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位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男生,有手机依赖问题,他既依赖家长又渴望独立,亲子关系紧张,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控力较差,在学业上找不到成就感,与同伴关系比较紧张。辅导老师采用焦点解决技术,不仅有效地化解了学生的问题行为,而且促进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最终,学生成长,家庭和睦,家校和谐。
关键词:焦点解决技术;学生问题行为;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0-0032-03
一、案例概况
小A是个12岁的男生,经常不交作业;总是因为玩手机的问题跟父母闹矛盾,不服管教,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观看手机视频综艺节目上;每天都会与同学发生冲突,每周都会因打架被请家长,家长对此束手无策。班主任也很头疼,做了大量的工作,收效不大。因此班主任推荐家长来找我求助。
经过了解,该生父亲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急了就揍孩子。母亲望子成龙,面对孩子众多的问题行为,尤其是对每周被班主任请到学校解决孩子打架的问题比较焦虑,恨铁不成钢,经常指责孩子。父母从小对孩子包办过多,导致他既依赖家长又渴望独立,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控力较差,在学业上找不到成就感,与同伴关系比较紧张。
根据对孩子整体发展状况的分析,确定为一般性发展问题,中学生中这类学生比较普遍。虽然家长要求严格,也很配合老师,但是苦于无法与孩子顺畅沟通,亲子关系比较紧张。
二、辅导过程
根据学生的问题以及年龄段判断,该生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还是有很多资源和可能性,可以进一步挖掘,因此,我决定用焦点解决技术进行辅导。
焦点解决技术认为,有时我们不需要过于执着地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而应聚焦于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学生的正向期待,因此是有其正向功能的。比如小A,之所以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他的正向期待是想跟同学交朋友,只是方法不当。基于这种认识,焦点问题解决理论认为,学生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教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发现学生身上的资源,发挥其潜能,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看到并引导学生发现例外,找到问题没有发生的时刻,并将其视为问题解决的资源,和学生一起研究他做了什么,而使例外情景发生。然后创造机会让例外再次发生,引导学生确定一个又一个合理的目标行动。小改变带动大改变,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成功经验,从而帮助学生逐步纠正行为问题。
基于焦点解决技术的原理,我在辅导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具体方法。
(一)重新解释
重新解释是焦点问题解决的起点,是从积极的视角重新描述并解释学生的问题,使师生看到更多的可能。以前从问题导向看小A的表现是这样的:长时间玩手机,刷视频,不加节制;在校期间违反校规,经常不交作业,中午擅自离校;每天都会与同学发生冲突,多次咬伤同学,每周都会因打架被请家长,多次受到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的批评。
我对这些重新做了解释:头脑聪明,喜欢综艺节目,精力充沛;比较重视学习,虽然经常忘带作业,但每次都能回家取作业;乐于与人交流,希望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是不知如何结交朋友。有了这样的重新解释,我对帮助小A有了基本的信心。
(二)寻找例外
寻找例外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开启内在能力系统,发现自己的有效经驗,让对方的知觉从无能为力转化为自己曾经有力量做到,提升自我价值感,相信自己有能量可以做出改变,从而更有希望感。
接下来,我开始发动班主任老师和家长以及他本人寻找他的例外行为,结果竟有许多收获。首先,班主任发现的例外是:(1)作业有时能带齐并认真完成;(2)有时能参加学校活动,为班级做贡献;(3)喜欢看课外书;(4)英语成绩不错;
(5)面对批评能坦诚接受,不逃避责任。其次,家长的例外发现是:(1)有时愿意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建议,争取进步,希望能控制自己不打架;(2)有时能接受家长对学习内容的检查;(3)偶尔能合理使用手机。最后,他本人发现的例外包括:(1)考试之前将注意力放在复习上,不玩手机不刷视频;(2)有时候能控制自己不动手打人;(3)有时上课能积极发言,每天能认真写作业,只是经常忘带。
