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6A-1488-03
在医护人员队伍中,护理人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医疗执业环境的问题,造成许多人不太愿意从事护理工作。据了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护士占总人口的比例为0.5%,而我国这一比例为0.1%,以此计算,我国尚缺数百万护士。有资料显示,在护士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全国每年有20%的护士离开护士行业。护理队伍流失严重,工作辛苦、风险大、心理负担重等是护士流失的重要因素。现分析基层医院急诊护士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资料
我院是1所拥有230张床位的二级甲等区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分为急诊抢救、留观病房、门急诊输液三大部分,设急诊抢救床3张,留观病床12张,输液室24h开放,平均每天输液量为90例~120例。目前,护士12名,包括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4名,护士4名;本科2名,大专3名,中专7名;年龄22岁~40岁,平均年龄33岁。2004年~2006年急诊科共有6名护士调离、换岗,有停薪留职、改行或到其他辅助科室等。
2护士流失原因分析
2.1工作压力大急诊科是急、危、重症病人集中场所,24h处于紧急状态,且对工作量、服务对象的情况难以预见,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急诊护士身心疲劳,易出现各种生理症状。随着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人们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之工作量大,急诊科护士既要完成常规的抢救工作,又要保证护理文书的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急诊科性质决定护士多数时间用于救治和护理记录,导致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关系紧张,增加了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的负性影响,使其承受较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由于医院条件所限,功能科室及I临床二线医生在家备班,护士除完成常规工作外还要处理大量的非护理工作如联系功能科室值班人员,通知备班医生,联系救护车等。这些均使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产生较剧烈的心理应激反应。
2.2夜班轮换频繁医院的护理工作有昼夜连续的特点,护士排班采取三班制,中夜班是急诊病人就诊高峰期,按照执业法规定新上岗人员无执业证书不得单独值班,目前仅有6名护士参加值夜班,班次轮换频繁,平均每名护士每周3个夜班,2个中班。频繁的轮班,对护士的家庭生活影响较大,同时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理节律,造成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产生精神状态差,易疲劳等不良心理状态。夜班对护士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已成为护理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北京某医院调查,因身体健康原因而调离护理岗位占流失总数的31.5%。
2.3护士编制不足按照医院病床与护士的比例1:0.4配备,很多医院还达不到这个标准。一些医院为了减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以低月薪聘用合同护士,正规编制的队伍逐渐被临时聘用的护士所代替。调查显示,在广州一些三甲医院,值白班护士平均每人至少要负责15例病人,公休日、节假日和夜班的护士则平均每人要负责至少40例病人。每年因为不堪重负而被调离护理一线的护士几乎每所医院都有。随着现代护理的发展,护理工作内涵不断扩大,护士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执行医嘱,同时还承担着护理者、管理者、协调者等多重角色,而护士编制未增加,大多数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长期紧张的脑力、体力付出,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急诊科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许多护士通过各种途径离职、换岗,人员却未及时得到补充,频繁的人员流动,使护士不能安心本职工作。
2.4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急诊科是急诊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医疗服务具有复杂性、多专业性、多需求性。病人就诊时间、人数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病人在急诊逗留时间短,护患接触、交流时间少,使急诊成为医院护患纠纷易发场所。就诊的病人都比较急,情绪激动,言语过激,不易沟通。护理人员的每次护理行为都可能成为1个有利或不利的证据。稍有不慎,处理不当便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护患关系紧张,随时会发生医院暴力,大多数护士在平时工作中经常受到病人无端的指责和辱骂。尤其是夜间医护人员少,常遇到酗酒、吸毒、有暴力倾向社会人员就诊,这类人员经常辱骂医护人员,破坏医院公共设施,无理取闹,甚至打伤医护人员,而医护人员不能反抗。护士恐惧值夜班,思想包袱重,易发生差错事故,并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护士的心理压力大,与文献报道的急诊护士心理状态不佳检出率最高相一致。许多护士宁愿到其他一线科室,而不愿意在急诊科工作。
2.5工作环境差医院是一个易产生焦虑的场所,而急诊科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场所,工作空间狭小,人员拥挤,繁杂的噪声和喧闹声,各种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血液、呕吐物、分泌物,有害的致病因子威胁,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应对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愤怒、悲伤、绝望、发泄等情绪变化,以及各种危重病人的病情均对护士造成不良刺激。基层医院在仪器设备配备上,急诊科与病房相比,医疗仪器落后,抢救设备缺乏,在急诊病人多的情况下,给病人快速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增加了困难,同时也会加重急诊科护士的思想和工作负担。
