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精神穿越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lin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00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今渺然不可寻觅,“后遂无问津者”,何以如此?
  桃花源此地,地非险峻,路非遥远,也不封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事实上,因划桨而酸痛的双臂会提醒你路途的遥远。既然能忘记远近,说明路并不远。“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体力还好得很,余勇可贾,可见水流平稳,没有瀑布漩涡之类,此地不险峻。“初极狭,才通人”,唯一的难度就在这里了。但这种难度才持续了几十步,然后就“豁然开朗”。
  在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那群逃难的英国人美国人首先要驾飞机从印度飞到青藏高原,然后在向导的引领下,攀缘重重峻岭、雪山,才来到“蓝月山谷”——香格里拉。而这位武陵渔夫的代价就是划划船,看看桃花,连向导都不用。
  捕鱼人游玩几天后,从桃花源中出来,处处做记号,结果“遂迷不复得路”,永远找不到了。
  这里套用一下科学奇人霍金的虫洞理论。霍金认为,时间是一面粗糙不平、充满各种缝隙和小孔的墙壁,这些缝隙和小孔被称为虫洞。那么,秦与汉之间,也隔着一堵充满虫洞的墙壁,谁碰巧钻入这个虫洞,就能逆向从汉回到秦,或者从秦提前走到汉。
  从这个理论去推断,起初那群“率妻子邑人”逃难的秦人,他们闯入了时间墙上的一处虫洞,穿越了而不自觉。这个好去处既不属秦,也不属汉,而是秦与汉这两间房之间的一个角落,这个角落的时空是独立的。进入这个虫洞的概率是500年一次,那个武陵渔人碰上了,偶然进入了这个有着独立时空的角落。等渔人出来后,当然不可能再找到那个虫洞了。
  这个理论听起来很神秘,似乎也可行,然而在东晋年间可能实现吗?答案曰:否。因为按霍金的设想,想要穿越虫洞,必须有巨大的能量,穿越一次消耗的能量,可将地球消耗成一个直径只有6米的球体。
  魏晋人的时空观念可不是一般的超前。在他们的观念里,时间空间是可以压缩拉扯的。
  比陶渊明稍后的年代有本书叫《续齐谐记》,记载东晋人许彦挑着鹅笼赶路,碰到一个书生要求搭便车,偌大一个人钻进鹅笼,居然不觉得挤。坐下来休息时,书生从嘴巴里吐出一桌宴席,又吐出一个女朋友,书生睡着,女朋友又吐出自己的情夫,女的睡着,情夫又吐出自己的小情人,到最后,又一层一层地吞回去。
  这个游戏简直像俄罗斯套娃,说明东晋人眼中的空间是可以伸缩的。而那位书生给挑鹅人许彦留下一个铜盆,是东汉初年的。东汉人跟东晋人同行,这时间也是可以伸缩的。
  是不是东晋人也意识到宇宙空间真的有虫洞?无从得知,但至少说明东晋人的时空观念已是富有弹性的,陶渊明想出个桃花源来,真是小意思而已。
  古代人物质上做不到穿越,但精神上可以。孔夫子不时说自己穿越到周朝初年,与周公举行会谈;《庄子》说周穆王静坐之间到了西王母那里,还听了音乐演奏大会。所谓穿越,就是与古人神交。
  陶渊明选择穿越的时空点是“晋太元中”。太元是东晋孝武皇帝的年号,那是一个比较美好的年代:取消了按田产收税的规定,王公以下每人收三斛米,而且服役的人可以不交税;在这个年代,东晋取得了淝水大捷,那年陶渊明19岁。
  而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时代呢?公元421年,他所效忠的东晋已是历史名词,刘宋建立。这其实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年代,但是陶渊明对它很失望。我们看看公元419年郑鲜之对大将军刘裕的劝谏:“诸州大水,民食寡乏,三吴群盗攻没诸县,皆由困于征役故也。”
  人对现状失望,很容易产生穿越的心理。陶渊明一并写成的《桃花源诗》里有一句“秋熟靡王税”:秋熟的时候只管享受丰收的喜悦,不用担心农业税。这个场面极有可能是陶渊明年轻时所见江南的修改版。
  陶渊明喜欢穿越。一点凉风就可以成为他穿越的工具,“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就来那么一点风,居然让陶先生穿越到上古时期的羲皇时代。所谓羲皇时代,就是那个人可以和狮子老虎做朋友,吃饱了没事到处晃荡,可以和树上小鸟说悄悄话的美好和谐时代。
  陶渊明穿越的工具很多:书,琴,酒,幻想。他经常沉湎在这种穿越到桃源的境界中,这很妨碍他做官。想想看,一个老是出神穿越到桃花源去的人,上级怎么会喜欢呢?老是在大堆文件中忙乎的公务员,怎么有时间去“穿越”呢?所以,陶渊明选择臆居。
  那时喜欢精神穿越的还不止陶先生一个,与他几乎同时代的隐者宗柄,把游历过的好山好水都画在家中墙壁上,然后对着山水画弹琴,他的目的就在于“卧以游之……抚琴动操,欲令群山皆响”。对着画面想象旅游,让音乐搅动山水,这是空间上的穿越。
  比陶渊明早百来年的名士刘伶,每次驾车出去兜风喝酒,后面跟着个人背着锄头,刘伶吩咐说:“我死了你马上就埋我。”这是生死上的穿越。魏晋人喜欢穿越,所以总有点走神。
  人人寻觅时间之墙上的虫洞,期待一场美好的穿越。怕只怕那些过于世俗的熏陶,那些对于功名恩怨过于执著的计较,让落花枉自缤纷,让芳草徒然鲜美,心中桃花源却不再。(摘自《广州日报》2011.3.23)B②
其他文献
在这匆匆而过的末法时代,我们似乎应该习惯没有回味的感受。  信息,时间一切都是如此之快。它使我们难以想象有一种生物能有五千岁的长寿。  文化营造着规矩,从小被文化礼教着,弹性和延展性变得极差,长大后发现和这消费享乐为主的主体社会搭不上拍,且出口越来越少。  于是就拼命的逃  逃到天上?  现实中的自我只能通过幻想来平衡自己的期望值。  逃到镜子里?  自恋也许可以缓解一下久违的满足和充实感,它不仅
期刊