如此看来,小A还是有不少优点的,我对帮助他取得进步的信心越来越大,于是我请他自己设定一周想达到的小目标。他制定的目标是:(1)每节课上发言1~2次;(2)本周至少带齐三次作业;(3)一周与同学吵架不超过三次,最多打一次架,争取不咬人;(4)跟家长协商制定手机使用协议,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用完主动将手机交给家长。
我与他约定,如果能完成这些小目标,可以申请一次奖励。他希望能奖励与爸爸一起打一场游戏,而且妈妈不在旁边看管他。
(三)目标评量
目标评量是将目标状态和行为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估,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自身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中立、客观地自我认知评估,拥有面对改变的自信。我和他利用这一工具共同设定目标,如果最糟糕的情况是1,最好的状态是10,我们一起分析进步了多少,离目标还有多远等。他提出希望获得来自老师的帮助,我答应会和他一起做小的改变。小A觉得自己目前是1,希望一周后到3,并提出以下希望:(1)班主任老师能接受自己,因为每个人都难免犯错;(2)希望班主任每天课上至少提问自己一次;(3)希望爸爸妈妈对自己宽容些,妈妈别总挑他错,爸爸不能打人;(4)如果有进步,希望老师们能及时表扬自己,并及时跟家长反馈。
我根据他的表现,认为目前他处于2,希望一周后到3。并根据他提出的希望做了如下的调整:(1)提醒各科老师每节课至少提问他一次,并给他做记录。如果他表现好,随时告诉他的班主任,及时肯定他的努力。当晚向家长反馈其良好表现。(2)每做完一科作业,马上收拾进书包,避免忘带。(3)在与同学交往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宽容谅解同学的不当言行。如果发生冲突,做五次深呼吸,告诉自己打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恶劣结果,及时离开发生冲突的场地。(4)老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发现学生问题背后的积极意义,关注问题解决的方法。希望爸爸做孩子文明沟通的榜样,不能打孩子。每周谈话时,交换其在校在家的表现,研究他进步的原因。强化促使他进步的因素。(5)确定下一步干预措施。 一周之后,我继续利用以上量尺,对他的行为加以评估。这周他只在体育课上打了一次架,而且没咬人;只有两次忘带作业;另外,语文和英语老师都表扬他听课认真,得到老师的表扬,他的心情非常好。最高兴的是,这周妈妈说话态度和语气更温和了,很少指责他,爸爸也没有打他。妈妈反馈,这周他能按手机使用制度,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而且他还克服拉肚子的病痛,坚持上学。写作业认真了,作业质量提高。爸爸反馈,这周有三个晚上家里气氛好,没气妈妈,感觉家里很平静舒服。由于完成了小目标,爸爸兑现承诺,陪他打了一场电子游戏,全家很开心。之后,我和一家三口设定共同目标,继续提出希望,并共同努力做小的改变。
这一次,小A觉得目前自己达到4,期待一周后达到5。这次他提出的希望是:(1)希望这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动手打人,并希望班主任监督自己;
(2)希望班主任老师更信任自己,把班里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分配给自己;(3)愿意承担接待国际部的友好学校学生的任务,希望能给班级加分;(4)每天使用手机刷视频的时间压缩到45分钟,用完主动将手机交给家长;(5)每天临睡前整理书包,争取只忘记一次带作业;(6)希望妈妈和爸爸保持上周温和的态度。
我也觉得他目前已经达到4,希望一周后达到5。我接下来做了如下工作:(1)对其各项常规进步密切关注,及时表扬;(2)提醒班主任老师经常提问他,并及时给予加分鼓励;(3)推荐他接待英国友好学校的外籍学生;(4)引导他观察班里最受欢迎的同学,分析他们为什么朋友多,想办法交到一两个朋友;(5)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情况,肯定他的进步,慢慢培养他的自控力,确定下一步干預的措施。
采用了以上方法之后,不到一个月,小A进步显著。首先,使用手机有所控制,在家能做到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手机,而且只用手机处理与学习和社团活动相关的事情,用完之后即交给家长。其次,作业更多时候能高质量完成,每周只有1~2科忘带作业。甚至能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自主安排复习计划。每天小测成绩稳中有升。再次,能接受家长对学习内容的检查,跟家长的关系更加融洽。此外,他有几次差点与同学发生冲突,当时不计较同学的态度,及时躲开了,没再打架。还力所能及地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事务性的工作,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在班里也有几个好朋友,学习的热情比以前高,显得精神焕发。
三、辅导反思