2.6管理者不重视,护士福利待遇差 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护,许多政策倾向于医疗,护士是医院这个大环境中的弱势群体,经常不被重视。由于护士多为中专学历,且对护士只重使用而不注重培养,晋升技术职务和接受继续教育难的现象亦大大损伤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而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对护理技术价值在护理收费及护士的劳务报酬中却没有得到体现。护理服务价格低廉,甚至免费,如一级护理24h监护,从治疗到预防并发症,大量而细致的劳动量收不到任何费用。护士收入与同行业的其他专业人员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2.7社会因素长期以来,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能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社会对护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治好病主要是靠医生,护理作用不大”。忽视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士身心的付出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护理廉价劳动市场活跃,而护士合法权益(继续教育、最低收入保证、社会保障)的保护存在一定困难。部分领导在医院人事改革中把护士首先作为减员下岗的对象,不愿聘用高学历、高职称的护士。有的医生也片面认为医院劳动价值主要靠医生创造。少数护理人员也不能自信自强,认为比医生低一等。重医轻护的偏见,又使护理队伍的部分精英看不到前景和光明,人才流失严重,有的护理本科生毕业到临床几个月就改行,有的通过考取研究生等渠道改行。
3对策
3.1护士长主动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护士长应主动关心护士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帮助护士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有效措施,主动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使护士及时释放负性情绪,帮助护士缓解压力。护士长要体贴护士,家中发 生突发事件、身体不适等,应给予适当照顾,并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护士在病人那里受了委屈,应允许找护士长宣泄,排解心中不快,即使护士做错某事,也要避免直接指责。护士长要主动承担责任,帮助护士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护士的过错表示宽容和理解,使护士不受到伤害,攻击,不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有资料显示,组织支持有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3.2实行岗位轮转,缓解工作压力 护理部统筹安排,制订护士轮转计划,每2年~3年进行全院护士轮转科室,每次科室1名或2名进行轮转,科室内制订护士轮转带教措施,选择业务素质好、技术过硬、工作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士担任轮转护士带教。急诊抢救、留观病房、输液室三大部门护理人员每半年进行科内轮换一次,岗位轮转能克服护士长期在某一岗位上造成的疲惫和厌倦、缓解长期在某一紧张工作岗位上造成的压力,有利于身心调剂,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高年资,体力不支的护士,护士长积极向护理部申请,应妥善安排到相对平稳的科室工作,以解除护士的后顾之忧。管理者在安排岗位时,应根据护士的特点与能力设置,并给予必要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处理工作的技能,早期发现与控制不良情绪,减少冲突、压力。
3.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弹性排班人员编制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服务道德、成本消耗,甚至影响护理人员的流动及流失率。长期以来,我国的床位与护士比例1:0.4,近两年来,北京、天津、浙江等都提出了更高的临床一线护士配备标准。如北京提出到2010年三级甲等医院普通床的床位与护士比应达到1:0.5,浙江则提出达到1:0.75。增加护士编制,改变当前超负荷工作状态,合理调配人员,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护理部严格把关对外招聘合同制护士,2006年急诊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增加2名护士,缓解了人力紧张的局面。增加夜班人员使每人平均值夜班次数减少,使夜班人员心理获得平衡,管理者根据急诊人数、工作量、输液人次,随时向护理部申请支援。根据季节高峰时段,夏季病人多集中在早晨输液治疗。安排1名或2名护士提前1h上班,协助夜班护士输液治疗,秋冬季,病人多集中在中午就诊,在此时间段安排加强班,缓解中班护士压力,病人数量减少时,安排护士休息,护士长根据工作量统一调配护理人员,既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护士的工作根据个人特长进行合理排班,确保护理工作运行良好。
3.4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士职业责任感医院职业道德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具有地位突出,对象特殊,责任重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服务竞争中,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可正确引导广大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工作责任感,从而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急诊护士必须从“互惠者”向“服务者”进行角色转换,用抚慰病人心灵,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特别呵护病人的痛苦来平衡护患间的不对称性,使急诊护患关系亲和力和信任度得到提升。
3.5心理疏导,缓解工作压力 护士心理压力大,而心情不愉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医院可专门为护士设立“委屈奖”,奖励金额不等,体现领导对护士的关心和爱护。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她们缓解压力。同时,护士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从而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当然护士还应了解目前护理事业发展的可能性与其局限性,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远而产生幻灭感,更不能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而产生工作倦怠。护士应该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这些心理调适技能包括归因训练、认知改变、人际沟通技巧等。
3.6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作为对病人实施救护的急诊护士,每天面对不同背景、文化、宗教信仰及职业的病人,除了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外,也应加强法律、心理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作中必须不断更新现有知识体系,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加强良好素质的培养,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信赖,使其产生安全感,促进护患间的沟通,提高急诊救护效果。
