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狐不明白为什么外公不愿去养老院。
外公已经80多岁,有轻微老年痴呆病症。由于子女工作都非常忙,有的还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所以外公之前的生活起居全靠外婆照顾。然而今年外婆离世,外公无人照看。
一开始,一子三女商量着凑钱把老人送到最好的养老院,有专门的保健护理,生活起居有人照顾,也有很多的老人为伴,不至于孤单。然而,这个他们眼里的“最好安排”却遭到了老人的激烈反对。老人坚决不同意住养老院,说:“养儿防老,我有儿,就要住在儿子家。我有工资,也不要哪个负担,饭我自己会做。”
这样一来,儿子和儿媳就为难了。他们既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要忙,无法时刻在家照料;却又不放心让老年痴呆的老父长期独自在家。
小狐只好在网上寻求网友的建议,有人说:“老人都这样说了,再送养老院,小辈就是畜生了。”有人出主意:“上一代老人对‘养老院’是没概念的。各家出钱,请保姆吧。”当然也有人主张坚持送老人去养老院:“找到好的养老院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工作人员淳朴勤快,有同伴可以一起聊天,周末家人都去看望老人。”
面对众多的意见,小狐一家仍难作出两全其美的抉择。
老人退休,如何养老?
截至201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近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攀升。到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超越美国,2030年超越欧洲——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同时“空巢老人”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当传统观念里的“养儿防老”、“居家养老”思维难以得到实现,社会养老是否能承担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完整功能?不同的养老方式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何不同影响?
文‐本刊记者 刘素楠
“老年人群体与其他群体不同,他们需要更多群体的关怀——老年人害怕孤独。”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韦志中告诉记者,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三大方面:孤独,不适应症及无意义感。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社会性动物,通过社会关系来满足心理依恋的需求。从文化心理上来说,东方人更容易受他人影响,更在意别人与自己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老年人尤其需要孝悌关系来驱除孤独感。
不适应症则与社会身份有关。老年人在退休之前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身份,比如干部、工程师等职业身份,丈夫、父亲等家庭身份。一旦老人退休,其社会身份便由家庭身份为主。如果难以平衡失去的社会身份,老年人便有可能出现心理紊乱。
社会身份带来的还有自身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每一个人都需要感知自身存在的意义,原来的价值感都是通过社会身份来获得的,越往老年走,价值感越弱,直至丧失。老人们常常向人们讲述自己过去的辉煌经历,实质上就是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
家庭养老:更有利于心灵连接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中国社会家庭结构已逐渐向4-2-1转变,一对夫妻既要担负4位老人的赡养责任,又要承担1个孩子的抚养义务,往往无法充分照顾和陪伴老人。与之相比,社会养老在照顾老人生活起居上显然更有优势。但在这样严酷的现实面前,很多老人仍然像小狐的外公一样,坚持选择“家庭养老”,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家庭养老模式里,老人和子孙的交往更多,有利于他们由社会身份向家庭身份过渡,以及保持稳定的自我价值感。
而首选家居养老背后,更深藏着中国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老人与家人在一起,哪怕有争吵,也是发自内心的,是心灵的连接。儒家有孝悌之说,上有父母之爱,下有子女之欢,同辈则有兄弟姊妹、夫妻、朋友之爱,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国人的‘自我’当中有很多‘重要他人’,心理依恋程度比其他文化下的人群更高。”韦志中说。
许多老人都希望,在人生的最后一站,能够享受到“天伦之乐”。在生命即将油尽灯枯之时,他们对孩子“看一眼,少一眼”,充满不舍和依恋。
社会养老:不能与家庭割断
然而,当前城市化大潮下,人口流动、家庭小型化,使很多老人都难以实现家居养老的愿望。在传统养老模式里,假如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就只有空巢或独居(单身老人)的选择。近年,中国社会越来越多地出现空巢/独居老人因抑郁或怕连累子女而选择自杀的事件,而从影响老年人心理的三个因素来说,独居老人的孤独感、不适应症和无意义感最为强烈,尤其需要社会关注。
在此情况下,社会养老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9904个,床位314.9万张,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有49289所,在校人数近587万。
与空巢/独居,甚至大都市里的家庭养老相比,社会养老有其优势:医疗护理设施完备,饮食结构健康合理,服务及时。虽然传统公立养老院给人以“冷冰冰的护士,封闭的环境,行将就木的老人”等刻板印象,有心理学家生动地将其形容为“把老人当猪养”,意指“没有亲情,只有充足的饮食和睡眠”。但在现代养老观念盛行的今天,很多养老机构已经越来越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一面。齐备的生活、文化休闲设施,丰富的社交娱乐活动等,都成为了新型养老机构的特色,以致公立养老机构也开始竞相效仿。
