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脱困法”助推高三学子缓解考前焦虑情绪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季有不少学生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被情绪所困,被眼前的障碍所遮挡,担心现在的状态会影响高考,会影响未来人生的走向,然后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阻滞,知识点提取慢,学习效率明显下降。通过对大量有考前焦虑情绪学生的案例咨询,探析得到可能引发焦虑情绪的认知模型,通过六步走的咨询方略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不错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考前焦虑;认知模型;心理辅导;高三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0-0024-04
  一、情景再现
  情景一: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一位胆怯的女生轻轻地敲门找我。该女生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个子很高,偏瘦,但是满脸的愁容,肩膀下榻 ,让人感觉很是压抑与无奈,与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女形象相差甚远。该女生刚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倾诉了内心的烦恼:“进入高三以来,我的学习成绩下滑得厉害, 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情绪波动也很大,晚上睡眠也不好,不爱运动了。”“一上英语课就感觉很烦,听不进去,就想冲出去。感觉自己现在是越来越害怕英语了。单词是怎么也记不住,明明感觉刚刚还会的单词,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了。一做英语试卷就感觉头脑一片空白,不想做,有时感觉不管怎么努力也考不好,还不如不做了……眼看就要高考了,我可怎么办呢?”
  情景二:一天中午,一位高大帅气、满脸汗水的男生急切地找到我,说:“老师我想跟你聊聊。”我示意学生先休息一下,可他还没坐稳,就急切地向我诉苦:“老师,最近也不知怎么了,肠胃总是不好,去医院检查了好几次,都没啥问题。我老是这样子,万一高考的时候也是老想去厕所,该怎么办?请你帮帮我。”
  情景三:“老师,我想找你咨询,”一位中等身材,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愁眉苦脸的男生急匆匆地冲到我的咨询室,“最近我老是胡思乱想,越是想控制自己不要乱想,越是控制不住。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状态不好,这次三模也没考好,我很着急,怎么改善现在的情况?”
  情景四:“老师,我最近的学习状态很不好,老是难以集中注意力,觉得同学们对我不友好,他们觉得我学习是假学习。我与好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没有之前那样好了,她似乎在躲着我。一想到这些,我就很烦躁,还有一个多月就高考了,我该怎么办?”一位大眼睛、满脸愁容的女生向我倾诉。
  二、 案例分析与思考
  表面上看起来,这几个学生来咨询的问题各有侧重,有的是因为生理因素引发的情绪烦躁,有的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是因为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有的是因为学习效率低等。但透过表面的现象,我们会发现一个本质的问题,他们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或顾虑,是因为他们害怕这样一些状况会影响自己的高考。很明显,这几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感受着考前焦虑的情绪,经历着焦虑的煎熬。考前焦虑,顾名思义,就是一想到考试或与考试相关的事情,自己就紧张焦虑,预感到即将大祸临头,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其实每年的这个时间,也就是中、高考季,都会有不少的学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被情绪所困,被眼前的障碍所遮挡,他们担心现在的状态会影响高考,会影响未来人生的走向。学生们呈现烦恼或困扰的方式不同,有的压抑,有的烦躁,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表现为躯体上的症状,常伴有头痛、胸闷、心悸、口干、尿频、尿急、胃肠道等症状;有的表现为情绪上的烦躁,低落、紧张;也有的表现为行为上的回避,坐立不安,自我伤害等。常以担忧为特征,由消极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形成的意识体验消耗了自身的能量,削弱了自信。智能发挥受到限制,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阻滞,知识点提取慢,记忆的准确性差,答题犹豫,联想狭窄,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学生们的核心问题(焦虑情绪)是怎样形成的呢?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贝克(A. T. Beck)曾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我们来看看这些有考前焦虑情绪的学生焦灼背后的认知循环模型。最近学习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等,激活了他们的核心信念(我很无能,无价值)。在核心信念的触发下,只要提到高考或学习,他们的头脑中就会出现这样的自动思维:最近学习状态这么差,高考肯定考不好;考不好,一切都完了。一想到这,他们的情绪就烦躁、担心、害怕,就会出现诸如心跳加速、胸闷、手心出汗等明显的生理症状。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想逃离教室,而当他们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及不良情绪时,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担心、焦虑、害怕等情绪和功能不良的行为反应,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建立新的良性循环呢?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的认知、情绪及行为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循环系统,认知和行为系统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会毫无疑问地引起另一个部分的变化。