劳而得获,蜾蠃之子需辛勤抚育,乃逸乃谚者,天命不予焉。天命不会单单钟情于一家一姓、一朝一代,父兄也未必能够顺利移至子弟,否则,就不会有禅让之道、传灯之理,也不会有中原逐鹿、汤武革命,体天命者,不得不深相诫也——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题,视。脊令,鸟名。载,则。忝,辱。“视彼脊令,则且飞而且鸣矣。我既日斯迈(迈进),则汝亦月斯征(前行)矣。言当各务努力,不可暇逸取祸,恐不及相救恤也。夙兴夜寐,各求无辱于父母而已。”无辱于父母,牵扯到朱熹对此诗主旨的理解,所谓兄弟相诫。其实这告诫人夙兴夜寐、朝乾夕惕的意思,也不妨看成天命垂顾的家族长者对后代的嘱托。即如周公还政于成王,“恐成王壮,治有所淫逸”,故作《无逸》以告诫:“君子所(居官),其(命令副词)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隐,痛也)。相(看)小人,厥(他们的)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欣乐)。既诞(时间长了),否则(于是)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再好的身教和言教,后人哪里就真的会诚恳地学习和遵从呢?担忧着天下后世的周公,也就只好拳拳谆谆,舌敝唇焦。他先是列举历代殷王由无逸到耽乐的过程,并其享国之时间长短,反复指出无逸的重要性。接着就是有周一代的事了,从太王一路数到王文,“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和万民”。讲完这些,忽然话头一转,我们似乎看到周公板起了脸:“呜呼!继自今(从今以后)嗣王(继位君王),则其无淫(过度)于观(观赏)、于逸、于游(嬉游)、于田(田猎)。”不谨慎对待这些,擅自变动先王的政治法度,非如老辈人从善如流,“则若时(就会像这样):不永念厥辟(法度),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尤)同(会同),是丛(聚集)于厥身。”结尾,则是又一次提请式告诫:“呜呼!嗣王其监(鉴戒)于兹(这些)。”从周公反复到有点啰唆的嘱咐不难看出,为政之事是难的,一个不小心,“民否(于是)则厥心违(恨)怨,否则厥口诅祝(诅咒)”。对诅咒也不理睬,生民就将面对更大的灾难——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谷。
交交,小貌。桑扈,鸟名,食肉,因常窃人脯肉脂及膏,故称窃脂,俗呼青雀。率,循。填,尽。寡,寡财。岸,讼也。自,从。谷,生也。“握粟出卜”,义为用粟抵卜资,《日知录》:“古时用钱未广,《诗》《书》皆无货泉之文,而问卜者亦用粟。汉初犹然。”郑笺云:“窃脂肉食,今无肉而循场啄粟,失其天性,不能以自活。可哀哉!我穷尽寡财之人,仍有狱讼之事,无可以自救,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从何能得生?”或者,仍然把此章看作相诫之辞——作为兄弟或亲属的我,本是高贵的天性,现在却不得不面临牢狱之灾,如食粟之窃脂,不在该在的位置上,必将备受欺凌吧。那个自先祖一直维持到现在的天命,还会继续下去吗?
七
文章拖得太长,从头再来看一看诗中每章的意思或许是必要的——首章言追念先人,思继祖德,所谓“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二章以饮酒喻节制,言不可放纵肆心,以免天命不佑。三章言天命无亲,常与善人,诫人须以善好教诲子弟。四章敦促忧劳,毋辱及自己的出身。五章言逸豫肆心导致或将导致的后果,引发怵惕之心。无论此诗主题是兄弟相诫,还是一篇家箴,或者是自警之语,内在的意思,都是反复提醒要无逸,要节制,要以善好为目的,不可罔顾天命,逸豫亡身。
然而,仍然有很多问题没解决——美德到底可教不可教?即便有先祖善好的典型,每一个具体的活人,要怎样才能把那些学到自己身上?或者如小序所言,诗写的是幽王在位的黑暗时代,一个人该怎样处理自己跟当世的关系才好呢?现在,诗只剩下了最后一章,能回答以上复杂的疑问吗?会不会看完这最后一章,我们前面的推测都变成了治丝益棼的臆想?或者换个问法,最后一章要提供怎样强悍的内容,才能收束这首诗看起来并不怎么集中的主题?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温温,和柔貌。恭人,谦逊谨慎的人。如集于木,恐坠也。如临于谷,恐陨也。“如集于木”算得上是妙手偶得,前面三用飞鸟作为兴辞(鸣鸠、脊令、桑扈),此处自然联想到其集(栖止),所谓“群鸟在木上也”。然而,现下那集于木的,却不是飞鸟,而是人。人不能飞,其本性是立于地,现下却只得改变自性,如同居于树木之上。这是以此提醒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坠落下来,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这是贤者自我警惕的样子吧?
