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ERP是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结晶, 六西格玛提供了企业业务流程优化的一整套方法。本文解释了ERP和六西格玛的内涵,分析了ERP与六西格玛的集成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ERP与六西格玛集成的模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ERP;六西格玛(6 Sigma);集成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15-0092-03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因此,许多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建设企业的信息系统,这样能帮助企业管理层理顺企业流程,从原来的粗放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精益管理模式。另外,企业如果能够成功地实施 ERP系统,则可以通过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企业整体效益得到较大的提升。作为ERP中的关键组成部分,“ERP质量子系统”通过制定检验标准、抽样原则并最终提交质量分析报表,为企业流程运营提供有效的支持。为了增强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推行六西格玛,中国也出现了六西格玛研究和实践的热潮。然而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推行六西格玛并不成功。很多学者和企业仅把六西格玛看作改进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和获取利润的工具及手段。我们知道, 六西格玛方法是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持续改进或重新设计企业流程来实现提升顾客满意度的目的。是否能将六西格玛与ERP进行有效集成,从而增强质量管理的效果,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 ERP和六西格玛的内涵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作为企业管理思想,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而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同时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系统,还包括对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ERP已经成为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能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管理平台;同时,ERP中包含着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能帮助企业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管理模式,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ERP是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结晶。
六西格玛是一套系统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的管理方法。它通过系统地、集成地采用质量改进流程,实现无缺陷的过程设计——面向六西格玛的设计,并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简称DMAIC流程;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运转周期,达到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其方法体系不仅仅是统计技术,而是一系列的管理技术和工业工程技术的集成。六西格玛管理已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种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成为全球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六西格玛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成为企业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二、ERP与六西格玛集成的可能性
六西格玛提供了企业业务流程优化的一整套方法。ERP是用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的固化,其目的是提高组织内部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由于六西格玛强调对流程的改造,而ERP本身是一种软件系统的实施方法,它并不能产生流程改造的目标,也没有明确的流程改造的方法,因此,可以说ERP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并且,ERP应该是六西格玛流程改造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在改善阶段进行实施。由于六西格玛为ERP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前提和量化的目标,因此,企业在ERP的投入和使用方面可以有的放矢,能够产生明确和明显的效果。
六西格玛作为科学的流程管理方法,能够对ERP的实施夯实管理基础。六西格玛法的核心策略就是业务流程改进、业务流程设计、再设计。它的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ERP项目的成功实施,首先强调企业的基础管理。因为ERP项目的实施,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而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控制,成本效益、顾客关系、供应链衔接等环节的科学管理,以及全过程数据的量化,这就必须夯实企业的基础管理。而六西格玛法是一种基于事实和数据的管理方法,它对完美的追求,必然使企业内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ERP是六西格玛应用的信息化工具。随着对六西格玛方法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应用。但是,如何将这种指南性标准转化为企业可操作的管理体系,一直是个难题。如果应用六西格玛法仍仅仅局限于数学统计方法的话,则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负担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数学统计方法没有与计算机的程序系统结合好,很可能使六西格玛法的应用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执行过程不理想。在实施六西格玛法与ERP集成时,将符合六西格玛法且可以由计算机完成的过程或活动引入ERP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之中,并利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和内嵌的各种统计分析工具来完成。
六西格玛为ERP系统的实施提供支持。完整的ERP系统包括内外两个“资源集成”。其中,外部集成是实现企业与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集成。因此,ERP以产品制造为中心,由顾客订单和销售预测共同产生生产计划和材料需求计划,而最终产生的生产订单可按照标准化的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进行生产;系统的流程则体现产品制造、订单(销售和采购)处理和生产成本核算的结合。但是,企业与顾客的交流又往往限于“订购产品”、“数量及价格”、“交货期”等与产品相关的问题,因此,对顾客关注的系统灵活性、个性化等动态需求却没有很好地考虑。而六西格玛要求完全从顾客的角度来定义产品或服务,驱动内部业务流程改进或变革,用顾客的要求来评价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评价标准,最终形成产品的规格或服务的标准。从这一点来说,六西格玛正好弥补了ERP的不足。
三、ERP与六西格玛集成的模型
1. 基于六西格玛方法与工具的ERP质量管理子系统
