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二三世纪和之后的1000多年,无数捆绑扎结实的丝绸从长安起程,经现在的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长长的驼队横穿广袤无垠的大戈壁,间或在零散的绿洲休息几天,途中不时有羚羊、野兔、狼狐从身旁窜过。出玉门关后一直向西行走,在蒲昌海(罗布泊)西边不远的楼兰国近旁略事整休后,又分道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边缘绵延西行,到喀什相遇汇合后,作别身后的天山和昆仑山,满怀一腔豪情,结伴去翻越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丁丁当当的驼铃久久回响在寂静而荒凉的旷野,伴随着悠扬而动听的旋律,那些面貌各异族籍不同但都智慧勇敢的商旅们把产自东方古国的丝绸织品,贩运到所经之地和更为遥远的大夏、安息、叙利亚、开罗等地。这些精美华艳的织品被一次又一次地卖出买进,经过无数商人的手,价格升了又升,到中亚西亚两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地区,成为宫廷王室争相炫耀的奢侈品。
这条穿越亚洲腹地,运来送往丝绸织品、瓷器、玛瑙、香料、宝石等稀有物品,西达非洲、欧洲,东与长安连接的长长的通道,虽有大沙漠大戈壁和险峻的高山阻隔,仍然成为对两河流域、爱琴海沿岸那些最具经商天赋的人们极富吸引力的商路。
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三头政治”之一的执政官克拉苏带领的数十万大军涉过幼发拉底河,企图一举征服拥有丝绸商路黄金地段的安息国。罗马大军善以刀剑近战,一路数胜,安息国岌岌可危。时值中午,天气晴朗,太阳高照。安息人突然展开了他们鲜艳夺目、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旗。丽日下,光华四射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飘动,五彩缤纷,绚烂夺目。蓝天下,黄沙漫漫的旷野宛如流光溢彩的海洋。罗马的将士惊骇万分,目乱神迷,再加上罗马军团本身已疲惫不堪,倍受惊吓,他们终于丧失了英勇善战的美名和所向披靡的威风。这一战役以克拉苏的阵亡而告结束,克拉苏的儿子也为避免被捕受辱而自杀。罗马大军扔下2万具尸体和1万名俘虏败回本国。安息国虽然打退了罗马数十万人的进攻,但仍然心有余悸,丝绸给他们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取胜的运气。
惨败与流血使凯撒大帝更加雄心勃勃,那些五光十色、随风飘舞的东西怎么能够成为敌国赖以取胜的兵器呢?五年以后,他终于取得胜利,在庆功的盛大宴会上,他身穿色彩斑斓、轻柔滑软的战利品——用丝绸缝制的长袍向大家致祝辞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都被他的衣饰迷住了,随后全罗马的人都开始议论这件华美的长袍。
从此由驼队和商人踩出的漫长而艰险的商道向西又延伸到了罗马,罗马最终成了西方最大的丝绸贸易中心。
当罗马的贵族和王公大臣们用昂贵的丝绸绢帛把他们的妻子和女儿打扮得美丽如花娇艳似霞时,却根本不明白这艳丽华贵的织品源自何处,用什么制成,他们仅仅凭着道听途说知道这种织物是生活在遥不可及的东方被称为“赛丽斯人”生产的。
“那是一个富有而智慧的民族啊!”他们一边暗暗地赞叹着,一边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五彩缤纷的绫罗绸缎。
事实上,对那个远在东方的天边,既神奇又富饶的赛丽斯国的了解和认识,无论是古希腊人还是古罗马人都是极其有限的,也是很有趣的。
2世纪中叶,正值中国东汉后期,古希腊史学家撒尼亚斯曾写道:
赛丽斯人用来纺织绸缎的丝,并非来自于什么植物。这个国家有一种虫,希腊人称它为“赛儿”,虫很大,大约有甲虫的两倍,它们和树下结网的蜘蛛相似。蜘蛛有八只脚,这种虫也有八只脚。赛丽斯人在冬夏两个季节修建专门的房舍用来饲养它,虫吐出的丝近似于细丝,缠绕在它的脚上。
约在380年,相当于中国东晋时期,希腊人马赛里诺斯在他所著的《史记》一书中,对“赛丽斯国”有另一番描述:
遥远的东方有“赛丽斯国”,该国四周有群山环绕,连绵相接,成为天然屏障,赛丽斯人安居乐业。该国土地平旷辽阔,广大富庶。国中平原上有两条大河流淌,贯通全境。河流平缓水势不甚湍急,但河湾曲折很多。赛丽斯人平和度日,从不操持兵器,永无战争,他们心平气顺安静沉默也从不侵扰邻国。该国气候温和空气清爽洁净,非常卫生,天空晴朗很少有乌云,也没有大风,森林很茂密,人走在树林里,抬头看不见天空,树木中还有毛,这里的人们勤于劳作多施灌溉,将其梳理出来,就成了精细丝线。它们半似羊毛半似胶质纤维,把这种丝线编织成绸布,可以制作成衣服。以前我国只有贵族们方才得以穿用,而现在所有的人,无论等级,即使贫贱到走卒劳役,也无不穿用它了。