《郑笺》于此章曰:“衰乱之世,贤人君子虽无罪犹恐惧。”那意思真是无奈——既处如此之世,贤者虽明知“王臣蹇蹇,非躬之故”,也得结结实实地闭上自己的嘴,把自己好好收拾起来,以期免于大祸。假设照方玉润的说法,这首诗乃所谓“贤者自箴也”:“首章欲承先志,次章慨世多嗜酒失仪,三教子,四勗弟,五、六则卜善自警,无非座右铭……观次章特提‘饮酒’为戒,则必因过量无德,恐致于祸,乃为此以自警;且并勗子弟共相敦勉,‘各敬尔仪’、无忝所生,而时凛薄冰之惧也……总之,圣贤悔过自箴,特因一端以警其余,规小过而全大德,是以愈推而愈广耳。”问题是,贤者如此戒慎恐惧,最后不是沉默就是遯退,那将置祖德于何地呢?那些颂传了无数时代的善好,要这样在贤者的沉默或遯退中流散吗?
坤卦第四爻以阴爻在阴位,居位不正,象当天下否闭之时,无法施展才能,只有谨言慎行,韬光养晦,“括囊”(束紧囊口),信息完全封闭。如此,则能量自然在内部集聚,外在就灰扑扑的看不出异样,则几乎可以无咎无誉。接下来差不多是例行的质疑,即,一个人只知道保护自己,不是太自私了吗?先不说身处幽厉那样的时代,能够不害人且自保,已经非常高明了。即便考虑到外界因素,这个认识已经到达自保级别的人,在括囊过程中,用来调理己身的内在标准,或许恰恰是先祖的善好样子。他们得小心谨慎地把这些好样子想清楚,甚至把他们认识到的所有善好人的样子想清楚,然后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留在这个世界上。比如这首《小宛》的作者,已经惴惴小心、战战兢兢地把自己清晰看到的善好,谨慎地传递到现在了不是?
我没有忘记最初也是最后的问题,美德是不是可教?嗯,大概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或者,认识这个问题,得像苏格拉底确认过的那样,行善本身已经是幸福,此外没有别的幸福。或者,改动一下维特根斯坦的话已足够——就改善你自己好了,那是你为美德传授能做的一切。可能是这样,世上只有一种美德可能的传授方式,那就是改善你自己。是这样,不期待,不绝望,就是踏踏实实地去做眼前的事。
说得明确一点吧,这诗的最后一章,用节制谨慎的形象本身,提供了自足的美德授受方案——就这样一直谨慎下去,行为本身即结果,不用问此外的任何结果。取消了答案,问题本身也就不复存在。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个朋友,当他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变得贪婪和无耻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远离困扰自己的本能魔咒了。就像读这首诗,真心的服膺,非关批评,不用辨析,诚恳地好好体会,老老实实多念几遍就是了——
溫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责任编辑:刘羿群
——《论语·学而》
一
我有个朋友,为人爽朗正派,始终生机勃勃的样子。有一天,他忽然很沮丧地跟我说,人的本性真是太难改变了。原来,他自小被亲生父母舍弃,送给了养父母。养父母明睿节制,给了他很好的身教,为他提供了完善的教育支持,并一直让他跟亲生父母保持着良好关系。工作后,他还会不时拿出一笔钱交给生父母。可随着自己带大的子女生活逐渐陷入窘迫,生父母竟变得无比贪婪,对钱的要求越来越变本加厉。更有甚者,等确认了他的丁克意图后,他们竟开始惦记起他在上海的房产。朋友跟我说,房产问题提出的时候,引起了他的强烈反感,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全部失效,明睿和节制不再起作用,他对亲生父母埋藏甚深的恨意探出头来,计较,凶狠,富有攻击性,内心也逐渐变成了他们的样子。“在鄙视和对抗他们的贪婪和无耻时,我也变成了贪婪和无耻的一部分”,喜欢文学的他这样结束了那次谈话。
看着朋友失魂落魄的样子,我想不出什么话安慰他,因为他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或许,这情形可以转化成一个更明确的提问——美德可以教吗?一个稍有反省精神的人能够意识到的不容置疑的美德,比如智慧、正义、勇气、明智和虔敬,可以通过传授而得吗?具体到朋友身上,当他意识到自己成为贪婪和无耻一部分的时候,是不是恰恰证明了养父母美德教育的失效,从而坐实了人最终不得不屈从于某种遗传的本能?如此,则或许是教育最精华部分的美德授受将以失败定谳,所有前贤累累若丧家狗一样苦心孤诣的育才努力,到最后不是都败给了本能,变成了虚无?