六西格玛是一套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强调消除错误,减少消耗,避免重复劳动。其核心是数据定义、测量、分析原因、改进优化和控制效果,使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达到最佳境界。ERP推动了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为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平台。ERP的质量管理强调的是集成上的优势,其核心也是数据的定义、标准、检验、分析、改进和控制。这就为六西格玛与ERP质量管理的集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设计ERP质量管理子系统时,可将其划分为质量系统基础数据、质量标准管理、质量检验、质量分析、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6个模块(见图1)。
2. 六西格玛与ERP质量管理子系统集成的层次分析
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可以将六西格玛与ERP质量子系统的集成分为3个层次:数据集成、方法集成和功能集成。(1)数据集成:在数据集成层次上,六西格玛方法利用现有的 ERP质量子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人为地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其分析工具主要是配合六西格玛的DMAIC过程所提供的不同阶段的统计工具。(2)方法集成:在方法集成层次上,除了利用数据集成阶段所利用的信息基础外,应当将六西格玛的统计思想或者算法直接集成到 ERP质量子系统中,这样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分析的时候自动获取部分分析结果。(3)功能集成:功能集成层次应当是六西格玛与 ERP 质量子系统集成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六西格玛分析成为与 ERP质量子系统并行的一个模块,可以自动采集质量信息、分析质量缺陷原因、反馈改进措施并改善生产流程。
3. 六西格玛与ERP质量管理子系统集成模型
目前主流的ERP系统都提供了EAI(企业应用集成)接口,通过该接口,可以方便地将ERP系统中的数据导入到其他系统中,同时也可以将其他系统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导入到ERP系统中。但是对ERP质量子系统而言,其所生成的质量检验表并没有清楚地说明导致质量缺陷的原因,而导致不同工序质量缺陷的原因也不一定完全相同,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借助六西格玛方法及其分析工具,全面分析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法。这样,既利用了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又能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扩展消除流程缺陷,降低成本,最终提高顾客满意度。集成六西格玛控制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
四、结 语
目前,我国企业体制比较落后,企业信息化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盲目跟风,追求过高的信息化建设,最终受害的是自己。但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质量都是企业的生命。对于那些已实施ERP又希望追求更高的质量要求和更低缺陷率的企业,如果能将ERP与六西格玛很好地集成在一起,发挥二者集成的优势,必将会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主要参考文献
[1] Jiju Antony,Ricardo Banuelas.Key Ingredients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ix Sigma Program [J]. 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2002(6):20-27.
[2] Kevin Linderman,R G Schroeder,et al. Six sigma:A Goal-theoretic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3, 21(2).
[3] [美]苏比尔·乔杜里.六西格玛的力量[M]. 郭仁松,朱健译. 修订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罗鸿,王忠民. ERP原理
[关键词] ERP;六西格玛(6 Sigma);集成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15-0092-03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因此,许多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建设企业的信息系统,这样能帮助企业管理层理顺企业流程,从原来的粗放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精益管理模式。另外,企业如果能够成功地实施 ERP系统,则可以通过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企业整体效益得到较大的提升。作为ERP中的关键组成部分,“ERP质量子系统”通过制定检验标准、抽样原则并最终提交质量分析报表,为企业流程运营提供有效的支持。为了增强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推行六西格玛,中国也出现了六西格玛研究和实践的热潮。然而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推行六西格玛并不成功。很多学者和企业仅把六西格玛看作改进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和获取利润的工具及手段。我们知道, 六西格玛方法是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持续改进或重新设计企业流程来实现提升顾客满意度的目的。是否能将六西格玛与ERP进行有效集成,从而增强质量管理的效果,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 ERP和六西格玛的内涵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作为企业管理思想,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而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同时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系统,还包括对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ERP已经成为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能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管理平台;同时,ERP中包含着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能帮助企业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管理模式,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ERP是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结晶。
六西格玛是一套系统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的管理方法。它通过系统地、集成地采用质量改进流程,实现无缺陷的过程设计——面向六西格玛的设计,并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简称DMAIC流程;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运转周期,达到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其方法体系不仅仅是统计技术,而是一系列的管理技术和工业工程技术的集成。六西格玛管理已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种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成为全球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六西格玛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成为企业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二、ERP与六西格玛集成的可能性
