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8月,82岁的朱永麟、80岁的叶宝春、72岁的张明新3位老人拿出自己的养老钱,发起设立了“红日亭施粥摊”,施粥摊成立不到3年的时间里,又陆续有20位老人参与了进来。
在这个粥摊上没有地位之分,有衣冠不整的乞者,同样也有衣冠楚楚的白领;没有外地人和本地人之分,本地人同“外地佬”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
在全球的慈善业界,不难发现各种形式的慈善组织,但像温州“红日亭施粥摊”这样高龄的“组织”却是绝无仅有。这个由23位老人组成的“高龄慈善团”本着一份善心,两年来坚持为成千上万人次的群众施粥。
世代延续的慈善事业
“红日亭”是温州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之前一个建筑面积30多平方米的亭子,坐落在温州市江滨路和环城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
“高龄慈善团”在扩编
随着粥摊越做越大,红日亭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2008年11月27日,《新快报》刊登了一位网友的帖子:“在温州华盖山的脚下,一个施粥摊正在给穷人施粥。”而媒体的标题则更为醒目——《网友热议温州“施粥摊”盼全国推广渡难关》。
“红日亭施粥摊”在网上“出名”之后,前来喝粥捐款的人越来越多,张明新的账本中这样记录着:“2008年12月2日,当天收到捐款3100元。昨天接受社会捐款5140元。”2008年11月,他们接受现金捐款共达3.1万元。
一个企业的董事长也来喝了粥,第二天就送来1000公斤大米;一个鞋企老板也买了1000公斤大米送来……
“我还经常接到米店打来的电话,一个老太太给店里钱,让我们每月去拿米。”张明新说,对施粥摊的捐助他们都有详细的记录,“还在红榜上公布,让大家放心”。
而在账本中,张明新除了记录一些人名外,也保留了很多奇怪的名字:乐清老太太、许女士、男同志、51中学生、过路人、公安C9004、浙C3G090、四楼344室……“这些都是留下钱转身就走的,不愿留名,所以只好用校徽、警号、车牌号等来代替。”张明新激动地说。
在钱款有剩余的情况下,老人们也定期给福利院和聋哑学校的孩子送去一些礼物和钱,给当地的困难户送钱、米、油等急需物资。
作为团队的财务人员,朱永麟说:“给我们捐款的人很多,几年下来基本没在钱上遇到困难。我们在银行开了户,把筹集来的钱都存进去,这样收多少、花多少账目很清晰。现在,我们账户里有20多万元剩余。”
“红日亭施粥摊”因老人们当初的一个善意而形成,由于众多陌生人的捐款而得到发展,但从接受捐款的那一刻起,老人们就自发地让这些钱越来越透明。
施粥摊流淌着的道德血液
红日亭因为摆摊、每天排队领粥的人甚多等原因,也曾被认为“影响市容”,摊子上的雨棚也曾面临被拆的境况。但3年来,“红日亭施粥摊”却依旧存在。
温州市政园林局公园管理处主任周忠表示,刚开始,公园管理处对老人们在华盖广场摆施粥摊有过不同意见,因为这样未得到审批擅自占道是违规操作,而且这么多人来广场喝茶吃粥,对公园的环境绿化都会有影响,管理工作也加大了难度。但后来老人们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把公园管理处的人打动了,并同意了他们在公园设点,而且管理处还特意在公园增设了厕所,并安排两名清洁工帮助粥摊清理卫生。
华盖社区主任章碎英对此深有感触,为这个被认定违法建筑的大棚,章碎英向有关部门为老人们“担保”:绝不会出现影响市容、影响交通的情况。可以说,红日亭能够一直坚持,离不开政府部门对民间慈善的理解和支持。2008年5月1日,社区里向规划部门“报批”,红日亭进行了扩建。
“没有这些背后的支持,我们一帮老人光有善心,什么事也办不成啊!”烧菜的朱碎娇阿姨说。每年烧“伏茶”,温州中医院专门免费给他们提供中草药。他们锅炉用的柴油,石油公司不但保障供应,而且每周送货上门。在他们刚起步最困难的时候,五马街道给他们送来了1吨大米和1.5万元现金。社区和青年志愿者都常来现场帮他们维持秩序。
2007年,“红日亭施粥摊”的老人们获得了“200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特别奖。“红日亭施粥摊”不是金融危机下的产物,也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种具备常态性质的民间慈善行为。这种民间慈善传统的回归,已经告别了旧时单纯的赈济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行善施德,将民间的慈善力量汇聚成爱的暖流。
有专家认为老人们的这种行为,没有依赖现代的慈善制度却能运行自如,其中靠的是老人们的爱心、道德和信义,可以说,这是中国慈善传统的一种复苏,同时,这种越来越多的民间善举的出现,说明慈善从来就没有很高的门槛,通过一碗粥也能实现。
民间力量组织的施粥摊给我们传递出的是一种强有力的信号,在寒冬来临和金融海啸的阴冷氛围中,只要我们互助互救,“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温暖人间”,这对于聚拢人心,共克时艰无疑具有莫大深意。