照列奥·施特劳斯的精妙说法,对重要到这种程度(甚至几乎是少数真正值得关心)的问题,我们应该去问那些“不再是学生的老师”,也就是那些“最伟大的心灵”。然而,伟大的心灵实属凤毛麟角,“我们在任何课堂都不可能遇到他们,我们也不可能在任何其他地方遇到,一个时代有一位这样的人活着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因此,要接近他们,最可能的方式,是“以特有的小心”(with the proper care)阅读那些“伟大的书”(the Great Books)。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更加让人无措,“最伟大的心灵在最重要的主题上并不都告诉我们相同的事情;他们的共存状况被彼此的分歧、甚至是极大量的分歧所占据”。即便是同一颗伟大的心灵,在不同的場合有时也会显得自相矛盾,比如关于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就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提出过美德传授的计划,严密,非凡,差不多足以让后人信以为真(否则也不会有人认为柏拉图真的要在地上建成理想国不是)。而在《美诺》的开篇,美诺便问道:“你能不能告诉我,苏格拉底呀,美德可教呢,还是不可教,要靠锻炼习得呢?如果既不能练,又不能学,那是天生分给每一个人呢,还是要通过什么别的方式?”经过一番似乎答非所问(美诺问美德是否可教,苏格拉底反问美德是什么)的复杂程序,苏格拉底的结论仍然模棱两可:“美德可教吗,或者像我们上面所讲的那样,美德可以回忆吗?”也就是说,在本篇临近结尾的时候,跟在《普罗塔戈拉》中一样,苏格拉底并未就美德是否可教给出自己的确定意见,也即,那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便在最伟大的心灵这里,也没有现成的答案。
似乎总是这样,在那些最重要的问题上,高手们永远含糊其辞,就如苏格拉底说出美德传授的非凡计划时,潜台词却是,这计划只有“在全面正义的条件下”才可行。你得小心再小心,才能看出有些话背后的深意。你有时甚至会有点绝望地推测,是否在这些人眼里,“美德的获得纯属偶然,得益于某次幸运的相遇,或某一自我的发展”?对这个视之不见、抟之不得、没个拿捏处的美德问题,或许可以表述为——“美德不可思议地可学(learnable),却并非必然明显地可教。我们能够获取美德,甚至似乎能够学习(learn)美德,却很难证明,我们彼此能够传授或教授美德”。没错,人在这样的困窘中往往无能为力,却又不得不试探着做些什么。这种努力争取,会不会像《诗经》里写的那样:“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二
上面的诗句出自《小雅·小宛》,因为螟蛉和蜾蠃的关系问题,章义历代争论毋绝。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传笺,也是现在看来错得最离谱的。《毛传》:“螟蛉,桑虫也。蜾蠃,蒲卢也。负,持也。”笺云:“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其子。”把传诗前后人们就蜾蠃开的脑洞连起来,差不多情形是这样的——因生物可以转化(《礼记·月令》:“雀入大水为蛤。田鼠化为鴽。”),纯雄无雌、无法生育的蜾蠃(《说文》:“蜾赢,蒲卢,细腰土蜂也。天地之性,细腰,纯雄无子。”)便取螟蛉之子悉心抚育(《乐记》注:“以体曰妪,以气曰姁。谓负而以体,暖之以气,煦之而令变为己子也。”),并加类似咒语的祝祷,而后螟蛉化为蜾蠃(扬雄《法言》:“螟蛉之子殪(死)而逢果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
周作人曾谈到过乾隆年间李元的《蠕范》:“中国博物学向来又原是文人的余技,除了《诗经》《离骚》《尔雅》《本草》的注疏以外没有什么动植物的学问,所以这部书仍然跳不出这窠臼,一方面虽然可以称之曰生物概说,实在也可以叫作造化奇谈,因为里边满装着变化奇怪的传说和故事。二千多年前亚列士多德著《动物志》,凡经其实验者纪录都很精密,至今学者无异言,所未见者乃以传说为据,有极离奇者,我们著者则专取这些,有的含有哲理,有的富于诗趣,这都很有意思,所缺少的便只是科学的真实。”周作人后来“伦理之自然化”的主张,或许就萌孽对于人类生物性的自觉观照:“我不信世上有一部经典,可以千百年来当做人类的教训的,只有记载生物的生活现象的biology(生物学),才可供我们参考,定人类行为的标准。”