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区域文化等为山水画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创作素材,当地的山水画家坚持以本地丰富的艺术表现资源为创作素材,区域型题材在他们创作中被广泛运用,并逐渐形成鲜明特征。
【关键词】 区域题材; 广西; 山水画;自然景观
广西的山水画家坚持走“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道路,他们以本地丰富的艺术表现资源为创作素材,在绘画风格上逐渐形成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画风,并得到了同行与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笔者就广西当代具有明显区域性的山水画风格特征及区域题材在广西山水画家创作中的运用分析、论述,认为对广西明显带有地域特征的山水画风进行独立探讨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 独特的区域性题材
(一)自然风光
广西的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多地少、岩溶广布、山水独奇、平原狭小;广西的东北部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丘陵错综、气候变化丰富,而不时间以湖泊风景或间以农家舍,是典型的南方田园风景。
独特的自然风光为广西当地山水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独特的表现素材,同时也为广西当代山水画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风土人情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有壮、瑶、苗、汉等12个世居民族。他们大部分都保留着自己传统的节日和风俗。随着历史的发展,积累了自己独特的灿烂文化,并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文化特点。
(三)人文景观
干栏式建筑、风雨桥、鼓楼等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量存在,这些建筑与广西的地貌相结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丰富且具有独特性的人文景观,为他们在山水画创作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例如黄格胜的《壮锦》、阳山的《苗山夜话》等里面的素材就是取材于广西当地鼓楼、干栏式建筑、风雨桥……
(四)区域文化
由于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广西虽然没有形成像岭南文化、湘楚文化等那样有影响的区域文化,但广西文化也是有着自己的特点,她凝聚着广西各族人民的勤劳、包容、聪明,体现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形成广西特有的多层次、融合共生的复合体的区域性文化,比较有代表的有桂北文化、红水河文化、岭南文化、革命文化等。而生活在广西的山水画家们无时无刻不被这一区域文化包围着、影响着。也正是具有多层次、融合共生的复合体——广西特有的区域性文化,一直滋养着广西的山水画家们。
二、区域题材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
独特的自然风光、奇妙的民间艺术、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孕育着一批个性鲜明并带有地域符号特征的广西山水画家,这些画家植根于广西本地,以一种对于广西本土区域文化的偏爱、虔诚去描绘秀美的八桂大地,带有自己本土特色特征的山水素材在他们山水画创作中被广泛运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阳太阳率先提出创立“漓江画派”的主张,他身体力行,无论在他较为早期的作品《桂林文昌桥》《花桥》,还是在晚期的作品《一江春水图》《漓江岚韵》《青罗碧玉图》。这些作品直接取材于桂林山水,描绘的是桂林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桂林的渔船、渔民的生活等),反映的是桂林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进入古稀之年的他仍乐此不疲地深入广西各地采风,在艺术道路上,他自觉地深入群众生活,发掘当地的创作素材,并号召艺术家要做到“艺术家下乡去看看”。
黄独峰是另一位成就显著的老一辈山水画家,他对广西本土艺术资源,特别是对广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有着非常深刻的感悟,他说:“广西风景挺秀,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我们应该创立一个广西的风格,桂林很多象形化的山,什么形状都有,这是我们胜人一筹的地方。”在他的认识中,广西有着其他地方没有的山水画表现资源,他多次深入广西各地去寻找创作素材,广西特有的景物芭蕉树、木屋、村寨等经常在他的画面里出现,例如《桂西春晓》表现的是桂西农民春耕的景象,展示了当时当地的生活特色,具有强烈的地域生活气息。
刘益之对桂林山水的描写有感:“在祖国众多的名山中,只有桂林山水是画不厌的。”从这句话中可看出他对漓江山水的情有独钟,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刘益之不仅注重艺术实践,勤于实践,更重要的是他还善于总结实践。从想桂林、来桂林、住桂林、爱桂林、画桂林的数十年的实践中,他总结了一套画桂林山石、树木、云水的技法,进而写成《桂林山水画技法》一书,这本书的问世,对于如何用水墨表现桂林山水起到积极的历史作用。
帅立功进入不惑之年,回到故乡桂林的怀抱。攀桂峰、渡漓江、走村寨、穿岩洞,风餐露宿、翻山越岭,沿江步行写生,收集素材和进行艺术实践。出版的专著画册《榕颂图卷》(长卷)《桂林仙境》等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广西地域特色的符号。
