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好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意义重大,该群体可分为内因型就业困难和外因型就业困难,针对内因型就业困难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心理辅导、提供经济援助和建立追踪制度等职业指导和帮扶措施。
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 职业指导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就业形势严峻化,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日趋加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随之产生了就业困难群体。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招生就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一、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
那何谓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门未给出官方定义,学术界的观点不尽统一。本文所说的“就业困难群体”是指高校大学生拥有就业的主观愿望,但因主、客观等原因导致在就业的过程中易遭受挫折,未能成功就业的群体。顾名思义,本文所说的“就业困难群体”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该群体为高校应届毕业生。虽然“就业困难”这一结果与该群体在校前几年的种种有着诸多联系,但就业困难只有在真实求职的过程中才能凸显出来。2.该群体具有主观的就业愿望。充分就业是指有就业愿望的人都能就业,但所有就业的前提必须是求职者主观具有就业动机,本文所说的“就业困难”同样如此。如本人未想就业,就谈不上“就业困难”。3.该群体难就业。因种种原因,该群体在就业市场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很难实现成功就业,但经过多方努力,可以改善这一现状,帮助该群体最终实现就业。
二、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
就业困难群体因其成因不同,总的来说,可分为主观因素导致的内因型就业困难和客观因素导致的外因型就业困难。
1.内因型就业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因学业成绩差、交往能力弱、身心素质差、就业观念偏差等因素导致的就业困难,统称为内因型就业困难。
1.1学业成绩差导致的就业困难。虽当初考进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同一班级时的高考分数接近或相同,但经过三、四年的不同学习状态之后,班级同学间的学业成绩出现天壤之别。学业优秀者平均分在90分以上者有之,成绩差者就身处考试不及格——补考——重修之间循环中,更恶劣者考试作弊,直接受到留校查看或开除学籍的处分。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必然重视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素养,学业成绩单就是最好的证明材料。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在求职第一关——简历筛选中就处于落败的境地。学业成绩差也成为该群体就业难的首因。
1.2交往能力弱导致的就业困难。在麦可思提供的我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年)中,我校设置的15个主要专业中有14个专业将“有效的口头沟通”作为该专业最重要的前3项基本工作能力,可见,交往沟通能力是就业成功的核心能力之一。但部分学生内向、害羞的性格和不善言辞的交往习惯将直接成为求职过程中的阻碍。
1.3身心素质差导致的就业困难。身心素质差是指身体有残疾或缺陷或其他因素而导致的求职心理素质差。具体表现两方面:一是求职前的恐惧畏难心理,担心求职不能一次性成功而不敢跨出求职的第一步;二是求职中的失落心理,一旦遭遇求职失败,容易做出极端行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应引起相关部门和教师的格外关注。
1.4就业观念偏差导致的就业困难。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本校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未进行实际的调研,仍具有“毕业后进入大城市的机关事业单位是上选”的固有观念。因就业观念的封闭与保守,导致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脱离实际,也增加了成功就业的难度。
2.外因型就业困难。
2.1歧视型就业困难。国家和教育部门大力提倡公平就业,但在就业的过程中,不可否认,仍大量存在着就业歧视的现象,主要可分为外貌歧视、生源地歧视、性别歧视等。身材外貌出众者在求职过程中享有天然的优势,反之,外形不佳者就处于弱势。大中型城市在招聘时,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或热门单位对生源地有着诸多限制,尤其照顾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对外省市生源地的学生采取“闭门措施”——“不符合招聘条件”。
2.2限制型就业困难。这里所说的限制型,是指专业限制和学历限制。部分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严重倾向性,文理发展不平衡、学科结构不均匀、学科建设不科学、专业设置不合理等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有些专业的毕业学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或有些专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比如师范类专业,普遍要求具有本科学历,但部分高职院校仍开设师范专业,那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是显而易见的。
三、对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外因型就业困难的改善依赖于社会、学校、用人单位等方面的努力。本文就着重对内因型就业困难类型进行职业指导或帮扶,以期帮助该群体顺利实现就业。
1.开设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应在大一学年开设,通过自我探索、外界探索、职业定位、路径选择等过程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领域和职业目标。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提升专业的认可度和学习的热情。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鼓励具备创业素质和意愿的学生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就业开辟新的渠道。职业生涯规划后应开设就业指导等衔接课程,将大学期间的职业课程学习做到连而贯之,分层递进。职业课程应配备专兼职教师队伍,学校的专职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详实的理论知识和鲜活的实践经验。
