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加强和规范护理实验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护理实验室 实验管理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390-01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实验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手段之一。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强化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护理实验教学工作中,对如何加强护理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作了初步探讨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加强护理实验管理措施
1.1 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理实验课始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培养、锻炼护生的技能,而且应该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理实验课始终,这样既可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护理实验教学中,有些技能的训练,必须在学生自身上进行,如输液、注射等操作,我们结合这些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巩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苦练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对患者高度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思想。
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必须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在各科的护理操作训练中,从用物准备、解释查对,到操作步骤、用物整理,尽可能模拟医院实际情况进行仿真人的操作示范与训练。重视和强调护理工作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严谨认真、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使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很快适应护理工作,受到患者的好评。实践证明,在护理实验教学中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能使护生在训练中热爱专业,吃苦耐劳,刻苦学习,技术上精益求精,掌握过硬的本领,能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
1.2 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护理实验操作用物,品种繁多,功能各异,应将实验物品分类放置,标定标签,定期清理并及时处理陈旧老化物品。有些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洗胃机等,一年中使用的次数和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保管状态,因此要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认真保养,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各种物品和仪器保持良好状态,使它们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效能。在实验物品的使用管理中,要根据每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做到有序管理,做好每一节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使主讲教师随时有配套齐全、功能完好的物品可用,协助教师做好物品的发放和回收工作,搞好护理实验室的环境管理,营造一个清洁、整齐、舒适、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的各种制度,是加强实验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1]。
1.3 实行实验室开放式管理
以往护理实验室管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实验管理方法陈旧、封闭,因而单调、枯燥无味,学生积极性不高,练习的时间少,很多复杂的实验学生只能做一次。由于时间原因,有的学生甚至连一次都轮不上,大多数学生一堂课下来学到的技能技巧很少,根本谈不上熟练,致使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连基本的操作程序都无印象,甚至根本不会。这种半封闭实验室式管理方法,不仅影响教学质量,更违背了素质教育规律,而且还严重制约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一状况,改革了原有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式管理,每上一次实验课,课余和周末时间对学生开放。实验班级多时我们采取“四定”措施,即定人、定位、定设备、定时间段,充分合理使用护理实验室,并设立实验小组长,及时处理或报告本组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增强学生自觉爱护教学设备仪器,节约药品的责任心,较好地纠正了护理实验室开放式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调动了学生自觉苦练基本功的积极性。
1.4 严格实验考核方法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护理技术。实踐性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学生掌握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特别重视实验小组长的提前培训。在护理实验课中让他们充当“小先生”的角色,促进学生的互教互学,能及时面向全体学生,克服过去光靠教师一人而顾此失彼的不足,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动手积极性。
在实验考核中,健全了实验考核制度,实行了平时阶段性考查与课终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独立记载了每个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成绩,以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使他们始终保持最佳的状态。在实验考核评分标准设置上,立足于操作技能的达标和规范化,立足于与平常的实验要求一致,立足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严格把好实验考核关,能提高学生参加护理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1.5 加强与护理理论课教学的配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护理实验课的效率,关键是要重视理论课后、实验课前的预习,避免学生不熟悉实验程序而造成时间不够,把注意力放在“想”上,而不是“做”上,从而影响实验课效率。我们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重视实验课教师的示教;(2)应用电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操作;(3)让学生示范并讲评;(4)举行操作技术小比赛;(5)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2]。
2 加强护理实验课管理的几点体会
2.1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学已非简单的铺床、打针、发药,而是已成为独立的学科,临床护理实践正向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转化。作为一名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开阔视野的协助带教教师,除具备娴熟的技能外,还应具备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如果仅仅依靠在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就享用终身,势必会成为时代的“弃儿”,并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为此,实验教师应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更新和提高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养成自觉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的良好习惯,多年来学校对实验教师队伍比较重视,鼓励继续深造,提倡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继续教育,给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体会到只有不断“充电”,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护理学实验项目多,其中部分操作如各种生活护理、注射、输液,是在学生之间进行真人操作,所以每项实验用物的准备、清洁、消毒,都必须按要求一丝不苟完成,故每次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十分复杂、严谨。如进行各种“注射法”操作前,要严格按无菌技术的要求消毒所需的纱布块、棉签,配制碘酊、酒精,认真检查药物、输液器、注射器的质量、有效期等,以免疏忽,酿成事故。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格把关,杜绝意外事件发生。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体会到,实验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形成严谨的工作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操作的安全性,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2.3 要有良好的协调工作技巧
在实验管理工作中,实验教师协调好各个任课教师和班级的学习委员及课代表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是上好每节实验课的关键。实验教师在实验前后一定要加强与任课教师和班级学生的沟通和联系,以便于及时了解实验进展情况和实验结果,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准备实验和提高实验课的质量。要统筹安排实验时间,做好每一次实验课后的训练安排,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护理实验室的有效使用率,做到物尽其能,并且能保证教学进度。通过重视实验工作的协调作用,还有利于各班级进行评比,以增强学生爱护实验物品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做好实验室登记制度和管理。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护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作为护理实验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护理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谭白梅. 中专实验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右江医学, 2003, 31(1): 88-89.
[2] 郑云慧, 苏桦. 护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之探索[J]. 天津护理, 2003, 11(5): 244-255.
作者简介:李亚磊(1986年-),女,汉族,河南新密,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护理学方向研究工作.
