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讨论现场性艺术与摄影的关系.现场性艺术与现场地点及观赏者联系紧密,其实践过程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现场性艺术因此无法保存或复制,只能以照片或摄影的方式留存.那么,留存下的影像是否等同于作品本身呢?客观纯粹的现场性艺术品照片是否存在呢?本文从当代学界对现场性艺术品记录与收藏展现出的问题出发,尝试提出一种留存与传播现场性艺术品的新可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讨论现场性艺术与摄影的关系.现场性艺术与现场地点及观赏者联系紧密,其实践过程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现场性艺术因此无法保存或复制,只能以照片或摄影的方式留存.那么,留存下的影像是否等同于作品本身呢?客观纯粹的现场性艺术品照片是否存在呢?本文从当代学界对现场性艺术品记录与收藏展现出的问题出发,尝试提出一种留存与传播现场性艺术品的新可能.
其他文献
本文以书法中的“法”与“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代书论中“法”“韵”思想的梳理,分析两者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从“法”“韵”本身语义到不同时期书家对“法”“韵”的理解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书法中的“法”与“韵”,而且有利于我们站在学术的角度理解书法.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艺术批评领域是常常被提及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具有差异性,却容易被混淆.理解这两个词各自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正确区分它们并对其加以应用.基于此,本文尝试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与总结.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多元的审美让“美学”与“经济”这两个曾经并没有联系的事物有了全新的关系——美学经济.随着美学经济时代的来临,传统博物馆的经营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怎样让人们走进博物馆欣赏美呢?如何平衡文化与商业经营之间的关系?这都成为现代博物馆面临的新课题与挑战.本文以四川地区的博物馆为研究对象,梳理不同类型博物馆在推行美学经济上的实践与成果,助力该地区博物馆美学经济力的提升.
汉代墓葬出土的画像石生动地反映了汉代的现实生活与审美取向,其中,画像石建筑图像更是高度复刻了汉代的建筑形式和构造特点,弥补了汉代建筑遗迹及实物较少的缺憾.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南阳地区汉代墓葬画像石上的建筑图像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选择典型门楼、汉阙、楼阁、桥梁画像加以分析讨论,揭示汉代建筑不仅形制精巧,构造科学,而且极具美学价值,展现出了汉代“天人合一”、尚德崇礼的建筑艺术特征.
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创新是提升电视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深圳卫视创新推出的特色节目《超级发布会》,用电视艺术的手法消除传统“品牌营销发布”的痕迹,以品牌体验官对产品功能的体验为主线,辅以品牌背后的动人故事,使节目故事情节生动、妙趣横生,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获得不俗的反响.同时,《超级发布会》更是一个与互联网和商业接轨的创新模式,该节目在链接观众与消费者的基础上,创造了与企业互利共赢的盈利模式,为今后创新型电视节目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栏目将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之道熔铸于传统故事类电视节目中,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优良口碑.该栏目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主持人和蔼可亲、注重关注民生和总结人生哲理,与叙事对象拉近距离,兼容具有人情味的情绪表达与睿智的理性分析;注重将新闻故事化,注重人文关怀,从深层次角度揭开了所讲述故事反映的宏观社会问题,对社会不良现象作出鞭挞,呼吁人们保持真善美.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清除戏曲体制遗留下的封建社会杂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新中国戏曲指导思想体制、戏曲团体组织体制和戏曲团体管理体制的改造与重塑.为此,相继召开了第一次文代会、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组建戏曲改进局和戏曲改进委员会,并颁布戏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五五指示”.最终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戏曲指导思想体制,建立了以民主集中制的国营戏曲团体为主导的多种戏曲团体组织体制和民主、健康、进步的戏曲团体管理体制,为新中国戏曲改造运动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西彩塑内容广泛,历史源远流长,遍布全省各地.双林寺彩塑造像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大都为明代重建和修整的遗存,保存得较为完整,是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精华,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和学者争相研究.金刚造像在所有彩塑造像中非常突出,人物造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四大金刚的造型、独特的神韵以及服饰色彩特征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其最主要的艺术特征为造型动态夸张、装饰纹样丰富多样、色彩鲜艳.
本文在阐述现代性概念的基础上,梳理印象主义的脉络及特征,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时空重组的概念出发,分析印象派的现代性表征,探讨印象主义的现代性问题,挖掘二者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并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高度发达的传播媒介是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媒介仪式是信息社会中仪式文化的新形态,受众通过媒介接触行为参与到仪式活动中来,共享仪式意义.《中国考古大会》是一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综艺节目,其运用现代媒介技术,通过设置三条时间线索和三重情境空间交互影响的形式,构建了一个以考古为核心的新型电视媒介仪式.传播主体通过电视媒介仪式发挥引导观众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塑造更全面立体的考古形象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