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半刺厚唇鱼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及野生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总结其人工繁育技术,并展望了半刺厚唇鱼的养殖开发前景。
关键词:半刺厚唇鱼;生物学特性;养殖开发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707013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
QIN Zhiqing
(Fujian Institute of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Fujian Province 3500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n investigation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ving habits, reproductive habits and wild germplasm resources of 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 was carried out, its artificial breeding technology were summarized, and its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was forecast.
Keywords: 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半刺厚唇鱼隶属于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鱼类,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湘江、沅水、资水、澧水,以及福建省的闽江、九龙江、富屯溪、金溪等水系。其鱼卵有毒,但鱼肉对人体无害,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是福建省閩西北山区常见的食用鱼,市场上每公斤售价达60~100元。半刺厚唇鱼又叫石板(顺昌县、建阳市、福安市),坑鱼(建瓯市),石湾(长汀县、上杭县),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遗传育种价值,是浦城县南浦溪半刺厚唇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松溪县松溪河厚唇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和福建省溪河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现将有关半刺厚唇鱼的生物学特性和野生种质资源现状介绍如下,并展望其养殖开发前景,以期为该鱼的养殖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半刺厚唇鱼的个体不大,常见体长100~200 mm,体色灰黑,背暗腹淡,各鳍棕黄色;体延长,侧扁;头锥形,口下位,须2对,口角须约与眼径等长;上唇较厚,下唇两侧瓣相接处有一小沟;下颌稍外露,无角质边缘;背鳍棘粗壮,明显粗于首根分枝鳍条;背鳍棘后缘具锯齿,末端柔软;体被圆磷;侧线完全,近平直;体侧沿中轴常具1 条黑色纵带;体长70~80 mm的个体具6 条狭长黑色横带,成鱼则不明显。
12生活习性
半刺厚唇鱼属于溪河小型经济鱼类,常生活于水流湍急、水色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区溪流和江河的中上游及其支流,喜栖息在底层多砾石的流水环境。喜集小群,游泳速度快,性急躁且遇阻碍善跳跃。半刺厚唇鱼为杂食性鱼类,主要用下颌发达的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与藻类,也喜欢摄食水生昆虫、底栖无脊椎动物等。易驯化,可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13繁殖习性
半刺厚唇鱼初次具有生殖能力的年龄为二龄鱼,但雄鱼一冬龄即可发育成熟。初次性成熟亲鱼体重30~50 g,体长10 cm以上。产卵时的适宜水温为22~26℃,为分批产卵类型。
半刺厚唇鱼于每年4~6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雌鱼性成熟系数于3月底4月初急剧增大,在5月上旬达最大值,并维持至6月中下旬,7月后又急剧减小。5月初至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产卵地点常见于水中石头缝隙、洞穴,甚至瓦砾之中。卵具弱黏性,遇水数分钟后黏性即消失,常藏附于石缝、贝壳或其他隐蔽物上发育。
2野生种质资源现状
近年来,山地开发和水利工程等改变了溪河原有的水文状况及千百年形成的土著鱼类栖息生存环境,大大压缩了半刺厚唇鱼的生存空间,使其资源由连续性分布变成点状分布,造成种群隔离,生殖群体结构趋向简单化,导致其种质退化、基因丧失的风险增大,资源量也逐步减少。目前,南平、三明地区许多小溪河的半刺厚唇鱼资源已近乎绝迹。而且,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捕捞强度和捕捞量远远超过自然种群的再生能力,半刺厚唇鱼的种群数量和质量严重衰竭,个体趋向小型化,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遗传脆弱性日益明显,尤其在溪水干涸季节,非法捕捞给野生半刺厚唇鱼资源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如顺昌县的金溪、富屯溪,21世纪初还可捕捞到300~400 g的个体,但2014-2016年项目组采集的野生亲本个体均未超过200 g的个体;此外,江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河道采砂,使半刺厚唇鱼赖以生存的浅滩区大量消失,各种污染源也加剧了其生活环境的恶化并最终导致资源量锐减。综合上述,半刺厚唇鱼野生自然资源已经难以承受巨大的市场需求压力,开展半刺厚唇鱼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养殖开发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3人工繁育技术
