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使音乐课堂焕发着活力。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领悟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资料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应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关键词:高中音乐;兴趣;双基;情感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下,提升高中音乐教学实效,既是每个音乐教师的共同追求,又是音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作为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前和课中的准备,课下总结反思也十分必要。只有在上完音乐课后,积极思考哪些教学方法在上节课中能使学生热情更高一些,那些不足的地方导致学生不积极,又该如何改善,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1、做好课前备课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师来说,做好课前备课工作是一节课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用心备课,让有限的课堂产生最大化的效果。首先,鉴于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要先对“学生对本课的歌曲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等问题进行反思,尽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备课时教师也要事先想到课堂上随时会出现的个别现象,以便积极应对。一旦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要迅速反思其中的原因,分别选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为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教训,以便在日后更好地进行备课。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学习是表现个性、开发思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所以,在实际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切不可以权威的姿态把控课堂,要为学生创建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允许个性的存在。首先,教师应保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尝试演唱或演奏,多给他们单独表演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其次,教师应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即使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原作有较大的偏差,也应该在鼓励的基础上,耐心地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音乐语言的特点,逐步积累音乐审美的经验,树立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指导学生在欣赏中用自己的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或者在欣赏完音乐作品之后,要求学生尝试演唱或演奏所欣赏的作品片段,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
3、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双基教学
高中音乐双基教学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和技能永远是紧密相连的,有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提高;技能提高了,知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双基教学,例如采用游戏进行节奏教学,如击鼓传花,通过鼓声来进行节奏的感受,采用朗朗上口的韵律歌提高学生音乐知识的记忆,如“渐强符号小喇叭,声音越来就越大。再如教师进行识谱教学时,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熟练曲目,然后通过介绍古今的音乐词作者,激发学生填词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再认真听一遍旋律,进行词的创作,并唱出自己作词的歌曲。这样学生对于识谱掌握的就很深刻。
4、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确定音乐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保持多样化,应该既重视学生的全体参与,又要突出不同个性的发展。课堂教学应突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尤其强调为理解而教,也就是要突出学生掌握与理解教学内容的能力。这种提法的原因在于教学内容能够发展多种智能。教学内容的不同,能够发展学生相应的智能。高中生的求知欲比较强烈,知识面也相对较宽,因此学校和音乐教师要主动积极地针对学生的爱好与兴趣,选择针对性强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相关的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基础信息和内容,不断地扩展学生的音乐艺术视野,使学生切实地感觉到学习音乐更容易和有趣。总之,以多元化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感受、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
5、愛学生教学高效的前提条件
爱,是一种情感,是平等对待学生的延伸,可以为师生顺利对话创造条件,把对话引向深入,提高教学实效。在高中音乐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当满怀对学生的爱。一方面,爱学生的表达,不因学生就音乐发表“幼稚”的看法而阻止,不因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而批评,而应当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的体验。只有鼓励学生表达,才能打破音乐课堂上教师的“独白”,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话意识,而非常规的机械的师生问答。另一方面,爱学生的天真。学生的天真与生俱来,不曾受到社会风气的浸染,这样一种天真对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当爱学生的天真,维护这样一种天真,让学生在纯洁的对话场景中把握音乐、理解音乐。可以说,爱学生为高中音乐教学注入了人性化因素,为对话式教学提供了灵魂,也为师生的音乐体验注入了生命,没有这样一种情感,音乐教学就变成了纯粹的音乐符号的演绎,不仅音乐失去了魅力,教学也会失去魅力。此外,在实施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宽容那些音乐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的学生,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前指导、课后辅导等方式帮助其在音乐学习方面不断进步。
6、引导学生批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这是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乃至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这是信任学生的结果,也是对话式教学运用于音乐的重要目的。音乐教师作为具有系统知识和丰富社会阅历的主体,必须借助课堂,引导学生对相关乐理、音乐作品和社会现实作出批判。一方面,引导学生批判社会现实,因为音乐作品来源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引导学生批判社会现实,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本质,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和美。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批判,这主要是对一些不健康的音乐作品进行批判,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音乐作品产生的背景和负面影响,还要让学生明白产生这些音乐产品的社会根源、文化根源。这与对优秀音乐作品的的鉴赏与体验并不矛盾,相反,借助对不健康的音乐作品的批判,则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与理解。现如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许多音乐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其中不乏“非主流”音乐作品。在教学实际中,音乐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具有这些作品,与学生一起剖析、批判,以免学生受到这些作品的误导。另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相关乐理进行批判性学习和吸收,就相关乐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批判,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让学生在对美的追寻中得到成长。