古希腊的史学家们对于中国、蚕茧及丝绸的知识尚且多凭传闻和想象记述,其他的希腊人对此又有多少确切的了解呢?但是公元前后的六七百年间,中国的丝绸之盛与销售之远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按照瑞典著名学者斯文·赫定的估算,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甘肃河西走廊,再过楼兰、喀什、安息、叙利亚等,直至开罗和罗马,直线距离约有6700多公里,沿途中转绕行,共计1万公里有余,相当于地球赤道的1/4。2000多年以前,这条横贯亚欧腹地及其中大片戈壁荒漠的通道,不只把中国的丝绸织品和其他产品运送到欧洲、非洲及沿途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它还是条输送信息的交通干线,它把所经地区的许许多多的民族、国度和城镇联结在一起,促进了彼此的互相了解,使世界这个陌生的大家庭逐渐亲近和睦起来。这条以骆驼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以丝绸为主要商品的漫长商路,从前4世纪或更早一些时候到14世纪甚至更晚一段时期,即使在全球范围的航海业逐渐发达的同时,它依旧是驼铃声声不绝于旷野。这条商业通道乃至文化通道友谊通道持续畅通了1000多年,尤其在唐宋时期更为兴盛,之后便渐渐衰落了,直至明代修筑了嘉峪关及关外七卫以守护中国西大门而完全切断方才告终。这条没有明显标识但又切实存在,由旅人或商队走出的所谓国际商道极似以大地为画幅的大写意,只有点与点的距离而无确定路线。它以丝绸为纽带为发轫,带来的经济大交流文化大融合源远流长,影响到今天和更远的未来。
丝绸之路的最终衰落乃至湮没,或为航海业兴旺与海路的拓广,或为养蚕缫丝技术的西传,或为中华国势的渐弱,不一而论。然而,除了垄断千余年的丝绸、瓷器生产技术和四大发明,泱泱华夏能够震惊并影响世界变化的空前创举和科学创造似乎越来越少了,而更多的人仍然背靠着祖先的功劳簿画地为牢自以为是,总以炫耀曾经的强盛坐井观天沾沾自喜,寻找自我安慰,一劳永逸。孰不知,用中国人的发明来打开中国人的国门的,恰恰是古代中国人永远瞧不起的所谓“夷”、“蛮”、“倭”等等的洋人。
于是,中国西部的辉煌逐渐沉寂在漫漫荒沙和无边的旷野里了。
时间的翅膀拍打着世界,如水的岁月从我们身边悄悄流走,这条沉寂许久的国际商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一大批外国探险家们重新吵醒了,他们的祖先也许都是中国丝绸的受益者,于是他们给它起了一个生动而形象的名字——丝绸之路。
以中国丝绸命名的著名古代国际商道,却不是中国人提出的,那时的中国正四分五裂,外寇肆虐,蒙受着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奇耻大辱。
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教授,曾到过中国,并做了多方面的考证,于1887年撰写并出版了多卷本的《中国》一书,书中不但把中国同河间地区(里海以东的锡尔河流域的大片地区)的交通路段称为“绢的街道”,在他的《中国地图集》中还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后来有一位对东方学有浓厚兴趣的英国学者又将此书译成英文,把“绢的街道”译为“SILKROAD”(丝绸之路)。
1910年,法国另一著名学家赫尔曼率先接受这一概念,并将自己撰写的一些专著题名为《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出版,书中对丝绸之路作了新的阐释,他把丝绸之路从河间地区再向西延伸到叙利亚,又从叙利亚延伸到地中海地区。
1933年10月到1935年2月,李希霍芬的学生,著名地理学家、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受国民政府的委托,组织了由中外许多著名学者为成员的“铁道部西北公路查勘队”,勘察了通往新疆塔城、伊犁、喀什的公路路线。他们从北平出发,经内蒙古,取道额济纳旗,由甘肃明水进入新疆,在乌鲁木齐受困四个多月后东返,经哈密以东星星峡到甘肃安西,途经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平凉,最后抵达西安,历时17个月,行程1.6万多公里。三年后,斯文·赫定以生动的笔调撰写了以这次探险和见闻为素材的著作,书名就是《丝绸之路》。该书一版再版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际上畅行。自此以后“丝绸之路”才有了生动形象的立体感、空间感并广为学术界所接受和认可,继而掀起一场“丝绸之路”考证热。