【关键词】 护理实验室 实验管理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390-01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实验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手段之一。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强化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护理实验教学工作中,对如何加强护理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作了初步探讨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加强护理实验管理措施
1.1 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理实验课始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培养、锻炼护生的技能,而且应该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理实验课始终,这样既可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护理实验教学中,有些技能的训练,必须在学生自身上进行,如输液、注射等操作,我们结合这些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巩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苦练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对患者高度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思想。
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必须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在各科的护理操作训练中,从用物准备、解释查对,到操作步骤、用物整理,尽可能模拟医院实际情况进行仿真人的操作示范与训练。重视和强调护理工作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严谨认真、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使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很快适应护理工作,受到患者的好评。实践证明,在护理实验教学中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能使护生在训练中热爱专业,吃苦耐劳,刻苦学习,技术上精益求精,掌握过硬的本领,能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
1.2 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护理实验操作用物,品种繁多,功能各异,应将实验物品分类放置,标定标签,定期清理并及时处理陈旧老化物品。有些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洗胃机等,一年中使用的次数和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保管状态,因此要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认真保养,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各种物品和仪器保持良好状态,使它们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效能。在实验物品的使用管理中,要根据每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做到有序管理,做好每一节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使主讲教师随时有配套齐全、功能完好的物品可用,协助教师做好物品的发放和回收工作,搞好护理实验室的环境管理,营造一个清洁、整齐、舒适、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的各种制度,是加强实验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1]。
1.3 实行实验室开放式管理
以往护理实验室管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实验管理方法陈旧、封闭,因而单调、枯燥无味,学生积极性不高,练习的时间少,很多复杂的实验学生只能做一次。由于时间原因,有的学生甚至连一次都轮不上,大多数学生一堂课下来学到的技能技巧很少,根本谈不上熟练,致使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连基本的操作程序都无印象,甚至根本不会。这种半封闭实验室式管理方法,不仅影响教学质量,更违背了素质教育规律,而且还严重制约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一状况,改革了原有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式管理,每上一次实验课,课余和周末时间对学生开放。实验班级多时我们采取“四定”措施,即定人、定位、定设备、定时间段,充分合理使用护理实验室,并设立实验小组长,及时处理或报告本组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增强学生自觉爱护教学设备仪器,节约药品的责任心,较好地纠正了护理实验室开放式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调动了学生自觉苦练基本功的积极性。
1.4 严格实验考核方法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护理技术。实踐性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学生掌握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特别重视实验小组长的提前培训。在护理实验课中让他们充当“小先生”的角色,促进学生的互教互学,能及时面向全体学生,克服过去光靠教师一人而顾此失彼的不足,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动手积极性。
在实验考核中,健全了实验考核制度,实行了平时阶段性考查与课终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独立记载了每个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成绩,以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使他们始终保持最佳的状态。在实验考核评分标准设置上,立足于操作技能的达标和规范化,立足于与平常的实验要求一致,立足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严格把好实验考核关,能提高学生参加护理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1.5 加强与护理理论课教学的配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护理实验课的效率,关键是要重视理论课后、实验课前的预习,避免学生不熟悉实验程序而造成时间不够,把注意力放在“想”上,而不是“做”上,从而影响实验课效率。我们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重视实验课教师的示教;(2)应用电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操作;(3)让学生示范并讲评;(4)举行操作技术小比赛;(5)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2]。
2 加强护理实验课管理的几点体会
2.1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学已非简单的铺床、打针、发药,而是已成为独立的学科,临床护理实践正向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转化。作为一名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开阔视野的协助带教教师,除具备娴熟的技能外,还应具备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如果仅仅依靠在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就享用终身,势必会成为时代的“弃儿”,并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为此,实验教师应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更新和提高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养成自觉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的良好习惯,多年来学校对实验教师队伍比较重视,鼓励继续深造,提倡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继续教育,给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体会到只有不断“充电”,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护理学实验项目多,其中部分操作如各种生活护理、注射、输液,是在学生之间进行真人操作,所以每项实验用物的准备、清洁、消毒,都必须按要求一丝不苟完成,故每次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十分复杂、严谨。如进行各种“注射法”操作前,要严格按无菌技术的要求消毒所需的纱布块、棉签,配制碘酊、酒精,认真检查药物、输液器、注射器的质量、有效期等,以免疏忽,酿成事故。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格把关,杜绝意外事件发生。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体会到,实验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形成严谨的工作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操作的安全性,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2.3 要有良好的协调工作技巧
在实验管理工作中,实验教师协调好各个任课教师和班级的学习委员及课代表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是上好每节实验课的关键。实验教师在实验前后一定要加强与任课教师和班级学生的沟通和联系,以便于及时了解实验进展情况和实验结果,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准备实验和提高实验课的质量。要统筹安排实验时间,做好每一次实验课后的训练安排,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护理实验室的有效使用率,做到物尽其能,并且能保证教学进度。通过重视实验工作的协调作用,还有利于各班级进行评比,以增强学生爱护实验物品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做好实验室登记制度和管理。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护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作为护理实验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护理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谭白梅. 中专实验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右江医学, 2003, 31(1): 88-89.
[2] 郑云慧, 苏桦. 护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之探索[J]. 天津护理, 2003, 11(5): 244-255.
作者简介:李亚磊(1986年-),女,汉族,河南新密,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护理学方向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