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高考是风向标,但命题依据依然是教材。学生在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中,应还是以教材选录的课文为学习重点,掌握课文里实词、虚词的用法,学会分析特殊句式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掌握他的写作手法与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中得心应手,以不变应万变。
一、 教材文言文作品数量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课文的数量,有段时间争论比较大,对于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例,赞成与反对的声音一直都存在着。持反对态度的大部分是学生,而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暂时不要直接妄断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分量所占课文比例是否合适,先看看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教材,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香港地区在实施新课程之后,“课文总数128篇,其中文言文51篇,约占40%。”;台湾地区“高中课文共106篇,其中文言文76篇,比例高达72%左右。三学年分别为60%、70%、8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都高于内地的香港和台湾,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都相当的高。
在人教版29篇文言文课文中,带*号的略读课文有12篇,精读课文有19篇,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精读课文一般至少会安排两个课时来上,必要时甚至会排到三课时或者三个半课时;而略读课文基本就只安排一个课时。我们知道,对于高考语文试题,考试说明明确划分了六种能力三个层级。除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之外,还有鉴赏评价、表达应用以及探究能力。高考虽然以考查基础为主,但在能熟练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能对文章进行鉴赏评价并提出有创新的见解也是语文教学所一直在追求的。全国卷的文言文部分注重了识记、理解的考查,分析综合的题目虽然也有出现,但在出题形式上一成不变地出了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仅涉及文意理解与概括中心思想,很少对“人文性”做很好的考查。由此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里,只满足于“讲了什么”,缺乏阅读意识,虽然语言上是通的,但逻辑和思想上已经被堵塞。而老师会为了应试总结出各种答题技巧,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只需要根据技巧往题目上套即可。长此以往,文言文的教育不仅停滞不前,甚至会出现倒退现象。
二、教材文言文作品分类分析
教材文言文作品的分类为:(1) 记叙散文;(2) 先秦至南北朝诗歌;(3) 山水游记;(4) 唐代诗歌;(5) 议论性散文;(6)戏曲;(7)宋词;(8)人物传记;(9)抒情散文……可以看出,人教版对于文言文作品的分类基本是按照时间和体裁来分类的,这种分类最为传统,也最直观明了,这让学生在直观上对文言文有一个清晰的时间和体裁上的界定,不容易模糊学生的基本概念。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在分类中出现了 “人物传记”的分类,选录的篇目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等。其中,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也出现在了其他版本中,对近五年的全国I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I卷第一篇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取材内容均为人物传记。而人教版教材设立的“人物传记”单元则让学生在高考之前的文言文学习中对于人物传记的取材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中对文章学习的重点和内容的把握有更为有指向性的学习,使得学生在紧张的考场上面对千变万化的考题但文章取材内容始终如一的文言文能够更为得心应手。
三、教材对文言文“工具性”考查的导向
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其他地方卷,都不可避免地出了文言文识记方面的试题,即文言文的“工具性”。 教材帮助学生梳理文言文规律性的知识,也就预示着这些最基础的字词部分是高考文言文命题的必考部分。
四、教材对命题考点的导向
教材上的原文不仅是出现在对实词和虚词的考查上,也同时出现在了对特殊句式的考查上。高考文言文试题中常考的特殊句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而这三种句式在教材中不乏例句。宾语前置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例如《师说》的经典名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当中的“之”字,就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第二种情况是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例如《鸿门宴》中的“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 ” 中的“何操”应理解为“操何”。第三种情况是特殊结构:用“之” “是”将宾语提前。
诸如此类的还有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典型例句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所以,从这几点上看,命题者在出题的过程中是完全没有脱离教材去命题的,不仅如此,命题者还会以教材为导向来进行出题。
五、教材引导着试题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全国卷在最近几年的命题中,已经很好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了一起,试题中有关于作品的意蕴、表现手法、作者的写作意图的题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与教材的编写是分不开的。例如2011年第25题,该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要求对此加以分析。考生在答这一题时,并非要完全读懂选文才能答题,命题者的目的其实是在于考查考生对于《种树郭橐驼传》这篇课文在写作手法上的掌握程度。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即将公布,对于高考语文分值的提高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为了做好中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工作,也为了迎接2017年语文高考大变革时代的来临,笔者依然会以教材为根本,引导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坚持积累,稳步提高。
