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前,不准骑车上路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zbczbc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一:
  2013年3月14日下午,连云港市海州一个公交站台附近发生交通事故,12岁的小学生小武在放学骑自行车回家途中,连人带车卷进一辆水泥搅拌车的车轮下。在附近值勤的一名女城管员见状,迅速将孩子送至医院抢救。
  据目击者介绍,当天下午,男孩骑着自行车贴着路中央绿化带,由东往西行驶。同向行驶在路中央的搅拌车在超过自行车时,尾部碰到了自行车,导致自行车失控,男孩连人带车被卷进搅拌车左后轮,车轮从男孩双腿上轧过。搅拌车驾驶员发现异常后,立即紧急刹车,当搅拌车停下时,车轮与男孩的头部相差仅有几厘米。
  事故分析:
  这起事故中,水泥搅拌车司机存在过失,但主要原因在于,小武把车骑到了机动车道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本案中的小武虽然很小心地紧贴着中央绿化带行驶,但将自行车骑到机动车道上,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可以适当减轻。更为不幸的是,与其发生碰撞的是一辆水泥搅拌车,这种车辆与普通的货运车不同,装载货物的重量多处于饱和状态,经常会发生超载现象,它的车身高,体积大,转弯时驾驶员有视觉盲区,踩刹车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停住,因此,一旦与之相撞,后果通常惨不忍睹。
  律师建议:
  1、家长要注意,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通行时,一定要有监护人、监护人的委托人或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
  2、孩子年满12周岁,才被允许骑自行车上路;年满16周岁,才被允许骑电动车上路。
  3、教育孩子看懂交通标志,时刻遵守交通规则,万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律师在这里也给小学生推荐一首交通安全儿歌:
  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天桥地道斑马道,横穿马路离不了。一慢二看三通过,莫与车辆去抢道。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转弯车速必减慢,抢行猛拐酿车祸。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手头不能出车窗,扶紧把手莫忘记。
  案例二:
  2011年8月14日,黄女士骑电动车载着6岁的女儿,在泰州市区鼓楼路非机动车道行驶,跟李女士的电动车不慎相撞,两人连同小孩都不同程度受伤。
  经调查了解,因黄女士让6岁女儿站在电动车前面的踏板上,未安装安全座椅,交警部门认定被撞的黄女士有一定责任。黄女士很不解:“骑电动车搭载儿童要装安全座椅?我之前怎么不知道!”
  交巡警支队的一位警官表示:“很多市民不理解、不配合,觉得为载小孩安装安全座椅没有必要,把小孩放在电动车前面很安全,不会出现问题,但实际上去年市区交通事故中,六成与电动车违章载人有关。”
  事故分析:
  《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45条明确规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只准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人员。搭载学龄前儿童的,应当使用安全座椅。
  本案例中的家长将6岁的孩子安置在电动车前面的踏板上,这一行为相当危险并且违规,交警部门认定被撞的家长承担一部分责任是合理的,幸好与其相撞的也是一辆电动车,如果换作是案例一中的水泥搅拌车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目前,很多家长选择骑电动车接送孩子,每到上下学时间,校园门口便被孩子的家长及车辆围堵,导致来往的车辆通行不畅。有些家长为了尽快到家,还在车流中横穿机动车道,险象环生,家长们应当从上述案例中汲取教训,莫待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后悔莫及。
  律师建议:
  1、家长骑车带孩子千万不能违反交通规则,一是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二是要对自己及孩子的人身安全负责。
  2、搭载学龄前儿童的,一定要用安全座椅,并且让孩子顺向坐在电动车后方,这样在车辆行驶中,万一遇到突发情况,孩子能主动作出反应。因为孩子坐在电动车前方时,一旦电动车在驾驶过程中遇上磕碰,车身倾斜,儿童很容易摔落地面。如果急刹车,儿童很有可能被摔出去。
  3、提醒家长们,在驾驶电动车时,一定要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并注意观察路况,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电动车由于制动性能不太好,要尽量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特别是遇到下雨天或夜晚,一定要把大灯打开照明,注意控制车速。
  (李晓霞为本栏目特聘指导专家)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天气像火一样热,门头上一束红线扎着的菖蒲和艾蒿,已经干到一碰就碎的地步。那是端午节当天,老妈专门去买了,又专门跑来亲手插上去的。  自从我离开家另起炉灶,这件事,老妈年年都按时按点,无论是我在城西、城东租的房子,还是后来自己在遥远的新城买的房子,我家搬到哪里,这样一束节令摆设就跟到哪里,从不会落下。  此刻,那菖蒲和艾蒿上面的红线还十分鲜艳,枝叶却已经完全干枯,每次开门都会掉下来几片破碎的艾叶。为