因此,他下面的主张也就不足为怪:“读一本《昆虫记》,胜过一堆圣经贤传远矣,我之称赞生物学为最有益的青年必读书盖以此也。” 《蠕范》关于蜾蠃螟蛉这段,取的是扬雄一路的话,所谓“蜾蠃善咒”,正是周作人不喜欢的圣经贤传一路。于此路之外,古代另有《本草》学者,“说得较为切实”,比如《证类本草》引陶弘景云:“今一种(蜂),黑色,腰甚细,衔泥于人屋及器物边,作房如并竹管者是也。其生子如粟米大。置中,乃捕取草上青蜘蛛十余枚满中,仍塞口,以拟其子大为粮也。其一种入芦管中者,亦取草上青虫(蠮螉),一名蜾蠃。《诗》人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言细腰之物无雌,皆取青虫教祝,便变成己子,斯为谬矣。造诗者乃可不详,未审夫子何为因其僻耶?岂圣人有缺,多皆类此?”把蜾蠃螟蛉神话直接点破的,该是宋代车若水《脚气集》:“蜾蠃取螟岭,产子于其身上,借其膏血以为养,蜾赢大,螟蛉枯,非变化也。”
话说到这里,已经变得不那么好玩了对吧,此前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现在变成了赤裸裸的杀戮。不过,古人对经传的偏信,有时会催生出一些奇特的东西,就像牛顿,虽然开启了科学主导的现代世界,但他自己却“不赞同日后盛行的观点,亦即认为科学探索的新时代将杜绝迷信,解放人类的心灵。牛顿所有的研究都试图让人类更加虔敬,恭敬地面对上帝的创造。”即便面对由观测而来的事实,人仍然可以选择站在另外一边,“正因为荒谬,所以我相信”,从而在解释的过程中,于缝隙里生出些绝好的意思。
清人程瑶田《释虫小记》,第一条即为“螟蛉蜾蠃异闻记”,详细记载了他对蜾蠃螟蛉的观察认识过程,断定扬雄的祝化说“乃想当然之词”,而由螟蛉生而蜘蛛枯,则得出一个别出心裁的结论:“可知是物(蜾蠃)有子,其必以蜘蛛实之者,岂取其生气?若鳥之伏卵,以其母之气;养蚕者纳蚕子于当胸之衣间,取暖气乃出焉。”不知道让堂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了生气传递之间一荣一枯的残酷现象,从而较为含蓄地指出呢(温厚,而不是兴高采烈地指出残酷的问题,应该算是有良好儒家修养的人的标志之一吧)?或者,他只是不想轻易推翻圣经贤传,而要说明:“余岂敢谓今之所知,必胜于前人,亦不敢谓今人口中古老相受之言之必为传伪也。夫百姓日用而不知,余更不敢谓余能知之也。相与观乎天地之化而已矣。”
三
对圣经贤传的疑问从来没有间断,更不用说现代以来,科学方法已经成为人文学科的最佳范式。周作人推崇的法布尔《昆虫记》,里面就记载着蜾蠃螟蛉弱肉强食的花样,看后几乎要对经传产生重大的幻灭感:“赤条蜂(蜾蠃)对毛毛虫(螟蛉)所做的麻醉工作,目的就是在为未来的婴儿预备食物。它把毛毛虫拖到洞里,在它身上产一个卵。等到幼虫从卵里孵化出来,就可以把毛毛虫当做食物。当然,毛毛虫现在是不会动了。可是它又不能完全死掉,因为如果它死了,尸体很快就会腐烂,就不适宜做赤条蜂幼虫的食物了。所以赤条蜂用它的毒刺,刺进毛毛虫的每一节神经中枢,使它失去运动的能力,只能苟延残喘,自动地充当‘保鲜’食物。赤条蜂高超的麻醉技巧实在令人折服。它清楚地知道,从哪里下针能够起到麻痹作用,又不会导致俘虏死亡,它的麻醉技巧甚至连医学专家都自叹不如。”
科学求真,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想不想接受,事实就是事实,看破了这个局,并深知其不可违忤的人,当然不会逆势而为,而是选择顺势而行。比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吸收了蜾蠃螟蛉之事的科学思路,并自加损益,以证成其“知难行易”之说:“蜾蠃之取螟蛉,蔽而殪之是也,幽而养之非也。蔽而殪之之后,蜾蠃则生卵于螟蛉之体中,及蜾蠃之子长,则以螟蛉之体为粮。所谓幽而养之者,即幽螟蛉以养蜾蠃之子也。是蜾蠃并未变螟蛉为己子也,不过以螟蛉之肉,为己子之粮耳。由此事之发明,令吾人证明一医学之妙术,为蜾蠃行之在人类之先,即用蒙(麻醉)药是也。夫蜾蠃之蔽螟蛉于泥窝之中,即用其蜂螫以灌其毒于螟蛉之脑髓而蒙之,使之醉而不死,活而不动也。若螟蛉立死,则其体即成腐败,不适于为粮矣。若尚生而能动,则必破泥窝而出,而蜾蠃之卵亦必因而破坏,难以保存以待长矣。是故为蜾蠃者,为需要所迫,而创蒙药之术以施之于螟蛉。夫蒙药之术,西医用之以治病者尚不满百年,而不期蜾蠃之用之,已不知几何年代矣。由此观之,凡为需要所迫,不独人类能应运而出,创造发明,即物类亦有此良能也。是行之易,知之难,人类有之,物类亦然。惟人类则终有觉悟之希望,而物类则永无能知之期也。”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个被托马斯·库恩称为“范式”的存在,用来指由定律、学说、实验工具和方法形成的具体范例,通过与这些范例接触,形成了科学传统中多数深造有得者“未可言明的知识”(或者可以称为“必备的常识”)。