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进入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社会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在军队建设方面,我国强军的之梦也在慢慢实现,并且习近平的强军思想也写入了党章,成为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军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主要基地,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是实现国家强军梦的重要基础,学员的身体素质作为其能力的重要组成不可忽视。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在军体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军体训练;教学水平;方法
作为一名军体训练的教员,提高学员身体素质,强化学员训练成效,不断优化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基于此,强调科学训练,强调合理组织是做好军体训练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军体训练教学
军体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其所辖的教学内容包括:徒手通过障碍、体能训练、器械体操、5千米越野等4大类十几项内容。这些教学内容,不仅各有培训的重点,同时内在又紧密联系着。这些项目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训练量与时间,也就要求在做好基础体能训练的同时,强调对于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视。
一方面,应该根据军体训练大纲与教材进行全方位的教学目标分解。另一方面,还应该考虑到教员的水平、能力、优势,以及学员的素质等进行各方面的最优化教学安排。特别是要把提高对于军体训练的思想认识,作为保证学员身体素质与战斗力的重要课程。此外,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军体训练计划的贯彻,应以实效性为原则,进行科学设置。
二、以教学成果作为评判依据
要想提高军体训练教学水平,从管理目标上阐述,应以教学成果作为评判依据,进行教学训练的不断优化。基于此,需考虑到军体训练及其它技术与相关的战斗科目有所不同。
由于目前对军体训练的教学课时安排有限,一周只有两节课时间进行训练,因此也就反映出大量的训练目标都是在课后时间完成的。这不仅拖慢了教学的整体节奏,同时也拉长了军体训练成效的整体时间长度。正因为如此,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硬指标,求实向上,重成果强调素质,才能做好军体训练的教学。求实也就意味着训练作风要扎实,教学指标掌握要“硬”。从教学标准上,应以严格严谨为标准,强化学员能力的评价客观度。在进行评分与判读时,不仅要考虑到学员自身的身体基础与素质,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学员的体能训练调整。以达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既不逼得太紧太死,又要让学员有所长进,不断提高。军体训练重在基本功的练习,学习作风与训练风气把握好了,才有基础来进行提升。
三、训练方法要立足实际
而在训练方法上,讲效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内学员的训练成果。这里也就面临着集中与分散的处理:一方面,对于教学目标的制订应从严从紧,对于训练内容的统一化,对于训练标准的一致性应进行全面集中控制;另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落实时分散教学细节,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创新上应放开手脚去试。
立足于实际情况,只要是能够提高学员训练成效的方法都应进行实施。在此过程中,对于学员的差异化关系也应处理好。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军体训练教学时,分组时应考虑到学员的体质差异,对于不同学员应从素质、能力、强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后达到科学分组的目的。特别是对于训练中度的把握,对于后进的学员,应适时开小灶,让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增加对其的辅导时间,以帮助其迅速赶上整体教学进度。从此方面来说,强制化的措施是不可取的,只会造成学员的心理阴影,拖慢整体教学进度与水平提升。
四、 把握原则性,兼顾灵活性
军体训练的原则性应牢牢把握,但在训练内容的设置上,应综合把握基础项目与专项技术的结合,讲究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普通性训练内容与具难度的训练项目进行穿插,对于局部的训练与整体动作练习进行结合,对于体力项目与脑力项目互相交替,把握好体能基础能力与技巧授课的进度。
在此过程中,教员应该重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对于运动生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体育学等知识要有着广泛的涉猎,以方便教学时渗入教学手段中来,时刻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手段。对于可能应用到的教学辅助器材与训练方法,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优化。
五、适度的刺激与鼓励
考虑到青年官兵体能基础好、心理上爱动不爱静、训练上喜欢比试的特点,在进行军体项目的教学时,教员只要把握好这些特点,通过鼓励性措施的不断掺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员对于军体训练的主动性。但也要看到,适度的刺激与鼓励才能达到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奖励措施来说,正确的引导与有效的执行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不要过多地把想法放在名额定额与各学员的平衡上,应重视公平,讲究实力。此外,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其中对于奖励物品的选择上,应该以强化荣誉感为根本目的。
六、培养对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能力
决定学员成绩的,不仅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而且还包括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保证军体运动技术质量的物质基础,运动技术是基本条件,而心理素质则是两者能够发挥作用的内部动力。
1.心理训练能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
第一,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如果较低,则无法做到有效地控制生理活动和技术动作,即使学员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很好的身体素质,也无法发挥出其最大作用。第二,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如果过于饱满,则会冲击心理状态,造成心理和肌肉紧张,动作过于用力而变形。越是军体成绩好的学员,失常的现象越厉害。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其心理活动强度,可达到提高学员自我控制水平的目的。
2.心理训练能控制心理活动的强度
学员心理活动强度是影响身体素质和技术运动的关键因素,他们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强度,太强或太弱都会因为调节不当而造成失误,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授课中,教员应帮助学员进行心理训练,让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能够达到自身力量的要求,始终处于身心力量协调的状态。只有通过利用不同的心理训练手段,才能教会学员进行心理控制,教学任务的完成才能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