临别时,记者问,这样每天的坚持是为了什么?叶宝春说:“我们想给下一代做个榜样。”
在这个粥摊上没有地位之分,有衣冠不整的乞者,同样也有衣冠楚楚的白领;没有外地人和本地人之分,本地人同“外地佬”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
在全球的慈善业界,不难发现各种形式的慈善组织,但像温州“红日亭施粥摊”这样高龄的“组织”却是绝无仅有。这个由23位老人组成的“高龄慈善团”本着一份善心,两年来坚持为成千上万人次的群众施粥。
世代延续的慈善事业
“红日亭”是温州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之前一个建筑面积30多平方米的亭子,坐落在温州市江滨路和环城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
“高龄慈善团”在扩编
随着粥摊越做越大,红日亭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2008年11月27日,《新快报》刊登了一位网友的帖子:“在温州华盖山的脚下,一个施粥摊正在给穷人施粥。”而媒体的标题则更为醒目——《网友热议温州“施粥摊”盼全国推广渡难关》。
“红日亭施粥摊”在网上“出名”之后,前来喝粥捐款的人越来越多,张明新的账本中这样记录着:“2008年12月2日,当天收到捐款3100元。昨天接受社会捐款5140元。”2008年11月,他们接受现金捐款共达3.1万元。
一个企业的董事长也来喝了粥,第二天就送来1000公斤大米;一个鞋企老板也买了1000公斤大米送来……
“我还经常接到米店打来的电话,一个老太太给店里钱,让我们每月去拿米。”张明新说,对施粥摊的捐助他们都有详细的记录,“还在红榜上公布,让大家放心”。
而在账本中,张明新除了记录一些人名外,也保留了很多奇怪的名字:乐清老太太、许女士、男同志、51中学生、过路人、公安C9004、浙C3G090、四楼344室……“这些都是留下钱转身就走的,不愿留名,所以只好用校徽、警号、车牌号等来代替。”张明新激动地说。
在钱款有剩余的情况下,老人们也定期给福利院和聋哑学校的孩子送去一些礼物和钱,给当地的困难户送钱、米、油等急需物资。
作为团队的财务人员,朱永麟说:“给我们捐款的人很多,几年下来基本没在钱上遇到困难。我们在银行开了户,把筹集来的钱都存进去,这样收多少、花多少账目很清晰。现在,我们账户里有20多万元剩余。”
“红日亭施粥摊”因老人们当初的一个善意而形成,由于众多陌生人的捐款而得到发展,但从接受捐款的那一刻起,老人们就自发地让这些钱越来越透明。
施粥摊流淌着的道德血液
红日亭因为摆摊、每天排队领粥的人甚多等原因,也曾被认为“影响市容”,摊子上的雨棚也曾面临被拆的境况。但3年来,“红日亭施粥摊”却依旧存在。
温州市政园林局公园管理处主任周忠表示,刚开始,公园管理处对老人们在华盖广场摆施粥摊有过不同意见,因为这样未得到审批擅自占道是违规操作,而且这么多人来广场喝茶吃粥,对公园的环境绿化都会有影响,管理工作也加大了难度。但后来老人们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把公园管理处的人打动了,并同意了他们在公园设点,而且管理处还特意在公园增设了厕所,并安排两名清洁工帮助粥摊清理卫生。
华盖社区主任章碎英对此深有感触,为这个被认定违法建筑的大棚,章碎英向有关部门为老人们“担保”:绝不会出现影响市容、影响交通的情况。可以说,红日亭能够一直坚持,离不开政府部门对民间慈善的理解和支持。2008年5月1日,社区里向规划部门“报批”,红日亭进行了扩建。
“没有这些背后的支持,我们一帮老人光有善心,什么事也办不成啊!”烧菜的朱碎娇阿姨说。每年烧“伏茶”,温州中医院专门免费给他们提供中草药。他们锅炉用的柴油,石油公司不但保障供应,而且每周送货上门。在他们刚起步最困难的时候,五马街道给他们送来了1吨大米和1.5万元现金。社区和青年志愿者都常来现场帮他们维持秩序。
2007年,“红日亭施粥摊”的老人们获得了“200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特别奖。“红日亭施粥摊”不是金融危机下的产物,也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种具备常态性质的民间慈善行为。这种民间慈善传统的回归,已经告别了旧时单纯的赈济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行善施德,将民间的慈善力量汇聚成爱的暖流。
有专家认为老人们的这种行为,没有依赖现代的慈善制度却能运行自如,其中靠的是老人们的爱心、道德和信义,可以说,这是中国慈善传统的一种复苏,同时,这种越来越多的民间善举的出现,说明慈善从来就没有很高的门槛,通过一碗粥也能实现。
民间力量组织的施粥摊给我们传递出的是一种强有力的信号,在寒冬来临和金融海啸的阴冷氛围中,只要我们互助互救,“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温暖人间”,这对于聚拢人心,共克时艰无疑具有莫大深意。
临别时,记者问,这样每天的坚持是为了什么?叶宝春说:“我们想给下一代做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