3.7领导重视,提高待遇稳定护士队伍,不能仅靠提高护士的地位和改善待遇,加强业务培养和增加学习晋升机会,为护士的职业生涯早作规划也是重要一环。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护理管理体系,制订护理人才资源培养方案,“让在岗护士感到发展有奔头”。同时,医院也要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氛围,让后起之秀能够及时脱颖而出。在奖金待遇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如科室不参加成本核算,奖金为内、外两大科室平均奖,给予一定的急诊过餐补助,符合晋升条件者优先,增加中级职称岗位,年终考评在原有名额基础上增加1名,每年选送1名或2名业务骨干院内或院外进修、深造,为护士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目标的平台。同时,医院应加强夜间保安巡视,确保夜间医护人员人身安全,护士切身感受到领导的关心,而专心本职工作。
3.8改善工作环境医院2004年对急诊科进行重新装修,改建、调整了布局,开辟了急诊绿色通道,合理规范了病人的就医流程。急诊与输液相对分开,每间留观病房安装空调、电视,统一更换床单元,实行病房化管理,扩大了急诊科拥挤的空间,有效改善急诊就医环境。2006年又重新建设输液大厅,可同时容纳80例病人输液,大厅宽敞明亮,传呼系统配套齐全,环境舒适,护士配有专门的治疗室、操作台、处置室和更衣室,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工作环境得到大大改善。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护士心情愉悦,减轻了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工作压力。医院加强夜间保安巡视,确保了夜间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9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特殊群体,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往往需要比医生更多的了解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广大护士在防病治病,抢救生命,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正面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认同。护士长要引导护士正确认识,增加对护理工作的认同,让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帮助人们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事这项工作是值得为之奉献和付出的,使护士以良好的心态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虽然我院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急诊满意度,减少了急诊护士的流失,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待医院的管理者及全社会的支持,提高护士的地位和经济待遇,尤其是急诊护士,应给予她们更多的关心、关爱,给予护士更多发展机会,帮助护士实现自我,努力营造压力下的宽松环境,消除护士的后顾之忧。另外,护士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努力工作,提高护理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快速发展的护理队伍,推动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
本文编辑 王钊林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6A-1488-03
在医护人员队伍中,护理人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医疗执业环境的问题,造成许多人不太愿意从事护理工作。据了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护士占总人口的比例为0.5%,而我国这一比例为0.1%,以此计算,我国尚缺数百万护士。有资料显示,在护士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全国每年有20%的护士离开护士行业。护理队伍流失严重,工作辛苦、风险大、心理负担重等是护士流失的重要因素。现分析基层医院急诊护士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资料
我院是1所拥有230张床位的二级甲等区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分为急诊抢救、留观病房、门急诊输液三大部分,设急诊抢救床3张,留观病床12张,输液室24h开放,平均每天输液量为90例~120例。目前,护士12名,包括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4名,护士4名;本科2名,大专3名,中专7名;年龄22岁~40岁,平均年龄33岁。2004年~2006年急诊科共有6名护士调离、换岗,有停薪留职、改行或到其他辅助科室等。
2护士流失原因分析
2.1工作压力大急诊科是急、危、重症病人集中场所,24h处于紧急状态,且对工作量、服务对象的情况难以预见,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急诊护士身心疲劳,易出现各种生理症状。随着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人们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之工作量大,急诊科护士既要完成常规的抢救工作,又要保证护理文书的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急诊科性质决定护士多数时间用于救治和护理记录,导致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关系紧张,增加了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的负性影响,使其承受较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由于医院条件所限,功能科室及I临床二线医生在家备班,护士除完成常规工作外还要处理大量的非护理工作如联系功能科室值班人员,通知备班医生,联系救护车等。这些均使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产生较剧烈的心理应激反应。
2.2夜班轮换频繁医院的护理工作有昼夜连续的特点,护士排班采取三班制,中夜班是急诊病人就诊高峰期,按照执业法规定新上岗人员无执业证书不得单独值班,目前仅有6名护士参加值夜班,班次轮换频繁,平均每名护士每周3个夜班,2个中班。频繁的轮班,对护士的家庭生活影响较大,同时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理节律,造成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产生精神状态差,易疲劳等不良心理状态。夜班对护士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已成为护理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北京某医院调查,因身体健康原因而调离护理岗位占流失总数的31.5%。