当范式遭遇挑战甚至颠覆,“科学家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在革命之后就变成了兔子……在一些熟悉的情况中,他必须学习去看一种新的格式塔(Gestalt)。在这样做了之后,他研究的世界在各处看来将与他以前居住的世界彼此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也就是说,在范式革命之后,新的世界观必将形成,人们观看世界的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前的观看方式必须调整——蜾蠃螟蛉的科学事实一经发现,鸭子就乖乖地变成了兔子。
与此同时,在范式转移的过程中,不光新的发现有其重大作用,“甚至阻碍变化的力量也是有用的”,“这种阻力将保证范式不会太轻易地被抛弃,科学家将不会轻易地被反常烦扰,因而导致范式改变的反常必须对现存知识体系的核心提出挑战”。仔细想想,大概不只是科学领域如此,古代习传的所谓学脉,恐怕也是起了这样的范式作用,即如在《诗经》的阐释系统里,范式的阻碍力量一直都在,新的发现不只是对现存范式的核心提出挑战,有时更像是加深对此的理解和体会。
王夫之《诗经稗疏》中也写到过蜾蠃,并曾“自于纸卷中展看”孵化过程,因而赞同陶弘景的意见,“盖果蠃之负螟蛉,与蜜蜂采花酿蜜以食子同。物之初生,必待饲于母。胎生者乳,卵生者哺。细腰之属,则储物以使其自食,计日食尽而能飞,一造化之巧也”。然后结合此章解为:“似字乃似续之似(按嗣续义)……诗之取兴,盖言果蠃辛勤,攫他子以饲其子,兴人之取善于他以教其子。亦如中原之菽,采之者不吝劳而得有获也。释诗者因下有‘似之’之文,遂依附虫声以取义。虫非能知文言六艺者,人之听之,髣佛相似耳。彼蜾蠃者,何尝知何以谓之似,何者谓之我乎?物理不审,而穿凿立说,释诗者之过,非诗之过也。”如此一来,则圣经、贤传也可析之为二,是则是之,非则非之,不必强求一贯,正《齐物论》所谓两行之道也。
四
整部《诗经》,雅凡一百一十一篇,分小大。小雅八十篇,分四节,第一节自《鹿鸣》至《杕杜》九篇,述文武之事,为创业;第二节自《鱼丽》至《菁菁者莪》十三篇,内含六首笙诗,述成康之事,为守业;第三节自《六月》至《无羊》十四篇,述宣王之事,短暂中兴;第四节自《节南山》至《何草不黄》四十四篇,述幽王及其后,礼崩乐坏。一、二两节为正小雅,凡二十二篇,三、四两节为变小雅,凡五十八篇。
正小雅的时代,阔大,丰盈,坦荡无邪,真让人倾慕不置。即便是“猃狁孔棘”,“王事靡盬”,君亦知之而劳之,仍然可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厌厌夜饮,不醉无归”。上既厚下,下乃报上,故虽“我心伤悲”,“忧心忡忡”,仍能歌“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还有归于正小雅的六首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小序申述其义,言自然则曰“万物得由其道也”,“万物得极其高大也”,“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言人世则曰“时和岁丰宜黍稷也”;言伦常则曰“孝子相戒以养也”,“孝子之洁白也”。或许正因为阙辞,小序借此表达的理想更趋完美,似乎要把所有最善的心志都藏放在这里,在言辞的城邦里又再造了一个理想的城邦。是以此回应尘世中最无奈的部分?
想想就有点心凉,虽然有诸多的善好意愿,却总是抵不住事实上的阳一阴二。数量上,正小雅几乎只占变小雅的三分之一;时间上,好的东西总是短暂,而坏的却更为长久,似乎只是一闪念间,时代已经变了,盛大的夏天瞬间过去,凋零的秋天甚至迫人的寒冬已经来临。属于变小雅的《小宛》,已经是幽王(或厉王)之时,非复当年景象——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宛,小貌。鸣鸠,斑鸠。翰,羽。戾,至。明发,将旦而光明开发。朱子谓:“此大夫遭时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故言宛然之小鸟,亦翰飞而至于天矣,则我心之忧伤,岂能不念昔之先人哉。是以明发不寐,而有怀乎父母也。言此以为相戒之端。”有怀的二人,有解为祖先者,有解为文武者,也有如朱子解为父母者,要之,皆为追怀之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祖德可供人追述,在乱世里,已经堪称幸运了不是?
