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导学生写作,就是要从选材和写法上下功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才是中学生的本色。敢于写真实的自己,道出自己的心声,敢于说真话才是中学生的可爱之处。
写作指导中学作文教学方法提起作文,大多数中学生大伤脑筋,总觉得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却又非写不可,只好硬着头皮胡乱写几句应付老师。不少老师对此毫无办法,不知从何入手去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结果形成了学生不愿写作文、老师不愿讲作文的局面。细分析看,作文课向来令学生头疼,因为大部分学生要么是无米之炊,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要么像茶壶的饺子,表达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一味地模仿范文,如“展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酷”“我好伤心”“感觉很深”等。当为学生面批作文时,他们却谈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没新鲜东西可写,模仿着写的,认为只有写上这样的句子才显得文章深沉些,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作文到底要写什么,怎样写才会生动感人。其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才是我们中学生的本色,敢于说真话才是我们中学生的可爱之处。
一、平凡的经历、平凡的人生也同样精彩
学生作文时,觉得自己经历平平,学习和生活也很平常,无新鲜的东西可写。我班有一名男生生性活泼好动,整天乐呵呵的,可是一次他的作文却这样写道:“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跟着母亲改嫁到了现在的这个村子……继父待我很好,但我不领情,与继父之间有一层隔膜……”文章最后写自己在继父的感化下,终于与继父消除了隔阂,跟随继父姓了。我为这名男生的不幸遭遇而心痛,当我找他谈心,安慰他时,他却笑着对我说:“老师,你别难过,我看这篇文章很感人,所以就模仿着写了。”我简直哭笑不得,想起语文课本上曾有一篇《我跟后爹姓》的文章,该生的作文与范文中的故事情节雷同,我吃惊孩子内心世界的奇怪的想法。我想,写作文要抒发自己的感受,怎么能这样地随意模仿呢?我让他记下自己的父亲令他满意的地方、自己的父亲让他值得骄傲的事情、自己的父亲让他感动的做法。在我的指导鼓励下,他重写一篇有关自己父亲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叙写:“爸爸永远都是我的朋友,他在家时像孩子一样。当我和小朋友捉迷藏时,他帮我们出主意、想点子,跟我们一起玩得很开心……我的爸爸很平凡,他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跟爸爸在一起的时候,我无拘无束,只要有时间,爸爸总是跟我在一起。妈妈曾经开玩笑地说我是爸爸的尾巴,爸爸是我的影子,我们爷俩形影不离。”显然,这两篇文章对爸爸的描述是不一样的,后者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只有真情实感,但是却给人真实的感受。他说以前以为只有经历不平凡,文章才感人。
二、选材新颖,反弹琵琶,效果更佳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有时正面无从下手,何不来个“反弹琵琶”。例如,有一作文题是“以我的家庭”为话题,多数人都写自己的家庭成员,妈妈如何善良,孝敬老人,疼爱子女;爸爸勤劳勇敢等,正面的这些确实感人,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是这样的,许多同学家庭不和睦,怕写出来让人家笑话,就千篇一律地写自己的家庭如何幸福。但有一个同学却这样写到“爸爸不爱家,妈妈为了我,甘愿忍受着各种屈辱,我就感到忍无可忍”于是发出了“妈妈,你还是离婚吧”的呼声,将积在心中的对爸爸的不满,对妈妈的同情与支持道了出来。粉饰的表白哪如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人呢!多数作者都认为应劝人和好,更不应劝妈妈离婚。如果都这样写,那么选材的新颖就无从谈起,更就没有什么真情实感了,因为不敢说真话。
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现在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许多同学不敢写出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作文中总是谈道:进入毕业班后,肩上的担子重了,心理的压力大了,但仍有信心,很充实地去迎接战斗的每一天。许多同事谈起来,就说这样的学生觉悟高,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家长的爱心,这样的孩子最懂事。岂不知就在这“懂事”中扼杀了孩子贪玩、活泼好动的天性,把他们培养成了“早熟”的高觉悟的理性人,那可爱的、天真烂漫的少年已经成了老气横秋的成年人了。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注意让学生说真话,鼓励学生说真话,要想真正让素质教育带来好处,不妨就来委婉地批评吧。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出现了这样的文章:《渴望停电》,“盼望着带灯的早晚自习去掉,让孩子们好好地睡一觉”;《真想做个后进生》,“不用做那么多的繁重的作业,轻轻松松、痛痛快快地去打一次球,开心一刻”,“我们盼望着督导,盼望着检查的到来,那样我们就可以不上早晚自习,老师的作业也就少多了,那样的日子,简直是神仙一般”,“老师,还我们一个真正的星期天,我们不要星期七……”这些,都是反弹琵琶,对学生负担过重提出的委婉的批评,这样的一些句子,这样的段落出现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能时时提醒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多听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的苦楚,通过写作,达到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目的,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写出诚实的、有个性的自我