回顾整个辅导过程,我认为,焦点问题解决技术专注当下,专注有效经验,相信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只是暂时受困,人生来具备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智慧,学生总有积极的需要可以被发掘出来;对人性持有一种成长观,不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看成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而是看到这个完整的人。因此,焦点问题解决是比较直接又温暖的方法,很受学生和家长喜欢,而且事半功倍。其原因在于:(1)重新解释学生行为,可以让老师排除偏见。当老师对学生表达对他的正面看法,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这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点。(2)在发现学生的例外这个环节中追问:你是如何做到的?这样强化了学生的正向意识和行为,对自己更有信心。(3)师生一起利用量尺设定小目标,引导学生每天做出小改变,简单易行,且能落到实处,唤起学生内在的能量。尝试一小步,带来大改变!(4)所有教师和家庭成员也要一起运用焦点技术积极改变,团结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有效推动师生和家校形成合力,最终使得学生的问题行为得以改变,而且变化更加持久。
焦点问题解决的方法与传统的家长谈话法虽然有相同点,但是差异很大。焦点问题解决的方法与家长谈话法具有如下相同点:(1)目标上: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行为,不断进步;(2)人员上:全家行动,师生总动员;(3)方法上:教育引导。但焦点问题解决更有助于促进行动,引发共识。
焦点解决技术用于家庭心理辅导,有助于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有助于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有效地转化学生的问题行为。最终,学生成长,家庭和睦,家校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倩倩.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儿童与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7,6(20):34-35.
[2]吕思琦,刘丽.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适宜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3):35-37.
[3]许维素.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学习与应用的经验分享[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11):51-54.
编辑/张国宪 终校/刘 芳
关键词:焦点解决技术;学生问题行为;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0-0032-03
一、案例概况
小A是个12岁的男生,经常不交作业;总是因为玩手机的问题跟父母闹矛盾,不服管教,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观看手机视频综艺节目上;每天都会与同学发生冲突,每周都会因打架被请家长,家长对此束手无策。班主任也很头疼,做了大量的工作,收效不大。因此班主任推荐家长来找我求助。
经过了解,该生父亲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急了就揍孩子。母亲望子成龙,面对孩子众多的问题行为,尤其是对每周被班主任请到学校解决孩子打架的问题比较焦虑,恨铁不成钢,经常指责孩子。父母从小对孩子包办过多,导致他既依赖家长又渴望独立,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控力较差,在学业上找不到成就感,与同伴关系比较紧张。
根据对孩子整体发展状况的分析,确定为一般性发展问题,中学生中这类学生比较普遍。虽然家长要求严格,也很配合老师,但是苦于无法与孩子顺畅沟通,亲子关系比较紧张。
二、辅导过程
根据学生的问题以及年龄段判断,该生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还是有很多资源和可能性,可以进一步挖掘,因此,我决定用焦点解决技术进行辅导。
焦点解决技术认为,有时我们不需要过于执着地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而应聚焦于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学生的正向期待,因此是有其正向功能的。比如小A,之所以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他的正向期待是想跟同学交朋友,只是方法不当。基于这种认识,焦点问题解决理论认为,学生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教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发现学生身上的资源,发挥其潜能,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看到并引导学生发现例外,找到问题没有发生的时刻,并将其视为问题解决的资源,和学生一起研究他做了什么,而使例外情景发生。然后创造机会让例外再次发生,引导学生确定一个又一个合理的目标行动。小改变带动大改变,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成功经验,从而帮助学生逐步纠正行为问题。
