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是经常性的工作,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它一般是自下而上,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由行业(企业)、学校先行开发,逐步完善,然后由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的过程。《国家职业标准》是当前职业对从业者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文章就高职专业培养方案对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系的课程开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职专业培养方案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高职 培养方案 职业标准 对接
[作者简介]张麦秋(1963- ),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湖南 株洲 412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73062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033-02
课程的开发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开发属于宏观课程开发的范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人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专业培养方案的开发,要两方面考虑:学历教育方面,应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与期望、学生的基础与智能、个人发展与终身学习等因素;职业教育方面,则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职业教育的课程和职业的结合点是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国家标准体系,反映当前职业对从业人员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其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参照标准,它具有影响和规范职业教育的作用。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中,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但没有给出职业岗位。实际上,一种职业往往有多种职业岗位(或称“岗位群”),所以,专业培养方案应依据职业,而不是职业岗位进行开发。其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态度素养目标均应采用行业分析法,结合职业标准构建课程目标。另外,我国职业标准体系还处在不断健全中,很多标准陈旧、过时,跟不上职业岗位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因此,不断更新的行业技术标准也要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参考依据。
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发的基本程序为目标规格确定、职业能力开发、单元(科目)课程开发,在这个层面上,核心技术是职业能力开发。专业培养方案开发流程如右图1所示。
一、目标规格的确定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其指导思想和特点的具体化。在行业对职业教育指导不力的情况下,学校自身设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的教育专家和行业的管理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对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确定起着决定作用。由于高职专业针对的职业是《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岗位群”,甚至是“职业群”,这些“岗位群”具有鲜明的行业和区域经济特色。在对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进行论证时,专业指导委员会要采用行业分析法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包括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行业基础、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就业市场、区域内生源状况、区域内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学校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成本及可持续发展态势、长期和短期效应,甚至包括地方职业教育政策等,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对态度、技能、知识的要求,充分论证,科学决策。否则,在国家强制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时,连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都将因无相应职业资格而不能上岗。如“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职业面向属于特有工种,主要面向化工装备安装修理与运行维护现场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或化工装备制造现场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或化工装备市场营销人员(拓展职业目标)。主要就业岗位是:从事化工机械与设备的安装、维修、调试、运行等工作岗位,或从事化工机械与设备的制造、工艺设计等工作岗位,或从事化工机械与设备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工作岗位,或从事生产车间第一线的管理工作岗位。相近就业岗位:医药、食品、环保等产业相关岗位,化工装备产品市场开发与产品营销。这些职业面向的就是“职业群”,就业后的岗位就是“岗位群”,有明确的职业技能要求,但又不完全针对某具体工种。
二、职业能力的开发
职业能力开发是专业培养方案开发的核心部分,是对培养目标内涵的具体化,是技能、知识、态度的综合体现,也是课程设计的基石。开发时应遵循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原则并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智能特点,通常采用“职业分析法(Job Analysis)”,也叫工作分析法。即行业的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职业分析,了解某个职业的活动领域和工作环境、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对象和设备工具等与职业相关的各种要素,开发出本职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各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特点进行调整。
在现行体制下,只能依靠各学校自身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市场调查分析,并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主要参照标准进行开发。由于专业培养目标涵盖的职业是岗位群(甚至是职业群),以“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为例,从其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和相近岗位来看,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涉及化工检修钳工、化工检修铆工、化工检修管工、化工检修焊工、防腐蚀工等。而各个工种职业技能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在进行专业职业能力开发时,应根据行业、区域经济及学校具体情况对上述职业进行分析,将职业能力从技能、知识、态度三个方面细化为有一定指向的基本要素,分别以矩阵的形式表达出来。