[1]刘富生.论军事体育理论体系转型发展[J].军事体育进修學院学报,2009(4)
[2]孙永民,刘民生.论军事体育在军事教育中的功能及其改革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9)
[3]杨志国.科学组织军体训练的几点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2)
关键词:军体训练;教学水平;方法
作为一名军体训练的教员,提高学员身体素质,强化学员训练成效,不断优化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基于此,强调科学训练,强调合理组织是做好军体训练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军体训练教学
军体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其所辖的教学内容包括:徒手通过障碍、体能训练、器械体操、5千米越野等4大类十几项内容。这些教学内容,不仅各有培训的重点,同时内在又紧密联系着。这些项目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训练量与时间,也就要求在做好基础体能训练的同时,强调对于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视。
一方面,应该根据军体训练大纲与教材进行全方位的教学目标分解。另一方面,还应该考虑到教员的水平、能力、优势,以及学员的素质等进行各方面的最优化教学安排。特别是要把提高对于军体训练的思想认识,作为保证学员身体素质与战斗力的重要课程。此外,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军体训练计划的贯彻,应以实效性为原则,进行科学设置。
二、以教学成果作为评判依据
要想提高军体训练教学水平,从管理目标上阐述,应以教学成果作为评判依据,进行教学训练的不断优化。基于此,需考虑到军体训练及其它技术与相关的战斗科目有所不同。
由于目前对军体训练的教学课时安排有限,一周只有两节课时间进行训练,因此也就反映出大量的训练目标都是在课后时间完成的。这不仅拖慢了教学的整体节奏,同时也拉长了军体训练成效的整体时间长度。正因为如此,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硬指标,求实向上,重成果强调素质,才能做好军体训练的教学。求实也就意味着训练作风要扎实,教学指标掌握要“硬”。从教学标准上,应以严格严谨为标准,强化学员能力的评价客观度。在进行评分与判读时,不仅要考虑到学员自身的身体基础与素质,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学员的体能训练调整。以达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既不逼得太紧太死,又要让学员有所长进,不断提高。军体训练重在基本功的练习,学习作风与训练风气把握好了,才有基础来进行提升。
三、训练方法要立足实际
而在训练方法上,讲效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内学员的训练成果。这里也就面临着集中与分散的处理:一方面,对于教学目标的制订应从严从紧,对于训练内容的统一化,对于训练标准的一致性应进行全面集中控制;另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落实时分散教学细节,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创新上应放开手脚去试。
立足于实际情况,只要是能够提高学员训练成效的方法都应进行实施。在此过程中,对于学员的差异化关系也应处理好。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军体训练教学时,分组时应考虑到学员的体质差异,对于不同学员应从素质、能力、强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后达到科学分组的目的。特别是对于训练中度的把握,对于后进的学员,应适时开小灶,让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增加对其的辅导时间,以帮助其迅速赶上整体教学进度。从此方面来说,强制化的措施是不可取的,只会造成学员的心理阴影,拖慢整体教学进度与水平提升。
四、 把握原则性,兼顾灵活性
军体训练的原则性应牢牢把握,但在训练内容的设置上,应综合把握基础项目与专项技术的结合,讲究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普通性训练内容与具难度的训练项目进行穿插,对于局部的训练与整体动作练习进行结合,对于体力项目与脑力项目互相交替,把握好体能基础能力与技巧授课的进度。
在此过程中,教员应该重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对于运动生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体育学等知识要有着广泛的涉猎,以方便教学时渗入教学手段中来,时刻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手段。对于可能应用到的教学辅助器材与训练方法,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优化。
五、适度的刺激与鼓励
考虑到青年官兵体能基础好、心理上爱动不爱静、训练上喜欢比试的特点,在进行军体项目的教学时,教员只要把握好这些特点,通过鼓励性措施的不断掺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员对于军体训练的主动性。但也要看到,适度的刺激与鼓励才能达到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奖励措施来说,正确的引导与有效的执行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不要过多地把想法放在名额定额与各学员的平衡上,应重视公平,讲究实力。此外,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其中对于奖励物品的选择上,应该以强化荣誉感为根本目的。
六、培养对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能力
决定学员成绩的,不仅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而且还包括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保证军体运动技术质量的物质基础,运动技术是基本条件,而心理素质则是两者能够发挥作用的内部动力。
1.心理训练能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
第一,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如果较低,则无法做到有效地控制生理活动和技术动作,即使学员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很好的身体素质,也无法发挥出其最大作用。第二,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如果过于饱满,则会冲击心理状态,造成心理和肌肉紧张,动作过于用力而变形。越是军体成绩好的学员,失常的现象越厉害。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其心理活动强度,可达到提高学员自我控制水平的目的。
2.心理训练能控制心理活动的强度
学员心理活动强度是影响身体素质和技术运动的关键因素,他们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强度,太强或太弱都会因为调节不当而造成失误,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授课中,教员应帮助学员进行心理训练,让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能够达到自身力量的要求,始终处于身心力量协调的状态。只有通过利用不同的心理训练手段,才能教会学员进行心理控制,教学任务的完成才能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
[1]刘富生.论军事体育理论体系转型发展[J].军事体育进修學院学报,2009(4)
[2]孙永民,刘民生.论军事体育在军事教育中的功能及其改革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9)
[3]杨志国.科学组织军体训练的几点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