吕叔湘翻译的《初民社会》里讲到,非洲通加人的国王,有位负有特殊责任的传令官,“他的职责是在每日早晨站在王宫大门前,高声赞颂国王先祖的伟业,而继之以责骂现任国王的无能失德”。好,即便这是初民社会的粗率表达,那在《法律篇》中,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柏拉图借人物之口,把这意思表述得非常精密了:“不管怎么说,我们整个政治制度的建设,都是对一种最好和最高尚的生活的模仿。如今,你们是诗人,我们也是同一种类型的诗人,作为最好的戏剧的艺术家和表演者,我们是你们的对手,这种戏剧,只有真正的法律才能使其臻于完善。”
或者可以这样说,好的诗(制作,包括歌曲、故事、论说等)其实是为一个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或用来整顿人们灵魂的秩序,不妨再郑重一些吧,即为一个共同体谨慎地立法。就像荷马,是全希腊的立法者,人们在管理生活和灵魂方面向他学习,“应当按照他的教导来安排我们的全部生活”;或者像赫西俄德,“把诸神的家世教给希腊人,把他们的一些名字、尊荣和技艺教给所有的人,并且说出了他们的外形”;或者像柏拉图传说中的身世那样——“柏拉图的母亲叫珀里克提娥涅(Perictione),是立法者梭伦的后代,柏拉图写《理想国》和《法律篇》时,正是在模仿梭伦。”——“故事、诗由此成了城邦政治教育的更好甚至最好的方式(诗教)。当故事‘口头相传’地‘流传下去’,当‘子孙后代迟早相信了故事’,一种(新的、‘最好和最高尚的’)习俗或宗法就可能依此被塑造或建立起来。”
或许正因为怀有“立法”的心志,起码《诗经》和《诗经》汉代前后的古注,都有一种庄重的粗朴大度。这粗朴大度并非草率,而是人世的大信,是立法者对洞见无比朴素的传达——“如果丧失了大度,深刻無往不堕落成尖刻”。《小宛》的作者,或者正如那个负有责任的传令官,也或者是一个无比谦逊的立法者,怀着万分小心追溯着祖辈的伟业,要把他们的尊荣和外形教给后代人,意图让读诗者有所振拔。当诗人吁请先人的时候,他也同时在提请自己的读者(听众)——尤其可能是自己至亲并负有严肃政治责任的读者,必得在人世中先好好确认自己的样子。
五
鲁昭公元年,即公元前541年,由晋赵武推动,鲁襄公二十七年(前 546 年)召开的弭兵大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与第一次相比,晋楚两大国作为主导的形势没有变,只是楚国的令尹由屈建变成了公子围(后来的楚灵王),其着衣用礼,俨然同于国君,篡夺之意早已写在脸上。与会的老江湖当然都看明白了他的心思,以致叔孙豹非常明确地讲:“楚公子美矣,君哉。”本来盟会可以就在公子围的盛装表演和大家的观看中结束,没想到,接着就来了一段插曲。
盟会举行之前,鲁国季武子攻打莒国,占取郓地,莒国人便向盟会控告。正想在国际舞台上一展拳脚的公子围,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于是告于晋曰:“寻盟(重温旧盟)未退,而鲁伐莒,请戮其使。”当时鲁国的使者,正是刚刚判断完公子围的叔孙豹。赵武确认过叔孙豹的为人,尤其是他明白,“莒、鲁争郓,为日久矣,苟无大害于其社稷,可无亢(庇护)也。去(免除)烦宥(宽待)善,莫不竞劝(勉力)”,于是极力向楚国说情。即便是一直处于“一种长不大的幼态持续,一种永恒的年轻,也带着年轻特有的唯我、狂暴、嗜血和抒情”,永远是“无辜的天真”的公子围,也清楚知道赵武的分量,因此结果还算不错,“楚人许之,乃免叔孙”。
当然,按公子围的性格,他不会白白送这么个大人情,是非要立刻找回来不可的——“令尹享赵孟,赋《大明》之首章。”没错,是大雅里的篇章:“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忱,信也。不易,难也。天位,天子之位也。殷适,殷之适嗣也。挟,有也。此段言天意难测,王不易做,天位本属殷商,其教令却难以达于四方(不免为周所取)。杜预注《左传》:“《大明》,诗大雅。首章言文王明明照于下,故能赫赫然盛于上。令尹意在首章,故特称首章,以自广大。”意思再明确不过了,仿佛周代商一样,公子围已经把楚的天命归到自己身上。更有甚者,楚虽大国,毕竟是诸侯,适合用表现君臣相合的小雅,没资格赋当时只能用来明周德的大雅。不过,飞扬跋扈的公子围管不了那么多,他几乎是明明白白地宣示,我就准备这样实质和名义上的双重篡夺,你们能拿我怎么样呢? 老于世务、始终温如冬日的赵武,当然不会拂袖而去,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明白这时候要做什么,因此,他非常恰当地引用了《小雅·小宛》的第二章:“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杜预在此段后注曰:“二章取其各敬(敬谨)尔仪(威仪),天命不又,言天命一去,不可复还,以戒令尹。”“天命不又”,杜预从前人之说,解为天命不复,也有注释认为该是天命不佑的意思,不管哪种,其大义,均是告诫人要恭敬地对待天命。按照通常的推理,赵武似乎违背了自己谨慎的天性,也忘记了弭兵之会的主题,显得有那么点挑衅意味。不过,再回过头来细想一下,如此劝诫在公子围这样性格的人听来,差不多也可以是说,现任楚王天命已尽,该轮到他握住权柄了对吧?