尽管“丝绸之路”在世界上声名远扬,可是中国人知道这个美丽名字在学术著作中第一次使用迟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开始,中国的报刊、杂志大量地介绍宣传丝绸之路,才使国内人们逐渐地熟悉这个名称并接受,随之从地理学历史学的角度加以认识。特别是到了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大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以雄浑壮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资源而著称的西部大地越来越受到关注。世界范围的敦煌学和丝路文化热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和步履,现在几乎全世界都知道这条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长也最早的国际大通道。
斯文·赫定在探险历程中,对1000多年前辉煌的丝绸之路时时涌现着丰富而瑰丽的想象,因而在他的《丝绸之路》一书中充满激情地写道:“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并使用现代交通手段,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一座丰碑。”
60多年一晃而过,被后人称作丝路大盗的斯文·赫定早已魂归沙漠。但他对中国寄予的热望和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而今天和未来的中国注定要比他的预想更加宏伟更加灿烂也更加迷人。作为运输工具的骆驼早已成为一个时代结束的象征,定格在西部历史的风景线上。如今,连接甘、青、新、藏、蒙与内陆其他省份的公路四通八达宽阔平坦,客货汽车穿梭往来直通国境。空中航线使欧、亚、非三大洲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快捷。欧亚大陆桥又将大西洋东岸欧洲西海岸的阿姆斯特丹和太平洋西岸亚洲东海岸的中国连云港挽手相连。铮亮的钢轨正是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印辙蜿蜒伸展走出国门的。铁路穿越了辽阔无垠的亚欧大陆,雄壮的汽笛声在驼铃回响过那么长久的漠风旷野中长鸣,呼啸的火车宛如钢铁的巨龙把中国的文明、友情、艺术和对人类的祝福带到世界各地。沉寂荒凉了许久的丝绸之路再一次苏醒再一次喧嚣了,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中国人激情澎湃而充满向往呢?
当今的中国西部以其豪迈的气势跨入了新的世纪,在当今世界,和她身后的祖国比翼振翮共同振兴,正如斯文·赫定所希望的那样:
昔日的壮景一幅幅沉入西方的地平线,而新的灿烂辉煌的景象每天随着初升的朝阳,一幕幕展现在东方的天际。
这条穿越亚洲腹地,运来送往丝绸织品、瓷器、玛瑙、香料、宝石等稀有物品,西达非洲、欧洲,东与长安连接的长长的通道,虽有大沙漠大戈壁和险峻的高山阻隔,仍然成为对两河流域、爱琴海沿岸那些最具经商天赋的人们极富吸引力的商路。
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三头政治”之一的执政官克拉苏带领的数十万大军涉过幼发拉底河,企图一举征服拥有丝绸商路黄金地段的安息国。罗马大军善以刀剑近战,一路数胜,安息国岌岌可危。时值中午,天气晴朗,太阳高照。安息人突然展开了他们鲜艳夺目、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旗。丽日下,光华四射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飘动,五彩缤纷,绚烂夺目。蓝天下,黄沙漫漫的旷野宛如流光溢彩的海洋。罗马的将士惊骇万分,目乱神迷,再加上罗马军团本身已疲惫不堪,倍受惊吓,他们终于丧失了英勇善战的美名和所向披靡的威风。这一战役以克拉苏的阵亡而告结束,克拉苏的儿子也为避免被捕受辱而自杀。罗马大军扔下2万具尸体和1万名俘虏败回本国。安息国虽然打退了罗马数十万人的进攻,但仍然心有余悸,丝绸给他们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取胜的运气。
惨败与流血使凯撒大帝更加雄心勃勃,那些五光十色、随风飘舞的东西怎么能够成为敌国赖以取胜的兵器呢?五年以后,他终于取得胜利,在庆功的盛大宴会上,他身穿色彩斑斓、轻柔滑软的战利品——用丝绸缝制的长袍向大家致祝辞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都被他的衣饰迷住了,随后全罗马的人都开始议论这件华美的长袍。
