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支付遍地生花,安全成用户最大顾虑
现在不用随身带着公交卡,刷手机就星,也不用登录PC网页,用户在手机上就能完成订机票和买电影票等各种操作。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移动支付建设得如火如荼。据《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1.25亿,同比增长了126%,手机支付、网络银行和金融证券等各类移动应用累计下载量超过4亿次。不过,与移动支付一同增长的还有病毒的数量,如二维码和病毒软件包等。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2014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上半年二维码的病毒传播比例已达到9%,而2013年全年报告中二维码的病毒传播比例还只有7.42%,2012年全年也只有3%,仅仅两年时间便翻了几倍。
更为关键的是,各类移动支付企业扎堆,加大了市场风险:包括利用自身平台开发移动支付,进军金融业的各类互联网企业;通过自身金融实力进行变革的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还有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产业链的电信运营商。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已多达269家。
此外,标准缺失、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也一直让移动支付饱受诟病。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指出,我国关于移动支付的立法尚属空白,央行颁布的部门规章是目前规范市场行为的“保护栏”,今年3月的叫停法令更多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今年3月,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对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和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暂停。
各方布局与《微信》二维码反扫
今年8月开始,《支付宝钱包》和上海地区的全家便利店联手推出“便捷支付九折优惠”的活动,9月15日前,所有通过《支付宝钱包》扫码完成的交易能享受9折优惠。此外,银行方面同样悄然出动,银联已经完成二维码支付的系统研发,8月初邮政储蓄银行面向内部用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二维码支付,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手机银行APP中嵌入了二维码相关功能。
此外,《微信》此前上线的“刷卡”功能也嵌入了二维码模式—用户开启“刷卡”功能后,在消费结账时向商家展示二维码或条形码(也用于转账),商家使用扫码枪或摄像头,即可快速扫描用户的二维码或条形码以完成交易,也因此被称为反扫(线下商家扫移动用户的二维码)模式。
那么这个模式于移动支付安全有何益处?
据我们了解,“刷卡”功能配备了一系列安全机制,包括二维码和条形码的加密及防盗措施。同时二维码和条形码具有时效性(每分钟一次进行一次图形更新)且仅一次有效。每个用户只能对一台手机开通刷卡功能。用户更换设备登录,需要重新验证支付密码开通。同时微信支付安全系统会对可疑交易进行拦截,对于异常行为用户,进入刷卡界面需要验证支付密码才能使用。可以说,“刷卡”是微信支付深入线下支付市场的又一大进展。《微信》将扫码变为被动扫码,并加入支付密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
在此前正扫码模式中,用户拿着手机去扫商户产品上的二维码,可能会被病毒入侵而出现“盗刷”现象。现在《微信》的反扫码模式则是用户向商家展示二维码或条形码,然后商家使用扫码枪或者摄像头,扫描用户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完成交易,安全系数也得到很大程度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查阅《微信》刷卡服务的“用户协议”发现,根据系统限定,每笔小于300元的消费免密码,每天10次免密。当订单金额等于或大于300元,需要验证支付密码完成支付。当天满10次免密次数后,后续每笔支付也都需要验证支付密码。若系统检测到交易存在风险,为资金安全,需要输入支付密码验证。
免密码消费增加了消费便捷性,却也加大了风险。除了遗失银行卡或泄露《微信》账号、《微信》支付密码或其他个人身份信息或账户信息,要及时向发卡行和财付通提出挂失申请之外,财付通方面还表示,用户应妥善保管手机和SIM卡,“任何通过您的手机或SIM卡发起的刷卡服务均视为您本人行为,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责任均由您本人承担。”
布局020,商户才是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8月份已经上线“面对面收钱”功能,通过《微信》相互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实现“收钱”的功能。也就是说,消费者线下消费后,可以与商户个人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完成支付。从技术上来看,这种方式较《微信》支付此前布局的线下二维码支付正扫模式和本次《微信》“刷卡”二维码支付反扫模式,更为简便,且可以取代其支付功能。那么,《微信》支付为何还要不遗余力地布局线下二维码支付正扫和反扫模式?