“任何一个社会机构,即使有再完备的设施也不如家庭,但是社会养老机构的社会交往活动较多,如果社会养老观念形成主流,老年人慢慢接受了,在达不到家居养老的情况下,社会养老也可以弥补些许情感照顾的不足。”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表示。
以下为以秦皇岛市7 所敬老院和养老院等社会养老的老年人及3 个居民小区与秦皇岛市周边地区的家庭养老的老年人为对象展开的研究,以了解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1、在兴趣爱好广泛、经常体育锻炼、记忆力良好、身体状况良好、自我认可等方面,家庭养老的老年人表现比较好,社会养老的老年人表现欠佳。
2、在睡眠和饮食良好方面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老年人表现均较好。
3、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在认知、智力、人格、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幸福指数上均优于社会养老的老年人。
4、在情绪稳定方面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老人差异不明显。
分析
1、采用家庭养老模式的老年人情绪比较稳定,情绪波动小而且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思维和记忆力都比较好,原因在于老年人在家居住,左邻右舍或是居民小区的人大部分都认识,闲暇时间可与熟悉的人聚在一起聊天,心理状态及人际关系较好。
2、一部分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主要原因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产生被遗弃的孤独感,不愿意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不愿主动与人交流,人际交往贫乏,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排解。
3、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婚姻状况和家庭氛围有密切关系。失去配偶、与配偶分居或离异会给老年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家庭的和睦与否、与子女的关系好坏及家庭结构类型也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不良家庭氛围会导致烦躁、焦虑、孤僻、自闭,甚至精神错乱等心理精神问题。
4、经济收入的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最直接因素。经济收入低、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性强、社会地位低的老年人很容易产生自卑、多疑的心态。
建议
1、照顾到老年人的社会心理依恋需要和文化心理需要,家居养老当为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第一选择。而当无法实现家居养老,老人只能在独居和社会养老中二选一时,帮助老人调适心理,选择条件较好的社会养老机构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2、选择社会养老方式时,最重要的是:不能将社会养老与家庭完全隔断——应当以亲情来填补家居养老的缺失,最重要的是需要子女多去看望老人,并有目的地为老年人排解心理健康问题。
贾福军:“心理接受是社会养老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代人对社会养老还需要一个心理接受过程,下一代人认可的话就没问题。现在老年人在接受和适应上还有个过程,需要时间。”
韦志中:“如果要让社会资源在养老方面得以发挥作用,还是要由家居养老过渡到社会养老,而社会养老一定要照顾到老人的心理幸福感,一定要让他们的社会心理需要和文化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外公已经80多岁,有轻微老年痴呆病症。由于子女工作都非常忙,有的还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所以外公之前的生活起居全靠外婆照顾。然而今年外婆离世,外公无人照看。
一开始,一子三女商量着凑钱把老人送到最好的养老院,有专门的保健护理,生活起居有人照顾,也有很多的老人为伴,不至于孤单。然而,这个他们眼里的“最好安排”却遭到了老人的激烈反对。老人坚决不同意住养老院,说:“养儿防老,我有儿,就要住在儿子家。我有工资,也不要哪个负担,饭我自己会做。”
这样一来,儿子和儿媳就为难了。他们既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要忙,无法时刻在家照料;却又不放心让老年痴呆的老父长期独自在家。
小狐只好在网上寻求网友的建议,有人说:“老人都这样说了,再送养老院,小辈就是畜生了。”有人出主意:“上一代老人对‘养老院’是没概念的。各家出钱,请保姆吧。”当然也有人主张坚持送老人去养老院:“找到好的养老院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工作人员淳朴勤快,有同伴可以一起聊天,周末家人都去看望老人。”
面对众多的意见,小狐一家仍难作出两全其美的抉择。
老人退休,如何养老?
截至201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近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攀升。到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超越美国,2030年超越欧洲——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同时“空巢老人”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当传统观念里的“养儿防老”、“居家养老”思维难以得到实现,社会养老是否能承担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完整功能?不同的养老方式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何不同影响?