黄格胜钟情于壮乡的一草一木、一房一屋,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早期的《漓江百里图》,还是《水源头写生一组》,抑或是近来的《壮锦》,都是其外出对景写生所得或根据写生采风素材而进行创作的作品。例如《壮锦》这幅长卷以一个生机勃勃、民风淳朴的壮、瑶、侗、苗四个少数民族的山寨为创作主题——梯田、鼓楼、风雨桥,将壮、瑶、侗、苗四个少数民族民居特色收入笔下,表现的是一幅新中国少数民族美丽山村、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家园场景画面。
桂北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虽没有北方山水的雄壮,但那里拥有奇特的奇石深壑、密树虹枝、蓊郁滋润,那满目青山、葱葱郁郁、经冬犹绿的自然风光等,是画家张复兴常常要表现的题材。如《一溪寒水出秋山》《侗乡秋高》表现的就是桂北山区那种松涛陈陈、村寨点点、浑厚博大的山水风貌。
阳山在绘画艺术中热衷于表现地域文化及农村的乡土风情,他的作品追求形式新颖、统一而有变化,在学术创新上他主张创作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几十年如一日往返漓江、沉醉于红水河当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尤其把画红水河为己任而努力着。在他的画作中无论是长卷《苗山夜话》《吾居山水间》,抑或是方尺小品《溪山云起》《红水河写生系列》,都取材于广西桂西北独特风光,并且大都是对境现场创作所得。这也体现出其对广西红水河、漓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热爱。
徐家珏经常到他生活的周边(桂林)大石山区采风、写生,他注重当地生活细节的表现,如他的作品《银涛涌翠接湘南》描绘就是典型的广西大山中的人间烟火、牲口棚等生活场景。这些构成生活情调的东西也是山水画中必然重视的内容,把这些内容融入山川之中则有生气,有情调,给人以可居可游之感。
除以上所列之外,成就较为突出而且活跃于中国山水画坛的还有阳光、王庆军、熊丁、周松、王雪峰等,都是典型的以具有南方风貌的广西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为他们创作的题材,并在画坛中独树一帜。
三、影响与意义
广西山水画家群体大多是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题材,从而丰富了山水画表现题材,拓宽了山水画只限于大山大水或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表现空间,为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增添了新的表现题材、元素,他们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坛上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将会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黄国存,广西灵山县文化馆】
【关键词】 区域题材; 广西; 山水画;自然景观
广西的山水画家坚持走“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道路,他们以本地丰富的艺术表现资源为创作素材,在绘画风格上逐渐形成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画风,并得到了同行与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笔者就广西当代具有明显区域性的山水画风格特征及区域题材在广西山水画家创作中的运用分析、论述,认为对广西明显带有地域特征的山水画风进行独立探讨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 独特的区域性题材
(一)自然风光
广西的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多地少、岩溶广布、山水独奇、平原狭小;广西的东北部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丘陵错综、气候变化丰富,而不时间以湖泊风景或间以农家舍,是典型的南方田园风景。
独特的自然风光为广西当地山水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独特的表现素材,同时也为广西当代山水画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风土人情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有壮、瑶、苗、汉等12个世居民族。他们大部分都保留着自己传统的节日和风俗。随着历史的发展,积累了自己独特的灿烂文化,并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文化特点。
(三)人文景观
干栏式建筑、风雨桥、鼓楼等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量存在,这些建筑与广西的地貌相结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丰富且具有独特性的人文景观,为他们在山水画创作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例如黄格胜的《壮锦》、阳山的《苗山夜话》等里面的素材就是取材于广西当地鼓楼、干栏式建筑、风雨桥……
(四)区域文化
由于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广西虽然没有形成像岭南文化、湘楚文化等那样有影响的区域文化,但广西文化也是有着自己的特点,她凝聚着广西各族人民的勤劳、包容、聪明,体现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形成广西特有的多层次、融合共生的复合体的区域性文化,比较有代表的有桂北文化、红水河文化、岭南文化、革命文化等。而生活在广西的山水画家们无时无刻不被这一区域文化包围着、影响着。也正是具有多层次、融合共生的复合体——广西特有的区域性文化,一直滋养着广西的山水画家们。
