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紫砂壶艺术作品占据着中华艺术的重要地位,也成为了中华陶瓷艺术的瑰宝。紫砂壶独有的自然美感、精湛的工艺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愈来愈为大众所接受。
关键词 紫砂高山流水壶;艺术文化;自然美
纵观宜兴紫砂壶艺术文化数百年的发展史,历代壶艺前辈们潜心艺术追求、耕耘积累,加之文人墨客参与其中,摸索出了一整套的手工制作技艺,利用独一无二的紫砂泥料,以自然界为客观对象,巧妙构思,进而制作成紫砂壶艺作品。并形成了具有典型时代特色、鲜明艺术特征和独特艺术魅力的紫砂壶艺术文化。紫砂壶的创作除了显著的实用功能、创作意念,更应有机地结合传统文化,认识与热爱大自然,制壶艺人创作的紫砂壶作品才能够日臻完美。在生活实践中,制壶艺人要了解传统、学习传统、秉承传统、发扬传统,充分提高自己的借鉴水准,并在紫砂材质的肌理表达、工艺制作的技法技巧、造型装饰的深化程度上,使作品达到高度统一、融会贯通,才能显现真正的美感。例如这款紫砂“高山流水壶”(见图1),在大自然的蕴育中,此壶的艺术表露出了一种自然美,散发着大自然的灵秀气息,这种美包含着泥、色、形,包含着精、气、神,包含着自然性与艺术性。
1 紫砂“高山流水壶”的工艺设计
紫砂“高山流水壶”为“一粒珠壶”造型,壶身素雅、古韵盎然,庄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气又不失阳刚之气,造型惹人喜爱。该壶的“一粒珠壶”造型可以使人清心安静,洗涤尘间烦躁的心情。“高山流水壶”如同一颗珍珠般珠圆玉润,饱满而剔透。壶嘴的设计如同荡漾的水波浪。壶钮的设计也形似一朵浪花。环形壶把上也有小浪花的雕塑呼应它。此壶尤为突出的设计是一道碧绿色的水纹自壶钮处蜿蜒至壶腹,好像是从高山一泄而下的流水又激起的浪花,整体和谐而富有生命的动态美。令人赏心悦目。
2紫砂“高山流水壶”的文化寓意
紫砂“高山流水壶”的造型蕴含着“高山流水”的典故。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70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其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的传承意义尤为世人所铭记。传说在春秋时代,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位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紫砂“高山流水壶”取景高山流水,寓指知音,自然为世人所喜欢。
3 结论
艺术永无止境。作为当代紫砂艺人。在发扬前辈们壶艺传统的基础上。必须更进一步地依托自然,自始至终把自然的物象与紫砂壶艺造型紧密结合,大胆创作创新,勇于突破,使现代紫砂壶艺作品更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在紫砂壶艺术的近代史上。一大批作品均以竹、木、花、果作为造型,再用竹叶、花叶等装饰配置壶嘴、壶钮、壶把,比例恰当、工艺精巧,更显逼真。令人称奇:也有一些作品形象地运用动物形态制作成壶体。或制成壶钮、壶嘴。生动自然。自然界形态众生、千奇百怪。造就了万物的美感,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和寻找。必将会产生艺术创作的灵感。把思想认识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所创作出的紫砂壶艺术作品必将会达到更高的艺术境地。正如这款紫砂“高山流水壶”,不仅再现了高山流水般的大自然美景,它还像知音一样轻诉着人生的情愫,温暖人心。
关键词 紫砂高山流水壶;艺术文化;自然美
纵观宜兴紫砂壶艺术文化数百年的发展史,历代壶艺前辈们潜心艺术追求、耕耘积累,加之文人墨客参与其中,摸索出了一整套的手工制作技艺,利用独一无二的紫砂泥料,以自然界为客观对象,巧妙构思,进而制作成紫砂壶艺作品。并形成了具有典型时代特色、鲜明艺术特征和独特艺术魅力的紫砂壶艺术文化。紫砂壶的创作除了显著的实用功能、创作意念,更应有机地结合传统文化,认识与热爱大自然,制壶艺人创作的紫砂壶作品才能够日臻完美。在生活实践中,制壶艺人要了解传统、学习传统、秉承传统、发扬传统,充分提高自己的借鉴水准,并在紫砂材质的肌理表达、工艺制作的技法技巧、造型装饰的深化程度上,使作品达到高度统一、融会贯通,才能显现真正的美感。例如这款紫砂“高山流水壶”(见图1),在大自然的蕴育中,此壶的艺术表露出了一种自然美,散发着大自然的灵秀气息,这种美包含着泥、色、形,包含着精、气、神,包含着自然性与艺术性。
1 紫砂“高山流水壶”的工艺设计
紫砂“高山流水壶”为“一粒珠壶”造型,壶身素雅、古韵盎然,庄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气又不失阳刚之气,造型惹人喜爱。该壶的“一粒珠壶”造型可以使人清心安静,洗涤尘间烦躁的心情。“高山流水壶”如同一颗珍珠般珠圆玉润,饱满而剔透。壶嘴的设计如同荡漾的水波浪。壶钮的设计也形似一朵浪花。环形壶把上也有小浪花的雕塑呼应它。此壶尤为突出的设计是一道碧绿色的水纹自壶钮处蜿蜒至壶腹,好像是从高山一泄而下的流水又激起的浪花,整体和谐而富有生命的动态美。令人赏心悦目。
2紫砂“高山流水壶”的文化寓意
紫砂“高山流水壶”的造型蕴含着“高山流水”的典故。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70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其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的传承意义尤为世人所铭记。传说在春秋时代,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位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紫砂“高山流水壶”取景高山流水,寓指知音,自然为世人所喜欢。
3 结论
艺术永无止境。作为当代紫砂艺人。在发扬前辈们壶艺传统的基础上。必须更进一步地依托自然,自始至终把自然的物象与紫砂壶艺造型紧密结合,大胆创作创新,勇于突破,使现代紫砂壶艺作品更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在紫砂壶艺术的近代史上。一大批作品均以竹、木、花、果作为造型,再用竹叶、花叶等装饰配置壶嘴、壶钮、壶把,比例恰当、工艺精巧,更显逼真。令人称奇:也有一些作品形象地运用动物形态制作成壶体。或制成壶钮、壶嘴。生动自然。自然界形态众生、千奇百怪。造就了万物的美感,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和寻找。必将会产生艺术创作的灵感。把思想认识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所创作出的紫砂壶艺术作品必将会达到更高的艺术境地。正如这款紫砂“高山流水壶”,不仅再现了高山流水般的大自然美景,它还像知音一样轻诉着人生的情愫,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