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5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mALB、尿β2-MG和血β2-MG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疗效较好。
关键词:高血压病;肾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之一,长期持久或严重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继而出现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故对早期肾功能损伤进行治疗尤为重要。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高血压病患者一旦发生肾功能损害,内科治疗颇为棘手,且疗效有限。目前西医主要是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高血压病肾损害,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有效降压并改善肾功能,但其对肾外的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中医药在降低血压,保护和改善肾功能的同时,并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症状。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高血压病肾损害的危害性日益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肾损害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两组102例均为我院2009年4月~2012年8月住院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中,男性25例,女性26例;年龄43~79岁,平均64.1岁;病程7个月~35年,平均14.3年。对照组51例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44~79岁,平均63.7岁;病程6个月~36年,平均14.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口服贝那普利10mg,每天1次。
3.疗效观察
讨论
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之一,长期持续性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和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将导致慢(下转第110页)(上接第108页)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病患者的肾损害起病隐匿且呈进行性加重,早期诊断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血β2-MG、尿β2-MG和尿mAlb等放射免疫测定,是诊断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时,血中β2-MG增高和尿中mALB升高,但与其年龄、性别、肌肉组织的多少等无关。尿β2-MG增高提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超过50%时BUN才逐渐上升,而此时血中β2-MG已升高1倍,血清肌酐也受饮食、尿量和药物影响,当肾小管吸收率损害达1%时,尿β2-MG排泄已增加30%,因此血、尿β2-MG在诊断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近曲小管受损方面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都有一定优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抗高血压和保护肾功能的第一线药物。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至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减少和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以此增加缓激肽及激肽介导的前列腺素水平,从而发挥降压、保护肾功能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中医并无“肾性高血压”病名,因肾性高血压患者多是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出现头晕、目眩、头痛等症状,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头痛”、“水肿”、“尿浊”、“关格”等范畴。其病理基础为肾脏受损,精气内伤,脏腑阴阳失调,阴虚阳亢,虚阳上扰清窍所致,属本虚标实之疾,治疗宜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益肾活血基本方中以生地、玄参滋阴补肾,二药为方中治本之药;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清肝阳而不劫阴,为祛风、清头目之要药;生牡蛎咸寒,有平肝潜阳之功;牛膝既具补养肝肾之效,又可引气血下行,并可引浮越之火下行,三药为方中治标之品。全方标本兼治,共凑滋肾养肝、苦降潜阳之功。由于肾性高血压往往存在肾血流量减慢、肾脏缺血,即中医所谓的瘀血内阻,因此在各型中均宜加用活血化瘀之品,以改善血液黏稠度,调整微循环。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红花、川芎、地龙。此外,还根据中医之精髓即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辨证加用中药,若兼有湿热内蕴,酌加石韦、白花蛇舌草、八月札、六月雪等清热利湿解毒之品;或有脾虚,选加黄芪、党参、芡实之类补脾;脾肾阳虚者,配以附子温补脾肾;浊毒内蕴,伍以大黄、黄连等通腑泻浊;水肿甚者,可选白茅根、玉米须、石韦、扁蓄、泽泻等;蛋白尿甚者,重用黄芪、芡实;血压高者选天麻、钩藤、草决明、石决明;血脂高者加用绞股蓝、红景天;故能收到理想的临床疗效。临床对比研究也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等方面均较单用卡托普利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减少ACEI类药物引起的咳嗽等不良反应。本组临床观察也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以改变高血压引起的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防止肾功能恶化,从而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对于防止或延缓肾性高血压患者进入肾衰期、尿毒症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运清.天麻地黄饮降压及干预高血压病肾损害66例观察.陕西中医,2007,28(7):835837.
[2]何有为.益肾活血法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07,29(5):32.
[3]王惠卿.替米沙坦联合血塞通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淮海医药2010.28(4).
[4]段光宝、王慧敏、裴朝华补肾祛瘀汤为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医中医药科技?2010,17(5).
[5]郭兆安.连黄降浊颗粒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1):36.
[6]张晓斌,孔德坤,付明.丹黄降氮汤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山东中医杂志,2008,27(4):234235.
