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牛大姐的日子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v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者老崔认识马科导演多年,直到1991年开播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才知道“马大哥”竟然金屋藏娇,家里还有那么一位响当当的“牛大姐”——童正维。1992年3月的一天,老崔去他们家采访,马科喜形于色又带有一点酸味说:“俺牛大姐现在火了,记者采访她,我就没啥事了。”说时迟那时快,老崔眼明手快,拍下了这张照片:“牛大姐”嘴里嚼着芝麻片,神抖抖地披上外套后,在一旁的马科忙不迭上前为妻子掸灰尘,一副虔诚样。
  “马大哥”与“牛大姐”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五十年代末期,他俩同在戏剧学院学习,当时马科在莎剧《无事生非》中扮演一位妙趣横生的胖子警察,演得很成功,一下子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整天有一批同学围着他转。有一天,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同学突然对他发问:“马同学,这么多人围着,有何感觉?”马科听了一愣,这个女同学不同寻常,既大胆,又漂亮,我找老婆一定找她这样的。于是马科发起攻势,一追到底,终于与这位女同学喜结良缘,这位女同学就是童正维。
  马科还告诉老崔,每年童正维过生日,他必要写一篇“马屁”文章讨好老婆。老崔采访时正逢“牛姐”刚过生日,恭维文章尚挂在醒目位置,文字幽默风趣:“结发三十又二年,相濡以沫共悲欢,荣辱穷通身外事,驽马长车赖妻贤。可怜黄梅‘红楼梦’,不及‘编辑’闹得红。任他天花纷乱坠,我只看俺‘牛姐’甜。”
  我一直认为,现实生活中一名演员能长期以曾经扮演过的角色被人称呼,是莫大的荣耀。比如,牛大姐。普通观众如果不是特别关心文艺界的八卦掌故,大约很少知道牛大姐的本名“童正维”,知道在牛大姐成为牛大姐之前,她就有个非常牛逼的老公——执导过《曹操与杨修》等大戏的著名京剧导演马科先生。
  到了1991年,一切发生了变化:童正维从“马科的太太”变成了牛大姐,自然马科先生身上的马甲换成了“牛大姐的爱人”。这一年,一部《编辑部的故事》横空出世,影响力历经二十余载不衰。在中国电视剧制作的历史上,半衰期如此之长的作品极为罕见。而“牛大姐”作为电视剧中被人津津乐道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式的标签式人物,被人感念到今日。
  其实,把牛大姐划入“马太”类别多少有失公允,后者多被用于形容满口马列主义实则满脑自私自利的中年以上的妇女同志,纵观牛大姐的编辑部的整体表现,“阶级斗争”的弦平日是绷得紧了点,人也略显二,但乐于助人的赤诚之心溢于言表。她只是与主流的趣味疏离了些,活在自己怡然自得的世界里,从她的视角望出去,世界的道德日趋败坏,而她本人始终清醒并为之痛心。对了,牛大姐更像介于“马太”和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之间的人物,口头禅无非一句:一代不如一代。
  时至今日,说到“牛大姐”三个字,大多数中国人均会心一笑,这是个无需多解释的角色,有办公室的地方就有牛大姐,尤其是偏国企色彩、工作节奏不是那么赶的办公室,和牛大姐斗智斗勇,看牛大姐出不乏可爱的洋相,是工余无可替代的调剂。我以前的单位就有这么一位牛大姐,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有一天,她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一边说:“小王,侬晓得伐,现在有伊妹儿了,据说发一封信到美国只要两个多钟头!”过了几年有一次中美的海底光缆坏了,一封信发了两天还没有走到美国,我忽然开始怀念牛大姐的速度。
  时间过去了20多年,恍然觉得,牛大姐他们的《人间指南》编辑部的那个角色设置的架构,对打算迈入传媒行业的年轻人而言,是个不错的实习基地:从陈主编身上可以学到经验以及老道的掌控,从李东宝身上学到岁月无法抹杀的善良,从戈玲那里学狡黠与变通,在余德利那里窥见人性的阴暗,而牛大姐,是办公室里不可或缺的阳光,她照到你无法躲避,有时让你冒汗、无语、拧巴、昏厥,但时隔多年,你依然会十分想念她。
  银屏不见牛大姐久矣。在没有牛大姐的日子,她已经幻化成我们现实生活无法离析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妈妈、孃孃、远房姑母、邻舍阿姨、小区钟点工,都无时无刻不在扮演着牛大姐。她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每一个见到牛大姐就娥眉紧蹙的姑娘们,最后都会变成她那样的人。这不是一句诅咒,而是无奈而温馨的祝福。
  值得庆幸的是,此文发往杂志社不久,《新编辑部故事》便在荧屏登场了,由于戈玲和牛大姐的存在,大大留住了怀旧的观众。牛大姐虽然戏不多,却勾起人们的岁月回想。看到她依然生龙活虎的形象,我的心里充满祝愿。
其他文献
最近由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引发的韩流之潮有多迅猛?这么说吧,如果你在朋友圈里亮段子的时候不扯上几个来自“星星”的关键词,简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地球人。单是剧中女主角千颂伊一句“下雪天,怎么能没有炸鸡和啤酒”,就生生创造出一轮仪式般的热潮来:2月7日,北京迎来了开年的第一场雪,高圆圆通过微博晒雪景并借用《来自星星的你》台词发问“初雪,炸鸡和啤酒在哪里?”吴克群随后也发微博表示“是谁在害人,还没播完的