许多学生作文掩盖了真实的自己,人云亦云。如作文题目《妈妈不在家》。许多学生的写作思路是:妈妈不在家时,自己如何做作业,做家务,想到妈妈为自己操劳,就应多为妈妈想想,力所能及地做点家务,减轻妈妈过重的负担等。这样选材不是不好,而是众口一词,这样的文章我们看得太多了,刚读了文章的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了,毫无亮点可言,读来味同嚼蜡。其中这样的一篇令人眼前一亮:“妈妈不在家,没有人管束着我,我快乐得像只小老鼠,妈妈在家不让动的东西,我现在可以尽情地翻翻,东房间的抽屉,西房间的书橱,还有我那藏了很久的小游戏机,都成了我所拥有的无尽的宝藏,我快活极了,我也富有极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上午这样开心过。”看,这样的文章,确实是用自己的笔来抒写自己心里的感受。我们有什么理由说“快乐的像一只小老鼠”这个比喻不恰当呢?
四、多写多练,功到自然成
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说写训练使其掌握了一些写作技能,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掌握写作规律,还应多写多练,才能真正写出好的文章。我们教师可以布置周记,让学生把每天听到、看到、读到和想到的一切用最贴切、最恰当的语句,以最合理的顺序记录下来。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学生自会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写成文章了。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写、胡乱应付了,因为学生已经愿意把一切诉诸文字、展示心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其写作能力。
认真观察,细致描绘,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用心写作。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文章要想打动人,必须要有真情实感,用心去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道出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真心话,张扬自己的个性。就如《皇帝的新装》里的小男孩一样,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别人这样评价你:“你就是你,你就是你自己。”给自己这样的提示:“我就是我,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我不是别人的影子。”
写作指导中学作文教学方法提起作文,大多数中学生大伤脑筋,总觉得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却又非写不可,只好硬着头皮胡乱写几句应付老师。不少老师对此毫无办法,不知从何入手去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结果形成了学生不愿写作文、老师不愿讲作文的局面。细分析看,作文课向来令学生头疼,因为大部分学生要么是无米之炊,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要么像茶壶的饺子,表达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一味地模仿范文,如“展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酷”“我好伤心”“感觉很深”等。当为学生面批作文时,他们却谈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没新鲜东西可写,模仿着写的,认为只有写上这样的句子才显得文章深沉些,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作文到底要写什么,怎样写才会生动感人。其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才是我们中学生的本色,敢于说真话才是我们中学生的可爱之处。
一、平凡的经历、平凡的人生也同样精彩
学生作文时,觉得自己经历平平,学习和生活也很平常,无新鲜的东西可写。我班有一名男生生性活泼好动,整天乐呵呵的,可是一次他的作文却这样写道:“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跟着母亲改嫁到了现在的这个村子……继父待我很好,但我不领情,与继父之间有一层隔膜……”文章最后写自己在继父的感化下,终于与继父消除了隔阂,跟随继父姓了。我为这名男生的不幸遭遇而心痛,当我找他谈心,安慰他时,他却笑着对我说:“老师,你别难过,我看这篇文章很感人,所以就模仿着写了。”我简直哭笑不得,想起语文课本上曾有一篇《我跟后爹姓》的文章,该生的作文与范文中的故事情节雷同,我吃惊孩子内心世界的奇怪的想法。我想,写作文要抒发自己的感受,怎么能这样地随意模仿呢?我让他记下自己的父亲令他满意的地方、自己的父亲让他值得骄傲的事情、自己的父亲让他感动的做法。在我的指导鼓励下,他重写一篇有关自己父亲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叙写:“爸爸永远都是我的朋友,他在家时像孩子一样。当我和小朋友捉迷藏时,他帮我们出主意、想点子,跟我们一起玩得很开心……我的爸爸很平凡,他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跟爸爸在一起的时候,我无拘无束,只要有时间,爸爸总是跟我在一起。妈妈曾经开玩笑地说我是爸爸的尾巴,爸爸是我的影子,我们爷俩形影不离。”显然,这两篇文章对爸爸的描述是不一样的,后者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只有真情实感,但是却给人真实的感受。他说以前以为只有经历不平凡,文章才感人。