六西格玛提供了企业业务流程优化的一整套方法。ERP是用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的固化,其目的是提高组织内部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由于六西格玛强调对流程的改造,而ERP本身是一种软件系统的实施方法,它并不能产生流程改造的目标,也没有明确的流程改造的方法,因此,可以说ERP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并且,ERP应该是六西格玛流程改造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在改善阶段进行实施。由于六西格玛为ERP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前提和量化的目标,因此,企业在ERP的投入和使用方面可以有的放矢,能够产生明确和明显的效果。
六西格玛作为科学的流程管理方法,能够对ERP的实施夯实管理基础。六西格玛法的核心策略就是业务流程改进、业务流程设计、再设计。它的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ERP项目的成功实施,首先强调企业的基础管理。因为ERP项目的实施,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而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控制,成本效益、顾客关系、供应链衔接等环节的科学管理,以及全过程数据的量化,这就必须夯实企业的基础管理。而六西格玛法是一种基于事实和数据的管理方法,它对完美的追求,必然使企业内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ERP是六西格玛应用的信息化工具。随着对六西格玛方法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应用。但是,如何将这种指南性标准转化为企业可操作的管理体系,一直是个难题。如果应用六西格玛法仍仅仅局限于数学统计方法的话,则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负担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数学统计方法没有与计算机的程序系统结合好,很可能使六西格玛法的应用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执行过程不理想。在实施六西格玛法与ERP集成时,将符合六西格玛法且可以由计算机完成的过程或活动引入ERP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之中,并利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和内嵌的各种统计分析工具来完成。
六西格玛为ERP系统的实施提供支持。完整的ERP系统包括内外两个“资源集成”。其中,外部集成是实现企业与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集成。因此,ERP以产品制造为中心,由顾客订单和销售预测共同产生生产计划和材料需求计划,而最终产生的生产订单可按照标准化的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进行生产;系统的流程则体现产品制造、订单(销售和采购)处理和生产成本核算的结合。但是,企业与顾客的交流又往往限于“订购产品”、“数量及价格”、“交货期”等与产品相关的问题,因此,对顾客关注的系统灵活性、个性化等动态需求却没有很好地考虑。而六西格玛要求完全从顾客的角度来定义产品或服务,驱动内部业务流程改进或变革,用顾客的要求来评价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评价标准,最终形成产品的规格或服务的标准。从这一点来说,六西格玛正好弥补了ERP的不足。
三、ERP与六西格玛集成的模型
1. 基于六西格玛方法与工具的ERP质量管理子系统
六西格玛是一套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强调消除错误,减少消耗,避免重复劳动。其核心是数据定义、测量、分析原因、改进优化和控制效果,使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达到最佳境界。ERP推动了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为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平台。ERP的质量管理强调的是集成上的优势,其核心也是数据的定义、标准、检验、分析、改进和控制。这就为六西格玛与ERP质量管理的集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设计ERP质量管理子系统时,可将其划分为质量系统基础数据、质量标准管理、质量检验、质量分析、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6个模块(见图1)。
2. 六西格玛与ERP质量管理子系统集成的层次分析
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可以将六西格玛与ERP质量子系统的集成分为3个层次:数据集成、方法集成和功能集成。(1)数据集成:在数据集成层次上,六西格玛方法利用现有的 ERP质量子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人为地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其分析工具主要是配合六西格玛的DMAIC过程所提供的不同阶段的统计工具。(2)方法集成:在方法集成层次上,除了利用数据集成阶段所利用的信息基础外,应当将六西格玛的统计思想或者算法直接集成到 ERP质量子系统中,这样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分析的时候自动获取部分分析结果。(3)功能集成:功能集成层次应当是六西格玛与 ERP 质量子系统集成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六西格玛分析成为与 ERP质量子系统并行的一个模块,可以自动采集质量信息、分析质量缺陷原因、反馈改进措施并改善生产流程。
3. 六西格玛与ERP质量管理子系统集成模型
目前主流的ERP系统都提供了EAI(企业应用集成)接口,通过该接口,可以方便地将ERP系统中的数据导入到其他系统中,同时也可以将其他系统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导入到ERP系统中。但是对ERP质量子系统而言,其所生成的质量检验表并没有清楚地说明导致质量缺陷的原因,而导致不同工序质量缺陷的原因也不一定完全相同,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借助六西格玛方法及其分析工具,全面分析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法。这样,既利用了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又能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扩展消除流程缺陷,降低成本,最终提高顾客满意度。集成六西格玛控制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
四、结 语
目前,我国企业体制比较落后,企业信息化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盲目跟风,追求过高的信息化建设,最终受害的是自己。但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质量都是企业的生命。对于那些已实施ERP又希望追求更高的质量要求和更低缺陷率的企业,如果能将ERP与六西格玛很好地集成在一起,发挥二者集成的优势,必将会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主要参考文献
[1] Jiju Antony,Ricardo Banuelas.Key Ingredients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ix Sigma Program [J]. 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2002(6):20-27.
[2] Kevin Linderman,R G Schroeder,et al. Six sigma:A Goal-theoretic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3, 21(2).
[3] [美]苏比尔·乔杜里.六西格玛的力量[M]. 郭仁松,朱健译. 修订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罗鸿,王忠民. ERP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