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其本质是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然而,随着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小城镇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小城镇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小城镇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便日渐突露出来。主要问题是:领导环境意识淡薄;小城镇建设中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环保投入与环保工作需要不相应。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领导切实重视小城镇建设中环境问题;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加快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借鉴西方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环境问题;对策
城镇化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其本质是发展小城镇。国内外实践证明,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有效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所以,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一、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1)领导环境意识淡薄。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小城镇领导常存在重“硬”轻“软”的思想,即重视经济发展指标,轻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乡镇政府对小城镇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不够,各项工作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的领导强调“项目立镇”、“工业强镇”、“商业活镇”,但对“环境兴镇”缺乏足够的认识,盲目引进污染严重的生产技术,不考虑当地环境容量小,结果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不得不停产。(2)小城镇建设中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然而,一些乡镇没有把优化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放到小城镇建设的首位,而是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致使一些小城镇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能相应配套。由于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在有些地方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有些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涉及行业广、技术水平低、管理较为落后,加之治污投入少,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废渣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污染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二是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所有城镇仍然是清污合流,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大部分城镇的垃圾收集营运跟不上小城镇的发展。三是面源污染日渐突出。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小城镇环境逐步恶化。四是监管不力。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的园区乱设排污口,威胁饮用水安全;有的小城镇取消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地方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三同时”制度没有落实。(3)环保投入与环保工作需要不相应。经济比较好的小城镇虽然刚刚对环保有所投资,但还远远不够,而经济欠发达的城镇根本谈不上环保基础设施,有的即使勉强建了,如建起了水厂,也是运转经费无依靠,只是开开停停,或应付检查而已。环保投入资金瓶颈制约了全市环保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使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甚少,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步履维艰。同时,小城镇环保机构不健全,是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
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1)领导切实重视小城镇建设中环境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要结合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格局、人口规模、自然资源优势以及人文景观等来研究小城镇建设,通过理论研究,评估分析,确定哪些乡镇适宜小城镇建设,哪些乡镇可作为小集镇发展,以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二是研究探讨如何将招商引资、二三产业发展同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三是研究制定小城镇管理办法,完善服务体系,改变镇容镇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四是给予小城镇诸如土地、户籍、投资体制等相关政策支持,促进小城镇快速发展。(2)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环境问题足够的投资是关键,为此,应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突出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完备的基础设施是招商引资、增强小城镇吸引力的先决条件。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把交通、电力、通信设施和供排水设施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3)加快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小城镇特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步伐。研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体制,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路子,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环保。(4)借鉴西方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西方国家的小城镇建设一般都是先做好规划,然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展开建设工作,其在城镇规模控制、环保生态设计、支柱产业选择等方面都有我们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环境问题;对策
城镇化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其本质是发展小城镇。国内外实践证明,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有效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所以,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一、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1)领导环境意识淡薄。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小城镇领导常存在重“硬”轻“软”的思想,即重视经济发展指标,轻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乡镇政府对小城镇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不够,各项工作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的领导强调“项目立镇”、“工业强镇”、“商业活镇”,但对“环境兴镇”缺乏足够的认识,盲目引进污染严重的生产技术,不考虑当地环境容量小,结果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不得不停产。(2)小城镇建设中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然而,一些乡镇没有把优化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放到小城镇建设的首位,而是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致使一些小城镇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能相应配套。由于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在有些地方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有些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涉及行业广、技术水平低、管理较为落后,加之治污投入少,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废渣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污染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二是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所有城镇仍然是清污合流,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大部分城镇的垃圾收集营运跟不上小城镇的发展。三是面源污染日渐突出。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小城镇环境逐步恶化。四是监管不力。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的园区乱设排污口,威胁饮用水安全;有的小城镇取消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地方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三同时”制度没有落实。(3)环保投入与环保工作需要不相应。经济比较好的小城镇虽然刚刚对环保有所投资,但还远远不够,而经济欠发达的城镇根本谈不上环保基础设施,有的即使勉强建了,如建起了水厂,也是运转经费无依靠,只是开开停停,或应付检查而已。环保投入资金瓶颈制约了全市环保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使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甚少,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步履维艰。同时,小城镇环保机构不健全,是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
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1)领导切实重视小城镇建设中环境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要结合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格局、人口规模、自然资源优势以及人文景观等来研究小城镇建设,通过理论研究,评估分析,确定哪些乡镇适宜小城镇建设,哪些乡镇可作为小集镇发展,以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二是研究探讨如何将招商引资、二三产业发展同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三是研究制定小城镇管理办法,完善服务体系,改变镇容镇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四是给予小城镇诸如土地、户籍、投资体制等相关政策支持,促进小城镇快速发展。(2)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环境问题足够的投资是关键,为此,应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突出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完备的基础设施是招商引资、增强小城镇吸引力的先决条件。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把交通、电力、通信设施和供排水设施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3)加快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小城镇特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步伐。研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体制,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路子,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环保。(4)借鉴西方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西方国家的小城镇建设一般都是先做好规划,然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展开建设工作,其在城镇规模控制、环保生态设计、支柱产业选择等方面都有我们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