日前来台访问的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先生,十多年来专职处理两岸事务。我与他相识,是最近十年我到大陆建寺,才有所往来。  我曾多次到大陆,有一次承他专程从北京到上海,我们晤谈甚欢。之后,我应邀到海南岛参加观音像开光,他也前往与我相谈许久。两年前,我到湖南长沙参加“一笔字”展出,他也飞往长沙,就如故人重访,友谊当然更加深厚。  陈先生之前三来台湾,虽未能越过浊水溪,但他都用电话与我联系,希望有机会南下高
期刊
围绕辛亥革命,中国现当代出现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辛亥革命纪念,从民国始迄于今,未尝稍斩。  在民国时期,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解读,不同时期的政府。不同的政治派别可谓众说纷纭。在今天看来,这些论说透视出了民国时期思想文化变迁的轨迹,也展示了民国年问政治力量消长的历史图景。    孙中山:辛亥革命亦是政治革命    民国初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对这场革命多有论述和解读。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在北京
期刊
十年前,两个进城的农民工在西安的大马路边睡着了。他们边午休,边等活儿。  也是在那一年,我们几个摄影爱好者结伴拍麦客,从陕西的潼关一直拍到甘肃的武山——那是麦客的家乡之一。晚上在院子里喝着现熬的砖茶,听老麦客讲述扒火车赶麦场的故事:“当年我和媳妇就睡在普集火车站外面的交警岗台上,雨淋不到,车撞不到。”忽然理解了他们为何年年像候鸟般要飞一遍八百里秦川,原来不为挣钱,更多的是想出门看世界、开眼界。  
期刊
在今后的10到20年里,我们的生活成本可能翻番。面对这种情况,你该做些什么?  下面列举了七种战胜通胀的战略。或许你已经采用了其中的某些办法,所以不必对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感到害怕。    1.持有房产  从长期来看,房价的涨幅能赶上甚至超过生活成本的上涨。在过去的100年里,房价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上涨(即剔除通胀因素后的房产升值)。  1953年我父母在郊区买了一处住宅。虽然近期美国的
期刊
毛泽东跟周恩来长期的伙伴关系在1972年达到顶峰。虽然毛泽东没有公开称赞周恩来,但是,周恩来在林彪叛逃和尼克松访华期间对毛泽东的辅佐是十分出色的。  自从长征期间在遵义会议那个转折点以来,毛泽东还极少像1971-1972年这样迫切地需要周恩来。  但毛泽东并不十分情愿地依赖周恩来。毕竟,周恩来的天性跟他不同。如果老谋深算的、率性的毛泽东是老虎和猴子的结合物,那么,周恩来则是个把保守主义知识界的传统
期刊
从1943年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到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离开工作岗位,刘少奇在中央领导岗位上的时间长达23年。  在此期间,刘少奇一直是排在毛泽东之后的“第二把手”,这应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在毛泽东不能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刘少奇多次代理党的主席职务。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代理过毛泽东职务的领导人,刘少奇是唯一的一位。这在党的历史文献中有过三次正式记载。  第一次是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和谈期间
期刊
安徽省望江县是一个贫困县,当地政府2009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71亿元人民币。但这并没能阻止望江县官员为自己新建一座配备了露天咖啡座、鱼趣台甚至音乐喷泉的办公大楼。  按照新华社上周的报道,这栋办公大楼的建筑面积达到43600平方米,相当于8.5个美国白宫。项目总造价约为6300万元。  这样的项目被称为“面子工程”或“形象工程”。下令兴建此类工程的地方官员想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却忽视了群众的实际需
期刊
同样看待一件商品价格,有人显得很“淡定”,有人表示“鸭梨”很大;同样面对一桩刑事案件,有人焦虑等待“正义到来”,有人则在寻找“程序瑕疵”;同样衡量一项改革措施,有人双手赞成,有人却提出质疑……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  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变化。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反映出思想的极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在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同利益
期刊
核泄漏曾留下惨痛回忆 扩建潮总伴随安全质疑    “日本站在了核危机悬崖的边缘”。在日本11日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造成福岛核电站出现放射性物质泄漏及反应堆建筑爆炸事故后,日本人担忧本国核电站安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很多欧美人再次搬出2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来“跑轰”本国核电站建设。保证安全,是各国在发展民用核能时给国民的最大承诺,但世界上的事往往有“意外”,一次远超核电站设计承受标准的天灾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