关键词:高中音乐;兴趣;双基;情感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下,提升高中音乐教学实效,既是每个音乐教师的共同追求,又是音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作为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前和课中的准备,课下总结反思也十分必要。只有在上完音乐课后,积极思考哪些教学方法在上节课中能使学生热情更高一些,那些不足的地方导致学生不积极,又该如何改善,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1、做好课前备课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师来说,做好课前备课工作是一节课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用心备课,让有限的课堂产生最大化的效果。首先,鉴于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要先对“学生对本课的歌曲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等问题进行反思,尽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备课时教师也要事先想到课堂上随时会出现的个别现象,以便积极应对。一旦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要迅速反思其中的原因,分别选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为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教训,以便在日后更好地进行备课。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学习是表现个性、开发思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所以,在实际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切不可以权威的姿态把控课堂,要为学生创建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允许个性的存在。首先,教师应保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尝试演唱或演奏,多给他们单独表演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其次,教师应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即使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原作有较大的偏差,也应该在鼓励的基础上,耐心地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音乐语言的特点,逐步积累音乐审美的经验,树立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指导学生在欣赏中用自己的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或者在欣赏完音乐作品之后,要求学生尝试演唱或演奏所欣赏的作品片段,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
3、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双基教学
高中音乐双基教学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和技能永远是紧密相连的,有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提高;技能提高了,知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双基教学,例如采用游戏进行节奏教学,如击鼓传花,通过鼓声来进行节奏的感受,采用朗朗上口的韵律歌提高学生音乐知识的记忆,如“渐强符号小喇叭,声音越来就越大。再如教师进行识谱教学时,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熟练曲目,然后通过介绍古今的音乐词作者,激发学生填词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再认真听一遍旋律,进行词的创作,并唱出自己作词的歌曲。这样学生对于识谱掌握的就很深刻。
4、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确定音乐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保持多样化,应该既重视学生的全体参与,又要突出不同个性的发展。课堂教学应突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尤其强调为理解而教,也就是要突出学生掌握与理解教学内容的能力。这种提法的原因在于教学内容能够发展多种智能。教学内容的不同,能够发展学生相应的智能。高中生的求知欲比较强烈,知识面也相对较宽,因此学校和音乐教师要主动积极地针对学生的爱好与兴趣,选择针对性强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相关的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基础信息和内容,不断地扩展学生的音乐艺术视野,使学生切实地感觉到学习音乐更容易和有趣。总之,以多元化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感受、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
5、愛学生教学高效的前提条件
爱,是一种情感,是平等对待学生的延伸,可以为师生顺利对话创造条件,把对话引向深入,提高教学实效。在高中音乐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当满怀对学生的爱。一方面,爱学生的表达,不因学生就音乐发表“幼稚”的看法而阻止,不因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而批评,而应当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的体验。只有鼓励学生表达,才能打破音乐课堂上教师的“独白”,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话意识,而非常规的机械的师生问答。另一方面,爱学生的天真。学生的天真与生俱来,不曾受到社会风气的浸染,这样一种天真对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当爱学生的天真,维护这样一种天真,让学生在纯洁的对话场景中把握音乐、理解音乐。可以说,爱学生为高中音乐教学注入了人性化因素,为对话式教学提供了灵魂,也为师生的音乐体验注入了生命,没有这样一种情感,音乐教学就变成了纯粹的音乐符号的演绎,不仅音乐失去了魅力,教学也会失去魅力。此外,在实施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宽容那些音乐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的学生,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前指导、课后辅导等方式帮助其在音乐学习方面不断进步。
6、引导学生批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这是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乃至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这是信任学生的结果,也是对话式教学运用于音乐的重要目的。音乐教师作为具有系统知识和丰富社会阅历的主体,必须借助课堂,引导学生对相关乐理、音乐作品和社会现实作出批判。一方面,引导学生批判社会现实,因为音乐作品来源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引导学生批判社会现实,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本质,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和美。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批判,这主要是对一些不健康的音乐作品进行批判,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音乐作品产生的背景和负面影响,还要让学生明白产生这些音乐产品的社会根源、文化根源。这与对优秀音乐作品的的鉴赏与体验并不矛盾,相反,借助对不健康的音乐作品的批判,则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与理解。现如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许多音乐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其中不乏“非主流”音乐作品。在教学实际中,音乐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具有这些作品,与学生一起剖析、批判,以免学生受到这些作品的误导。另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相关乐理进行批判性学习和吸收,就相关乐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批判,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让学生在对美的追寻中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