据我们了解,“面对面收钱”主要针对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转账支付,主要是方便用户体验,基本是免费的,线下商户如果作为《微信》个人用户,也没有利润空间。《微信》的策略是围绕商户,通过各种服务打造一个O2O闭环的生态系统,商户的二维码支付是大同线下消费和线上消费的商业模式实现O2O闭环的关键。同时,支付也只是商户生态系统中的一项服务。
而《微信》的线下二维码支付在扫描二维码时,取代“刷卡”流程读取银行卡和消费支付信息的同时,还将推荐《微信》用户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服务号)。而商户未来可进一步将其原有的线下客户管理系统通过微信导入线上,并通过公众号实现客户关系维护和客户服务管理,甚至产品营销功能。
现在不用随身带着公交卡,刷手机就星,也不用登录PC网页,用户在手机上就能完成订机票和买电影票等各种操作。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移动支付建设得如火如荼。据《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1.25亿,同比增长了126%,手机支付、网络银行和金融证券等各类移动应用累计下载量超过4亿次。不过,与移动支付一同增长的还有病毒的数量,如二维码和病毒软件包等。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2014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上半年二维码的病毒传播比例已达到9%,而2013年全年报告中二维码的病毒传播比例还只有7.42%,2012年全年也只有3%,仅仅两年时间便翻了几倍。
更为关键的是,各类移动支付企业扎堆,加大了市场风险:包括利用自身平台开发移动支付,进军金融业的各类互联网企业;通过自身金融实力进行变革的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还有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产业链的电信运营商。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已多达269家。
此外,标准缺失、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也一直让移动支付饱受诟病。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指出,我国关于移动支付的立法尚属空白,央行颁布的部门规章是目前规范市场行为的“保护栏”,今年3月的叫停法令更多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今年3月,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对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和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暂停。
各方布局与《微信》二维码反扫
今年8月开始,《支付宝钱包》和上海地区的全家便利店联手推出“便捷支付九折优惠”的活动,9月15日前,所有通过《支付宝钱包》扫码完成的交易能享受9折优惠。此外,银行方面同样悄然出动,银联已经完成二维码支付的系统研发,8月初邮政储蓄银行面向内部用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二维码支付,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手机银行APP中嵌入了二维码相关功能。
此外,《微信》此前上线的“刷卡”功能也嵌入了二维码模式—用户开启“刷卡”功能后,在消费结账时向商家展示二维码或条形码(也用于转账),商家使用扫码枪或摄像头,即可快速扫描用户的二维码或条形码以完成交易,也因此被称为反扫(线下商家扫移动用户的二维码)模式。
那么这个模式于移动支付安全有何益处?
据我们了解,“刷卡”功能配备了一系列安全机制,包括二维码和条形码的加密及防盗措施。同时二维码和条形码具有时效性(每分钟一次进行一次图形更新)且仅一次有效。每个用户只能对一台手机开通刷卡功能。用户更换设备登录,需要重新验证支付密码开通。同时微信支付安全系统会对可疑交易进行拦截,对于异常行为用户,进入刷卡界面需要验证支付密码才能使用。可以说,“刷卡”是微信支付深入线下支付市场的又一大进展。《微信》将扫码变为被动扫码,并加入支付密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
在此前正扫码模式中,用户拿着手机去扫商户产品上的二维码,可能会被病毒入侵而出现“盗刷”现象。现在《微信》的反扫码模式则是用户向商家展示二维码或条形码,然后商家使用扫码枪或者摄像头,扫描用户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完成交易,安全系数也得到很大程度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查阅《微信》刷卡服务的“用户协议”发现,根据系统限定,每笔小于300元的消费免密码,每天10次免密。当订单金额等于或大于300元,需要验证支付密码完成支付。当天满10次免密次数后,后续每笔支付也都需要验证支付密码。若系统检测到交易存在风险,为资金安全,需要输入支付密码验证。
免密码消费增加了消费便捷性,却也加大了风险。除了遗失银行卡或泄露《微信》账号、《微信》支付密码或其他个人身份信息或账户信息,要及时向发卡行和财付通提出挂失申请之外,财付通方面还表示,用户应妥善保管手机和SIM卡,“任何通过您的手机或SIM卡发起的刷卡服务均视为您本人行为,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责任均由您本人承担。”
布局020,商户才是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8月份已经上线“面对面收钱”功能,通过《微信》相互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实现“收钱”的功能。也就是说,消费者线下消费后,可以与商户个人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完成支付。从技术上来看,这种方式较《微信》支付此前布局的线下二维码支付正扫模式和本次《微信》“刷卡”二维码支付反扫模式,更为简便,且可以取代其支付功能。那么,《微信》支付为何还要不遗余力地布局线下二维码支付正扫和反扫模式?
据我们了解,“面对面收钱”主要针对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转账支付,主要是方便用户体验,基本是免费的,线下商户如果作为《微信》个人用户,也没有利润空间。《微信》的策略是围绕商户,通过各种服务打造一个O2O闭环的生态系统,商户的二维码支付是大同线下消费和线上消费的商业模式实现O2O闭环的关键。同时,支付也只是商户生态系统中的一项服务。
而《微信》的线下二维码支付在扫描二维码时,取代“刷卡”流程读取银行卡和消费支付信息的同时,还将推荐《微信》用户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服务号)。而商户未来可进一步将其原有的线下客户管理系统通过微信导入线上,并通过公众号实现客户关系维护和客户服务管理,甚至产品营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