期刊
全媒体时代,多元化社会,都市曲艺面临怎样的困境?如何生存与发展?日前,“多元文化中都市曲艺的生存与发展”研讨会在“中国曲艺之乡”嘉定区安亭镇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曲协、上海市文联、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嘉定区文广局和安亭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名家、高校学者等汇聚一堂,对都市曲艺的生存与发展、上海曲艺现状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都市曲艺的生存之
期刊
2013年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十年的一个新见证,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了新格局、新趋势、新特征。进入2014年开局之时,京沪两地不约而同以论坛的形式对文化产业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北京以“文化力量:文化市场与改革红利”作为主题,各国学者对文化创意时代和建设文化强国之路进行理论思考,并深入探索如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上海的论坛名为“文化与资本的对话——增强上海文化软实力”,与会者对如何
期刊
白桦与韩美林素昧平生,之所以会一见如故,缘于韩美林笔下的小猫、小狗、小兔、小鹿、小狐狸……  白桦未曾想到这些小动物竟会被刻划得那么可爱可亲,尤其是一双双机灵的小眼睛,并非在窥视陌生的人类,而是在向人类传递着真诚、友谊和善良。在“文革”中,白桦和所有的人一样,看惯了政治宣传画和政治脸谱式的人物画,蓦然之间,这一幅幅散发着人的感情与语言的动物画,似乎可以把他热爱生活的情绪点燃。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
期刊
2013年9月,上海中国画院举办《刀笔传神—— “西泠后四家”篆刻作品展》,请柬是收到的,但平日事多,竟疏忽了。前些时,又接到展览作品集的邮件,打开细看,才知是叶潞渊先生最后捐赠的印章展,心中甚怏怏。  叶潞渊先生(1907—1994),名丰,字潞渊,号露渊、露园,常署款为“潞渊叶丰”,平素以字行,原籍苏州吴县洞庭东山人。他的祖父叶梦熊,字子范,与嘉兴沈卫是同年举人,后来沈卫中了进士第五名,有“殿
期刊
策划冒险活动及倪师傅的风流事  这三张黑白照片均摄于1973年前后,距今已有四十年。照片中的人物均为笔者。今天看这三张照片,实在不起眼,但在四十多年前的“后文革”时代拍这样穿西服、戴领带、戴大盖帽的照片却充满凶险:大盖帽是“国军”戴的;西服、领带是“资产阶级”穿戴的。这些明显属于反动、小资的禁物,一旦被人发现搜出,后果可想而知。当年参与那次秘密拍摄活动的,除了我,还有两位伙伴束子、小毛。那时我们都
期刊
说杨小仲是中国电影的元老,是因为他在美商亚细亚影戏公司拍出上海出产的第一部影片之后的第二年(1920年)就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长故事片剧本《闫瑞生》,由伍彭年导演并于次年上映。据查,这是我国开始拍摄电影以来的第33部影片。当时担任过编导的仅为11人,杨小仲名列其中,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元老级人物。  称杨小仲为“双百导演”,是因为他一生拍了近100部电影(如包括纪录片当超过此数),所以人们叫他“百部导演
期刊
厉无畏  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被誉为“中国创意之父”。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第一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为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1项。1992年受聘为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2007年获全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2011年因撰写《创意改变中国》获
期刊
1982年5月,诗人王辛笛和袁可嘉在华东师大中文系学生徐芳的陪同下,参加夏雨诗社的成立仪式。这天华东师大大礼堂内外人山人海,很多人被挡在了大门外,进不了门的学生们把铁门敲得梆梆响。王辛笛让保安把门打开,让同学们进来,他说,这是春天的雷声,是诗歌的鼓点。那天的大礼堂,因为诗歌,每个角落都塞满了人。  2013年5月,还是在华东师大的这个大礼堂,“夏雨诗歌节”盛典正在进行,31年前在铁门外“敲响鼓点”
期刊
文学界,盛传陈建功是“平民主席”,这点在我第一次发短信联系他时就见识了。五一节前,受邀去北京参加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参会并做主题发言,于是我便提前跟他约专访,他爽快地答应了,并在短信尾处特地加上“不劳再复”。之后联系的短信中,“不用复”也是必有的“手头禅”, 让人不由感叹他的善解人意。  北京的早晨,风很大,有些凉意,原本约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