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六味地黄颗粒制剂与六味地黄丸在药理作用上的不同。方法:取消淮山茱萸、牡丹皮的杂物和种子,在80℃条件下对其进行烘干处理1h,分别粉碎成120目细粉留作备用。以水对熟地黄、泽泻、山药等进行两次提取,将其浓缩为流浸膏,之后进行醇沉处理24h,制得颗粒剂。一小鼠开展自然活动和游泳耐力等实验。结果:六味地黄颗粒剂由于六味地黄丸剂,二者对小鼠游泳耐力、自然活动和碳廓清率的影响,P<0.001。结论:六味地黄颗粒剂与六味地黄片剂想必,更具药理活性。
关键词:六味地黄颗粒剂;制备工艺;药效学
在中药学中,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以及茯苓等数味中药材粉碎后以蜂蜜配制而成的中成药,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不断进步,医学领域也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传统方式下所配制的六味地黄丸在作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且不利于贮存,极易出现霉变。而刘伟地黄颗粒剂的制备,不仅保证原药成分含量,而且口感尚佳,起效快,疗效高,在临床中得到一致好评。本文主要就六味地黄丸剂和颗粒剂在药效学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1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单位为中药研究所,以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等作为主要材料,开展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
2 试验方法
由于六味地黄丸的制备基础为传统重要理论,在依照现代科学方式将其支撑颗粒剂后,在患者用药方面更具便捷性。一下就其混选型六味地黄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分析,并开展药效学实验,进一步开展综合研究。
2.1 六味地黄颗粒剂制备工艺
以80g山茱萸、60g牡丹皮进行混合,粉碎为120目细粉代用。以80g山药、60g泽泻、160g熟地以及60g茯苓作为主要材料,以水煎煮两次,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好用水量,以确保所得滤液的标准型。将两次滤液合并浓缩处理,加入0.95的乙醇进行搅拌,放置24h以待过滤。在对乙醇进行回收并浓缩至浸膏后,加入之前粉碎好的细粉,加入适量甜蜜素和糊精,搅拌均匀后加以烘干,继续粉碎为100目细粉。在0.60体积分数下的乙醇作用下,将上述细粉制成软材,再次烘干后整粒分装,保证每袋质量均匀。
2.2 质量标准
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为保证六味地黄颗粒剂质量可靠性,以中国药典中对该药品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开展规范检测,并依照比例对丹皮酚、熊果酸的含量进行准确计算,以确保六味地黄颗粒剂满足中国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注:首批生产的批号为0次。
2.3 药效学实验
选取来自昆明的100只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这些小鼠分成5组,每只小鼠在体质量上无明显差异,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对每组20只小鼠进行为期一周的连续给药,给药法为灌胃给药法,每日2次。在实验开始之前,在小鼠尾根部位将其体质量的1/10负荷骑上,从每组取出2只小鼠置于水中,观察期游泳耐力,并测算其游泳时间,直至小鼠在水中沉下且无法浮起。
3 结果
通过分析六味地黄丸剂和颗粒剂对小鼠游泳耐力的影响,可以明确六味地黄丸剂和颗粒剂对小鼠游泳耐力、游泳时间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六味地黄颗粒剂与丸剂相比,在增强小鼠游泳耐力上效果显著,颗粒剂与丸剂大剂量组对比,P<0.05,颗粒剂与丸剂小剂量组相对比,P<0.01,具体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注:表中P值均系与盐水组比较,丸剂系焦作市第二中药厂出品。
就六味地黄颗粒剂与丸剂对小鼠自然活动的影响来看,二者在抑制小鼠自然活动方面均有中枢镇静作用,相比较而言,六味地黄颗粒剂比六味地黄丸剂的作用更加显著,具体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
注: 表中P值均系与盐水组比较,丸剂系焦作市第二中药厂出品。
就颗粒剂与丸剂在对小鼠碳廓清率的影响来看,六味地黄颗粒剂与六味地黄丸剂在改善小鼠碳廓清率上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但六味地黄颗粒剂的效果比较显著,二者想必,P<0.001,具体数据结果见表4、
注: 表中p值均系与盐水组比较,丸剂系焦作市第二中药厂出品。
4 讨论
通过以上对混选型六味地黄颗粒剂制备工艺以及药效学研究可知,六味地黄颗粒剂与六味地黄丸剂能够对小鼠的游泳耐力产生一定影响,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小鼠与盐水组小鼠相比,其游泳耐力明显增强,其中以大剂量组小鼠的用药效果最为显著。研究可知,六味地黄颗粒剂和六味地黄丸子在抑制小鼠自然活动的中枢镇静作用方面效果显著,颗粒剂大剂量组与丸剂大剂量组成效对比结果为P<0.05,由此可知颗粒剂与丸剂想必,其效果更为明显。除此之外,颗粒剂在增强小鼠碳廓清率上的效果也由于丸剂,二者相比较,P<0.01,。通过临床研究可知,六味地黄颗粒剂的临床效果由于丸剂,二者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颗粒剂在实际应用中无需崩解,便于吸收,起效较快。与此同时,颗粒剂便于携带,减少了受潮霉变等问题的发生几率,是临床上比较理想的新剂型。
本品为剂型改革的中药,原则上,制颗粒剂时方中诸药均棵煎煮制浸膏,但实验发现,山茱萸、丹皮里的重要成分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煎煮后浓缩时,易挥发的主要成分将随水蒸气挥散损失,因此将山茱萸,牡丹皮特殊处理,便于质量控制。该颗粒剂有消渴功效,加糖不便于糖尿病患者服用,改加甜蜜素后,解决了此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胜,石建芹,孙阁混悬型六味地黄颗粒剂制备工艺与药效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299-1300.
