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K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fei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P-ER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of phosphorylatio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ERK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对结直肠癌可能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8例癌旁组织中P-ERK蛋白的表达,并结合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ER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7%(42/62),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18例癌旁组织中P-ER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1.1%(2/18),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中P-ERK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是否侵袭到浆膜,Dukes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中低分化组P-ERK蛋白的阳性表达(76.2%)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5);有浆膜侵润组结直肠癌组织中 P-ERK蛋白的阳性表达(78.4%)明显高于无浆膜侵润组(P<0.05);Dukes临床分期中C/D期P-ERK蛋白的阳性表达(85.7%)明显高于A/B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P-ERK蛋白的阳性表达(85.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P-ERK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ERK蛋白的过表达与其组织分化,浆膜侵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对P-ERK蛋白的检测,可为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其患者的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结直肠癌中P-ERK蛋白的过表达,有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关键词:结直肠癌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MAPK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ERK是多种信号通路的汇总点[1],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ERK包括2个高度同源的亚类ERK1和ERK2,磷酸化ERK(P-ERK)是其活化形式,可介导信号由胞质向胞核传递过程,作用于c-jun、c-fos、c-myc等转录因子及核蛋白,促进多种癌基因及细胞周期調节相关基因的转录与表达,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分裂等多种生理过程,并在细胞的恶性转化中起很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拟通过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对62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ERK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病理类型等分析,探讨P-ERK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62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均取自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者原学习单位)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手术切除标本,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记录,术前均未放化疗,术后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本组男27例,女35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54.5岁;<60岁33例,≥60岁29例,其中结肠腺癌23例,直肠腺癌39例,肿瘤大体类型:隆起型16例,溃疡型25例,浸润型17例,胶样型4例。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20例,中分化腺癌33例,低分化腺癌9例;Dukes分期A期15例,B期26例,C期19例,D期2例;有浆膜侵润37例,无浆膜侵润25例;有淋巴结转移20例,无淋巴结转移42例。同时选取18例癌旁结直肠组织标本(距离癌组织上缘10cm,且已被病理证实为正常肠组织)作为对照组,同时收集每例手术中切除的转移淋巴结。
  1.2 试剂与方法
  鼠抗人P-ERK多克隆抗体购于美国Santa Cruz公司;EliVisionTM plus KIT-9903(A、B)检测试剂盒、液体DAB(二氨基联本胺)酶底物显色试剂盒均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免疫组化染色采用柠檬酸SP免疫组化法。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用已知阳性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PBS替代一抗作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
  P-ERK蛋白定位于细胞质或胞核,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以出现黄至棕褐色细颗粒为阳性,具体判定方法如下:于高倍镜(40×10)下随机取10个视野(每个视野观察细胞不少于200个),按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及着色深浅进行结果判定。(1)按切片中细胞着色深浅评分:0分,无显色;1分,浅黄色;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2)根据阳性细胞百分比计分:<10%为0分;10~20%为1分;21%~50%为2分;>50% 为3分。取(1) (2)项评分的乘积作为总积分,<3分为阴性(-),3分以上为阳性(+)[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资料间采用行×列表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结果均以双侧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16例隆起型10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62.5%),25例溃疡型17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68.0%),17例侵润型12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70.6%),4例胶样型3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75.0%)。结果显示:P-ERK蛋白在不同病理分型中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6,P>0.05),同时发现P-ERK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分化中,20例高分化结直肠癌中10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50.0%),42例中低分化结直肠癌中32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76.2%),结果显示:P-ERK蛋白在不同分化等级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性显著(x2=4.253,P<0.05),中低分化组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组。