2.有效疏导,开展专业心理辅导。高校都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师,在心理健康筛选的过程中将心理异常的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的潜在群体,早期介入、早期干预和引导。在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学年,对他们开展求职心理调适方法等普及型讲座,覆盖到全体学生。开设求职热线,对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提供及时沟通的渠道。
3.摸底排查,提供经济援助。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来自农村,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经济负担,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求职过程中,置装、交通、面试等方面都需要資金的投入,对于经济困难的求职学生是一笔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高校院系可根据掌握的家庭经济情况,针对求职过程中的经济花费,对他们提供直接的经济帮扶或其他更人性化的服务或帮助,以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提升就业信心。
4.人性关怀,建立毕业追踪制度。对毕业后仍未落实工作的学生,建立数据库,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意向,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做到多方参与,专人负责,实时跟踪进展。心理健康教师应介入其中,为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排解。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单靠某一方是难以实现的,这需要学校、学工部门、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和合作。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也必将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肖虎、覃吉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160.
[2]吴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分析及指导、青春岁月、2013(16)、218.
[3]黄一岚、吴剑、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帮扶策略、教育评论、2013 (2)、69-71.
[4]于航、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职工教育、2014(8)、164.
[5]梁晓明、李睿、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分析、改革与开放、2013(22)、42-43。
[6]陈彦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路径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48-150.
[7[郑晓涛、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4)、113-115.
作者简介:吉冬梅 女 (1984.11—) 籍贯:江苏盐都。单位: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工作处。 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 职业指导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就业形势严峻化,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日趋加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随之产生了就业困难群体。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招生就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一、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
那何谓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门未给出官方定义,学术界的观点不尽统一。本文所说的“就业困难群体”是指高校大学生拥有就业的主观愿望,但因主、客观等原因导致在就业的过程中易遭受挫折,未能成功就业的群体。顾名思义,本文所说的“就业困难群体”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该群体为高校应届毕业生。虽然“就业困难”这一结果与该群体在校前几年的种种有着诸多联系,但就业困难只有在真实求职的过程中才能凸显出来。2.该群体具有主观的就业愿望。充分就业是指有就业愿望的人都能就业,但所有就业的前提必须是求职者主观具有就业动机,本文所说的“就业困难”同样如此。如本人未想就业,就谈不上“就业困难”。3.该群体难就业。因种种原因,该群体在就业市场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很难实现成功就业,但经过多方努力,可以改善这一现状,帮助该群体最终实现就业。
二、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
就业困难群体因其成因不同,总的来说,可分为主观因素导致的内因型就业困难和客观因素导致的外因型就业困难。
1.内因型就业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因学业成绩差、交往能力弱、身心素质差、就业观念偏差等因素导致的就业困难,统称为内因型就业困难。
1.1学业成绩差导致的就业困难。虽当初考进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同一班级时的高考分数接近或相同,但经过三、四年的不同学习状态之后,班级同学间的学业成绩出现天壤之别。学业优秀者平均分在90分以上者有之,成绩差者就身处考试不及格——补考——重修之间循环中,更恶劣者考试作弊,直接受到留校查看或开除学籍的处分。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必然重视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素养,学业成绩单就是最好的证明材料。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在求职第一关——简历筛选中就处于落败的境地。学业成绩差也成为该群体就业难的首因。
1.2交往能力弱导致的就业困难。在麦可思提供的我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年)中,我校设置的15个主要专业中有14个专业将“有效的口头沟通”作为该专业最重要的前3项基本工作能力,可见,交往沟通能力是就业成功的核心能力之一。但部分学生内向、害羞的性格和不善言辞的交往习惯将直接成为求职过程中的阻碍。