二、区域题材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
独特的自然风光、奇妙的民间艺术、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孕育着一批个性鲜明并带有地域符号特征的广西山水画家,这些画家植根于广西本地,以一种对于广西本土区域文化的偏爱、虔诚去描绘秀美的八桂大地,带有自己本土特色特征的山水素材在他们山水画创作中被广泛运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阳太阳率先提出创立“漓江画派”的主张,他身体力行,无论在他较为早期的作品《桂林文昌桥》《花桥》,还是在晚期的作品《一江春水图》《漓江岚韵》《青罗碧玉图》。这些作品直接取材于桂林山水,描绘的是桂林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桂林的渔船、渔民的生活等),反映的是桂林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进入古稀之年的他仍乐此不疲地深入广西各地采风,在艺术道路上,他自觉地深入群众生活,发掘当地的创作素材,并号召艺术家要做到“艺术家下乡去看看”。
黄独峰是另一位成就显著的老一辈山水画家,他对广西本土艺术资源,特别是对广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有着非常深刻的感悟,他说:“广西风景挺秀,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我们应该创立一个广西的风格,桂林很多象形化的山,什么形状都有,这是我们胜人一筹的地方。”在他的认识中,广西有着其他地方没有的山水画表现资源,他多次深入广西各地去寻找创作素材,广西特有的景物芭蕉树、木屋、村寨等经常在他的画面里出现,例如《桂西春晓》表现的是桂西农民春耕的景象,展示了当时当地的生活特色,具有强烈的地域生活气息。
刘益之对桂林山水的描写有感:“在祖国众多的名山中,只有桂林山水是画不厌的。”从这句话中可看出他对漓江山水的情有独钟,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刘益之不仅注重艺术实践,勤于实践,更重要的是他还善于总结实践。从想桂林、来桂林、住桂林、爱桂林、画桂林的数十年的实践中,他总结了一套画桂林山石、树木、云水的技法,进而写成《桂林山水画技法》一书,这本书的问世,对于如何用水墨表现桂林山水起到积极的历史作用。
帅立功进入不惑之年,回到故乡桂林的怀抱。攀桂峰、渡漓江、走村寨、穿岩洞,风餐露宿、翻山越岭,沿江步行写生,收集素材和进行艺术实践。出版的专著画册《榕颂图卷》(长卷)《桂林仙境》等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广西地域特色的符号。
黄格胜钟情于壮乡的一草一木、一房一屋,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早期的《漓江百里图》,还是《水源头写生一组》,抑或是近来的《壮锦》,都是其外出对景写生所得或根据写生采风素材而进行创作的作品。例如《壮锦》这幅长卷以一个生机勃勃、民风淳朴的壮、瑶、侗、苗四个少数民族的山寨为创作主题——梯田、鼓楼、风雨桥,将壮、瑶、侗、苗四个少数民族民居特色收入笔下,表现的是一幅新中国少数民族美丽山村、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家园场景画面。
桂北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虽没有北方山水的雄壮,但那里拥有奇特的奇石深壑、密树虹枝、蓊郁滋润,那满目青山、葱葱郁郁、经冬犹绿的自然风光等,是画家张复兴常常要表现的题材。如《一溪寒水出秋山》《侗乡秋高》表现的就是桂北山区那种松涛陈陈、村寨点点、浑厚博大的山水风貌。
阳山在绘画艺术中热衷于表现地域文化及农村的乡土风情,他的作品追求形式新颖、统一而有变化,在学术创新上他主张创作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几十年如一日往返漓江、沉醉于红水河当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尤其把画红水河为己任而努力着。在他的画作中无论是长卷《苗山夜话》《吾居山水间》,抑或是方尺小品《溪山云起》《红水河写生系列》,都取材于广西桂西北独特风光,并且大都是对境现场创作所得。这也体现出其对广西红水河、漓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热爱。
徐家珏经常到他生活的周边(桂林)大石山区采风、写生,他注重当地生活细节的表现,如他的作品《银涛涌翠接湘南》描绘就是典型的广西大山中的人间烟火、牲口棚等生活场景。这些构成生活情调的东西也是山水画中必然重视的内容,把这些内容融入山川之中则有生气,有情调,给人以可居可游之感。
除以上所列之外,成就较为突出而且活跃于中国山水画坛的还有阳光、王庆军、熊丁、周松、王雪峰等,都是典型的以具有南方风貌的广西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为他们创作的题材,并在画坛中独树一帜。
三、影响与意义
广西山水画家群体大多是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题材,从而丰富了山水画表现题材,拓宽了山水画只限于大山大水或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表现空间,为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增添了新的表现题材、元素,他们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坛上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将会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黄国存,广西灵山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