在Dukes分期中,发现41例Dukes分期A/B期中24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48.8%),21例C/D期中17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81.0%),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Dukes临床分期中C/D期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A/B期;是否侵袭到浆膜时,发现37例有浆膜侵润的结直肠癌组织中29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78.4%),25例无浆膜侵润的结直肠癌中13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52.0%),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有浆膜侵润的结直肠癌组织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浆膜侵润的;无淋巴结转移比较时,发现20例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组织中17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85.0%),42例无淋巴结转移的25例P-ERK蛋白表达阳性(59.5%),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4.024,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   3.討 论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转归,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对其诊断与治疗的研究也较为迅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代表了一连串磷酸化级联事件,涉及3种关键激酶,即MAPK激酶的激酶(MAPKKK),MAPK激酶(MAPKK),MAPK,MAPK通路是一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以这些激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来阻断增殖信号的传递,显示出多效性[4, 5]。Ras/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属于MAPKs众多通路的一种,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内,研究证实,Ras被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激活,由失活态Ras-GDP结合构象转变为活化态Ras-GTP结合构象,招募Raf激酶家族到胞膜并激活Raf,启动Ras通路。Raf通过其C端的激酶功能域催化MEK1 /2的丝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激活,其中MEK1的两个丝氨酸活化位点是S217和S221;继而MEK1 /2的激酶功能域催化ERK1 /2亚功能区8中的酪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激活,ERK1的酪氨酸和苏氨酸活化位点分别是Y204和T202,以及ERK2的Y186和T184;ERK1/2由胞浆移位至细胞核,磷酸化一系列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细胞膜、细胞核、细胞骨架及内膜系统的多种功能都受其影响,从而调控着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转移等过程,在该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中处于枢纽地位的是ERK通路。磷酸化的ERK(P-ERK)就是ERK的活化形式,通常认为ERK磷酸化代表 ras/raf/MEK/ERK通路活化[6],该通路异常活化提示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性质较为活跃,表现为肿瘤细胞增殖加快,容易发生侵袭和转移,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降低,患者生存时间缩短[7]。
  有研究显示,很多情况下,活化的ERK转入细胞核内并磷酸化转录因子c-Jun、c-Fos和c-Myc使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肝细胞增殖[8]。Schmitz KJ等[9]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对208例肝癌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P-ERK表达阳性的肝癌浸润行为更强。江兴松等[10]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研究结果显示:P-ERK是代表细胞增殖的一个因子,几乎所有胃癌组织均有P-ERK高表达,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及浅表性胃炎组织,验证了胃癌组织的高增殖状态。王兵等[1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发现P-ERK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ERK的表达阳性率为67.7%(42/62),18例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1.1%(2/18),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P-ERK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提示ERK过度激活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以ERK作为分子靶点阻止其磷酸化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有研究报道[12]在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能通过下调P-ERK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值。同时我们发现 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ERK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是否侵袭到浆膜,Dukes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中,中、低分化组P-ERK的阳性表达率为76.2% (32/42),显著高于高分化组的50.0% (10/2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浆膜侵润组结直肠癌组织中 P-ER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8.4%(29/37),明显高于无浆膜侵润组的52.0%(P<0.05);Dukes临床分期中C/D期P-ERK蛋白的表达率为85.7%(18/21),明显高于A/B期的58.5%(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P-ERK蛋白的表达率为85.0%(17/2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59.5%(P<0.05)。说明P-ERK蛋白过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分化、侵袭、转移等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P-ERK促进细胞的分化,Segre等[2]的观点认为,P-ERK的这一作用是它对细胞支架重组及细胞形态改变进行调节引起的结果。对于侵袭、转移的解释是[13],ERK的激活可促进细胞中MMP-9及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从而影响癌细胞浸润、转移。Georgieva M等[14]通过western blot 法对23例大肠癌的P-ERK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III, IV的P-ERK表达远高于I和II,P-ERK表达阳性的比表达阴性的预后明显差,且易发生远处转移。Schmitz 等[15]在135例大肠癌患者观察到癌组织ERK磷酸化者预后较差。因此,P-ERK蛋白的检测,可为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关于P-ERK蛋白表达作为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本实验尽管做了P-ERK蛋白水平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了临床病理因素与其之间的联系,但由于本实验方法中病例数偏少,时间有限等局限性,未能就对患者生存期作进一步的随访,后期的研究还在观察中。本研究为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位点,如果该位点抗肿瘤药物得到开发,可能将减少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与毒副作用,随着临床治疗策略的完善以及药物研发技术的提高,相信分子靶向治疗在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将会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Joneson T,White MA,Wigler MH,et al.Stimulation of membraneruffling and MAPkinase activation by distinct effect or sof RAS[J]. Science,1996,271(525 0):810-812.   [2]Seger R,Krebs EG.The MAPK signaling cascade.FASEB J,1995,9(9):726-35.
