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的这片黄天厚土,伴随着历史长河的冲刷,一路涛涛而下,沟沟壑壑、层层叠叠中生长孕育出无数闪耀、智慧、文明的烙印。它们精妙地记录着、讲述着这片土地上面向黄河背靠黄土的人们,生息繁衍、悠远壮阔的历史画卷!
华县皮影、凤翔泥塑、安塞剪纸、洛川毛麻绣、马勺脸谱、渭北面花等,无不向我们活灵活现、真真切切地展开一幅幅穿越时空的画面,它们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有温度。或温文尔雅、或浓艳炽热、或如潺潺溪流、或如咆哮江河,一次次撞击着我们,让我们瞬息错愕于时空之间。然而在新媒体肆虐的当下,它们似乎被现代社会的“沙尘雾霾”遮蔽着,失去了往昔的鲜亮。
在西安高新国际学校的民间艺术探究社团的我和我的小朋友们,却恰恰被这极为“国际”的千年讯息,深深地感染着、感动着、着迷着!愿意幸福、喜悦地为它的传承与发扬做忠实的使者!
我们陕西民间艺术探究小组在这片海洋当中“摘取”了一些符合我们的语言以及表达形式,在不同年龄段的小使者当中探究、融合、創新,并进行与时代同步的演绎!
一、剪纸
“抓髻娃娃”在陕北剪纸等民间艺术作品中有着图腾符号的意义,在靳之林先生的书中甚至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保护和繁衍之神”。在陕北民间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女性抓髻娃娃、男性抓髻娃娃、阴阳抓髻娃娃等形态各异,抓髻娃娃虽然造型众多,但都具有“两臂向天上举外撇,双腿朝地外撇”的类似女人生育孩子状,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繁衍生息。我们探究小组的小使者们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当下的生活状态、学习环境嫁接起多时空的精神互动,创作出一些符合小朋友们独特解读的新图案,以及属于他们独特视角的新符号,小朋友的心灵世界是奇妙的、奇异的,也是无所顾忌的,他们愿意表达、愿意讲述,更愿意徜徉在自己的绚烂世界里。
吕胜中先生—— 一位剪纸“玩家”、一位架起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桥梁的艺术大师,当我第一次看到他艺术的生命符号——小红人时,深深地被震撼,那种民间艺术的记忆被激活,这种深入骨髓的感觉伴随我走过后来的美术教育之路,记得当年“小红人”这种符号被我带到小学生的课堂上时,孩子们毫无陌生之感,似乎唤醒了生命成长的意识。在小朋友的剪纸作品当中,我不能说他们掌握的表现手法有多么纯熟精美,当然这也是极不现实的,然而正是这种拙拙笨笨又极其认真的态度,反倒产生让我们成人模式化的思维所不能达到的最质朴也最有原始气息的艺术形态,似乎与“千年讯息”频率相同、轨道相同!好像从来就没有断流过。每一个生动、可爱的小红人、抓髻娃娃或许正是他们自己,他们的小伙伴。图形中有他们喜欢的小辫子、灯笼裙、似鸡似鸟的图案,还有他们嬉闹逗趣的状态,每个姿态都是无比的真切。对于我来讲,我只需要静静倾听,听他们娓娓道来!不打搅、不干扰!
二、儿童画
在儿童画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儿童画和民间美术两者的风格有许多相似之处,将民间美术融入儿童画的教学实践中,以创意为倡导,从儿童画的原生态入手,强调个性的发展,尝试将民间美术的造型构图、色彩、技法三方面应用于儿童绘画当中,进行渗透与拓展。因此,在辅导“抓髻娃娃、小红人”的创作中,融入儿童绘画的意识,因为儿童画从最初的涂鸦期,就是从点、线、面开始。“牵着一根线条去散步”,孩子们用线条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線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丰富多变的线条形成了稚嫩图画,而天真烂漫的画面,感染力极强。剪纸的纹样“毛毛纹、月牙纹……”在孩子的笔下生花,跳跃而富有童趣;颜色则热烈、鲜艳,和儿童画的色彩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毛麻绣
洛川毛麻绣被誉为中国民间艺苑中的软雕艺术,可以说是另辟蹊径,创作材料以麻袋片为底,用彩色的毛线、棉线、花布为原料,采用扎、织、绣、编等方法制作而成,其造型粗犷、纹样稚拙、色彩浓烈、想象奇特,极富民族特色,充分显示出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
《图腾之抓髻娃娃、小红人印象》:抓髻娃娃是民间艺术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式样,包含多种祈禳含义,如祈福、送病等,是一种吉祥图腾形象。我校学生创作的毛麻绣是在剪纸、刺绣、农民画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以抓髻娃娃、小红人为创作主题,毛麻绣为创作新载体,赋予民间艺术一个新的视角和语言,其构图将画面充满,平面展开,互不遮挡。造型上大刀阔斧,大胆夸张,使形象更加鲜明,色彩艳丽,作品集精细华丽与粗犷古朴于一体。将多元艺术表现形式,例如蓝印花布、扎染、丙烯颜料、棉花、麻绳、毛线、彩笔等材料的尝试,题材内容,如抓髻娃娃、小红人、象形文字、龙、莲花、牡丹等元素进行融合,极富文化内涵。不仅增强了学生创作意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的情感。
参考文献:
[1]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乔晓光.活态的纸文明: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传统[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编辑 鲁翠红
华县皮影、凤翔泥塑、安塞剪纸、洛川毛麻绣、马勺脸谱、渭北面花等,无不向我们活灵活现、真真切切地展开一幅幅穿越时空的画面,它们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有温度。或温文尔雅、或浓艳炽热、或如潺潺溪流、或如咆哮江河,一次次撞击着我们,让我们瞬息错愕于时空之间。然而在新媒体肆虐的当下,它们似乎被现代社会的“沙尘雾霾”遮蔽着,失去了往昔的鲜亮。
在西安高新国际学校的民间艺术探究社团的我和我的小朋友们,却恰恰被这极为“国际”的千年讯息,深深地感染着、感动着、着迷着!愿意幸福、喜悦地为它的传承与发扬做忠实的使者!