关键词:高血压病;肾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之一,长期持久或严重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继而出现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故对早期肾功能损伤进行治疗尤为重要。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高血压病患者一旦发生肾功能损害,内科治疗颇为棘手,且疗效有限。目前西医主要是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高血压病肾损害,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有效降压并改善肾功能,但其对肾外的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中医药在降低血压,保护和改善肾功能的同时,并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症状。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高血压病肾损害的危害性日益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肾损害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两组102例均为我院2009年4月~2012年8月住院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中,男性25例,女性26例;年龄43~79岁,平均64.1岁;病程7个月~35年,平均14.3年。对照组51例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44~79岁,平均63.7岁;病程6个月~36年,平均14.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口服贝那普利10mg,每天1次。
3.疗效观察
讨论
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之一,长期持续性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和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将导致慢(下转第110页)(上接第108页)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病患者的肾损害起病隐匿且呈进行性加重,早期诊断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血β2-MG、尿β2-MG和尿mAlb等放射免疫测定,是诊断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时,血中β2-MG增高和尿中mALB升高,但与其年龄、性别、肌肉组织的多少等无关。尿β2-MG增高提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超过50%时BUN才逐渐上升,而此时血中β2-MG已升高1倍,血清肌酐也受饮食、尿量和药物影响,当肾小管吸收率损害达1%时,尿β2-MG排泄已增加30%,因此血、尿β2-MG在诊断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近曲小管受损方面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都有一定优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抗高血压和保护肾功能的第一线药物。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至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减少和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以此增加缓激肽及激肽介导的前列腺素水平,从而发挥降压、保护肾功能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中医并无“肾性高血压”病名,因肾性高血压患者多是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出现头晕、目眩、头痛等症状,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头痛”、“水肿”、“尿浊”、“关格”等范畴。其病理基础为肾脏受损,精气内伤,脏腑阴阳失调,阴虚阳亢,虚阳上扰清窍所致,属本虚标实之疾,治疗宜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益肾活血基本方中以生地、玄参滋阴补肾,二药为方中治本之药;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清肝阳而不劫阴,为祛风、清头目之要药;生牡蛎咸寒,有平肝潜阳之功;牛膝既具补养肝肾之效,又可引气血下行,并可引浮越之火下行,三药为方中治标之品。全方标本兼治,共凑滋肾养肝、苦降潜阳之功。由于肾性高血压往往存在肾血流量减慢、肾脏缺血,即中医所谓的瘀血内阻,因此在各型中均宜加用活血化瘀之品,以改善血液黏稠度,调整微循环。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红花、川芎、地龙。此外,还根据中医之精髓即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辨证加用中药,若兼有湿热内蕴,酌加石韦、白花蛇舌草、八月札、六月雪等清热利湿解毒之品;或有脾虚,选加黄芪、党参、芡实之类补脾;脾肾阳虚者,配以附子温补脾肾;浊毒内蕴,伍以大黄、黄连等通腑泻浊;水肿甚者,可选白茅根、玉米须、石韦、扁蓄、泽泻等;蛋白尿甚者,重用黄芪、芡实;血压高者选天麻、钩藤、草决明、石决明;血脂高者加用绞股蓝、红景天;故能收到理想的临床疗效。临床对比研究也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等方面均较单用卡托普利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减少ACEI类药物引起的咳嗽等不良反应。本组临床观察也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以改变高血压引起的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防止肾功能恶化,从而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对于防止或延缓肾性高血压患者进入肾衰期、尿毒症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运清.天麻地黄饮降压及干预高血压病肾损害66例观察.陕西中医,2007,28(7):835837.
[2]何有为.益肾活血法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07,29(5):32.
[3]王惠卿.替米沙坦联合血塞通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淮海医药2010.28(4).
[4]段光宝、王慧敏、裴朝华补肾祛瘀汤为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医中医药科技?2010,17(5).
[5]郭兆安.连黄降浊颗粒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1):36.
[6]张晓斌,孔德坤,付明.丹黄降氮汤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山东中医杂志,2008,27(4):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