  [3]Hartmann C,Bartels G,et al. PIK3CA mutations in glioblastomamultiform [J]. Acta Neuropathal.2005,109:639-42.
  [4]Thompson N,Lyons J.Recent progress in targeting the Raf/MEK/ERK pathway with inhibitors in cancer drug discovery[J].CurrOpin Pharm acol, 2005, 5(4): 350- 356.
  [5]Aisa Y,Miyakawa Y, Nakazato T,et al.Fucoidan induces apoptosis of human HS2
  sultan cells accompanied by activation of caspase-3 and down-regulation of ERK pathways.Am J Hem atol,2005,78(1):7-14.
  [6]Hoshino R,Chatani Y,Yamori T, et al.Constitutive activition of the 41-/43-kD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in human tumors[J]. Oncoge- ne,1999,18(3):813-822.
  [7]Mueller H, Flury N,Eppenberger-Castori S, et al.Potential prognostic value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ctivity for disease-free survival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 patients.Int J Cancer,2000, 89(4):384-388.
  [8]JIANG Chengying, DAI Guanghai Ras/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及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肿瘤临床, 2008,35(23):13 77-80.
  [9]Schmitz KJ,Wohlschlaeger J,Lang H,Sotiropoulos GC,Malago M,Steveling K, Reis H,Cicinnati VR,Schmid KW, Baba HA, Activation of the ERK and AKT signalling pathway predicts poor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ERK activation in cancer tissue is 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J Hepatol.2008 Jan;48(1):83-90.
  [10]江興松,张南征,王小友 胃癌组织SSTR亚型与P-ERK表达关系的研究[J]. Acta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2007, 27(4)220-24.
  [11]王兵,周士福,蔡凤林,马兆生 PTEN,P-AKT,P-ER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Modern Oncology 2008,16(9):1568-1570.
  [12]孙慧 张静 战忠利等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对乳腺癌信号传导通路中MEK-2和P-ERK 病理形态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4):219-22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 探究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糖酸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总不良反应比较P<0.05,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引起胸膜增厚、粘连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89例已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并存在纤维分隔患者,随机分为注药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抗结核、胸腔置管引流等常规治疗,注药组在常规治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抽液量、2周内胸水消失者比例、治疗2个月后胸膜厚度及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注药组抽液总量(4353±586)m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在临床上治疗疝气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6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复发率以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年时间,对比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χ2=5.3636(p=0.0206);总并发症比较χ2=11.2381(p=0.000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单味中药黄芪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0例,同时接受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单味中药黄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
期刊
摘 要:目的 : 研究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 选取2009年4月~2014年月由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入我科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行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对照组行传统修补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复发率,术后随访1年时间,对比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χ2=17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PKRP)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自2010 年 1 0月 至2013 年 10 月,采用PKRP 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BPH( 55-80 g) 合并膀胱结石( 2- 5.0 cm) 45 例。结果:45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输血、电切综合征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 1 周复查 KUB,膀胱内均未见残石。住院时间 7-1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针灸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中风后运动协调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及间断治疗钙离子拮抗剂引起牙龈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因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引起牙龈增生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间断治疗,而对照组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随后记录各组患者牙龈增生指数(GH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等。结果: 试验组各项指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益气活血方为主方,4周为以一疗程口服;结果:所有39例中,治愈30例(76.9%),好转7例(17.9%),无效2例(5.1%),总有效率为94.9%。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病;益气活血方  消化性溃疡病(Peptic Ulcer Disease PUD)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科疾病之一,属于中医“胃脘痛”、“吞酸”、“嘈杂”等范畴,现
期刊
摘 要:目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不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临床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实施治疗的6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30例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剩余30例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房角分离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和矫正视力提高≥0.3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