总是这样的,所有谨慎的劝告,最后都可能会变成放肆的鼓励。赵武这个程度的人,我相信他肯定想到了赋诗可能的副作用,并且,再深心一点,可能连公子围的反应都考虑在内了。他甚至会想得更加长远——即便公子围听不懂,后世的博雅君子,总归有听懂的可能吧?沿着这方向,再来看这第二章,就觉得赵武几乎把残酷的事实和可能的对治方案,都用这诗表达了出来。事实是,天命不可能一直钟情在一朝一代一个人身上,它就是那样浩浩荡荡而过,才不管人的喜怒哀惧。而具体到每个活生生的人,则需要万分谨慎,提防那原本钟情于自己的天命,从罅隙里悄悄溜走。
没错,在我看来,诗的前面两句,是谨慎的对治方案——“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齐,正。克,胜。郑笺:“中正通直之人,饮酒虽醉,犹能温藉以胜。”富,甚。《集传》:“彼昏然而不知者,则一于醉而日甚矣。”严粲《诗辑》:“或疑饮酒小节,未必系天命之去留。殊不知荡心败德,纵欲荒政,疏君子而狎近幸,玩寇仇而忘忧患,皆自饮酒启之。”周在开国之初,即有《酒诰》,乃有鉴于殷以酒亡国:“(纣)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助词)惟民怨、庶群(群臣)自酒(私自饮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罪)。”
当然,酒不是不可以喝,只是需要注意时机,比如“厥(其)父母庆(高兴),自洗腆(洁治丰盛的膳食),致(得以)用酒”,比如“饮惟祀(祭祀)”,告诫的是“无彝(经常)酒”,尤其需要“德将无醉(以酒德自助,不至于醉)”。也就是说,此段是以饮酒喻节制,告诫不可肆心——“一个是天生的对诸快乐的欲望,另一个是习得的、趋向最好的东西的意见。这两种型相在我们身上有时一心一意,有时又反目内讧;有时这个掌权,有时那个掌权。当趋向最好的东西的意见凭靠理性引领和掌权时,这种权力的名称就叫节制。可是,若欲望毫无理性地拖曳我们追求种种快乐,并在我们身上施行统治,这种统治就被叫做肆心。”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就是这么说的,“肆心有多种名称,因为它多手多脚,形象多样”,饮酒不能温克,就是“在醉饮方面有僭越的欲望”,会被神话中的百头怪攫走节制,培育肆心。
我觉得就是这样的,赵武虽然温和,但在重大的外交场合,并不会放弃原则去谄媚。他的话里,始终有大义,也有微言,硬朗的骨头全含在温和的外表下,却又揣测着接受方的心思,不致因冒犯而把郑重的外交场合变成轻浮的秀场。用赋诗的方式,赵武既提示了节制的重要,也用自己的行动,谨慎地显现了节制在世间的风姿。
六
接下来,就是螟蛉蜾蠃一章了。郑笺于“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句下注曰:“藿(菽)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于德者则得之。”没错,跟上引王夫之的意思非常一致:“果蠃辛勤,攫他子以饲其子,兴人之取善于他以教其子。亦如中原之菽,采之者不吝勞而得有获也。”船山话说得温厚,可不知是不是因为想到了自己身处易代之际的情形,不免含着些对鼎革的感叹在里面。中原之菽需劳而得获,蜾蠃之子需辛勤抚育,乃逸乃谚者,天命不予焉。天命不会单单钟情于一家一姓、一朝一代,父兄也未必能够顺利移至子弟,否则,就不会有禅让之道、传灯之理,也不会有中原逐鹿、汤武革命,体天命者,不得不深相诫也——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题,视。脊令,鸟名。载,则。忝,辱。“视彼脊令,则且飞而且鸣矣。我既日斯迈(迈进),则汝亦月斯征(前行)矣。言当各务努力,不可暇逸取祸,恐不及相救恤也。夙兴夜寐,各求无辱于父母而已。”无辱于父母,牵扯到朱熹对此诗主旨的理解,所谓兄弟相诫。其实这告诫人夙兴夜寐、朝乾夕惕的意思,也不妨看成天命垂顾的家族长者对后代的嘱托。即如周公还政于成王,“恐成王壮,治有所淫逸”,故作《无逸》以告诫:“君子所(居官),其(命令副词)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隐,痛也)。相(看)小人,厥(他们的)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欣乐)。既诞(时间长了),否则(于是)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再好的身教和言教,后人哪里就真的会诚恳地学习和遵从呢?担忧着天下后世的周公,也就只好拳拳谆谆,舌敝唇焦。他先是列举历代殷王由无逸到耽乐的过程,并其享国之时间长短,反复指出无逸的重要性。接着就是有周一代的事了,从太王一路数到王文,“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和万民”。讲完这些,忽然话头一转,我们似乎看到周公板起了脸:“呜呼!继自今(从今以后)嗣王(继位君王),则其无淫(过度)于观(观赏)、于逸、于游(嬉游)、于田(田猎)。”不谨慎对待这些,擅自变动先王的政治法度,非如老辈人从善如流,“则若时(就会像这样):不永念厥辟(法度),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尤)同(会同),是丛(聚集)于厥身。”结尾,则是又一次提请式告诫:“呜呼!嗣王其监(鉴戒)于兹(这些)。”从周公反复到有点啰唆的嘱咐不难看出,为政之事是难的,一个不小心,“民否(于是)则厥心违(恨)怨,否则厥口诅祝(诅咒)”。对诅咒也不理睬,生民就将面对更大的灾难——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谷。
交交,小貌。桑扈,鸟名,食肉,因常窃人脯肉脂及膏,故称窃脂,俗呼青雀。率,循。填,尽。寡,寡财。岸,讼也。自,从。谷,生也。“握粟出卜”,义为用粟抵卜资,《日知录》:“古时用钱未广,《诗》《书》皆无货泉之文,而问卜者亦用粟。汉初犹然。”郑笺云:“窃脂肉食,今无肉而循场啄粟,失其天性,不能以自活。可哀哉!我穷尽寡财之人,仍有狱讼之事,无可以自救,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从何能得生?”或者,仍然把此章看作相诫之辞——作为兄弟或亲属的我,本是高贵的天性,现在却不得不面临牢狱之灾,如食粟之窃脂,不在该在的位置上,必将备受欺凌吧。那个自先祖一直维持到现在的天命,还会继续下去吗?
