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讨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紧紧围绕问题的解决,驱动学员自主学习研讨习得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模式,本文针对在研讨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设置的问题、前期准备、过程调控和过程评价等方面分析探讨,为如何准确把握提高研讨式教学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教学效果;问题探讨
研讨式教学是以问题为牵引,紧紧围绕问题的解决,通过对问题相关资料共同查找,学习、研究相关知识,通过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通过讨论辩论,综合多方面因素,优化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实践验证解决问题的正确性,从而得出结论,使学习者经历信息收集、学习、运用,掌握知识和技能。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力培养的核心性。职业技术教育紧紧围绕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运用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研讨式教学成为目前非常推崇的教学模式之一。各个院校大力推广这一种教学模式,经过广大教师的不懈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然而在研讨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员忙忙活活收集、学习、讨论,到底学到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呢?教学效果往往没有达到期望值,走形式走过场,为研讨而研讨,问题到底出在哪呢?现在将研讨式教学在教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与大家共勉。
一、设置的问题不恰当,不符合学员特点
(一)设置的问题没吸引力,学习积极性激发不够
研讨式教学是以问题为牵引,驱动学员自主习得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能力。如何驱动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是设置的问题具有吸引力、感兴趣,也就是说要对学习者息息相关、学而有用管用,学习者才对接下来一系列的活动,产生内驱动力。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问题设置与选择至关重要。笔者发现在研讨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员只是被动完成各项活动,没有走心,能应付就应付,能对付就对付,不能深入其中主动习得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是在问题的设置上出现了问题,为设问题而设问题,把设置问题只是简单的知识点的反问,比如要学习“做思想工作的方法”,设置为题是“如何作思想呢?”诸如此类,将知识简单变个说法而已。还有的问题设置与学员实际八竿子打不着,学而无用,哪来学习兴趣。
因此设置问题必须站在学员的角度上考虑,深入思考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员实际工作生活中的作用及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所学知识作为支撑,创设真实的情景,设置在学员实际工作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可以是某一项工作、某一情境等,比如前面所说的要学习“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可以设置“面对小明情绪低落怎么办?”这样可以驱动学员分析小明情绪低落的原因,主动学习和运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
(二)设置的问题难度不适,不屑于学或学不了
研讨式教学是以问题为牵引,驱动学员自主地学习。如果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不用学或教材中明确写着,没有研讨的价值,造成学员不屑于学,不用动脑即可完成,学习中懈怠浪费时间,无效学习;有的问题虽然没学但在教材上有明确答案,没有讨论的余地,做多让学员自学教材的知识,而不能达到运用知识,达到知识的内化,形成能力,这是最常见的一类情况;在一种就是问题设置太难,超出了学员的学习认知层次,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设置的问题难度上要充分进行学情分析,准确把握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层次、认知水平等,设置符合学习者特点的问题,跳一跳能够到,并且问题的解决要有可辩性,解决方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是唯一可以选择,情况不是单一是多种因素并存。这样才能让学员多角度,多维度,综合考虑,充分讨论,激发潜能,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调控不及时,活动进行不顺畅
(一)学导指南不具体,活动无所适从
研讨式教学是学员自主完成各项活动,每一环节做什么,怎么做学员必须要清楚,为此通常编写各种學案,如活页教材、任务书、学案、学导指南、学习手册等发给学员,让学员按照指南步骤方法进行活动。如果撰写学案不科学、不具体,要素有漏项,造成各项任务不明确,思维分析路线不清晰,可操作性受影响,可能会使学员方法、内容、标准把握不准,出现走偏或不顺畅,甚至无所适从。
(二)引导不及时,研讨遭卡壳
研讨式教学因为设置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要想做到难度恰当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由于问题有一定思辨性,条件因素较多,在学员研讨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会出现瓶颈问题、思路方向走偏等问题,研讨遭卡壳不能顺利进行,讨论必须服务与课堂教学,所以讨论活动必须有一个趋向。没有方向的讨论活动不是成功的,会使讨论活动漫无目的的进行,甚至会偏离主旨。因此教员必须仔细观察,采集学员讨论信息,准确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引导,时刻注意讨论活动的走向。如果发想讨论活动偏离正确的方向,应及时加以引导,是讨论活动始终按正确的方向进行。注意是“启发引导”,而不是直接纠偏,也不是简单的提示,而是旁敲侧击、抛砖引玉等启发引导,使学员真正通过思考推敲,自主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构成合理完整的思维链路,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生拉硬套。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革新[M],高茂军 主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9.9