1.3身心素质差导致的就业困难。身心素质差是指身体有残疾或缺陷或其他因素而导致的求职心理素质差。具体表现两方面:一是求职前的恐惧畏难心理,担心求职不能一次性成功而不敢跨出求职的第一步;二是求职中的失落心理,一旦遭遇求职失败,容易做出极端行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应引起相关部门和教师的格外关注。
1.4就业观念偏差导致的就业困难。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本校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未进行实际的调研,仍具有“毕业后进入大城市的机关事业单位是上选”的固有观念。因就业观念的封闭与保守,导致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脱离实际,也增加了成功就业的难度。
2.外因型就业困难。
2.1歧视型就业困难。国家和教育部门大力提倡公平就业,但在就业的过程中,不可否认,仍大量存在着就业歧视的现象,主要可分为外貌歧视、生源地歧视、性别歧视等。身材外貌出众者在求职过程中享有天然的优势,反之,外形不佳者就处于弱势。大中型城市在招聘时,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或热门单位对生源地有着诸多限制,尤其照顾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对外省市生源地的学生采取“闭门措施”——“不符合招聘条件”。
2.2限制型就业困难。这里所说的限制型,是指专业限制和学历限制。部分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严重倾向性,文理发展不平衡、学科结构不均匀、学科建设不科学、专业设置不合理等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有些专业的毕业学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或有些专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比如师范类专业,普遍要求具有本科学历,但部分高职院校仍开设师范专业,那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是显而易见的。
三、对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外因型就业困难的改善依赖于社会、学校、用人单位等方面的努力。本文就着重对内因型就业困难类型进行职业指导或帮扶,以期帮助该群体顺利实现就业。
1.开设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应在大一学年开设,通过自我探索、外界探索、职业定位、路径选择等过程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领域和职业目标。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提升专业的认可度和学习的热情。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鼓励具备创业素质和意愿的学生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就业开辟新的渠道。职业生涯规划后应开设就业指导等衔接课程,将大学期间的职业课程学习做到连而贯之,分层递进。职业课程应配备专兼职教师队伍,学校的专职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详实的理论知识和鲜活的实践经验。
2.有效疏导,开展专业心理辅导。高校都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师,在心理健康筛选的过程中将心理异常的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的潜在群体,早期介入、早期干预和引导。在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学年,对他们开展求职心理调适方法等普及型讲座,覆盖到全体学生。开设求职热线,对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提供及时沟通的渠道。
3.摸底排查,提供经济援助。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来自农村,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经济负担,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求职过程中,置装、交通、面试等方面都需要資金的投入,对于经济困难的求职学生是一笔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高校院系可根据掌握的家庭经济情况,针对求职过程中的经济花费,对他们提供直接的经济帮扶或其他更人性化的服务或帮助,以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提升就业信心。
4.人性关怀,建立毕业追踪制度。对毕业后仍未落实工作的学生,建立数据库,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意向,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做到多方参与,专人负责,实时跟踪进展。心理健康教师应介入其中,为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排解。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单靠某一方是难以实现的,这需要学校、学工部门、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和合作。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也必将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肖虎、覃吉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160.
[2]吴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分析及指导、青春岁月、2013(16)、218.
[3]黄一岚、吴剑、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帮扶策略、教育评论、2013 (2)、69-71.
[4]于航、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职工教育、2014(8)、164.
[5]梁晓明、李睿、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分析、改革与开放、2013(22)、42-43。
[6]陈彦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路径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48-150.
[7[郑晓涛、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4)、113-115.
作者简介:吉冬梅 女 (1984.11—) 籍贯:江苏盐都。单位: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工作处。 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