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总会洗手间泛红的灯光下,衣着暴露的年轻女子进进出出,对镜整理妆容。有人换下脏了的背心露出乳房,有人把刚挣来的一叠钞票塞进内裤,有人冲着电话撕扯喉咙:“别让我看见你老婆。”
2000年,一段6分钟的偷拍视频《洗手间》给艺术家崔岫闻带来了国际声望,也带来了争议。这段作品后来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崔岫闻获得全球华人女性艺术家大奖,至今117个个展中,有70%是国际展览。国内因此发酵出了一桩新闻事件,讨论的话题在于,艺术家该不该这么做?
“《洗手间》是我进入当代艺术思考语境的开始。”崔岫闻说。在此之前,女性是她最关注的形象,“性”是她的油画里最多的主题,早年大学毕业作品就被遮挡了“敏感部位”才勉强获得展出。此后,她的创作重心从油画转向录影。
如今,当崔岫闻的个展再次出现在沪申画廊的展厅时,从前画作里的年轻男女已无迹可寻。裸露的肉体、凌厉的眼神、浓重的色彩不见了,密集的线条成了她装置作品的主角,粗浅不一的黑白丝线如同变异的琴弦,一根红线横亘其中,仿佛要从中跳跃出来。
物质淡到无形,像是摆脱日常生活,进入全新的三维空间。崔岫闻这样定义自己的改变:“青春期生命力鲜活旺盛,思想空间没有超越物质层面,相对青涩。当你的人生到了一个阶段,就开始学会从具体中抽离出来。”
洗手间里的人性
十多年过去,仍有国外策展人来询问她,关于《洗手间》这段视频的来龙去脉。
1998年的一天,受收藏家之邀,崔岫闻和三个女艺术家朋友到北京的一家豪华夜总会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观光式地在舞池内外转了一圈之后,她鬼使神差地去了趟洗手间,“那是我唯一没进去的空间,而我当时并不需要上厕所。”
相对于舞厅的繁华虚幻,洗手间的真实和残忍让她震撼。妖娆的女子旁若无人地换内衣,保洁员穿梭在“小姐”之间,神情淡漠。“这是一个公共空间,相对于全体女性,此刻这个空间的功能已经完全被异化、延展,这里的每一个女人都绝对地认为这个空间唯她独有,她可以在这里肆意地做着一个女人在自己私密空间做的所有的事情,而视她人的存在如空气。”
走出夜总会,这些画面在记忆里挥之不去,内心的触动却不知如何表达。之后的两年,她一直在寻找一种方式把感想传递出去,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录像。在做电视媒体的朋友帮助下得到一台微型偷拍设备,模仿“小姐”的打扮,偷拍计划便开始了。
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每晚11点到凌晨2点,崔岫闻准时在洗手间出现。除了偶尔有小姐突然握住她夹着摄像机的胳膊,只为看看时间之类的惊险,或是被保洁员注意而假装如厕,拍摄的过程基本顺利。最终剪辑出的6分多钟视频,在世纪剧院的一个主题影像展上播放。
幽暗的灯光,暴露的女性,洗手间里的生存空间让这段短短的视频瞬间“走红”。采访、展约纷至沓来,崔岫闻一度成为媒体的焦点,2003年曾引来诉讼,艺术家偷拍洗手间成了彼时轰动的新闻,官司胜诉后争议仍在。她不讳言,“在当时,它(这个展览)对我的一生意义重大。”正是这个展览,让她受到了国外策展人的关注。
争议和不解,崔岫闻如今不愿再提起,但这个作品的启示仍在,“《洗手间》里存在的问题,属于全世界都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法律、人性层面上的,时间、空间上的概念的关系,在作品里边都呈现出来了。包括人,通过人的思考,或者通过人的需求,不经意地把一个空间的功能改变了。社会背景、体制背景的东西都在里边,包括女人的命运、女人的基本生存和这个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些问题。”
也因为《洗手间》艺术表达的成功,她把重心从油画转入录影,摄影、视频、装置,她都有所涉猎。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因而延续下来。在后来的视频《地铁》里,一个中年女子在面向她站着的两个男性中间,左右顾盼撕着干裂的嘴皮,十几分钟的动作被崔岫闻用了3个小时来慢放。影像越来越慢,慢到几乎时空停滞,日常的画面也逐渐淡去,直到完全剥离。
把从前的自己打碎
像是要把从前的自己打碎,近几年崔岫闻的风格全变了。单色的绘画、黑白的线条,取代了之前细致入微的具体画面,作品差异之大,不像是出自一人之手。
崔岫闻说,这些艺术手法本没有主次和取舍,“是道和术的关系”。“当你被一种技术控制而无法从思想上超越它的时候,你只能受控于技术,比如油画、雕塑、摄影、video,等等。当你放下油画的技能是否还能艺术创作?而当你能够将生命中的支点都放下的时候,比如油画、雕塑等,比如某个人的支撑,还能够艺术创作,就基本进到相对自由的空间中了。”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转换,为的是探求更深的思想空间。
不再局限于女性艺术家的感性体会,她把眼光放到了更深的精神维度。最新展出的装置系列《轮回》和《琴瑟》,线条从平面到立体,从墙面跃入空间,崔岫闻希望能“用艺术的方式探索人类未知空间的可能性”。为此,她专门查字典找到了这两个词的意思。金丝楠木牵扯着密集的黑白线条,加之“琴瑟”的文学意象,想表达的正是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男女之间的美好、纯洁。
“转变有时候就是一个觉悟的事儿。”去年的个展展出后,许多人问过她,为什么作品风格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她笑笑,并不愿多作解释,更不愿把它归因于生活中的某个细节。在她看来,有的艺术家关心表面的社会批判,有的艺术家则关心人性深处。虽然之前的作品也多观照社会现象,但现在她要走的路一定是后者。
4年前,水墨作品《真空妙有》的公开发表受到好评,传统山水画元素置于抽象的构图当中,宁静中透出情感——朋友建议她,延续这个方向一直做下去会很好,但被崔岫闻自我否定了。她说她会改变,也会继续抽象下去,“当你的思维进入到抽象的情境中,看事物的视角和认知都会改变,视觉上也会相应有变化。即便还会用具象表达,但思想已经不在具象层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