1.技能矩阵的开发。(1)专门职业能力。在《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要求中,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是专门职业能力开发的主要依据。由于职业能力在行业内既有通用能力,也有特殊能力要求,所以将专门职业能力分为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以便进行课程的组合设计。对于单项技能(基本要素),分析时以矩阵元素的形式逐一列出,归纳到行业通用技能或职业特定技能矩阵中。如管路制图技能、设备识图技能、通用电器识别技能等纳入行业通用技能矩阵,而塔设备组装技能、吊装技能、轴的修理技能、防腐施工技能等则纳入职业特定技能矩阵。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定位于三级(高级工),故单项技能分析要以高级工技能为目标,注意初级、中级、高级技能的递进、融合。(2)基本素质。《国家职业标准》对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以及工作要求中的相关知识作了明确要求,其中有关技能方面的要求也一并纳入行业通用技能矩阵,或职业特定技能矩阵中。如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写作能力、外文翻译能力等。(3)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是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与能力,如提取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能力,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等。
2.知识矩阵的开发。程序同上,以达到专门职业能力、基本素质、关键能力所需知识为基本要求,开发所需知识要素,即“够用、适度”。当然,大专层次的学历证书教育所需的文化知识应予以保证,一般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
3.态度矩阵的开发。态度基本要素的开发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从某种角度来看,态度决定成败。《国家职业标准》也对职业守则做出了明确要求。除此之外,职业能力开发必须考虑到《国家职业标准》的滞后性,在进行职业分析时,还应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对行业发展做出预测,适度超前。职业能力开发关系如图2所示。
对于职业岗位针对性比较强的专业,如化工分析专业与化学检验工,其培养目标与职业目标基本一致,则可采用CBE模式的DACUM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职业能力开发。
三、课程开发
因职业教育是非学科教育,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严格地说还属于构建阶段。学校教育专家应根据行业专家或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发的职业能力矩阵,即技能矩阵、知识矩阵、态度矩阵按教学规律进行分类分解,重新组合,构建教学基本要素模块。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链路。根据教学资源,将教学基本要素模块内化融合,形成单元课程或科目课程。可参考“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SCUM’”开发方法进行开发。由于高职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学历教育,因此在课程开发时特别注意技能、知识、态度梯次开发,并在整体上保证学历教育的严肃性,要为学生的个人发展、终身教育预留接口。
在进行课程开发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难点问题:学生初次就业的顶岗能力培养,与“岗位群”“职业群”内的转岗、晋升能力储备比例关系把握,也即毕业标准、就业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融合程度;“岗位群”“职业群”职业能力标准的整合程度,即教育标准与“岗位群”“职业群”的《国家职业标准》整合程度;职业教育要特别遵循学生多元智能特点,正确处理职业个性要求与职业共性要求;正确处理学历教育的严肃性与“必需、够用”及终身学习知识接口问题。
总之,高职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开发是与行业紧密联系的。既要把《国家职业标准》作主要参照系,认真细化职业不同岗位梯次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本专业不同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群”“岗位群”),加以归类、融入、整合成专业职业能力;又要超越它,并兼顾学生其他的素质能力培养,开发出紧跟科学技术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3]蒋乃平.职教课程开发的逆向思维[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
[4]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1985-2005)[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S].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6]王绍良.化工职业院校职业培训工作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高职 培养方案 职业标准 对接
[作者简介]张麦秋(1963- ),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湖南 株洲 412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73062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033-02
课程的开发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开发属于宏观课程开发的范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人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专业培养方案的开发,要两方面考虑:学历教育方面,应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与期望、学生的基础与智能、个人发展与终身学习等因素;职业教育方面,则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职业教育的课程和职业的结合点是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国家标准体系,反映当前职业对从业人员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其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参照标准,它具有影响和规范职业教育的作用。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中,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但没有给出职业岗位。实际上,一种职业往往有多种职业岗位(或称“岗位群”),所以,专业培养方案应依据职业,而不是职业岗位进行开发。其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态度素养目标均应采用行业分析法,结合职业标准构建课程目标。另外,我国职业标准体系还处在不断健全中,很多标准陈旧、过时,跟不上职业岗位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因此,不断更新的行业技术标准也要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参考依据。
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发的基本程序为目标规格确定、职业能力开发、单元(科目)课程开发,在这个层面上,核心技术是职业能力开发。专业培养方案开发流程如右图1所示。
一、目标规格的确定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其指导思想和特点的具体化。在行业对职业教育指导不力的情况下,学校自身设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的教育专家和行业的管理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对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确定起着决定作用。由于高职专业针对的职业是《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岗位群”,甚至是“职业群”,这些“岗位群”具有鲜明的行业和区域经济特色。在对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进行论证时,专业指导委员会要采用行业分析法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包括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行业基础、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就业市场、区域内生源状况、区域内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学校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成本及可持续发展态势、长期和短期效应,甚至包括地方职业教育政策等,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对态度、技能、知识的要求,充分论证,科学决策。