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有效课堂改革轰轰烈烈,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可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初中物理教学仍旧注重知识的教育,题海战术,忽视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 物理有效课堂的灵魂是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重要任务。只有教师教学应创新,学生学习要创新,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有可能出现。
关键词:创新 ;有效课堂
一、中学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物理有效课堂的灵魂是创新,教师教学应创新,学生学习要创新
中学物理更以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新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材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二、创新人才需要创造教育,物理教师要加强学习和不断反思,彻底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主要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是应该具有创新的意识,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二是应该学会创造思维,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三是应该具有创造力。善于综合、开拓新知识领域的能力,掌握创造新知识的方法论。四是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献身科学和人类事业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
当今物理教学仍旧注重物理知识的教育,题海战术,忽视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穿新鞋走老路,新教材老方法,新课改旧思想;备课、聽课、作业、课题研究等流于形式。
所以物理教师应树立大教育观念,终身发展的教育观念,建立为“创造性而教”的信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开创新时期的物理教学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出现。
三、初中物理有效课堂创新教育的途径
1.培养师生情感,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创新动机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的,因此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如热爱、美感、新奇、探究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
我的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告诉我,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喜欢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人格得到你的尊重,就喜欢你,进而喜欢你教的这门课,就喜欢去研究物理,发现物理,创新物理,所以,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之情。
2.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挑战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积极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点燃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
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理解的自由,容许学生对物理环境、物理认知结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要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片面的、甚至是有些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而不应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从而浇灭了那些刚刚燃起来的“创新的火花”
(2)培养发问能力。
创造教育的倡导者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而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环。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提问。
(3)畅所欲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讨论问题的能力。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差异很大,这是学生探究讨论的理论基础。对于物理学科中的问题,我通过讨论课让学生各抒己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更为重要的是,在讨论时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创造性思维被激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可谓课堂气氛激烈,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动学习;加强物理研究方法指导教学——学会学习
教师要抛弃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效果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为此,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做、自己去创新;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主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持之以恒地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新见解、新思路,教师要克服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不同观点,体现个性化与特征化,就经常会闪烁出创新的星星之火,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初级中学225800)
关键词:创新 ;有效课堂
一、中学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物理有效课堂的灵魂是创新,教师教学应创新,学生学习要创新
中学物理更以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新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材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二、创新人才需要创造教育,物理教师要加强学习和不断反思,彻底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主要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是应该具有创新的意识,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二是应该学会创造思维,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三是应该具有创造力。善于综合、开拓新知识领域的能力,掌握创造新知识的方法论。四是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献身科学和人类事业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
当今物理教学仍旧注重物理知识的教育,题海战术,忽视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穿新鞋走老路,新教材老方法,新课改旧思想;备课、聽课、作业、课题研究等流于形式。
所以物理教师应树立大教育观念,终身发展的教育观念,建立为“创造性而教”的信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开创新时期的物理教学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出现。
三、初中物理有效课堂创新教育的途径
1.培养师生情感,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创新动机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的,因此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如热爱、美感、新奇、探究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
我的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告诉我,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喜欢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人格得到你的尊重,就喜欢你,进而喜欢你教的这门课,就喜欢去研究物理,发现物理,创新物理,所以,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之情。
2.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挑战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积极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点燃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
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理解的自由,容许学生对物理环境、物理认知结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要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片面的、甚至是有些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而不应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从而浇灭了那些刚刚燃起来的“创新的火花”
(2)培养发问能力。
创造教育的倡导者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而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环。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提问。
(3)畅所欲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讨论问题的能力。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差异很大,这是学生探究讨论的理论基础。对于物理学科中的问题,我通过讨论课让学生各抒己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更为重要的是,在讨论时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创造性思维被激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可谓课堂气氛激烈,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动学习;加强物理研究方法指导教学——学会学习
教师要抛弃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效果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为此,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做、自己去创新;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主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持之以恒地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新见解、新思路,教师要克服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不同观点,体现个性化与特征化,就经常会闪烁出创新的星星之火,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初级中学225800)