文‐本刊记者 刘素楠
“老年人群体与其他群体不同,他们需要更多群体的关怀——老年人害怕孤独。”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韦志中告诉记者,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三大方面:孤独,不适应症及无意义感。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社会性动物,通过社会关系来满足心理依恋的需求。从文化心理上来说,东方人更容易受他人影响,更在意别人与自己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老年人尤其需要孝悌关系来驱除孤独感。
不适应症则与社会身份有关。老年人在退休之前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身份,比如干部、工程师等职业身份,丈夫、父亲等家庭身份。一旦老人退休,其社会身份便由家庭身份为主。如果难以平衡失去的社会身份,老年人便有可能出现心理紊乱。
社会身份带来的还有自身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每一个人都需要感知自身存在的意义,原来的价值感都是通过社会身份来获得的,越往老年走,价值感越弱,直至丧失。老人们常常向人们讲述自己过去的辉煌经历,实质上就是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
家庭养老:更有利于心灵连接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中国社会家庭结构已逐渐向4-2-1转变,一对夫妻既要担负4位老人的赡养责任,又要承担1个孩子的抚养义务,往往无法充分照顾和陪伴老人。与之相比,社会养老在照顾老人生活起居上显然更有优势。但在这样严酷的现实面前,很多老人仍然像小狐的外公一样,坚持选择“家庭养老”,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家庭养老模式里,老人和子孙的交往更多,有利于他们由社会身份向家庭身份过渡,以及保持稳定的自我价值感。
而首选家居养老背后,更深藏着中国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老人与家人在一起,哪怕有争吵,也是发自内心的,是心灵的连接。儒家有孝悌之说,上有父母之爱,下有子女之欢,同辈则有兄弟姊妹、夫妻、朋友之爱,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国人的‘自我’当中有很多‘重要他人’,心理依恋程度比其他文化下的人群更高。”韦志中说。
许多老人都希望,在人生的最后一站,能够享受到“天伦之乐”。在生命即将油尽灯枯之时,他们对孩子“看一眼,少一眼”,充满不舍和依恋。
社会养老:不能与家庭割断
然而,当前城市化大潮下,人口流动、家庭小型化,使很多老人都难以实现家居养老的愿望。在传统养老模式里,假如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就只有空巢或独居(单身老人)的选择。近年,中国社会越来越多地出现空巢/独居老人因抑郁或怕连累子女而选择自杀的事件,而从影响老年人心理的三个因素来说,独居老人的孤独感、不适应症和无意义感最为强烈,尤其需要社会关注。
在此情况下,社会养老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9904个,床位314.9万张,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有49289所,在校人数近587万。
与空巢/独居,甚至大都市里的家庭养老相比,社会养老有其优势:医疗护理设施完备,饮食结构健康合理,服务及时。虽然传统公立养老院给人以“冷冰冰的护士,封闭的环境,行将就木的老人”等刻板印象,有心理学家生动地将其形容为“把老人当猪养”,意指“没有亲情,只有充足的饮食和睡眠”。但在现代养老观念盛行的今天,很多养老机构已经越来越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一面。齐备的生活、文化休闲设施,丰富的社交娱乐活动等,都成为了新型养老机构的特色,以致公立养老机构也开始竞相效仿。
“任何一个社会机构,即使有再完备的设施也不如家庭,但是社会养老机构的社会交往活动较多,如果社会养老观念形成主流,老年人慢慢接受了,在达不到家居养老的情况下,社会养老也可以弥补些许情感照顾的不足。”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表示。
以下为以秦皇岛市7 所敬老院和养老院等社会养老的老年人及3 个居民小区与秦皇岛市周边地区的家庭养老的老年人为对象展开的研究,以了解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1、在兴趣爱好广泛、经常体育锻炼、记忆力良好、身体状况良好、自我认可等方面,家庭养老的老年人表现比较好,社会养老的老年人表现欠佳。
2、在睡眠和饮食良好方面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老年人表现均较好。
3、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在认知、智力、人格、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幸福指数上均优于社会养老的老年人。
4、在情绪稳定方面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老人差异不明显。
分析
1、采用家庭养老模式的老年人情绪比较稳定,情绪波动小而且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思维和记忆力都比较好,原因在于老年人在家居住,左邻右舍或是居民小区的人大部分都认识,闲暇时间可与熟悉的人聚在一起聊天,心理状态及人际关系较好。
2、一部分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主要原因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产生被遗弃的孤独感,不愿意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不愿主动与人交流,人际交往贫乏,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排解。
3、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婚姻状况和家庭氛围有密切关系。失去配偶、与配偶分居或离异会给老年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家庭的和睦与否、与子女的关系好坏及家庭结构类型也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不良家庭氛围会导致烦躁、焦虑、孤僻、自闭,甚至精神错乱等心理精神问题。
4、经济收入的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最直接因素。经济收入低、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性强、社会地位低的老年人很容易产生自卑、多疑的心态。
建议
1、照顾到老年人的社会心理依恋需要和文化心理需要,家居养老当为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第一选择。而当无法实现家居养老,老人只能在独居和社会养老中二选一时,帮助老人调适心理,选择条件较好的社会养老机构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2、选择社会养老方式时,最重要的是:不能将社会养老与家庭完全隔断——应当以亲情来填补家居养老的缺失,最重要的是需要子女多去看望老人,并有目的地为老年人排解心理健康问题。
贾福军:“心理接受是社会养老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代人对社会养老还需要一个心理接受过程,下一代人认可的话就没问题。现在老年人在接受和适应上还有个过程,需要时间。”
韦志中:“如果要让社会资源在养老方面得以发挥作用,还是要由家居养老过渡到社会养老,而社会养老一定要照顾到老人的心理幸福感,一定要让他们的社会心理需要和文化心理需要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