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代表了一个学校的道德追求,同时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较之西方大学,我国大学校训中蕴涵特有的大学理念与文化底蕴,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追求真理的色彩不浓。纵观西方历史文化长河,西方大学校训总是与文化思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希望对更好地了解西方高校有所启发。
关键词: 西方大学 校训 文化思潮
一、西方大学校训来源
由于受到较强宗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西方校训多出自《圣经》,并且多用拉丁文写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母体,《圣经》已成为西方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大学校训的文化作用是弘扬传统文化,以期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西方大学文化受基督教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体现出宗教与科学的辩证统一。
此外,西方大学的创立大多数是在教会的主持下进行的,但这并不妨碍思想家们追求真理的道路。因此文化教育受宗教的影响,宗教下的大学教育具有时代性。然而,部分学校并不敢公开反对教会的统治形式,只能通过隐忍方式证明自己对真理的渴望,这一点在校训中得以体现。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训:Fiat Lux(英语:“Let There Be Light”,中文:“让知识绽放光芒”)。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校训:Numen Lumen.(英文:The divine within the universe,however manifested,is my light or God,our light.)牛津大学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英文:the lord is my light.中文:上帝照耀我心。)由此可见,西方大学校训大多言简意赅、崇尚自由,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并且校训一旦确立,就会一直留在校园文化中,除非少数因为学校历史变迁,或者重大科学发现及思潮涌动引发的历史节点而做出改变。
二、校训的传承
从某种程度上,校训的延续反映的是一所大学文化的传承,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所变的是核心价值观外的浅层次文化,即本质没有变,变化的是外围的形式。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大学,其校训是“从大学(母校)里,我们可以得到知识”(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拉丁文为: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该校训从1600年沿用至今;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校训“让知识绽放光芒”(Let there be Light,拉丁文为:Fiat lux),延续一百三十多年至今未变。
三、西方大学的发展受文化思潮的影响
1.起源——智者运动。
智慧一直为哲学家们关注,如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美德即智慧”;柏拉图提倡“最高的美德即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最根本特性,“主智”、“求真”的理性主义与道德论思想相区别,对西方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是经久不衰的。英国人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写道:大学乃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维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这种“主知”思想为后来大学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最早的大学“university”其本意就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开展研究。同时,美国文化体现出浓厚的“重神”宗教性思想,但是宗教信仰与科学求知精神在西方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因此,“真理、知识、科学”等词汇频繁地出现在西方大学的校训中。
2.萌芽——教会教育。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渗透了神学的性质”,即基督教学校几乎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主要灌输宗教知识,同时进行初步的读、写、算知识教学。到中世纪晚期,教区学校发展较快成为当时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3.发展——文艺复兴。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力量的逐渐壮大,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在自由研究和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西欧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其前身是一所学校。犹太人修士君士坦丁·阿弗利堪那斯(Constantius Africanus)在学校将希腊和阿拉伯人的医学名著翻译成拉丁文,吸引各国青年纷纷慕名而来,在此基础上建立西欧中世纪第一所大学。13世纪以后,各国学者和世俗封建主竞相建立大学。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显然不同。因此,中世纪大学不但是一种新的教育机构,而且代表一种新的思想。
4.高潮——启蒙运动的影响,城市学校。
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城市学校,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它包含各种不同种类和规模的学校,如由手工业协会开办的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基尔特学校等。与传统学校相比较,它本质上属于世俗性质,打破基督教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垄断。其次,在培养目标上,城市学校主要是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最后在教学内容上,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劳动有关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有的城市学校,尤其是一些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这与用拉丁语讲授的基督教学校完全不同。至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大城市都办起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5.再发展——职能转变,服务职能的出现。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莫雷尔土地赠予法》,赋予美国高等教育一项新的职能---服务。由此成立的赠地学院一改美国传统学院的办学思想,更多地关心农业,实用知识和推广技术。担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范·海斯在1904年的就职演说中系统地阐述了大学服务于社会的目标和理念。他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他必须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由此形成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按照这一思想,学校把大学教育与社区普及性教育结合起来,为此专门设立大学推广部并在各地建立地区推广教育中心。他认为大学不应该有任何边界,应当具有开放性,走出象牙塔,面对社会。大学应考虑社会需要,在与社会的经济互动中使区域经济发展收益,为社会提供服务,发挥其社会价值,他认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应具备的职能,即以大学的知识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应用为途径,以直接服务为方向,以其他两项职能为基础。
四、结语
西方大学校训是根据当时实际办学需要提出来的,因此,校训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可否认,西方大学的建立与当时宗教社会色彩盛行息息相关,每一次思想热潮都会带给这些大学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总是给知识青年以启迪,使他们更多关注自己和周遭的世界。因此,笔者认为,深入了解校训背后的文化思潮,对于研究西方大学的发展及现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李承先,徐辉.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5(6).
[2]高永晨.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价值诉求的特点[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4).
[3]赵俊芳.西方名校“活力”探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4]刘晓琼.校训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5]罗先凤.中外著名大学校训价值取向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9(7).