否则,在国家强制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时,连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都将因无相应职业资格而不能上岗。如“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职业面向属于特有工种,主要面向化工装备安装修理与运行维护现场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或化工装备制造现场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或化工装备市场营销人员(拓展职业目标)。主要就业岗位是:从事化工机械与设备的安装、维修、调试、运行等工作岗位,或从事化工机械与设备的制造、工艺设计等工作岗位,或从事化工机械与设备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工作岗位,或从事生产车间第一线的管理工作岗位。相近就业岗位:医药、食品、环保等产业相关岗位,化工装备产品市场开发与产品营销。这些职业面向的就是“职业群”,就业后的岗位就是“岗位群”,有明确的职业技能要求,但又不完全针对某具体工种。
二、职业能力的开发
职业能力开发是专业培养方案开发的核心部分,是对培养目标内涵的具体化,是技能、知识、态度的综合体现,也是课程设计的基石。开发时应遵循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原则并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智能特点,通常采用“职业分析法(Job Analysis)”,也叫工作分析法。即行业的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职业分析,了解某个职业的活动领域和工作环境、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对象和设备工具等与职业相关的各种要素,开发出本职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各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特点进行调整。
在现行体制下,只能依靠各学校自身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市场调查分析,并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主要参照标准进行开发。由于专业培养目标涵盖的职业是岗位群(甚至是职业群),以“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为例,从其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和相近岗位来看,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涉及化工检修钳工、化工检修铆工、化工检修管工、化工检修焊工、防腐蚀工等。而各个工种职业技能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在进行专业职业能力开发时,应根据行业、区域经济及学校具体情况对上述职业进行分析,将职业能力从技能、知识、态度三个方面细化为有一定指向的基本要素,分别以矩阵的形式表达出来。
1.技能矩阵的开发。(1)专门职业能力。在《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要求中,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是专门职业能力开发的主要依据。由于职业能力在行业内既有通用能力,也有特殊能力要求,所以将专门职业能力分为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以便进行课程的组合设计。对于单项技能(基本要素),分析时以矩阵元素的形式逐一列出,归纳到行业通用技能或职业特定技能矩阵中。如管路制图技能、设备识图技能、通用电器识别技能等纳入行业通用技能矩阵,而塔设备组装技能、吊装技能、轴的修理技能、防腐施工技能等则纳入职业特定技能矩阵。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定位于三级(高级工),故单项技能分析要以高级工技能为目标,注意初级、中级、高级技能的递进、融合。(2)基本素质。《国家职业标准》对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以及工作要求中的相关知识作了明确要求,其中有关技能方面的要求也一并纳入行业通用技能矩阵,或职业特定技能矩阵中。如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写作能力、外文翻译能力等。(3)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是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与能力,如提取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能力,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等。
2.知识矩阵的开发。程序同上,以达到专门职业能力、基本素质、关键能力所需知识为基本要求,开发所需知识要素,即“够用、适度”。当然,大专层次的学历证书教育所需的文化知识应予以保证,一般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
3.态度矩阵的开发。态度基本要素的开发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从某种角度来看,态度决定成败。《国家职业标准》也对职业守则做出了明确要求。除此之外,职业能力开发必须考虑到《国家职业标准》的滞后性,在进行职业分析时,还应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对行业发展做出预测,适度超前。职业能力开发关系如图2所示。
对于职业岗位针对性比较强的专业,如化工分析专业与化学检验工,其培养目标与职业目标基本一致,则可采用CBE模式的DACUM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职业能力开发。
三、课程开发
因职业教育是非学科教育,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严格地说还属于构建阶段。学校教育专家应根据行业专家或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发的职业能力矩阵,即技能矩阵、知识矩阵、态度矩阵按教学规律进行分类分解,重新组合,构建教学基本要素模块。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链路。根据教学资源,将教学基本要素模块内化融合,形成单元课程或科目课程。可参考“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SCUM’”开发方法进行开发。由于高职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学历教育,因此在课程开发时特别注意技能、知识、态度梯次开发,并在整体上保证学历教育的严肃性,要为学生的个人发展、终身教育预留接口。
在进行课程开发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难点问题:学生初次就业的顶岗能力培养,与“岗位群”“职业群”内的转岗、晋升能力储备比例关系把握,也即毕业标准、就业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融合程度;“岗位群”“职业群”职业能力标准的整合程度,即教育标准与“岗位群”“职业群”的《国家职业标准》整合程度;职业教育要特别遵循学生多元智能特点,正确处理职业个性要求与职业共性要求;正确处理学历教育的严肃性与“必需、够用”及终身学习知识接口问题。
总之,高职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开发是与行业紧密联系的。既要把《国家职业标准》作主要参照系,认真细化职业不同岗位梯次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本专业不同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群”“岗位群”),加以归类、融入、整合成专业职业能力;又要超越它,并兼顾学生其他的素质能力培养,开发出紧跟科学技术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3]蒋乃平.职教课程开发的逆向思维[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
[4]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1985-2005)[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S].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6]王绍良.化工职业院校职业培训工作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