基于焦点解决技术的原理,我在辅导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具体方法。
(一)重新解释
重新解释是焦点问题解决的起点,是从积极的视角重新描述并解释学生的问题,使师生看到更多的可能。以前从问题导向看小A的表现是这样的:长时间玩手机,刷视频,不加节制;在校期间违反校规,经常不交作业,中午擅自离校;每天都会与同学发生冲突,多次咬伤同学,每周都会因打架被请家长,多次受到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的批评。
我对这些重新做了解释:头脑聪明,喜欢综艺节目,精力充沛;比较重视学习,虽然经常忘带作业,但每次都能回家取作业;乐于与人交流,希望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是不知如何结交朋友。有了这样的重新解释,我对帮助小A有了基本的信心。
(二)寻找例外
寻找例外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开启内在能力系统,发现自己的有效经驗,让对方的知觉从无能为力转化为自己曾经有力量做到,提升自我价值感,相信自己有能量可以做出改变,从而更有希望感。
接下来,我开始发动班主任老师和家长以及他本人寻找他的例外行为,结果竟有许多收获。首先,班主任发现的例外是:(1)作业有时能带齐并认真完成;(2)有时能参加学校活动,为班级做贡献;(3)喜欢看课外书;(4)英语成绩不错;
(5)面对批评能坦诚接受,不逃避责任。其次,家长的例外发现是:(1)有时愿意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建议,争取进步,希望能控制自己不打架;(2)有时能接受家长对学习内容的检查;(3)偶尔能合理使用手机。最后,他本人发现的例外包括:(1)考试之前将注意力放在复习上,不玩手机不刷视频;(2)有时候能控制自己不动手打人;(3)有时上课能积极发言,每天能认真写作业,只是经常忘带。
如此看来,小A还是有不少优点的,我对帮助他取得进步的信心越来越大,于是我请他自己设定一周想达到的小目标。他制定的目标是:(1)每节课上发言1~2次;(2)本周至少带齐三次作业;(3)一周与同学吵架不超过三次,最多打一次架,争取不咬人;(4)跟家长协商制定手机使用协议,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用完主动将手机交给家长。
我与他约定,如果能完成这些小目标,可以申请一次奖励。他希望能奖励与爸爸一起打一场游戏,而且妈妈不在旁边看管他。
(三)目标评量
目标评量是将目标状态和行为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估,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自身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中立、客观地自我认知评估,拥有面对改变的自信。我和他利用这一工具共同设定目标,如果最糟糕的情况是1,最好的状态是10,我们一起分析进步了多少,离目标还有多远等。他提出希望获得来自老师的帮助,我答应会和他一起做小的改变。小A觉得自己目前是1,希望一周后到3,并提出以下希望:(1)班主任老师能接受自己,因为每个人都难免犯错;(2)希望班主任每天课上至少提问自己一次;(3)希望爸爸妈妈对自己宽容些,妈妈别总挑他错,爸爸不能打人;(4)如果有进步,希望老师们能及时表扬自己,并及时跟家长反馈。
我根据他的表现,认为目前他处于2,希望一周后到3。并根据他提出的希望做了如下的调整:(1)提醒各科老师每节课至少提问他一次,并给他做记录。如果他表现好,随时告诉他的班主任,及时肯定他的努力。当晚向家长反馈其良好表现。(2)每做完一科作业,马上收拾进书包,避免忘带。(3)在与同学交往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宽容谅解同学的不当言行。如果发生冲突,做五次深呼吸,告诉自己打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恶劣结果,及时离开发生冲突的场地。(4)老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发现学生问题背后的积极意义,关注问题解决的方法。希望爸爸做孩子文明沟通的榜样,不能打孩子。每周谈话时,交换其在校在家的表现,研究他进步的原因。强化促使他进步的因素。(5)确定下一步干预措施。 一周之后,我继续利用以上量尺,对他的行为加以评估。这周他只在体育课上打了一次架,而且没咬人;只有两次忘带作业;另外,语文和英语老师都表扬他听课认真,得到老师的表扬,他的心情非常好。最高兴的是,这周妈妈说话态度和语气更温和了,很少指责他,爸爸也没有打他。妈妈反馈,这周他能按手机使用制度,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而且他还克服拉肚子的病痛,坚持上学。写作业认真了,作业质量提高。爸爸反馈,这周有三个晚上家里气氛好,没气妈妈,感觉家里很平静舒服。由于完成了小目标,爸爸兑现承诺,陪他打了一场电子游戏,全家很开心。之后,我和一家三口设定共同目标,继续提出希望,并共同努力做小的改变。