[6]徐吉洪.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及其功能[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1).
本文获2014北京市本科生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从中西方大学校训析中西方教育文化之差异”的资助。
关键词: 西方大学 校训 文化思潮
一、西方大学校训来源
由于受到较强宗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西方校训多出自《圣经》,并且多用拉丁文写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母体,《圣经》已成为西方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大学校训的文化作用是弘扬传统文化,以期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西方大学文化受基督教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体现出宗教与科学的辩证统一。
此外,西方大学的创立大多数是在教会的主持下进行的,但这并不妨碍思想家们追求真理的道路。因此文化教育受宗教的影响,宗教下的大学教育具有时代性。然而,部分学校并不敢公开反对教会的统治形式,只能通过隐忍方式证明自己对真理的渴望,这一点在校训中得以体现。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训:Fiat Lux(英语:“Let There Be Light”,中文:“让知识绽放光芒”)。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校训:Numen Lumen.(英文:The divine within the universe,however manifested,is my light or God,our light.)牛津大学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英文:the lord is my light.中文:上帝照耀我心。)由此可见,西方大学校训大多言简意赅、崇尚自由,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并且校训一旦确立,就会一直留在校园文化中,除非少数因为学校历史变迁,或者重大科学发现及思潮涌动引发的历史节点而做出改变。
二、校训的传承
从某种程度上,校训的延续反映的是一所大学文化的传承,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所变的是核心价值观外的浅层次文化,即本质没有变,变化的是外围的形式。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大学,其校训是“从大学(母校)里,我们可以得到知识”(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拉丁文为: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该校训从1600年沿用至今;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校训“让知识绽放光芒”(Let there be Light,拉丁文为:Fiat lux),延续一百三十多年至今未变。
三、西方大学的发展受文化思潮的影响
1.起源——智者运动。
智慧一直为哲学家们关注,如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美德即智慧”;柏拉图提倡“最高的美德即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最根本特性,“主智”、“求真”的理性主义与道德论思想相区别,对西方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是经久不衰的。英国人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写道:大学乃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维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这种“主知”思想为后来大学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最早的大学“university”其本意就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开展研究。同时,美国文化体现出浓厚的“重神”宗教性思想,但是宗教信仰与科学求知精神在西方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因此,“真理、知识、科学”等词汇频繁地出现在西方大学的校训中。
2.萌芽——教会教育。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渗透了神学的性质”,即基督教学校几乎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主要灌输宗教知识,同时进行初步的读、写、算知识教学。到中世纪晚期,教区学校发展较快成为当时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3.发展——文艺复兴。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力量的逐渐壮大,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在自由研究和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西欧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其前身是一所学校。犹太人修士君士坦丁·阿弗利堪那斯(Constantius Africanus)在学校将希腊和阿拉伯人的医学名著翻译成拉丁文,吸引各国青年纷纷慕名而来,在此基础上建立西欧中世纪第一所大学。13世纪以后,各国学者和世俗封建主竞相建立大学。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显然不同。因此,中世纪大学不但是一种新的教育机构,而且代表一种新的思想。
4.高潮——启蒙运动的影响,城市学校。
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城市学校,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它包含各种不同种类和规模的学校,如由手工业协会开办的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基尔特学校等。与传统学校相比较,它本质上属于世俗性质,打破基督教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垄断。其次,在培养目标上,城市学校主要是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最后在教学内容上,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劳动有关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有的城市学校,尤其是一些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这与用拉丁语讲授的基督教学校完全不同。至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大城市都办起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5.再发展——职能转变,服务职能的出现。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莫雷尔土地赠予法》,赋予美国高等教育一项新的职能---服务。由此成立的赠地学院一改美国传统学院的办学思想,更多地关心农业,实用知识和推广技术。担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范·海斯在1904年的就职演说中系统地阐述了大学服务于社会的目标和理念。他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他必须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由此形成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按照这一思想,学校把大学教育与社区普及性教育结合起来,为此专门设立大学推广部并在各地建立地区推广教育中心。他认为大学不应该有任何边界,应当具有开放性,走出象牙塔,面对社会。大学应考虑社会需要,在与社会的经济互动中使区域经济发展收益,为社会提供服务,发挥其社会价值,他认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应具备的职能,即以大学的知识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应用为途径,以直接服务为方向,以其他两项职能为基础。
四、结语
西方大学校训是根据当时实际办学需要提出来的,因此,校训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可否认,西方大学的建立与当时宗教社会色彩盛行息息相关,每一次思想热潮都会带给这些大学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总是给知识青年以启迪,使他们更多关注自己和周遭的世界。因此,笔者认为,深入了解校训背后的文化思潮,对于研究西方大学的发展及现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李承先,徐辉.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5(6).
[2]高永晨.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价值诉求的特点[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4).
[3]赵俊芳.西方名校“活力”探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4]刘晓琼.校训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5]罗先凤.中外著名大学校训价值取向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9(7).
[6]徐吉洪.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及其功能[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1).
本文获2014北京市本科生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从中西方大学校训析中西方教育文化之差异”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