二、选材新颖,反弹琵琶,效果更佳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有时正面无从下手,何不来个“反弹琵琶”。例如,有一作文题是“以我的家庭”为话题,多数人都写自己的家庭成员,妈妈如何善良,孝敬老人,疼爱子女;爸爸勤劳勇敢等,正面的这些确实感人,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是这样的,许多同学家庭不和睦,怕写出来让人家笑话,就千篇一律地写自己的家庭如何幸福。但有一个同学却这样写到“爸爸不爱家,妈妈为了我,甘愿忍受着各种屈辱,我就感到忍无可忍”于是发出了“妈妈,你还是离婚吧”的呼声,将积在心中的对爸爸的不满,对妈妈的同情与支持道了出来。粉饰的表白哪如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人呢!多数作者都认为应劝人和好,更不应劝妈妈离婚。如果都这样写,那么选材的新颖就无从谈起,更就没有什么真情实感了,因为不敢说真话。
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现在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许多同学不敢写出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作文中总是谈道:进入毕业班后,肩上的担子重了,心理的压力大了,但仍有信心,很充实地去迎接战斗的每一天。许多同事谈起来,就说这样的学生觉悟高,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家长的爱心,这样的孩子最懂事。岂不知就在这“懂事”中扼杀了孩子贪玩、活泼好动的天性,把他们培养成了“早熟”的高觉悟的理性人,那可爱的、天真烂漫的少年已经成了老气横秋的成年人了。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注意让学生说真话,鼓励学生说真话,要想真正让素质教育带来好处,不妨就来委婉地批评吧。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出现了这样的文章:《渴望停电》,“盼望着带灯的早晚自习去掉,让孩子们好好地睡一觉”;《真想做个后进生》,“不用做那么多的繁重的作业,轻轻松松、痛痛快快地去打一次球,开心一刻”,“我们盼望着督导,盼望着检查的到来,那样我们就可以不上早晚自习,老师的作业也就少多了,那样的日子,简直是神仙一般”,“老师,还我们一个真正的星期天,我们不要星期七……”这些,都是反弹琵琶,对学生负担过重提出的委婉的批评,这样的一些句子,这样的段落出现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能时时提醒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多听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的苦楚,通过写作,达到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目的,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写出诚实的、有个性的自我
许多学生作文掩盖了真实的自己,人云亦云。如作文题目《妈妈不在家》。许多学生的写作思路是:妈妈不在家时,自己如何做作业,做家务,想到妈妈为自己操劳,就应多为妈妈想想,力所能及地做点家务,减轻妈妈过重的负担等。这样选材不是不好,而是众口一词,这样的文章我们看得太多了,刚读了文章的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了,毫无亮点可言,读来味同嚼蜡。其中这样的一篇令人眼前一亮:“妈妈不在家,没有人管束着我,我快乐得像只小老鼠,妈妈在家不让动的东西,我现在可以尽情地翻翻,东房间的抽屉,西房间的书橱,还有我那藏了很久的小游戏机,都成了我所拥有的无尽的宝藏,我快活极了,我也富有极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上午这样开心过。”看,这样的文章,确实是用自己的笔来抒写自己心里的感受。我们有什么理由说“快乐的像一只小老鼠”这个比喻不恰当呢?
四、多写多练,功到自然成
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说写训练使其掌握了一些写作技能,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掌握写作规律,还应多写多练,才能真正写出好的文章。我们教师可以布置周记,让学生把每天听到、看到、读到和想到的一切用最贴切、最恰当的语句,以最合理的顺序记录下来。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学生自会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写成文章了。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写、胡乱应付了,因为学生已经愿意把一切诉诸文字、展示心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其写作能力。
认真观察,细致描绘,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用心写作。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文章要想打动人,必须要有真情实感,用心去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道出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真心话,张扬自己的个性。就如《皇帝的新装》里的小男孩一样,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别人这样评价你:“你就是你,你就是你自己。”给自己这样的提示:“我就是我,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我不是别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