[2]姚麗萍,梅兴国,何永志六味地黄方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7):22-25.
[3]许柳,张树峰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4):616-619.
关键词:六味地黄颗粒剂;制备工艺;药效学
在中药学中,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以及茯苓等数味中药材粉碎后以蜂蜜配制而成的中成药,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不断进步,医学领域也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传统方式下所配制的六味地黄丸在作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且不利于贮存,极易出现霉变。而刘伟地黄颗粒剂的制备,不仅保证原药成分含量,而且口感尚佳,起效快,疗效高,在临床中得到一致好评。本文主要就六味地黄丸剂和颗粒剂在药效学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1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单位为中药研究所,以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等作为主要材料,开展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
2 试验方法
由于六味地黄丸的制备基础为传统重要理论,在依照现代科学方式将其支撑颗粒剂后,在患者用药方面更具便捷性。一下就其混选型六味地黄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分析,并开展药效学实验,进一步开展综合研究。
2.1 六味地黄颗粒剂制备工艺
以80g山茱萸、60g牡丹皮进行混合,粉碎为120目细粉代用。以80g山药、60g泽泻、160g熟地以及60g茯苓作为主要材料,以水煎煮两次,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好用水量,以确保所得滤液的标准型。将两次滤液合并浓缩处理,加入0.95的乙醇进行搅拌,放置24h以待过滤。在对乙醇进行回收并浓缩至浸膏后,加入之前粉碎好的细粉,加入适量甜蜜素和糊精,搅拌均匀后加以烘干,继续粉碎为100目细粉。在0.60体积分数下的乙醇作用下,将上述细粉制成软材,再次烘干后整粒分装,保证每袋质量均匀。
2.2 质量标准
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为保证六味地黄颗粒剂质量可靠性,以中国药典中对该药品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开展规范检测,并依照比例对丹皮酚、熊果酸的含量进行准确计算,以确保六味地黄颗粒剂满足中国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注:首批生产的批号为0次。
2.3 药效学实验
选取来自昆明的100只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这些小鼠分成5组,每只小鼠在体质量上无明显差异,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对每组20只小鼠进行为期一周的连续给药,给药法为灌胃给药法,每日2次。在实验开始之前,在小鼠尾根部位将其体质量的1/10负荷骑上,从每组取出2只小鼠置于水中,观察期游泳耐力,并测算其游泳时间,直至小鼠在水中沉下且无法浮起。
3 结果
通过分析六味地黄丸剂和颗粒剂对小鼠游泳耐力的影响,可以明确六味地黄丸剂和颗粒剂对小鼠游泳耐力、游泳时间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六味地黄颗粒剂与丸剂相比,在增强小鼠游泳耐力上效果显著,颗粒剂与丸剂大剂量组对比,P<0.05,颗粒剂与丸剂小剂量组相对比,P<0.01,具体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注:表中P值均系与盐水组比较,丸剂系焦作市第二中药厂出品。
就六味地黄颗粒剂与丸剂对小鼠自然活动的影响来看,二者在抑制小鼠自然活动方面均有中枢镇静作用,相比较而言,六味地黄颗粒剂比六味地黄丸剂的作用更加显著,具体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
注: 表中P值均系与盐水组比较,丸剂系焦作市第二中药厂出品。
就颗粒剂与丸剂在对小鼠碳廓清率的影响来看,六味地黄颗粒剂与六味地黄丸剂在改善小鼠碳廓清率上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但六味地黄颗粒剂的效果比较显著,二者想必,P<0.001,具体数据结果见表4、
注: 表中p值均系与盐水组比较,丸剂系焦作市第二中药厂出品。
4 讨论
通过以上对混选型六味地黄颗粒剂制备工艺以及药效学研究可知,六味地黄颗粒剂与六味地黄丸剂能够对小鼠的游泳耐力产生一定影响,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小鼠与盐水组小鼠相比,其游泳耐力明显增强,其中以大剂量组小鼠的用药效果最为显著。研究可知,六味地黄颗粒剂和六味地黄丸子在抑制小鼠自然活动的中枢镇静作用方面效果显著,颗粒剂大剂量组与丸剂大剂量组成效对比结果为P<0.05,由此可知颗粒剂与丸剂想必,其效果更为明显。除此之外,颗粒剂在增强小鼠碳廓清率上的效果也由于丸剂,二者相比较,P<0.01,。通过临床研究可知,六味地黄颗粒剂的临床效果由于丸剂,二者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颗粒剂在实际应用中无需崩解,便于吸收,起效较快。与此同时,颗粒剂便于携带,减少了受潮霉变等问题的发生几率,是临床上比较理想的新剂型。
本品为剂型改革的中药,原则上,制颗粒剂时方中诸药均棵煎煮制浸膏,但实验发现,山茱萸、丹皮里的重要成分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煎煮后浓缩时,易挥发的主要成分将随水蒸气挥散损失,因此将山茱萸,牡丹皮特殊处理,便于质量控制。该颗粒剂有消渴功效,加糖不便于糖尿病患者服用,改加甜蜜素后,解决了此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胜,石建芹,孙阁混悬型六味地黄颗粒剂制备工艺与药效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299-1300.
[2]姚麗萍,梅兴国,何永志六味地黄方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7):22-25.
[3]许柳,张树峰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4):616-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