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教师怎样才能在文言文教学中,打破“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真地动起来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的几点:
一、 创设问题空间,激发学习兴趣
从认识规律看,课堂学习的动力之一是学有所疑,从有疑到解疑,学生的认识就能前进,创新精神就能逐步培养。正如宋代教育家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空间就有多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就有多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体地位就能凸现。教学《狼》一文时,我问:“同学们,假如你是屠夫,途中遇到两只狼,你会怎样做呢?面对这一问题,学生们表现出空前的探究欲望和积极性。其中有个同学的想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要是遇到两狼,绝不会像课文中的屠夫那样笨,先‘投以骨’,让‘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然后等到前狼快吃完骨头的时候,再‘复投骨’。我觉得这样未免太可笑了。要是我,就一起投两块骨头,让两狼同时得骨止,这样就可借机甩掉两狼,就不会遇到后面的麻烦和危机了。”这位学生对屠夫的机智一说,作出了有个性的大胆假设。文言文学习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只要教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课堂将不会是一片沉默的天空,而是一块灵感勃发的沃土。
二、树立探究信心,发挥学生潜能
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被激发之后,他们会想:我是否能学会?是否拥有这方面的能力?我毫不犹豫地告诉学生:你能学会,你有能力!这正如安东尼·罗宾在《潜能成功学》中所写的:“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只是大多数人的潜能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其实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潜能,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爱因斯坦’。”
经过这一番激励,学生树立了探究的信心,我还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并不难,只要你们积极投入学习中,坚持积累,当碰到浅易的文言文,即使没有老师的指导,你们也能读懂。此外,我注重传授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与作者进行文化交流,从中汲取营养,化为自己的精神血肉,从而积淀成较深厚的人文素养。实践证明,文言文教学不可不“传道”,但这“道”,不是将教师的发现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从与作者的文化交流中得之。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就如握住了启开文言之门的钥匙,让他们以后能在博大精深、烟波浩渺的古典文化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三、尊重个性思考,提倡各抒己见
钱梦龙说过“认知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知,在头脑中进行,别人谁也替代不了”。所以,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唱主角。
首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探究能力。如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时,我先提问:“文中对三峡的描写,让你联想到什么?”以此激发探究兴趣。其次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如学习《伤仲永》,学生在谈方仲永成为“常人”的原因时,只看到他的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这时我就追问一句“方仲永变为常人,‘泯然众人矣’仅仅是他父亲造成的吗?”仅此一问,就能点醒学生,让他们明确要深入地阅读和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中心和作者意图。在学生各抒己见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你的这些分析从何而来,请讲一讲根據”,以确保学生的探究方向,从完成教学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敢讲争着讲”,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紧扣课文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四、结合自译与自改,准确翻译原文
经过前四个阶段的学习,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基本掌握,教师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准确翻译课文,尽量做到“信、达、雅”。教师可采取以个人或者以组为单位,开展自译与自改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能力的舞台。
又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谁同在一起呢?学生翻译后,发现句子不通,经我一提醒:“谁与”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属于倒装句式,翻译时要译为“与谁”,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人人都在积极思考,学生既敢于把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写出来,又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大家在这种相互合作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何乐而不为?
五、巧用穿针引线,从课内走向课外
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光靠学习课文是不够的,教学时,我给学生穿插讲述著名作家的奇闻轶事,讲文学典故,讲历史故事。学生对这些故事都非常感兴趣,往往会渴求有更多的了解,于是我就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言文作品。如《史记》、《汉书》等。这样不仅对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我在教学中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课堂这座桥梁走向课外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探索更博大的未知世界。
一、 创设问题空间,激发学习兴趣
从认识规律看,课堂学习的动力之一是学有所疑,从有疑到解疑,学生的认识就能前进,创新精神就能逐步培养。正如宋代教育家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空间就有多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就有多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体地位就能凸现。教学《狼》一文时,我问:“同学们,假如你是屠夫,途中遇到两只狼,你会怎样做呢?面对这一问题,学生们表现出空前的探究欲望和积极性。其中有个同学的想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要是遇到两狼,绝不会像课文中的屠夫那样笨,先‘投以骨’,让‘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然后等到前狼快吃完骨头的时候,再‘复投骨’。我觉得这样未免太可笑了。要是我,就一起投两块骨头,让两狼同时得骨止,这样就可借机甩掉两狼,就不会遇到后面的麻烦和危机了。”这位学生对屠夫的机智一说,作出了有个性的大胆假设。文言文学习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只要教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课堂将不会是一片沉默的天空,而是一块灵感勃发的沃土。
二、树立探究信心,发挥学生潜能
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被激发之后,他们会想:我是否能学会?是否拥有这方面的能力?我毫不犹豫地告诉学生:你能学会,你有能力!这正如安东尼·罗宾在《潜能成功学》中所写的:“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只是大多数人的潜能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其实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潜能,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爱因斯坦’。”
经过这一番激励,学生树立了探究的信心,我还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并不难,只要你们积极投入学习中,坚持积累,当碰到浅易的文言文,即使没有老师的指导,你们也能读懂。此外,我注重传授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与作者进行文化交流,从中汲取营养,化为自己的精神血肉,从而积淀成较深厚的人文素养。实践证明,文言文教学不可不“传道”,但这“道”,不是将教师的发现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从与作者的文化交流中得之。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就如握住了启开文言之门的钥匙,让他们以后能在博大精深、烟波浩渺的古典文化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三、尊重个性思考,提倡各抒己见
钱梦龙说过“认知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知,在头脑中进行,别人谁也替代不了”。所以,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唱主角。
首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探究能力。如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时,我先提问:“文中对三峡的描写,让你联想到什么?”以此激发探究兴趣。其次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如学习《伤仲永》,学生在谈方仲永成为“常人”的原因时,只看到他的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这时我就追问一句“方仲永变为常人,‘泯然众人矣’仅仅是他父亲造成的吗?”仅此一问,就能点醒学生,让他们明确要深入地阅读和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中心和作者意图。在学生各抒己见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你的这些分析从何而来,请讲一讲根據”,以确保学生的探究方向,从完成教学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敢讲争着讲”,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紧扣课文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四、结合自译与自改,准确翻译原文
经过前四个阶段的学习,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基本掌握,教师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准确翻译课文,尽量做到“信、达、雅”。教师可采取以个人或者以组为单位,开展自译与自改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能力的舞台。
又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谁同在一起呢?学生翻译后,发现句子不通,经我一提醒:“谁与”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属于倒装句式,翻译时要译为“与谁”,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人人都在积极思考,学生既敢于把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写出来,又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大家在这种相互合作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何乐而不为?
五、巧用穿针引线,从课内走向课外
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光靠学习课文是不够的,教学时,我给学生穿插讲述著名作家的奇闻轶事,讲文学典故,讲历史故事。学生对这些故事都非常感兴趣,往往会渴求有更多的了解,于是我就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言文作品。如《史记》、《汉书》等。这样不仅对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我在教学中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课堂这座桥梁走向课外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探索更博大的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