七
文章拖得太长,从头再来看一看诗中每章的意思或许是必要的——首章言追念先人,思继祖德,所谓“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二章以饮酒喻节制,言不可放纵肆心,以免天命不佑。三章言天命无亲,常与善人,诫人须以善好教诲子弟。四章敦促忧劳,毋辱及自己的出身。五章言逸豫肆心导致或将导致的后果,引发怵惕之心。无论此诗主题是兄弟相诫,还是一篇家箴,或者是自警之语,内在的意思,都是反复提醒要无逸,要节制,要以善好为目的,不可罔顾天命,逸豫亡身。
然而,仍然有很多问题没解决——美德到底可教不可教?即便有先祖善好的典型,每一个具体的活人,要怎样才能把那些学到自己身上?或者如小序所言,诗写的是幽王在位的黑暗时代,一个人该怎样处理自己跟当世的关系才好呢?现在,诗只剩下了最后一章,能回答以上复杂的疑问吗?会不会看完这最后一章,我们前面的推测都变成了治丝益棼的臆想?或者换个问法,最后一章要提供怎样强悍的内容,才能收束这首诗看起来并不怎么集中的主题?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温温,和柔貌。恭人,谦逊谨慎的人。如集于木,恐坠也。如临于谷,恐陨也。“如集于木”算得上是妙手偶得,前面三用飞鸟作为兴辞(鸣鸠、脊令、桑扈),此处自然联想到其集(栖止),所谓“群鸟在木上也”。然而,现下那集于木的,却不是飞鸟,而是人。人不能飞,其本性是立于地,现下却只得改变自性,如同居于树木之上。这是以此提醒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坠落下来,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这是贤者自我警惕的样子吧?
《郑笺》于此章曰:“衰乱之世,贤人君子虽无罪犹恐惧。”那意思真是无奈——既处如此之世,贤者虽明知“王臣蹇蹇,非躬之故”,也得结结实实地闭上自己的嘴,把自己好好收拾起来,以期免于大祸。假设照方玉润的说法,这首诗乃所谓“贤者自箴也”:“首章欲承先志,次章慨世多嗜酒失仪,三教子,四勗弟,五、六则卜善自警,无非座右铭……观次章特提‘饮酒’为戒,则必因过量无德,恐致于祸,乃为此以自警;且并勗子弟共相敦勉,‘各敬尔仪’、无忝所生,而时凛薄冰之惧也……总之,圣贤悔过自箴,特因一端以警其余,规小过而全大德,是以愈推而愈广耳。”问题是,贤者如此戒慎恐惧,最后不是沉默就是遯退,那将置祖德于何地呢?那些颂传了无数时代的善好,要这样在贤者的沉默或遯退中流散吗?
坤卦第四爻以阴爻在阴位,居位不正,象当天下否闭之时,无法施展才能,只有谨言慎行,韬光养晦,“括囊”(束紧囊口),信息完全封闭。如此,则能量自然在内部集聚,外在就灰扑扑的看不出异样,则几乎可以无咎无誉。接下来差不多是例行的质疑,即,一个人只知道保护自己,不是太自私了吗?先不说身处幽厉那样的时代,能够不害人且自保,已经非常高明了。即便考虑到外界因素,这个认识已经到达自保级别的人,在括囊过程中,用来调理己身的内在标准,或许恰恰是先祖的善好样子。他们得小心谨慎地把这些好样子想清楚,甚至把他们认识到的所有善好人的样子想清楚,然后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留在这个世界上。比如这首《小宛》的作者,已经惴惴小心、战战兢兢地把自己清晰看到的善好,谨慎地传递到现在了不是?
我没有忘记最初也是最后的问题,美德是不是可教?嗯,大概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或者,认识这个问题,得像苏格拉底确认过的那样,行善本身已经是幸福,此外没有别的幸福。或者,改动一下维特根斯坦的话已足够——就改善你自己好了,那是你为美德传授能做的一切。可能是这样,世上只有一种美德可能的传授方式,那就是改善你自己。是这样,不期待,不绝望,就是踏踏实实地去做眼前的事。
说得明确一点吧,这诗的最后一章,用节制谨慎的形象本身,提供了自足的美德授受方案——就这样一直谨慎下去,行为本身即结果,不用问此外的任何结果。取消了答案,问题本身也就不复存在。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个朋友,当他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变得贪婪和无耻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远离困扰自己的本能魔咒了。就像读这首诗,真心的服膺,非关批评,不用辨析,诚恳地好好体会,老老实实多念几遍就是了——
溫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责任编辑:刘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