据此理论,要想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可以从认知、情绪及行为三个方面做工作。在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基础上,首先,可以帮助他们重构认知,改变其非理性的自动思维(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三栏表、五栏表)。在情绪上,可以通过例外问题、应对问题、回顾成功经验等,重新唤起来访者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情绪上,与原有的刺激情景建立一个新的(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在行为上,通过行为实验、追踪问句、刻度问句等,积极引导来访者将咨询过程所得持续运用到平时的行为和生活中,激发他们做出一小步的尝试与改变,以强化来访者的执行力和落实能力。逐步帮助他们悦纳自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高考、面对人生。
  当然,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在咨询过程中要灵活使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并把咨询教师自己作为资源有效地加以运用,在咨询过程中去呈现最真实、最有力的榜样示范。我在实际的辅导过程中,通常会沿用下面的咨询方略。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教师通过心理普查或个别咨询,发现可能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在对学生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后,通常会邀约家长来校进行心理约谈。如何开展家长的心理约谈,能够让家长愿意配合,并有效地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本文根据家长心理约谈的一般流程,提出明确访谈目的、做好约谈前的准备工作、深入约谈过程和结束约谈四个步骤,并对其中的常见问题和沟通技巧做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约谈;家校沟通;心理危机转化  中图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正处在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其自我同一性容易受到冲击,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表达性艺术治疗具有非语言性沟通、安全轻松、操作便捷、趣味性强等特点
[活动背景]rn我们学校有一个课前三分钟站立读书的规矩,这对于其他的高考科目而言实施起来非常容易操作,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这样特殊的课程却让我有些为难,不知所措,而这三
选择性缄默症(SM)儿童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正常.心理学家认为SM是一种心理疾患,是社会恐怖症的一种表现类型,躯体或精神创伤是SM的
摘要:心理教师在与家长会谈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五大要点:(1)认识到心育工作区别于德育工作。(2)来访家长分为两种类型,主动来访型和被动来访型家长,教师要肯定鼓励他们。(3)在工作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用专业知识引导家长,站在学生的立场处理问题。(4)运用好四个技巧,在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基础上把控好会谈的方向,避免成为家长的情绪垃圾桶,最后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摘要:为研究中小学生运动习惯与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考察坚毅的中介作用,为减少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问题的发生提出建议,在2019年4月抽取河南省12所中小学、初中和高中生3087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测查人口学变量、运动习惯、坚毅和智能手机成瘾情况,采用Mplus软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中小学生运动习惯与智能手机成瘾呈负相关,运动习惯与坚毅呈正相关,坚毅与智能手机成瘾呈负相关;三个学段的
摘要:生涯教育重在探索、体验和创造生命的价值,服务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终身发展。在生涯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社团的建设,给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提出了基于生涯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心理社团的“1234 实施策略”,即一个目标引领心理社团活动常态化开展;两个要素将学校文化融入社团建设;三个原则将生涯发展的意识渗透入社团活动;四条路径发挥心理社团的生涯教育功能。最终心理社团成
[活动背景]rn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疫肺炎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使生活适应难度增加.学生们以在家上网课的形式度过了几乎整个学期,长达半年的网课经历中,没有同伴和老师面对面的
摘要:同理心是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个体的发展意义深远。在童年阶段注重学生的同理心培养,有利于学生习得友善、有效的沟通模式,还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抓手。采用电影片段作为心理课主要情景素材,围绕课程目标巧设问题,能有效地唤醒、提高小学生的同理心。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电影片段应用于课堂的主要优势和取得成效的关键要素,实践证明,该课程在学生群体中高度受欢迎,课堂效果显著。  关键词:同理心课程;
[活动背景]rn我校(山东省青岛李沧实验初级中学)最近在学生中开展了MHT心理普查,通过访谈发现,学生的困扰很大一部分来自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想法,这些想法阻碍了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