[2] 课例研究[M],安桂清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
火箭军士官学校 沈亮远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教学效果;问题探讨
研讨式教学是以问题为牵引,紧紧围绕问题的解决,通过对问题相关资料共同查找,学习、研究相关知识,通过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通过讨论辩论,综合多方面因素,优化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实践验证解决问题的正确性,从而得出结论,使学习者经历信息收集、学习、运用,掌握知识和技能。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力培养的核心性。职业技术教育紧紧围绕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运用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研讨式教学成为目前非常推崇的教学模式之一。各个院校大力推广这一种教学模式,经过广大教师的不懈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然而在研讨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员忙忙活活收集、学习、讨论,到底学到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呢?教学效果往往没有达到期望值,走形式走过场,为研讨而研讨,问题到底出在哪呢?现在将研讨式教学在教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与大家共勉。
一、设置的问题不恰当,不符合学员特点
(一)设置的问题没吸引力,学习积极性激发不够
研讨式教学是以问题为牵引,驱动学员自主习得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能力。如何驱动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是设置的问题具有吸引力、感兴趣,也就是说要对学习者息息相关、学而有用管用,学习者才对接下来一系列的活动,产生内驱动力。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问题设置与选择至关重要。笔者发现在研讨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员只是被动完成各项活动,没有走心,能应付就应付,能对付就对付,不能深入其中主动习得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是在问题的设置上出现了问题,为设问题而设问题,把设置问题只是简单的知识点的反问,比如要学习“做思想工作的方法”,设置为题是“如何作思想呢?”诸如此类,将知识简单变个说法而已。还有的问题设置与学员实际八竿子打不着,学而无用,哪来学习兴趣。
因此设置问题必须站在学员的角度上考虑,深入思考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员实际工作生活中的作用及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所学知识作为支撑,创设真实的情景,设置在学员实际工作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可以是某一项工作、某一情境等,比如前面所说的要学习“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可以设置“面对小明情绪低落怎么办?”这样可以驱动学员分析小明情绪低落的原因,主动学习和运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
(二)设置的问题难度不适,不屑于学或学不了
研讨式教学是以问题为牵引,驱动学员自主地学习。如果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不用学或教材中明确写着,没有研讨的价值,造成学员不屑于学,不用动脑即可完成,学习中懈怠浪费时间,无效学习;有的问题虽然没学但在教材上有明确答案,没有讨论的余地,做多让学员自学教材的知识,而不能达到运用知识,达到知识的内化,形成能力,这是最常见的一类情况;在一种就是问题设置太难,超出了学员的学习认知层次,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设置的问题难度上要充分进行学情分析,准确把握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层次、认知水平等,设置符合学习者特点的问题,跳一跳能够到,并且问题的解决要有可辩性,解决方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是唯一可以选择,情况不是单一是多种因素并存。这样才能让学员多角度,多维度,综合考虑,充分讨论,激发潜能,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调控不及时,活动进行不顺畅
(一)学导指南不具体,活动无所适从
研讨式教学是学员自主完成各项活动,每一环节做什么,怎么做学员必须要清楚,为此通常编写各种學案,如活页教材、任务书、学案、学导指南、学习手册等发给学员,让学员按照指南步骤方法进行活动。如果撰写学案不科学、不具体,要素有漏项,造成各项任务不明确,思维分析路线不清晰,可操作性受影响,可能会使学员方法、内容、标准把握不准,出现走偏或不顺畅,甚至无所适从。
(二)引导不及时,研讨遭卡壳
研讨式教学因为设置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要想做到难度恰当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由于问题有一定思辨性,条件因素较多,在学员研讨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会出现瓶颈问题、思路方向走偏等问题,研讨遭卡壳不能顺利进行,讨论必须服务与课堂教学,所以讨论活动必须有一个趋向。没有方向的讨论活动不是成功的,会使讨论活动漫无目的的进行,甚至会偏离主旨。因此教员必须仔细观察,采集学员讨论信息,准确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引导,时刻注意讨论活动的走向。如果发想讨论活动偏离正确的方向,应及时加以引导,是讨论活动始终按正确的方向进行。注意是“启发引导”,而不是直接纠偏,也不是简单的提示,而是旁敲侧击、抛砖引玉等启发引导,使学员真正通过思考推敲,自主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构成合理完整的思维链路,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生拉硬套。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革新[M],高茂军 主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9.9
[2] 课例研究[M],安桂清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
火箭军士官学校 沈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