我们陕西民间艺术探究小组在这片海洋当中“摘取”了一些符合我们的语言以及表达形式,在不同年龄段的小使者当中探究、融合、創新,并进行与时代同步的演绎!
一、剪纸
“抓髻娃娃”在陕北剪纸等民间艺术作品中有着图腾符号的意义,在靳之林先生的书中甚至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保护和繁衍之神”。在陕北民间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女性抓髻娃娃、男性抓髻娃娃、阴阳抓髻娃娃等形态各异,抓髻娃娃虽然造型众多,但都具有“两臂向天上举外撇,双腿朝地外撇”的类似女人生育孩子状,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繁衍生息。我们探究小组的小使者们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当下的生活状态、学习环境嫁接起多时空的精神互动,创作出一些符合小朋友们独特解读的新图案,以及属于他们独特视角的新符号,小朋友的心灵世界是奇妙的、奇异的,也是无所顾忌的,他们愿意表达、愿意讲述,更愿意徜徉在自己的绚烂世界里。
吕胜中先生—— 一位剪纸“玩家”、一位架起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桥梁的艺术大师,当我第一次看到他艺术的生命符号——小红人时,深深地被震撼,那种民间艺术的记忆被激活,这种深入骨髓的感觉伴随我走过后来的美术教育之路,记得当年“小红人”这种符号被我带到小学生的课堂上时,孩子们毫无陌生之感,似乎唤醒了生命成长的意识。在小朋友的剪纸作品当中,我不能说他们掌握的表现手法有多么纯熟精美,当然这也是极不现实的,然而正是这种拙拙笨笨又极其认真的态度,反倒产生让我们成人模式化的思维所不能达到的最质朴也最有原始气息的艺术形态,似乎与“千年讯息”频率相同、轨道相同!好像从来就没有断流过。每一个生动、可爱的小红人、抓髻娃娃或许正是他们自己,他们的小伙伴。图形中有他们喜欢的小辫子、灯笼裙、似鸡似鸟的图案,还有他们嬉闹逗趣的状态,每个姿态都是无比的真切。对于我来讲,我只需要静静倾听,听他们娓娓道来!不打搅、不干扰!
二、儿童画
在儿童画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儿童画和民间美术两者的风格有许多相似之处,将民间美术融入儿童画的教学实践中,以创意为倡导,从儿童画的原生态入手,强调个性的发展,尝试将民间美术的造型构图、色彩、技法三方面应用于儿童绘画当中,进行渗透与拓展。因此,在辅导“抓髻娃娃、小红人”的创作中,融入儿童绘画的意识,因为儿童画从最初的涂鸦期,就是从点、线、面开始。“牵着一根线条去散步”,孩子们用线条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線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丰富多变的线条形成了稚嫩图画,而天真烂漫的画面,感染力极强。剪纸的纹样“毛毛纹、月牙纹……”在孩子的笔下生花,跳跃而富有童趣;颜色则热烈、鲜艳,和儿童画的色彩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毛麻绣
洛川毛麻绣被誉为中国民间艺苑中的软雕艺术,可以说是另辟蹊径,创作材料以麻袋片为底,用彩色的毛线、棉线、花布为原料,采用扎、织、绣、编等方法制作而成,其造型粗犷、纹样稚拙、色彩浓烈、想象奇特,极富民族特色,充分显示出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
《图腾之抓髻娃娃、小红人印象》:抓髻娃娃是民间艺术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式样,包含多种祈禳含义,如祈福、送病等,是一种吉祥图腾形象。我校学生创作的毛麻绣是在剪纸、刺绣、农民画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以抓髻娃娃、小红人为创作主题,毛麻绣为创作新载体,赋予民间艺术一个新的视角和语言,其构图将画面充满,平面展开,互不遮挡。造型上大刀阔斧,大胆夸张,使形象更加鲜明,色彩艳丽,作品集精细华丽与粗犷古朴于一体。将多元艺术表现形式,例如蓝印花布、扎染、丙烯颜料、棉花、麻绳、毛线、彩笔等材料的尝试,题材内容,如抓髻娃娃、小红人、象形文字、龙、莲花、牡丹等元素进行融合,极富文化内涵。不仅增强了学生创作意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的情感。
参考文献:
[1]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乔晓光.活态的纸文明: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传统[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