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者老崔认识马科导演多年,直到1991年开播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才知道“马大哥”竟然金屋藏娇,家里还有那么一位响当当的“牛大姐”——童正维。1992年3月的一天,老崔去他们家采访,马科喜形于色又带有一点酸味说:“俺牛大姐现在火了,记者采访她,我就没啥事了。”说时迟那时快,老崔眼明手快,拍下了这张照片:“牛大姐”嘴里嚼着芝麻片,神抖抖地披上外套后,在一旁的马科忙不迭上前为妻子掸灰尘,一副虔诚样。
“马大哥”与“牛大姐”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五十年代末期,他俩同在戏剧学院学习,当时马科在莎剧《无事生非》中扮演一位妙趣横生的胖子警察,演得很成功,一下子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整天有一批同学围着他转。有一天,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同学突然对他发问:“马同学,这么多人围着,有何感觉?”马科听了一愣,这个女同学不同寻常,既大胆,又漂亮,我找老婆一定找她这样的。于是马科发起攻势,一追到底,终于与这位女同学喜结良缘,这位女同学就是童正维。
马科还告诉老崔,每年童正维过生日,他必要写一篇“马屁”文章讨好老婆。老崔采访时正逢“牛姐”刚过生日,恭维文章尚挂在醒目位置,文字幽默风趣:“结发三十又二年,相濡以沫共悲欢,荣辱穷通身外事,驽马长车赖妻贤。可怜黄梅‘红楼梦’,不及‘编辑’闹得红。任他天花纷乱坠,我只看俺‘牛姐’甜。”
我一直认为,现实生活中一名演员能长期以曾经扮演过的角色被人称呼,是莫大的荣耀。比如,牛大姐。普通观众如果不是特别关心文艺界的八卦掌故,大约很少知道牛大姐的本名“童正维”,知道在牛大姐成为牛大姐之前,她就有个非常牛逼的老公——执导过《曹操与杨修》等大戏的著名京剧导演马科先生。
到了1991年,一切发生了变化:童正维从“马科的太太”变成了牛大姐,自然马科先生身上的马甲换成了“牛大姐的爱人”。这一年,一部《编辑部的故事》横空出世,影响力历经二十余载不衰。在中国电视剧制作的历史上,半衰期如此之长的作品极为罕见。而“牛大姐”作为电视剧中被人津津乐道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式的标签式人物,被人感念到今日。
其实,把牛大姐划入“马太”类别多少有失公允,后者多被用于形容满口马列主义实则满脑自私自利的中年以上的妇女同志,纵观牛大姐的编辑部的整体表现,“阶级斗争”的弦平日是绷得紧了点,人也略显二,但乐于助人的赤诚之心溢于言表。她只是与主流的趣味疏离了些,活在自己怡然自得的世界里,从她的视角望出去,世界的道德日趋败坏,而她本人始终清醒并为之痛心。对了,牛大姐更像介于“马太”和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之间的人物,口头禅无非一句:一代不如一代。
时至今日,说到“牛大姐”三个字,大多数中国人均会心一笑,这是个无需多解释的角色,有办公室的地方就有牛大姐,尤其是偏国企色彩、工作节奏不是那么赶的办公室,和牛大姐斗智斗勇,看牛大姐出不乏可爱的洋相,是工余无可替代的调剂。我以前的单位就有这么一位牛大姐,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有一天,她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一边说:“小王,侬晓得伐,现在有伊妹儿了,据说发一封信到美国只要两个多钟头!”过了几年有一次中美的海底光缆坏了,一封信发了两天还没有走到美国,我忽然开始怀念牛大姐的速度。
时间过去了20多年,恍然觉得,牛大姐他们的《人间指南》编辑部的那个角色设置的架构,对打算迈入传媒行业的年轻人而言,是个不错的实习基地:从陈主编身上可以学到经验以及老道的掌控,从李东宝身上学到岁月无法抹杀的善良,从戈玲那里学狡黠与变通,在余德利那里窥见人性的阴暗,而牛大姐,是办公室里不可或缺的阳光,她照到你无法躲避,有时让你冒汗、无语、拧巴、昏厥,但时隔多年,你依然会十分想念她。
银屏不见牛大姐久矣。在没有牛大姐的日子,她已经幻化成我们现实生活无法离析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妈妈、孃孃、远房姑母、邻舍阿姨、小区钟点工,都无时无刻不在扮演着牛大姐。她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每一个见到牛大姐就娥眉紧蹙的姑娘们,最后都会变成她那样的人。这不是一句诅咒,而是无奈而温馨的祝福。