2.3护士编制不足按照医院病床与护士的比例1:0.4配备,很多医院还达不到这个标准。一些医院为了减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以低月薪聘用合同护士,正规编制的队伍逐渐被临时聘用的护士所代替。调查显示,在广州一些三甲医院,值白班护士平均每人至少要负责15例病人,公休日、节假日和夜班的护士则平均每人要负责至少40例病人。每年因为不堪重负而被调离护理一线的护士几乎每所医院都有。随着现代护理的发展,护理工作内涵不断扩大,护士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执行医嘱,同时还承担着护理者、管理者、协调者等多重角色,而护士编制未增加,大多数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长期紧张的脑力、体力付出,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急诊科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许多护士通过各种途径离职、换岗,人员却未及时得到补充,频繁的人员流动,使护士不能安心本职工作。
2.4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急诊科是急诊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医疗服务具有复杂性、多专业性、多需求性。病人就诊时间、人数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病人在急诊逗留时间短,护患接触、交流时间少,使急诊成为医院护患纠纷易发场所。就诊的病人都比较急,情绪激动,言语过激,不易沟通。护理人员的每次护理行为都可能成为1个有利或不利的证据。稍有不慎,处理不当便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护患关系紧张,随时会发生医院暴力,大多数护士在平时工作中经常受到病人无端的指责和辱骂。尤其是夜间医护人员少,常遇到酗酒、吸毒、有暴力倾向社会人员就诊,这类人员经常辱骂医护人员,破坏医院公共设施,无理取闹,甚至打伤医护人员,而医护人员不能反抗。护士恐惧值夜班,思想包袱重,易发生差错事故,并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护士的心理压力大,与文献报道的急诊护士心理状态不佳检出率最高相一致。许多护士宁愿到其他一线科室,而不愿意在急诊科工作。
2.5工作环境差医院是一个易产生焦虑的场所,而急诊科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场所,工作空间狭小,人员拥挤,繁杂的噪声和喧闹声,各种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血液、呕吐物、分泌物,有害的致病因子威胁,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应对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愤怒、悲伤、绝望、发泄等情绪变化,以及各种危重病人的病情均对护士造成不良刺激。基层医院在仪器设备配备上,急诊科与病房相比,医疗仪器落后,抢救设备缺乏,在急诊病人多的情况下,给病人快速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增加了困难,同时也会加重急诊科护士的思想和工作负担。
2.6管理者不重视,护士福利待遇差 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护,许多政策倾向于医疗,护士是医院这个大环境中的弱势群体,经常不被重视。由于护士多为中专学历,且对护士只重使用而不注重培养,晋升技术职务和接受继续教育难的现象亦大大损伤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而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对护理技术价值在护理收费及护士的劳务报酬中却没有得到体现。护理服务价格低廉,甚至免费,如一级护理24h监护,从治疗到预防并发症,大量而细致的劳动量收不到任何费用。护士收入与同行业的其他专业人员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2.7社会因素长期以来,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能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社会对护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治好病主要是靠医生,护理作用不大”。忽视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士身心的付出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护理廉价劳动市场活跃,而护士合法权益(继续教育、最低收入保证、社会保障)的保护存在一定困难。部分领导在医院人事改革中把护士首先作为减员下岗的对象,不愿聘用高学历、高职称的护士。有的医生也片面认为医院劳动价值主要靠医生创造。少数护理人员也不能自信自强,认为比医生低一等。重医轻护的偏见,又使护理队伍的部分精英看不到前景和光明,人才流失严重,有的护理本科生毕业到临床几个月就改行,有的通过考取研究生等渠道改行。
3对策
3.1护士长主动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护士长应主动关心护士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帮助护士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有效措施,主动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使护士及时释放负性情绪,帮助护士缓解压力。护士长要体贴护士,家中发 生突发事件、身体不适等,应给予适当照顾,并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护士在病人那里受了委屈,应允许找护士长宣泄,排解心中不快,即使护士做错某事,也要避免直接指责。护士长要主动承担责任,帮助护士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护士的过错表示宽容和理解,使护士不受到伤害,攻击,不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有资料显示,组织支持有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3.2实行岗位轮转,缓解工作压力 护理部统筹安排,制订护士轮转计划,每2年~3年进行全院护士轮转科室,每次科室1名或2名进行轮转,科室内制订护士轮转带教措施,选择业务素质好、技术过硬、工作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士担任轮转护士带教。急诊抢救、留观病房、输液室三大部门护理人员每半年进行科内轮换一次,岗位轮转能克服护士长期在某一岗位上造成的疲惫和厌倦、缓解长期在某一紧张工作岗位上造成的压力,有利于身心调剂,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高年资,体力不支的护士,护士长积极向护理部申请,应妥善安排到相对平稳的科室工作,以解除护士的后顾之忧。管理者在安排岗位时,应根据护士的特点与能力设置,并给予必要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处理工作的技能,早期发现与控制不良情绪,减少冲突、压力。