一、 教材文言文作品数量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课文的数量,有段时间争论比较大,对于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例,赞成与反对的声音一直都存在着。持反对态度的大部分是学生,而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暂时不要直接妄断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分量所占课文比例是否合适,先看看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教材,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香港地区在实施新课程之后,“课文总数128篇,其中文言文51篇,约占40%。”;台湾地区“高中课文共106篇,其中文言文76篇,比例高达72%左右。三学年分别为60%、70%、8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都高于内地的香港和台湾,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都相当的高。
在人教版29篇文言文课文中,带*号的略读课文有12篇,精读课文有19篇,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精读课文一般至少会安排两个课时来上,必要时甚至会排到三课时或者三个半课时;而略读课文基本就只安排一个课时。我们知道,对于高考语文试题,考试说明明确划分了六种能力三个层级。除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之外,还有鉴赏评价、表达应用以及探究能力。高考虽然以考查基础为主,但在能熟练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能对文章进行鉴赏评价并提出有创新的见解也是语文教学所一直在追求的。全国卷的文言文部分注重了识记、理解的考查,分析综合的题目虽然也有出现,但在出题形式上一成不变地出了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仅涉及文意理解与概括中心思想,很少对“人文性”做很好的考查。由此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里,只满足于“讲了什么”,缺乏阅读意识,虽然语言上是通的,但逻辑和思想上已经被堵塞。而老师会为了应试总结出各种答题技巧,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只需要根据技巧往题目上套即可。长此以往,文言文的教育不仅停滞不前,甚至会出现倒退现象。
二、教材文言文作品分类分析
教材文言文作品的分类为:(1) 记叙散文;(2) 先秦至南北朝诗歌;(3) 山水游记;(4) 唐代诗歌;(5) 议论性散文;(6)戏曲;(7)宋词;(8)人物传记;(9)抒情散文……可以看出,人教版对于文言文作品的分类基本是按照时间和体裁来分类的,这种分类最为传统,也最直观明了,这让学生在直观上对文言文有一个清晰的时间和体裁上的界定,不容易模糊学生的基本概念。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在分类中出现了 “人物传记”的分类,选录的篇目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等。其中,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也出现在了其他版本中,对近五年的全国I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I卷第一篇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取材内容均为人物传记。而人教版教材设立的“人物传记”单元则让学生在高考之前的文言文学习中对于人物传记的取材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中对文章学习的重点和内容的把握有更为有指向性的学习,使得学生在紧张的考场上面对千变万化的考题但文章取材内容始终如一的文言文能够更为得心应手。
三、教材对文言文“工具性”考查的导向
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其他地方卷,都不可避免地出了文言文识记方面的试题,即文言文的“工具性”。 教材帮助学生梳理文言文规律性的知识,也就预示着这些最基础的字词部分是高考文言文命题的必考部分。
四、教材对命题考点的导向
教材上的原文不仅是出现在对实词和虚词的考查上,也同时出现在了对特殊句式的考查上。高考文言文试题中常考的特殊句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而这三种句式在教材中不乏例句。宾语前置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例如《师说》的经典名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当中的“之”字,就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第二种情况是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例如《鸿门宴》中的“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 ” 中的“何操”应理解为“操何”。第三种情况是特殊结构:用“之” “是”将宾语提前。
诸如此类的还有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典型例句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所以,从这几点上看,命题者在出题的过程中是完全没有脱离教材去命题的,不仅如此,命题者还会以教材为导向来进行出题。
五、教材引导着试题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全国卷在最近几年的命题中,已经很好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了一起,试题中有关于作品的意蕴、表现手法、作者的写作意图的题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与教材的编写是分不开的。例如2011年第25题,该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要求对此加以分析。考生在答这一题时,并非要完全读懂选文才能答题,命题者的目的其实是在于考查考生对于《种树郭橐驼传》这篇课文在写作手法上的掌握程度。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即将公布,对于高考语文分值的提高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为了做好中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工作,也为了迎接2017年语文高考大变革时代的来临,笔者依然会以教材为根本,引导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坚持积累,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