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快了现阶段高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探索的步伐,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遵循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还要本着创新型教学思维,注重新型农学类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完善,使人才培养更具全面性,满足全面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育的要求。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应主动向思政课程靠拢,实现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准则,确保所培育人才符合德育与专业教育的标准,为人才的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主要针对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相关课题进行分析。
  [關    键   词]  中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212-02
   农学类专业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不仅要做好专业素养的培育,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研讨,实现农学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从而达到农学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整个过程,都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与思想政治引导保持一致,产生协同效应,引导学生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其中的内涵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引领,促使学生实现专业素质与德育素质两方面的共同提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快现阶段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改革,真正做到向课程思政方向靠拢。
   一、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各大高校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性,它的融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曾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育人的过程中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并尽可能实现各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并完善课程体系,使教学模式更能适应学生的成长与发展[1]。
   尤其是农学类专业课程,此类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国家的农业发展息息相关。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且成果喜人,但不足的是,农业转型存在许多阻碍与困难,其中以高素质人才缺口为代表,中职农业类专业课程的人才培育有必要根据现阶段农学类专业课程的建设情况,基于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明确发展方向、做好准确定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原则,实现专业理论教学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步入正确的成长轨道[2]。
   二、中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为中职人才培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背景下高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探索需要首先从设定教学目标层面入手,进行全面且系统的分析,基于现阶段社会对于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职业资格标准,不断深入企业进行相应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做好深入且透彻的分析,明确现阶段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中职管理层相关教研工作者,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人才培育目标,设定符合中职院校发展的人才培育方案,使目标与方案两者之间有机结合,避免出现培育方法不适应人才发展的情况。其中以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设置为重点,目标设置要分清课程专业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将两者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中职院校的学习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学生日后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3]。
   除此之外,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也要基于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根据当下典型的“三农”问题,不断优化农学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案,丰富课程内容、拓宽教学形式,使教学方法不受外在条件的限制,并基于课程思政的建设需求,不断从农学类专业课程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思维,自觉主动地融入专业课程,提高专业素质,使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有机统一,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
   三、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课程思政在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中的融入与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思想政治教学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与规范性,对于学生乃至教师的影响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类问题,比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无法被学生所接受,教学形式死板、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学生的吸收情况不够理想。在信息趋于多元化的当下,农学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明确日后的方向,基于专业课程的人才培育标准,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方式、转变思政教学理念,尽可能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意识与专业技能水平[5]。
   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主要是借助专业课堂为学生搭载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在明确思想政治理论对于自身影响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责任意识,为自身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四、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一)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落实,需要首先从思想意识层面入手,形成正确、科学的态度,教师需要根据农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首先确定与学科教学相对应的教学理念,培养相关教学工作者的思想认知,在明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下,将思政教育与学科理论知识的教育有机融合,突出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专业课堂,受到双重影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6]。
   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始终本着积极、向上的态度,确保实验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严谨性,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带来潜在的思想政治引导,使学生意识到农业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密切联系,学生要在课程中通过一点一滴的学习,掌握与农学类专业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夯实基础,提高综合能力,使自身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符合现阶段社会对于农学类人才的基本需求。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也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会在动手实践与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接受理论知识,同时也会在实验中发现专业技能学习的复杂性,因此,面对繁多的实验要求,需要本着严谨的态度,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在实验中不断转变学习思路,更新并完善实验方法,基于最终研究的课题,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整个过程中学生将逐步提高责任意识,形成耐心、细致、坚毅的品格,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7]。
   (二)提高学生服务意识
   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农业服务意识,使之责任意识更加强烈,农学类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技能教授的基础性内容,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将两者贯穿始终,使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以往的人工收割转变为现阶段的机械化作业形式,其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技术的更新促使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生产模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业作业水平。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体验感,并逐步实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每逢春秋季节引导学生进入农产品种植与收割的现场,引导学生感受机械化作业的优势,不仅如此,学生在步入现场的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农业服务意识,意识到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学生有必要在课堂学习与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发掘自身的内在潜力,逐步作用于我国农业发展等多个环节,为劳动人民解放双手贡献自身的力量,减轻农民生产与作业环节的压力[6]。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相关课题进行分析,给出了如上建议。文章首先针对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予以分析,后又探讨了中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接着分析了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最后从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提高学生服务意识两个方面入手给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措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学生在农学类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思想政治意识,为学生的持续与全面发展夯实力量。
   参考文献:
   [1]侯启瑞,吴萍,陈涛.隐性思政教育在农学专业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10(20):22.
   [2]杨韫嘉,牛奔,郝娜,等.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就业道德教育: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魅力中国,2018,31(7):5-6.
   [3]祝士苓,王素斋,张晓玉.高校“三位一体”课程思政建设:以“农村社会学”课程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22(11):65-69,119.
   [4]尤玲玲,甄润英,李志文,等.高校《食品免疫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2):51-52.
   [5]万里娟.从农业就业人才结构看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的转变:评《现代农业创业》[J].中国蔬菜,2020,14(4):114-115.
   [6]刘迪.绿色生态下思政教育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评《近现代农业思想史——从工业革命到21世纪》[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8):37,239.
   [7]魏鳳珍,吴社兰.农业高校中专科生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2):89-91.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化学是一门重点学科,知识点繁多、知识结构复杂。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以中职化学教学为例,通过介绍中职化学教学现状及化学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和具体应用,以期中职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该教学方法的运用,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化学综合素养。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法;中职化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摘 要]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其内容复杂多样、抽象程度高、枯燥难懂,是中职医药卫生等专业的难点课程,因此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在中职遗传学课程教学中,有很多中职生的生物知识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學习态度不佳、学习兴趣不足。教师可以运用导语启发学生遗传学学习的情感基础,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设置生动的问题情境、更新相关知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化工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较差的技校生源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较差.新兴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势比较明显,实现了课程教学的模块化、现实化,提高了技校教学的
[摘 要] 在“双一流”建设与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相关措施促进英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不仅能够使高校教学人员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提升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信息化领导力作为一种全新的能力,能够促进高校英语教育在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得到发展创新。  [关 键
[摘 要] 对如何在中学建设“智慧农业”大棚的费用进行了预算和可行性研究,结合植物生长需要,在中学生物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这套设备,进一步加强农业现代化知识的教育并促进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学习,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知识与科技创新相联系,并利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关 键 词] 智慧农业;中学生物教学;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 G633.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3-0120-02   2013年3月,南宁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高校。开始了高等学校类型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强调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侧重于较高的职业素养,所学知
钢琴专业课“课程思政”有德育、美育的先天优势.通过总结幼儿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思政”路径发现,要课前、课中、课后三点相结合.课前利用音乐鉴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
[摘 要]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站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多元化需求的层面进行研究,提出强化国际合作办学的学分互认制度和机制建设的观点。通过创办高校国际合作办学平台,学分互认机制的创建得以实现,而且也充分体现出终身学习的标准和要求,与教育的本质“以人为本”不谋而合。在实践工作中,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作为主要载体,深入分析专业课程中的学分互认机制,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对学分互认机制的内涵进行介
[摘 要] 我国许多中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多都是以大学院校的培养模式作为参考,普遍存在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创新与改革中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属于中职工艺美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对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展开探究,并提出了几个方面建立新型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工艺美术
[摘 要] 网络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与网络媒体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的交互性。一些教育行业的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慕课平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慕课的教学以视频形式为主,集合了翻转课堂的创新性、个性化特点,致力于打造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结合著名的SWOT分析法,深度探讨慕课教学的优势与弊端,进而探求最适合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微课;慕课;大学英语;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