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师自己总结成长的规律,会更加真实可靠,也会更加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
关键词:数学教师 专业 规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0011-02
1、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进行调研,调研题目为“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被采访的数学教师有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朝鲜族、满族、俄罗斯等民族。职称有初级和高级职称,年龄在28~55岁之间,教龄均为3年以上,最高达30多年教龄,学历均在专科以上。在少数民族、边疆、落后地区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是什么?本文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调研主要采取抽样访谈的方式即实证的研究方式进行,分不同职称、民族、地区和学校进行随机抽样,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后抽象出规律。
2 谓研的结果
规律1:年轻教师要经历一个熟悉、感悟、理解数学的过程,成长的第一步很像一个学走步的儿童,一切都是新的,也是陌生的,要做的是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把握好备、讲、批、辅、考五大基本环节,注意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尝试着将先进经验用于教学中,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有了独到的对教学的见解。便转向更多的研究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风格的教学。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沉淀,成为内在的东西,这时体现出来的是一位老师的人格魅力,而非知识本身的力量,这时就不能单独的用课本知识去衡量这位老师,也许这是一位数学教师的最高境界。
规律2:数学教师要做协调者,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地提供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要做挖泉人不是单纯地信息传递者、讲授者。教师要做合作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还要参与到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要做指导者,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鼓舞者,让学生自主观察。教师要做引导者。教师要做平等者的首席。教师要做研究者。教师还要做学习者。教师要做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对象。教师要做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教师要做自我发展的促进者。
规律3:数学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语言:正确的语言,通俗的话语,简洁且具有号召力:板书:字、公式、图的正确性、工整性、质感性,设计系统醒目: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富有激情与活力:有较好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数学教师应进行专业知识的拓展,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为背景,以精深的数学学科知识为主干,以相关学科知识为必要补充,以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知识边界的交合性的主体知识结构,首先从知识的量上拓展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知识的质的深化即从知识的理解、到对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才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生学习的过程看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规律4:教学是逐步完善的过程,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应是学习——改进——研究,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师生相互促进和影响,使学生成绩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要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求疑创新,从中受益得到充实和发展。学生学到的是数学知识,而教师学到的更多的学法和教法。在积累经验中成长。对数学教师的培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规律5:数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切忌“一锅煮”的做法,指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根据他们学习风格、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实现个性化学习,并为每个学生创设富有个性的发展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多动脑、多动嘴、多动手、多动耳、多动眼、亲自去经历,亲自去感悟。
规律6: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数学教师心态自然,姿态表情乐观且具有感染力,能够照顾全体学生,概括性、条理性比较强,教与学时间分配尽可能合理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能较好的驾驭课堂,应变能力强。
规律7: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它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个人的职业素质和内涵不断丰富,不断增长的过程:它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的过程。
规律8: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积累优点以便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找出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然后在教学中进行弥补,以充实新的教法。不断地总结经验,对学生取得成绩的原因加以反思和巩固。
规律9:讲好每一节课,且从每~堂课中总结出经验和规律,数学教师还要不断的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学校对教师也要不断督促,监督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教研文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
规律10: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有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知识,没有深层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把专业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数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还是数学功底。
3 研究结果的分析及思考
热爱教师职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其成长的思想基础,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是实力基础,而成才和竞争意识,战胜困难和挫折有坚强意志是必要的心理基础,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是其成才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其成才的必要外部因素。可见一位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需要做艰苦的努力。
教师专业化有两种模式。技能熟练模式——主张教师职业向其它专业职务一样,把专业属性建立在专业熟练性上。另一个为反思实践性模式。
3.1 数学教师特有的专业素养是指:系统的数学结构知识练就娴熟的数学教学技能,灵活掌握的数学教学方法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情感和拥有科学的数学教育理念。数学教师的专业是数学教育,数学教师的专业理论是数学教育学。教师要有教育理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要经历“基础阶段(适应期、模仿期、完善期)、成长阶段(选择期、骨干期)、成熟阶段(高峰期、发挥期)”而“磨课”则是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磨课是指选课、背课、上课、专家指导。集中多人教学智慧,共同进步。师院培养的学生是半成品,马上适应教学的不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要经过积累期、成熟期和创造期,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大学文化与中小学文化的融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3.2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反思要避免茫、窄、浅、浮、散等现象。教师反思主要缺理论知识,找不到反思点和需要专家指导。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规划个人远景,然后树立明确目标:要经历借鉴阶段、整合阶段、超越阶段。从本质意义上说,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构建,脱离了自我发展意识,脱离了数学教师工作性的反思就没有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历史和现实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外部的支持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忽略的。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依赖于每一个个体的那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主观性知识——默会知识,也是教师职业的主要知识。每个人教师专业成长规律都是不同的,但只要从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规律、心理、生理特点出发,走进学生心灵,乐做学生的朋友建立师生问的友谊,结合教育的需要,把握适当的教育时机,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合作,共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进程中的内在动力。教师专业化从为何求知,求什么知,如何求知三个维度注解了教师专业化应是真、善、美的统一。