这一次,小A觉得目前自己达到4,期待一周后达到5。这次他提出的希望是:(1)希望这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动手打人,并希望班主任监督自己;
(2)希望班主任老师更信任自己,把班里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分配给自己;(3)愿意承担接待国际部的友好学校学生的任务,希望能给班级加分;(4)每天使用手机刷视频的时间压缩到45分钟,用完主动将手机交给家长;(5)每天临睡前整理书包,争取只忘记一次带作业;(6)希望妈妈和爸爸保持上周温和的态度。
我也觉得他目前已经达到4,希望一周后达到5。我接下来做了如下工作:(1)对其各项常规进步密切关注,及时表扬;(2)提醒班主任老师经常提问他,并及时给予加分鼓励;(3)推荐他接待英国友好学校的外籍学生;(4)引导他观察班里最受欢迎的同学,分析他们为什么朋友多,想办法交到一两个朋友;(5)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情况,肯定他的进步,慢慢培养他的自控力,确定下一步干預的措施。
采用了以上方法之后,不到一个月,小A进步显著。首先,使用手机有所控制,在家能做到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手机,而且只用手机处理与学习和社团活动相关的事情,用完之后即交给家长。其次,作业更多时候能高质量完成,每周只有1~2科忘带作业。甚至能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自主安排复习计划。每天小测成绩稳中有升。再次,能接受家长对学习内容的检查,跟家长的关系更加融洽。此外,他有几次差点与同学发生冲突,当时不计较同学的态度,及时躲开了,没再打架。还力所能及地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事务性的工作,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在班里也有几个好朋友,学习的热情比以前高,显得精神焕发。
三、辅导反思
回顾整个辅导过程,我认为,焦点问题解决技术专注当下,专注有效经验,相信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只是暂时受困,人生来具备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智慧,学生总有积极的需要可以被发掘出来;对人性持有一种成长观,不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看成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而是看到这个完整的人。因此,焦点问题解决是比较直接又温暖的方法,很受学生和家长喜欢,而且事半功倍。其原因在于:(1)重新解释学生行为,可以让老师排除偏见。当老师对学生表达对他的正面看法,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这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点。(2)在发现学生的例外这个环节中追问:你是如何做到的?这样强化了学生的正向意识和行为,对自己更有信心。(3)师生一起利用量尺设定小目标,引导学生每天做出小改变,简单易行,且能落到实处,唤起学生内在的能量。尝试一小步,带来大改变!(4)所有教师和家庭成员也要一起运用焦点技术积极改变,团结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有效推动师生和家校形成合力,最终使得学生的问题行为得以改变,而且变化更加持久。
焦点问题解决的方法与传统的家长谈话法虽然有相同点,但是差异很大。焦点问题解决的方法与家长谈话法具有如下相同点:(1)目标上: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行为,不断进步;(2)人员上:全家行动,师生总动员;(3)方法上:教育引导。但焦点问题解决更有助于促进行动,引发共识。
焦点解决技术用于家庭心理辅导,有助于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有助于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有效地转化学生的问题行为。最终,学生成长,家庭和睦,家校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倩倩.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儿童与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7,6(20):34-35.
[2]吕思琦,刘丽.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适宜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3):35-37.
[3]许维素.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学习与应用的经验分享[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11):51-54.
编辑/张国宪 终校/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