31亲鱼来源
亲鱼主要来源于野生半刺厚唇鱼种质资源分布的流域。采集后,经3%~5%的盐水溶液浸泡消毒5~10 min后,放入亲鱼培育池中进行驯化养殖。
32人工催产
半刺厚唇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的外部形态特征:雄鱼吻部珠星明显,轻压生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腹部膨大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胸鳍和腹鳍呈淡黄色。
人工催产激素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等3 种激素混合使用。催产剂量随水温高低、亲鱼成熟度等作适当增减。催产针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雌鱼分2 针注射,第1 针为总量的1/3~1/4,第2 针注射余量,针距间隔10~12 h;雄鱼不注射第1针,第2针剂量是雌鱼的1/2。在23~27℃水温条件下,效应时间为10~14 h;雌雄比例为3~5∶1。 33授精与孵化
半刺厚唇鱼人工授精方式一般采用干法授精,具体操作步骤:首先用干纱布将已到效应期的雌鱼腹部和操作者手上的水分擦干,然后轻压雌鱼腹部,将卵挤入干燥的塑料碗(或其他干燥容器)中;与此同时,另一操作者用手轻压雄鱼生殖孔,将精液挤入干燥容器内,并立即用少量07%生理盐水(pH值 70)稀释后,马上倒入刚挤出的卵中;然后用羽毛轻轻搅拌混匀2、3 min,再加入清水将受精卵洗净脱黏;最好将脱黏受精卵放入孵化系统中充气或微流水孵化。
半刺厚唇鱼的成熟卵为圆形,呈黄色或桔黄色,卵粒较大,卵径为174~197 mm。卵具弱黏性,经水洗涤即可去黏。受精后其卵周隙增大,可达016~026 mm。在25~27℃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经52~60 h后仔鱼孵化出膜。
34苗种培育
仔鱼一般在出膜4、5 d后即可平游,苗种培育方式常采用水泥池充气增氧和微流水培育。水泥池面积一般10~50 m2,池深10 m以上。仔鱼在出膜后第6 d,其卵黄囊消失并开口摄食,主要投喂鲜活生物饵料(淡水轮虫和枝角类无节幼体等);孵化后20 d左右,鱼体全长可达15 mm以上,鱼苗各鳍和鳞片形成,正式进入幼鱼期。半刺厚唇鱼幼鱼即可开始驯食人工配合饲料,随着幼鱼的生长,之后逐步过渡到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在半刺厚唇鱼的苗种培育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养殖的日常管理外,还要特别注意培育水体的水质调控,确保水的溶氧量在5 mg/L以上。一般经过50~60 d培育后,幼鱼全长即可达到30 cm以上。
4养殖开发前景
到目前为止,有关半刺厚唇鱼人工养殖的研究报道极少,养殖所需苗种均来源于收集野生苗种,但养殖效果始终不甚理想,严重影响了该品种的养殖研发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半刺厚唇鱼作为溪流性鱼类,对水质要求较高;二是半刺厚唇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尚不成熟,苗种无法批量规模化生产,苗种来源渠道较窄,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性养殖的示范与推广;三是其养殖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和养殖方法。
从现有技术条件来看,半刺厚唇鱼的全人工繁育已获得成功,目前其苗种可批量化生产。该鱼适应性强,病害少,养殖成活率高。项目组在2015-2017年开展的水泥池精养试验效果表明,该鱼适合高密度养殖。因此,只要掌握该鱼的主要生活习性,利用其易于驯化的特点,开展半刺厚唇鱼的人工养殖是完全可行的。人工养殖方法可借鉴与其同属的光唇鱼的人工养殖技术。近年来,光唇鱼人工养殖在江浙一带不断升温,主要养殖模式包括水泥池精养和高密度流水养殖,养殖户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保护了其野生种质资源。此外,半刺厚唇鱼还可作为混养品种(如与青虾混养),充分发挥其在池塘养殖生态中的作用,达到“鱼-虾”双丰收,从而提高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
半刺厚唇鱼野生自然资源量逐年锐减,而其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是具有较强开发潜力的淡水养殖新品种。虽然半刺厚唇鱼生长速度较慢,但其抢食凶猛,商品鱼的市场基础好,群众认可度高,既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又适宜在池塘中与大宗淡水魚、虾等品种套养,因此具有广阔的养殖开发和市场推广前景。
(责任编辑:林玲娜)
关键词:半刺厚唇鱼;生物学特性;养殖开发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707013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
QIN Zhiqing
(Fujian Institute of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Fujian Province 3500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n investigation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ving habits, reproductive habits and wild germplasm resources of 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 was carried out, its artificial breeding technology were summarized, and its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was forecast.
