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忽视,随着新课改的到来,要求老师对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有新的认识,对教学模式做出调整。文章主要从教学内容、考核手段、师生关系、身心健康、技术应用、课堂课外等六个方面来分析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学局面,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教学;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各学科都在积极改进学科建设以适应它的要求,初中体育教学在此呼吁下,也在探索体育教育的方向。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践行现代教育理念“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都已成为初中体育老师需要深刻认识和考虑的。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课程内容以教授运动技能和强度训练为主,学期考核沿用老一套的打分制。课堂显得单调、疲惫。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师生关系不佳,身心发展受阻,与新课改的目标相背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体育教学新局势做一个尝试性的探讨。
一、教学内容上的改进
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要避免空洞和死板,体育老师首先对教材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要有所心得,再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任务。在制定对学生的培养方案时,尽量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对高强度、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产生反感和厌恶,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的安排一些体育游戏和竞技比赛,既可以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又可以使得学生在游戏中自我展示,释放文化课的学习压力,还能培养他们协作的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考核手段的创新
教学考核需要把严格性和灵活性想结合,课程评价的设定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应试教育心态的作祟下,学生有意识的加强训练自己期末考核的内容,而忽略需要自身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新课改要求老师在教授具体的运动技术和要领外,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灵活地调整教学评价方式。
三、师生关系的改善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的个人想法和兴趣受到压制。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老师起一个引导作用,这促进师生关系的新局面到来。
笔者认为,老师在课堂还是应该保持威严,在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下首先要保证一个稳定的秩序。其次,老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制定教学任务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承受强度和意愿,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提高课堂民主的程度,不由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对体育技能高低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鼓励为主。
四、身心健康的兼顾
“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不仅要实现学生体质增强,还要兼顾他们心理的发展。传统的体育课老师关注高分、高能,新课改要求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重视,把他们当成有思想、有意识的个体加以考虑。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急速发育的青春期,比较容易叛逆,老师对于调皮的学生不应报以打击的态度,对于基础不好的,不可多加苛求,使他们处于和自己对立的一面,对学生的行为多加引导,通过持续的练习训练他们的耐力和意志力,通过循循善诱的态度使他们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五、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新课改一大特色,由于它具有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使之深受学生喜爱。初中体育教学也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在不适合户外授课的天气,老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图文结合,深情并茂地诠释动作要领,寓教于乐,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教学只能成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不能滥用,老师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户外教学上。
六、课堂与课外的结合
现在体育理念主张“终身体育”,这种意识需要从小培养。同时,新课改也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现。这要求初中体育教学要把眼光从课堂分出一点给课外,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是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体育老师在课外还是大有作为,每年的校运会比赛的各种体育项目,老师既是裁判,还充当教练的角色。对于体育有特长的学生,老师可以挖掘他们的潜力,重点培养。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带来了初中体育教学的焕然一新的局面。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初等教育与现代社会接轨,适应了对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转变思想,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与学生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把课外和课堂将结合,发挥体育教学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田涛.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学术研究,2013(01).
[2]陈红.试谈处于新课程改革趋势下的体育教学[J].现代阅读,2012(10).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教学;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各学科都在积极改进学科建设以适应它的要求,初中体育教学在此呼吁下,也在探索体育教育的方向。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践行现代教育理念“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都已成为初中体育老师需要深刻认识和考虑的。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课程内容以教授运动技能和强度训练为主,学期考核沿用老一套的打分制。课堂显得单调、疲惫。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师生关系不佳,身心发展受阻,与新课改的目标相背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体育教学新局势做一个尝试性的探讨。
一、教学内容上的改进
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要避免空洞和死板,体育老师首先对教材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要有所心得,再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任务。在制定对学生的培养方案时,尽量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对高强度、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产生反感和厌恶,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的安排一些体育游戏和竞技比赛,既可以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又可以使得学生在游戏中自我展示,释放文化课的学习压力,还能培养他们协作的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考核手段的创新
教学考核需要把严格性和灵活性想结合,课程评价的设定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应试教育心态的作祟下,学生有意识的加强训练自己期末考核的内容,而忽略需要自身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新课改要求老师在教授具体的运动技术和要领外,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灵活地调整教学评价方式。
三、师生关系的改善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的个人想法和兴趣受到压制。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老师起一个引导作用,这促进师生关系的新局面到来。
笔者认为,老师在课堂还是应该保持威严,在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下首先要保证一个稳定的秩序。其次,老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制定教学任务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承受强度和意愿,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提高课堂民主的程度,不由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对体育技能高低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鼓励为主。
四、身心健康的兼顾
“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不仅要实现学生体质增强,还要兼顾他们心理的发展。传统的体育课老师关注高分、高能,新课改要求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重视,把他们当成有思想、有意识的个体加以考虑。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急速发育的青春期,比较容易叛逆,老师对于调皮的学生不应报以打击的态度,对于基础不好的,不可多加苛求,使他们处于和自己对立的一面,对学生的行为多加引导,通过持续的练习训练他们的耐力和意志力,通过循循善诱的态度使他们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五、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新课改一大特色,由于它具有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使之深受学生喜爱。初中体育教学也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在不适合户外授课的天气,老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图文结合,深情并茂地诠释动作要领,寓教于乐,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教学只能成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不能滥用,老师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户外教学上。
六、课堂与课外的结合
现在体育理念主张“终身体育”,这种意识需要从小培养。同时,新课改也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现。这要求初中体育教学要把眼光从课堂分出一点给课外,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是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体育老师在课外还是大有作为,每年的校运会比赛的各种体育项目,老师既是裁判,还充当教练的角色。对于体育有特长的学生,老师可以挖掘他们的潜力,重点培养。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带来了初中体育教学的焕然一新的局面。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初等教育与现代社会接轨,适应了对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转变思想,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与学生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把课外和课堂将结合,发挥体育教学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田涛.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学术研究,2013(01).
[2]陈红.试谈处于新课程改革趋势下的体育教学[J].现代阅读,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