从此由驼队和商人踩出的漫长而艰险的商道向西又延伸到了罗马,罗马最终成了西方最大的丝绸贸易中心。
当罗马的贵族和王公大臣们用昂贵的丝绸绢帛把他们的妻子和女儿打扮得美丽如花娇艳似霞时,却根本不明白这艳丽华贵的织品源自何处,用什么制成,他们仅仅凭着道听途说知道这种织物是生活在遥不可及的东方被称为“赛丽斯人”生产的。
“那是一个富有而智慧的民族啊!”他们一边暗暗地赞叹着,一边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五彩缤纷的绫罗绸缎。
事实上,对那个远在东方的天边,既神奇又富饶的赛丽斯国的了解和认识,无论是古希腊人还是古罗马人都是极其有限的,也是很有趣的。
2世纪中叶,正值中国东汉后期,古希腊史学家撒尼亚斯曾写道:
赛丽斯人用来纺织绸缎的丝,并非来自于什么植物。这个国家有一种虫,希腊人称它为“赛儿”,虫很大,大约有甲虫的两倍,它们和树下结网的蜘蛛相似。蜘蛛有八只脚,这种虫也有八只脚。赛丽斯人在冬夏两个季节修建专门的房舍用来饲养它,虫吐出的丝近似于细丝,缠绕在它的脚上。
约在380年,相当于中国东晋时期,希腊人马赛里诺斯在他所著的《史记》一书中,对“赛丽斯国”有另一番描述:
遥远的东方有“赛丽斯国”,该国四周有群山环绕,连绵相接,成为天然屏障,赛丽斯人安居乐业。该国土地平旷辽阔,广大富庶。国中平原上有两条大河流淌,贯通全境。河流平缓水势不甚湍急,但河湾曲折很多。赛丽斯人平和度日,从不操持兵器,永无战争,他们心平气顺安静沉默也从不侵扰邻国。该国气候温和空气清爽洁净,非常卫生,天空晴朗很少有乌云,也没有大风,森林很茂密,人走在树林里,抬头看不见天空,树木中还有毛,这里的人们勤于劳作多施灌溉,将其梳理出来,就成了精细丝线。它们半似羊毛半似胶质纤维,把这种丝线编织成绸布,可以制作成衣服。以前我国只有贵族们方才得以穿用,而现在所有的人,无论等级,即使贫贱到走卒劳役,也无不穿用它了。
古希腊的史学家们对于中国、蚕茧及丝绸的知识尚且多凭传闻和想象记述,其他的希腊人对此又有多少确切的了解呢?但是公元前后的六七百年间,中国的丝绸之盛与销售之远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按照瑞典著名学者斯文·赫定的估算,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甘肃河西走廊,再过楼兰、喀什、安息、叙利亚等,直至开罗和罗马,直线距离约有6700多公里,沿途中转绕行,共计1万公里有余,相当于地球赤道的1/4。2000多年以前,这条横贯亚欧腹地及其中大片戈壁荒漠的通道,不只把中国的丝绸织品和其他产品运送到欧洲、非洲及沿途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它还是条输送信息的交通干线,它把所经地区的许许多多的民族、国度和城镇联结在一起,促进了彼此的互相了解,使世界这个陌生的大家庭逐渐亲近和睦起来。这条以骆驼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以丝绸为主要商品的漫长商路,从前4世纪或更早一些时候到14世纪甚至更晚一段时期,即使在全球范围的航海业逐渐发达的同时,它依旧是驼铃声声不绝于旷野。这条商业通道乃至文化通道友谊通道持续畅通了1000多年,尤其在唐宋时期更为兴盛,之后便渐渐衰落了,直至明代修筑了嘉峪关及关外七卫以守护中国西大门而完全切断方才告终。这条没有明显标识但又切实存在,由旅人或商队走出的所谓国际商道极似以大地为画幅的大写意,只有点与点的距离而无确定路线。它以丝绸为纽带为发轫,带来的经济大交流文化大融合源远流长,影响到今天和更远的未来。
丝绸之路的最终衰落乃至湮没,或为航海业兴旺与海路的拓广,或为养蚕缫丝技术的西传,或为中华国势的渐弱,不一而论。然而,除了垄断千余年的丝绸、瓷器生产技术和四大发明,泱泱华夏能够震惊并影响世界变化的空前创举和科学创造似乎越来越少了,而更多的人仍然背靠着祖先的功劳簿画地为牢自以为是,总以炫耀曾经的强盛坐井观天沾沾自喜,寻找自我安慰,一劳永逸。孰不知,用中国人的发明来打开中国人的国门的,恰恰是古代中国人永远瞧不起的所谓“夷”、“蛮”、“倭”等等的洋人。
于是,中国西部的辉煌逐渐沉寂在漫漫荒沙和无边的旷野里了。
时间的翅膀拍打着世界,如水的岁月从我们身边悄悄流走,这条沉寂许久的国际商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一大批外国探险家们重新吵醒了,他们的祖先也许都是中国丝绸的受益者,于是他们给它起了一个生动而形象的名字——丝绸之路。
以中国丝绸命名的著名古代国际商道,却不是中国人提出的,那时的中国正四分五裂,外寇肆虐,蒙受着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奇耻大辱。