Keywords: 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半刺厚唇鱼隶属于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鱼类,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湘江、沅水、资水、澧水,以及福建省的闽江、九龙江、富屯溪、金溪等水系。其鱼卵有毒,但鱼肉对人体无害,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是福建省閩西北山区常见的食用鱼,市场上每公斤售价达60~100元。半刺厚唇鱼又叫石板(顺昌县、建阳市、福安市),坑鱼(建瓯市),石湾(长汀县、上杭县),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遗传育种价值,是浦城县南浦溪半刺厚唇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松溪县松溪河厚唇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和福建省溪河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现将有关半刺厚唇鱼的生物学特性和野生种质资源现状介绍如下,并展望其养殖开发前景,以期为该鱼的养殖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半刺厚唇鱼的个体不大,常见体长100~200 mm,体色灰黑,背暗腹淡,各鳍棕黄色;体延长,侧扁;头锥形,口下位,须2对,口角须约与眼径等长;上唇较厚,下唇两侧瓣相接处有一小沟;下颌稍外露,无角质边缘;背鳍棘粗壮,明显粗于首根分枝鳍条;背鳍棘后缘具锯齿,末端柔软;体被圆磷;侧线完全,近平直;体侧沿中轴常具1 条黑色纵带;体长70~80 mm的个体具6 条狭长黑色横带,成鱼则不明显。
12生活习性
半刺厚唇鱼属于溪河小型经济鱼类,常生活于水流湍急、水色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区溪流和江河的中上游及其支流,喜栖息在底层多砾石的流水环境。喜集小群,游泳速度快,性急躁且遇阻碍善跳跃。半刺厚唇鱼为杂食性鱼类,主要用下颌发达的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与藻类,也喜欢摄食水生昆虫、底栖无脊椎动物等。易驯化,可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13繁殖习性
半刺厚唇鱼初次具有生殖能力的年龄为二龄鱼,但雄鱼一冬龄即可发育成熟。初次性成熟亲鱼体重30~50 g,体长10 cm以上。产卵时的适宜水温为22~26℃,为分批产卵类型。
半刺厚唇鱼于每年4~6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雌鱼性成熟系数于3月底4月初急剧增大,在5月上旬达最大值,并维持至6月中下旬,7月后又急剧减小。5月初至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产卵地点常见于水中石头缝隙、洞穴,甚至瓦砾之中。卵具弱黏性,遇水数分钟后黏性即消失,常藏附于石缝、贝壳或其他隐蔽物上发育。
2野生种质资源现状
近年来,山地开发和水利工程等改变了溪河原有的水文状况及千百年形成的土著鱼类栖息生存环境,大大压缩了半刺厚唇鱼的生存空间,使其资源由连续性分布变成点状分布,造成种群隔离,生殖群体结构趋向简单化,导致其种质退化、基因丧失的风险增大,资源量也逐步减少。目前,南平、三明地区许多小溪河的半刺厚唇鱼资源已近乎绝迹。而且,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捕捞强度和捕捞量远远超过自然种群的再生能力,半刺厚唇鱼的种群数量和质量严重衰竭,个体趋向小型化,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遗传脆弱性日益明显,尤其在溪水干涸季节,非法捕捞给野生半刺厚唇鱼资源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如顺昌县的金溪、富屯溪,21世纪初还可捕捞到300~400 g的个体,但2014-2016年项目组采集的野生亲本个体均未超过200 g的个体;此外,江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河道采砂,使半刺厚唇鱼赖以生存的浅滩区大量消失,各种污染源也加剧了其生活环境的恶化并最终导致资源量锐减。综合上述,半刺厚唇鱼野生自然资源已经难以承受巨大的市场需求压力,开展半刺厚唇鱼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养殖开发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3人工繁育技术
31亲鱼来源