3.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弹性排班人员编制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服务道德、成本消耗,甚至影响护理人员的流动及流失率。长期以来,我国的床位与护士比例1:0.4,近两年来,北京、天津、浙江等都提出了更高的临床一线护士配备标准。如北京提出到2010年三级甲等医院普通床的床位与护士比应达到1:0.5,浙江则提出达到1:0.75。增加护士编制,改变当前超负荷工作状态,合理调配人员,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护理部严格把关对外招聘合同制护士,2006年急诊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增加2名护士,缓解了人力紧张的局面。增加夜班人员使每人平均值夜班次数减少,使夜班人员心理获得平衡,管理者根据急诊人数、工作量、输液人次,随时向护理部申请支援。根据季节高峰时段,夏季病人多集中在早晨输液治疗。安排1名或2名护士提前1h上班,协助夜班护士输液治疗,秋冬季,病人多集中在中午就诊,在此时间段安排加强班,缓解中班护士压力,病人数量减少时,安排护士休息,护士长根据工作量统一调配护理人员,既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护士的工作根据个人特长进行合理排班,确保护理工作运行良好。
3.4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士职业责任感医院职业道德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具有地位突出,对象特殊,责任重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服务竞争中,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可正确引导广大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工作责任感,从而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急诊护士必须从“互惠者”向“服务者”进行角色转换,用抚慰病人心灵,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特别呵护病人的痛苦来平衡护患间的不对称性,使急诊护患关系亲和力和信任度得到提升。
3.5心理疏导,缓解工作压力 护士心理压力大,而心情不愉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医院可专门为护士设立“委屈奖”,奖励金额不等,体现领导对护士的关心和爱护。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她们缓解压力。同时,护士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从而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当然护士还应了解目前护理事业发展的可能性与其局限性,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远而产生幻灭感,更不能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而产生工作倦怠。护士应该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这些心理调适技能包括归因训练、认知改变、人际沟通技巧等。
3.6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作为对病人实施救护的急诊护士,每天面对不同背景、文化、宗教信仰及职业的病人,除了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外,也应加强法律、心理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作中必须不断更新现有知识体系,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加强良好素质的培养,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信赖,使其产生安全感,促进护患间的沟通,提高急诊救护效果。
3.7领导重视,提高待遇稳定护士队伍,不能仅靠提高护士的地位和改善待遇,加强业务培养和增加学习晋升机会,为护士的职业生涯早作规划也是重要一环。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护理管理体系,制订护理人才资源培养方案,“让在岗护士感到发展有奔头”。同时,医院也要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氛围,让后起之秀能够及时脱颖而出。在奖金待遇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如科室不参加成本核算,奖金为内、外两大科室平均奖,给予一定的急诊过餐补助,符合晋升条件者优先,增加中级职称岗位,年终考评在原有名额基础上增加1名,每年选送1名或2名业务骨干院内或院外进修、深造,为护士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目标的平台。同时,医院应加强夜间保安巡视,确保夜间医护人员人身安全,护士切身感受到领导的关心,而专心本职工作。
3.8改善工作环境医院2004年对急诊科进行重新装修,改建、调整了布局,开辟了急诊绿色通道,合理规范了病人的就医流程。急诊与输液相对分开,每间留观病房安装空调、电视,统一更换床单元,实行病房化管理,扩大了急诊科拥挤的空间,有效改善急诊就医环境。2006年又重新建设输液大厅,可同时容纳80例病人输液,大厅宽敞明亮,传呼系统配套齐全,环境舒适,护士配有专门的治疗室、操作台、处置室和更衣室,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工作环境得到大大改善。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护士心情愉悦,减轻了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工作压力。医院加强夜间保安巡视,确保了夜间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9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特殊群体,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往往需要比医生更多的了解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广大护士在防病治病,抢救生命,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正面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认同。护士长要引导护士正确认识,增加对护理工作的认同,让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帮助人们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事这项工作是值得为之奉献和付出的,使护士以良好的心态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虽然我院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急诊满意度,减少了急诊护士的流失,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待医院的管理者及全社会的支持,提高护士的地位和经济待遇,尤其是急诊护士,应给予她们更多的关心、关爱,给予护士更多发展机会,帮助护士实现自我,努力营造压力下的宽松环境,消除护士的后顾之忧。另外,护士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努力工作,提高护理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快速发展的护理队伍,推动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
本文编辑 王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