期刊
25岁的辛米对咨询师说,外甥女芸芸今年2岁半了,前不久自己在房里做面膜,芸芸兴冲冲地推开她房门,大叫着“姨姨”,结果看到她戴着面膜的脸,愣了一下,然后大哭起来,并立即跑到她妈妈身边,紧紧抱着妈妈的大腿,拼命往她妈妈身后躲,不停地说着“妈妈,怕怕”。辛米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只是奇怪为什么芸芸的胆子那么小。但自从那天以后,本来一向与辛米很亲热的芸芸一见到她,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害怕。辛米为此感到挺愧疚的
期刊
儿子优优所在学校举办运动会,优优报名参加了百米赛跑。自那以后,他每天五点半起床晨跑,风雨无阻。  一个月后,优优站在跑道上,拼尽全力,可结果不尽人意——第四名,连个季军都没捞到。  运动会结束后,优优被失败的阴影笼罩,整日闷闷不乐。  看着儿子这般模样,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决定帮他走出阴影。思忖良久,我有了条妙计。  这一天,优优放学回家,我打开音响,奏响激扬的进行曲,模仿颁奖仪式,给他捧出了奖品—
期刊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历很多衔接期: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其中跳跃最大,最难以快速适应的,应该是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期。  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衔接期呢?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家长需要引导孩子什么?习惯的培养。一位教育家说过:“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一些专门研究“成功教育”的
期刊
训练概括能力有对策?  江苏无锡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宝宝现在2岁半,在我教她认识事物时往往答非所问,不知这是否正常?例如,我问电视机有什么用?本意想让她说可以收看节目,她却说电视机是放在家里的;我问碗是做什么用的?她说碗是会打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这实际上反映了幼儿的概括能力。两三岁的孩子因为不会概括,所以无法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只能想到什么说什么。这些现象在该年龄段孩子的身上是正常的,我们
期刊
一大早,经过绿森林东边大槐树下的动物们就都发现,树干上贴着用宽荷叶写的一封信,就在大家探头探脑争相阅读的时候,长颈鹿麻麻自告奋勇地说:“大家别着急,还是我来念给大家听吧!”  长颈鹿麻麻这么一说,大家果然安静下来了。早晨温暖的阳光像水一样流淌在翠绿的树叶上鲜艳的花朵上,流进长颈鹿麻麻柔柔的声音里:  绿森林、蓝森林、红森林的居民们:  你们好。  我是来自蓝森林的老巫婆,  你们一定听说过我。  
期刊
微教育:主要靠父母来实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来进行点滴积累,以实施对孩子随时随地的教育。  那么,微教育有什么特点?它与传统的教育在方式方法和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呢?  微教育之于普通教育,没有优劣、高下之分,而是有益的补充。微教育的优势是细微、及时、实用、不空洞说教,可以在所有空间、任意活动中实施,方便、轻松、形式不一,是每个家庭、每位用心的父母都能够做到的。这个时尚的新概念,是传统“生活即
期刊
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白?  晚上,妈妈和婕婕一起看《儿童画报》,封底有一组宝宝的照片,上面还标有宝宝的姓名、籍贯和年龄。  婕婕已经能认识好多个字了,就自己念道:“……黑龙江,咦,黑龙江?那这个小孩怎么这么白呢?”  胃也想看电视  婕婕边看电视边吃东西,妈妈告诉她这样做很不好。她问为什么?妈妈说会消化不良的。  她问:“什么是消化不良呀?”妈妈说:“就是胃不想工作了呀。”她问:“是不是胃也想看电视就
期刊
“六一”儿童节当天,学校举行了盛大的庆祝表演活动,这次活动中,有一个小插曲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下面请欣赏六年级秋菊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独唱——《同一首歌》,大家掌声欢迎!”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掌声,秋菊一路小跑着上了台,抑制不住满脸的兴奋。  这是个高高胖胖黑黑的女生,身着普通的校服,无论是长相还是穿着,均不出众,甚至连她上台的跑姿也与整个舞台格格不入,怎么都看不出她是那种擅长唱歌的学生。 
期刊
我们家的鸡很饿  5岁儿子昂昂的家庭作业是给当天学过的词语造句。因为幼儿认的字少,老师就让家长把造好的句子写在作业本上让孩子对照着抄,而我每次都是让儿子自己造句,我再帮他写上。今天有“饥饿”一词,我问儿子该怎么造句。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的鸡很饿!”  低中和学后班  老公问大女儿的学校有没有高中,女儿说没有。儿子在旁边插嘴问:“姐姐,那你们学校有低中吗?”丫头生气了:“你们幼儿园有学后班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