值得庆幸的是,此文发往杂志社不久,《新编辑部故事》便在荧屏登场了,由于戈玲和牛大姐的存在,大大留住了怀旧的观众。牛大姐虽然戏不多,却勾起人们的岁月回想。看到她依然生龙活虎的形象,我的心里充满祝愿。
“马大哥”与“牛大姐”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五十年代末期,他俩同在戏剧学院学习,当时马科在莎剧《无事生非》中扮演一位妙趣横生的胖子警察,演得很成功,一下子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整天有一批同学围着他转。有一天,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同学突然对他发问:“马同学,这么多人围着,有何感觉?”马科听了一愣,这个女同学不同寻常,既大胆,又漂亮,我找老婆一定找她这样的。于是马科发起攻势,一追到底,终于与这位女同学喜结良缘,这位女同学就是童正维。
马科还告诉老崔,每年童正维过生日,他必要写一篇“马屁”文章讨好老婆。老崔采访时正逢“牛姐”刚过生日,恭维文章尚挂在醒目位置,文字幽默风趣:“结发三十又二年,相濡以沫共悲欢,荣辱穷通身外事,驽马长车赖妻贤。可怜黄梅‘红楼梦’,不及‘编辑’闹得红。任他天花纷乱坠,我只看俺‘牛姐’甜。”
我一直认为,现实生活中一名演员能长期以曾经扮演过的角色被人称呼,是莫大的荣耀。比如,牛大姐。普通观众如果不是特别关心文艺界的八卦掌故,大约很少知道牛大姐的本名“童正维”,知道在牛大姐成为牛大姐之前,她就有个非常牛逼的老公——执导过《曹操与杨修》等大戏的著名京剧导演马科先生。
到了1991年,一切发生了变化:童正维从“马科的太太”变成了牛大姐,自然马科先生身上的马甲换成了“牛大姐的爱人”。这一年,一部《编辑部的故事》横空出世,影响力历经二十余载不衰。在中国电视剧制作的历史上,半衰期如此之长的作品极为罕见。而“牛大姐”作为电视剧中被人津津乐道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式的标签式人物,被人感念到今日。
其实,把牛大姐划入“马太”类别多少有失公允,后者多被用于形容满口马列主义实则满脑自私自利的中年以上的妇女同志,纵观牛大姐的编辑部的整体表现,“阶级斗争”的弦平日是绷得紧了点,人也略显二,但乐于助人的赤诚之心溢于言表。她只是与主流的趣味疏离了些,活在自己怡然自得的世界里,从她的视角望出去,世界的道德日趋败坏,而她本人始终清醒并为之痛心。对了,牛大姐更像介于“马太”和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之间的人物,口头禅无非一句:一代不如一代。
时至今日,说到“牛大姐”三个字,大多数中国人均会心一笑,这是个无需多解释的角色,有办公室的地方就有牛大姐,尤其是偏国企色彩、工作节奏不是那么赶的办公室,和牛大姐斗智斗勇,看牛大姐出不乏可爱的洋相,是工余无可替代的调剂。我以前的单位就有这么一位牛大姐,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有一天,她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一边说:“小王,侬晓得伐,现在有伊妹儿了,据说发一封信到美国只要两个多钟头!”过了几年有一次中美的海底光缆坏了,一封信发了两天还没有走到美国,我忽然开始怀念牛大姐的速度。
时间过去了20多年,恍然觉得,牛大姐他们的《人间指南》编辑部的那个角色设置的架构,对打算迈入传媒行业的年轻人而言,是个不错的实习基地:从陈主编身上可以学到经验以及老道的掌控,从李东宝身上学到岁月无法抹杀的善良,从戈玲那里学狡黠与变通,在余德利那里窥见人性的阴暗,而牛大姐,是办公室里不可或缺的阳光,她照到你无法躲避,有时让你冒汗、无语、拧巴、昏厥,但时隔多年,你依然会十分想念她。
银屏不见牛大姐久矣。在没有牛大姐的日子,她已经幻化成我们现实生活无法离析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妈妈、孃孃、远房姑母、邻舍阿姨、小区钟点工,都无时无刻不在扮演着牛大姐。她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每一个见到牛大姐就娥眉紧蹙的姑娘们,最后都会变成她那样的人。这不是一句诅咒,而是无奈而温馨的祝福。
值得庆幸的是,此文发往杂志社不久,《新编辑部故事》便在荧屏登场了,由于戈玲和牛大姐的存在,大大留住了怀旧的观众。牛大姐虽然戏不多,却勾起人们的岁月回想。看到她依然生龙活虎的形象,我的心里充满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