关键词:数学教师 专业 规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0011-02
1、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进行调研,调研题目为“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被采访的数学教师有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朝鲜族、满族、俄罗斯等民族。职称有初级和高级职称,年龄在28~55岁之间,教龄均为3年以上,最高达30多年教龄,学历均在专科以上。在少数民族、边疆、落后地区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是什么?本文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调研主要采取抽样访谈的方式即实证的研究方式进行,分不同职称、民族、地区和学校进行随机抽样,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后抽象出规律。
2 谓研的结果
规律1:年轻教师要经历一个熟悉、感悟、理解数学的过程,成长的第一步很像一个学走步的儿童,一切都是新的,也是陌生的,要做的是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把握好备、讲、批、辅、考五大基本环节,注意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尝试着将先进经验用于教学中,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有了独到的对教学的见解。便转向更多的研究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风格的教学。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沉淀,成为内在的东西,这时体现出来的是一位老师的人格魅力,而非知识本身的力量,这时就不能单独的用课本知识去衡量这位老师,也许这是一位数学教师的最高境界。
规律2:数学教师要做协调者,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地提供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要做挖泉人不是单纯地信息传递者、讲授者。教师要做合作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还要参与到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要做指导者,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鼓舞者,让学生自主观察。教师要做引导者。教师要做平等者的首席。教师要做研究者。教师还要做学习者。教师要做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对象。教师要做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教师要做自我发展的促进者。
规律3:数学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语言:正确的语言,通俗的话语,简洁且具有号召力:板书:字、公式、图的正确性、工整性、质感性,设计系统醒目: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富有激情与活力:有较好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数学教师应进行专业知识的拓展,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为背景,以精深的数学学科知识为主干,以相关学科知识为必要补充,以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知识边界的交合性的主体知识结构,首先从知识的量上拓展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知识的质的深化即从知识的理解、到对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才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生学习的过程看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规律4:教学是逐步完善的过程,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应是学习——改进——研究,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师生相互促进和影响,使学生成绩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要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求疑创新,从中受益得到充实和发展。学生学到的是数学知识,而教师学到的更多的学法和教法。在积累经验中成长。对数学教师的培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规律5:数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切忌“一锅煮”的做法,指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根据他们学习风格、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实现个性化学习,并为每个学生创设富有个性的发展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多动脑、多动嘴、多动手、多动耳、多动眼、亲自去经历,亲自去感悟。
规律6: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数学教师心态自然,姿态表情乐观且具有感染力,能够照顾全体学生,概括性、条理性比较强,教与学时间分配尽可能合理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能较好的驾驭课堂,应变能力强。
规律7: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它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个人的职业素质和内涵不断丰富,不断增长的过程:它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的过程。
规律8: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积累优点以便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找出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然后在教学中进行弥补,以充实新的教法。不断地总结经验,对学生取得成绩的原因加以反思和巩固。
规律9:讲好每一节课,且从每~堂课中总结出经验和规律,数学教师还要不断的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学校对教师也要不断督促,监督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教研文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
规律10: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有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知识,没有深层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把专业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数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还是数学功底。
3 研究结果的分析及思考
热爱教师职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其成长的思想基础,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是实力基础,而成才和竞争意识,战胜困难和挫折有坚强意志是必要的心理基础,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是其成才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其成才的必要外部因素。可见一位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需要做艰苦的努力。
教师专业化有两种模式。技能熟练模式——主张教师职业向其它专业职务一样,把专业属性建立在专业熟练性上。另一个为反思实践性模式。
3.1 数学教师特有的专业素养是指:系统的数学结构知识练就娴熟的数学教学技能,灵活掌握的数学教学方法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情感和拥有科学的数学教育理念。数学教师的专业是数学教育,数学教师的专业理论是数学教育学。教师要有教育理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要经历“基础阶段(适应期、模仿期、完善期)、成长阶段(选择期、骨干期)、成熟阶段(高峰期、发挥期)”而“磨课”则是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磨课是指选课、背课、上课、专家指导。集中多人教学智慧,共同进步。师院培养的学生是半成品,马上适应教学的不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要经过积累期、成熟期和创造期,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大学文化与中小学文化的融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3.2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反思要避免茫、窄、浅、浮、散等现象。教师反思主要缺理论知识,找不到反思点和需要专家指导。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规划个人远景,然后树立明确目标:要经历借鉴阶段、整合阶段、超越阶段。从本质意义上说,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构建,脱离了自我发展意识,脱离了数学教师工作性的反思就没有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历史和现实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外部的支持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忽略的。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依赖于每一个个体的那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主观性知识——默会知识,也是教师职业的主要知识。每个人教师专业成长规律都是不同的,但只要从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规律、心理、生理特点出发,走进学生心灵,乐做学生的朋友建立师生问的友谊,结合教育的需要,把握适当的教育时机,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合作,共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进程中的内在动力。教师专业化从为何求知,求什么知,如何求知三个维度注解了教师专业化应是真、善、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