亲鱼主要来源于野生半刺厚唇鱼种质资源分布的流域。采集后,经3%~5%的盐水溶液浸泡消毒5~10 min后,放入亲鱼培育池中进行驯化养殖。
32人工催产
半刺厚唇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的外部形态特征:雄鱼吻部珠星明显,轻压生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腹部膨大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胸鳍和腹鳍呈淡黄色。
人工催产激素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等3 种激素混合使用。催产剂量随水温高低、亲鱼成熟度等作适当增减。催产针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雌鱼分2 针注射,第1 针为总量的1/3~1/4,第2 针注射余量,针距间隔10~12 h;雄鱼不注射第1针,第2针剂量是雌鱼的1/2。在23~27℃水温条件下,效应时间为10~14 h;雌雄比例为3~5∶1。 33授精与孵化
半刺厚唇鱼人工授精方式一般采用干法授精,具体操作步骤:首先用干纱布将已到效应期的雌鱼腹部和操作者手上的水分擦干,然后轻压雌鱼腹部,将卵挤入干燥的塑料碗(或其他干燥容器)中;与此同时,另一操作者用手轻压雄鱼生殖孔,将精液挤入干燥容器内,并立即用少量07%生理盐水(pH值 70)稀释后,马上倒入刚挤出的卵中;然后用羽毛轻轻搅拌混匀2、3 min,再加入清水将受精卵洗净脱黏;最好将脱黏受精卵放入孵化系统中充气或微流水孵化。
半刺厚唇鱼的成熟卵为圆形,呈黄色或桔黄色,卵粒较大,卵径为174~197 mm。卵具弱黏性,经水洗涤即可去黏。受精后其卵周隙增大,可达016~026 mm。在25~27℃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经52~60 h后仔鱼孵化出膜。
34苗种培育
仔鱼一般在出膜4、5 d后即可平游,苗种培育方式常采用水泥池充气增氧和微流水培育。水泥池面积一般10~50 m2,池深10 m以上。仔鱼在出膜后第6 d,其卵黄囊消失并开口摄食,主要投喂鲜活生物饵料(淡水轮虫和枝角类无节幼体等);孵化后20 d左右,鱼体全长可达15 mm以上,鱼苗各鳍和鳞片形成,正式进入幼鱼期。半刺厚唇鱼幼鱼即可开始驯食人工配合饲料,随着幼鱼的生长,之后逐步过渡到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在半刺厚唇鱼的苗种培育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养殖的日常管理外,还要特别注意培育水体的水质调控,确保水的溶氧量在5 mg/L以上。一般经过50~60 d培育后,幼鱼全长即可达到30 cm以上。
4养殖开发前景
到目前为止,有关半刺厚唇鱼人工养殖的研究报道极少,养殖所需苗种均来源于收集野生苗种,但养殖效果始终不甚理想,严重影响了该品种的养殖研发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半刺厚唇鱼作为溪流性鱼类,对水质要求较高;二是半刺厚唇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尚不成熟,苗种无法批量规模化生产,苗种来源渠道较窄,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性养殖的示范与推广;三是其养殖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和养殖方法。
从现有技术条件来看,半刺厚唇鱼的全人工繁育已获得成功,目前其苗种可批量化生产。该鱼适应性强,病害少,养殖成活率高。项目组在2015-2017年开展的水泥池精养试验效果表明,该鱼适合高密度养殖。因此,只要掌握该鱼的主要生活习性,利用其易于驯化的特点,开展半刺厚唇鱼的人工养殖是完全可行的。人工养殖方法可借鉴与其同属的光唇鱼的人工养殖技术。近年来,光唇鱼人工养殖在江浙一带不断升温,主要养殖模式包括水泥池精养和高密度流水养殖,养殖户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保护了其野生种质资源。此外,半刺厚唇鱼还可作为混养品种(如与青虾混养),充分发挥其在池塘养殖生态中的作用,达到“鱼-虾”双丰收,从而提高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
半刺厚唇鱼野生自然资源量逐年锐减,而其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是具有较强开发潜力的淡水养殖新品种。虽然半刺厚唇鱼生长速度较慢,但其抢食凶猛,商品鱼的市场基础好,群众认可度高,既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又适宜在池塘中与大宗淡水魚、虾等品种套养,因此具有广阔的养殖开发和市场推广前景。
(责任编辑:林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