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教授,曾到过中国,并做了多方面的考证,于1887年撰写并出版了多卷本的《中国》一书,书中不但把中国同河间地区(里海以东的锡尔河流域的大片地区)的交通路段称为“绢的街道”,在他的《中国地图集》中还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后来有一位对东方学有浓厚兴趣的英国学者又将此书译成英文,把“绢的街道”译为“SILKROAD”(丝绸之路)。
1910年,法国另一著名学家赫尔曼率先接受这一概念,并将自己撰写的一些专著题名为《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出版,书中对丝绸之路作了新的阐释,他把丝绸之路从河间地区再向西延伸到叙利亚,又从叙利亚延伸到地中海地区。
1933年10月到1935年2月,李希霍芬的学生,著名地理学家、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受国民政府的委托,组织了由中外许多著名学者为成员的“铁道部西北公路查勘队”,勘察了通往新疆塔城、伊犁、喀什的公路路线。他们从北平出发,经内蒙古,取道额济纳旗,由甘肃明水进入新疆,在乌鲁木齐受困四个多月后东返,经哈密以东星星峡到甘肃安西,途经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平凉,最后抵达西安,历时17个月,行程1.6万多公里。三年后,斯文·赫定以生动的笔调撰写了以这次探险和见闻为素材的著作,书名就是《丝绸之路》。该书一版再版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际上畅行。自此以后“丝绸之路”才有了生动形象的立体感、空间感并广为学术界所接受和认可,继而掀起一场“丝绸之路”考证热。尽管“丝绸之路”在世界上声名远扬,可是中国人知道这个美丽名字在学术著作中第一次使用迟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开始,中国的报刊、杂志大量地介绍宣传丝绸之路,才使国内人们逐渐地熟悉这个名称并接受,随之从地理学历史学的角度加以认识。特别是到了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大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以雄浑壮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资源而著称的西部大地越来越受到关注。世界范围的敦煌学和丝路文化热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和步履,现在几乎全世界都知道这条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长也最早的国际大通道。
斯文·赫定在探险历程中,对1000多年前辉煌的丝绸之路时时涌现着丰富而瑰丽的想象,因而在他的《丝绸之路》一书中充满激情地写道:“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并使用现代交通手段,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一座丰碑。”
60多年一晃而过,被后人称作丝路大盗的斯文·赫定早已魂归沙漠。但他对中国寄予的热望和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而今天和未来的中国注定要比他的预想更加宏伟更加灿烂也更加迷人。作为运输工具的骆驼早已成为一个时代结束的象征,定格在西部历史的风景线上。如今,连接甘、青、新、藏、蒙与内陆其他省份的公路四通八达宽阔平坦,客货汽车穿梭往来直通国境。空中航线使欧、亚、非三大洲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快捷。欧亚大陆桥又将大西洋东岸欧洲西海岸的阿姆斯特丹和太平洋西岸亚洲东海岸的中国连云港挽手相连。铮亮的钢轨正是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印辙蜿蜒伸展走出国门的。铁路穿越了辽阔无垠的亚欧大陆,雄壮的汽笛声在驼铃回响过那么长久的漠风旷野中长鸣,呼啸的火车宛如钢铁的巨龙把中国的文明、友情、艺术和对人类的祝福带到世界各地。沉寂荒凉了许久的丝绸之路再一次苏醒再一次喧嚣了,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中国人激情澎湃而充满向往呢?
当今的中国西部以其豪迈的气势跨入了新的世纪,在当今世界,和她身后的祖国比翼振翮共同振兴,正如斯文·赫定所希望的那样:
昔日的壮景一幅幅沉入西方的地平线,而新的灿烂辉煌的景象每天随着初升的朝阳,一幕幕展现在东方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